中國城鎮化率

中國城鎮化率

中國城鎮化率即中國的城鎮化水平,是城鎮化的度量指標,指在一個國家中居住在城鎮內的人口占總人口的比率。改革開放以來,中央高度重視城鎮化工作,我國城鎮化水平快速提高。2000年以來我國城鎮化率年均提高1.36個百分點,2012年達52.57%。這對一個長期以來的農業大國來說,是個巨大變化。2013年8月社科院發布藍皮書稱中國真實城鎮化率僅42.2% 。

簡介

城鎮化率一般採用人口統計學指標,即城鎮人口占總人口(包括農業與非農業)的比重。理論上,城鎮化率達到50%左右,屬於城鎮化的中期階段,也是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但提高城鎮化比例並不意味著要把所有的農村變成城鎮,把所有的農民都變成城市人。

城鎮化水平的整體評價體系應包括下列要素:城市(城鎮)人口比重(城市人口實際包括非農業人口、居住城區的農業人口和流動人口);適齡人口入中學率;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城市第三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城市人均道路鋪裝長度;城市用自來水普及率;城市人均住房面積;萬人擁有醫生數;人均公共綠地面積。

計算方法

城鎮化率城鎮化率
城鎮化率通常用市人口和鎮駐地聚集區人口占全部人口(人口數據均用常住人口而非戶籍人口)的百分比來表示,用於反映人口向城市聚集的過程和聚集程度。人口城鎮化率的統計方法,是以2000年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得到的城鎮化率為基礎,以每年的人口與城鎮化抽樣調查結果進行推算。

在早期,城鎮居民指在城市中居住的非農人口,這意味著在城市中謀生的農民工群體並不被定義為“城鎮居民”。直到2006年,在中國的官方統計定義中,“城鎮”才被定義為行政市或者行政鎮。

為了科學、真實地反映現階段城鄉人口、社會和經濟發展情況,準確評價城鎮化水平,2008年度城市化率對原有計算方法進行了調整,採用城鄉劃分中的非農人口占總人口(包括農業與非農業)比重來計算,城鄉劃分是根據政府駐地的實際建設與周邊區域的連線狀況而設定,從而推算非農人口數。

數據

2000年,我國的城市化率為36%。

2003年,中國城市人口總量為世界的17%,居世界第1位。從比率指標來看,中國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在《世界發展指標2005》統計的151個國家中居第107位;中國第二、三產業就業量在《國際統計年鑑2005》統計的32個國家中居最後一位。綜合比較,中國城市人口呈現雙重性:中國城市人口總量居第1位,城市人口比率指標居第70位。

2006年全國城鎮人口57706萬,占全國總人口比重為43.9%,城市化水平比2002年提高4.8個百分點,年均提高1.2個百分點。東、中、西部城市化水平分別為54.6%、40.4%和35.7%。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這三個城市的城市化率已經達到100%。城市化達到90%以上的城市已達到8個城市;城市化水平較低的是貴州和西藏,分別為27.5%和28.2%。2009年,城市化率已達46.6%,2010年達到47.5%。根據聯合國的估測,世界已開發國家的城市化率在2050年將達到86%,我國的城市化率在2050年將達到72.9%。

根據2010年11月1日零時為標準時點進行的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我國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665575306人,占49.68%;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674149546人,占50.32%。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城鎮人口增加207137093人,鄉村人口減少133237289人,城鎮人口比重上升13.46個百分點。

2012年10月31日,最新出爐的一份報告顯示,2011年的中國內地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達到了51.3%。這意味著中國城鎮人口首次超過農村人口,中國城市化進入關鍵發展階段。

歷年統計

2000年 36.22%
2001年 37.66%
2002年 39.09%
2003年 40.53%
2004年 41.76%
2005年 42.99%
2006年 43.90%
2007年 44.94%
2008年 45.68%
2009年 46.59%
2010年 49.68%
2011年 51.27%
2012年 52.57%

城鎮化率被高估

1
據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底,中國城鎮人口達到7.12億,人口城鎮化率提高到52.57%,達到了世界平均水平。

2013年7月31日,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2013中國城市發展高峰論壇暨《城市藍皮書No.6》”指出,中國真實完全城鎮化率,比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常住人口城鎮化率低10.4個百分點。

藍皮書指出,從市民化進程來看,我國農業轉移人口的市民化狀況不容樂觀,2011年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程度綜合指數僅有40.7%。當前我國城鎮化正處於快速推進階段,預計到2030年城鎮化率將達到68%左右,2020年之前全國大約有3億、2030年之前大約有3.9億農業轉移人口需要實現市民化。

城鎮化比例越來越大,部分農民終於可以被改稱為市民,但中國仍存在大量農民工,他們隨身處城市,但卻沒有享受到城市應有的生活,被“偽城鎮化”了。

專家意見

任志強:當城市化率超過50、60%甚至更高的時候,我們城市裡的商業需求越來越大。在城市化進入30%的時候,大量需要的是住宅,這個住宅的需求是根據家庭分裂速度,有的人說是因為人口增加了,其實不完全是,當一個城市絕對人口增加的速度很慢的時候,但是每個家庭人口絕對數在不斷下降,就導致家庭分裂,家庭數就越來越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