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位於海淀區中關村,創辦於1950年4月,其前身北京實驗工農速成中學,是當時全國唯一的中央教育部直屬中學。歷經50年開拓進取、改革創新的辦學歷程,人大附中不僅成為北京市首批重點中學,而且又先後被教育部、北京市教委分別授予“全面育人,辦有特色”、“全面育人,培養學科特長生成績顯著”、“全國勞技教育先進校”、“北京市科技示範校”、“全國現代技術教育示範校”、“全國綠色網路示範學校”、“全國培訓高水平體育後備人才優秀學校”、“全國體育衛生工作先進學校”、“ 北京市首批示範高中校”等榮譽稱號。

基本信息

簡介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

學位於北京市中關村高科技園區的中心地帶,校園占地142畝,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和中國科學院相鄰,具有良好的人文地理優勢,是一所環境優美的花園式學校。在50多年的辦學歷程中,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人大附中在校長劉彭芝的領導下,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創造了輝煌的成績。學校還將課堂延伸至大學和國家科研機關的實驗室,組織學生到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以及興隆天文台等實驗室學習,選派優秀學生到中國科學院遺傳所人類基因組中心實驗室,參與破譯人類基因圖譜的實驗。世界權威的科學雜誌《Nature》431,931-945(2004)登載了我國科學家參與的20世紀自然科學三大工程之一“人類基因組計畫”的科研成果,人大附中有12名學生和1位老師參與了此項活動。為此,人大附中的校名、學生和老師的姓名由《Nature》雜誌刊出,這也是中國中學生的名字首度出現在《Nature》雜誌上。

隨著國際交流的日益廣泛,人大附中與美國、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亞、德國、韓國、泰國、芬蘭等國外的多所學校建立了友好關係,成為一所開放性的學校。
人大附中大力實施現代教育技術工程,致力於開創以電腦網路為基礎、以圖書館為信息源、以數位化為模式、以現代教育技術為手段的現代化教學環境,占領了國內外中學界現代教育技術的制高點,被評為“全國現代教育技術示範校”

辦學理念

人大附中的辦學指導思想是愛與尊重,創新與發展;辦學方向是創造適合每個學生髮展的教育,創造適合每位教師員工發展的教育;辦學目標是“國內領先,國際一流,世界名校”;辦學理念是“尊重個性,挖掘潛力,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一切為了祖國的騰飛,一切為了人類的進步”;學生培養目標是“全面發展+突出特長+創新精神+高尚品德”;人大附中的校訓是“崇德、博學、創新、求實”。

中國高中排名

位列榜首,排名第一(美國馬里蘭大學COMPULIFE研究所公布的中國高中排行榜,2011年)

特色課程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
人大附中注重營造健康文明、和諧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努力創造適合每個學生髮展的教育。學校創設了科學完備的課程體系:校本課程包括心理健康、創造發明等幾十門;選修課包括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綜合實踐活動、體育與藝術領域的150多門;設有18門外教學科英語課和法、德、日、韓、俄、荷蘭、西班牙、義大利、阿拉伯、芬蘭、丹麥11種第二外語課程。創辦了“三高”足球訓練基地,培養“道德水平高、文化素質高、運動水平高”的體育後備人才;創辦了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基地,為在數理、語言、計算機、科技、創造發明、體育、藝術等方面智慧型超常的學生開闢綠色成才通道。開設有學生交響樂團、合唱團、舞蹈隊、小作家協會、數學俱樂部、天文社等近百個學生社團,為學生搭建多元素質教育大舞台,讓每個學生都能在這裡發現自己的興趣,發展自己的特長,體會成長的快樂,孕育人生的夢想。人大附中的辦學成績贏得了社會普遍讚譽,在國內外基礎教育領域產生了廣泛積極的影響,成為中國素質教育的一面旗幟、一個品牌。
人大附中大興科研之風,以科研帶動學校工作的全面開展,先後參與或承擔了幾十項國家級和北京市海淀區科研課題。2001年,人大附中承擔了十五重大科技攻關計畫“網路教育關鍵技術及示範工程”項目中的一個課題,成為全國範圍內投標的唯一中標的中學。

歷史沿革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
1950年1月,中央教育部直接領導創辦了全國第一所工農速中,它就是人大附中的前身。從1950年1月籌備,到4月開學,僅三個月。因為它肩負著探索和開創工農教育“速成”的任務,具有“實驗”的性質,故而學校名稱為“北京實驗工農速成中學”。4月3日,北京實驗工農速成中學開學,開學典禮異常隆重,新中國首任教育部長馬敘倫親自率隊出席祝賀, 副部長錢俊瑞、韋愨、林礪儒出席,其中一位副部長代表部領導講話,《人民日報》則專稿報導此事。
1952年更名為“中國人民大學附設工農速成中學”。
1955年起,人大工農速中開始招收普通高中班。新生質量很高,僅58級9班一個班,就有好幾個四中的國中畢業生,還有市(區)金牌、銀牌保送生。
1956年,這個時期的人大附中,在校學生一度包含了六種編制:工農速成中學班、普通高中班、師院預科班、中等師範班、人大預科班、工農幹部文化補習班工農幹部文化補習班。
1956年7月根據教育部指示,移交北京市教育局,至1958年4月再度回歸人民大學領導,這時,學校更名為“中國人民大學附屬工農中學”,意味著學校已成為一所正規中學;保留了“工農”二字,是因為校內尚有各類工農學員。這時期,六種編制共處一校,盛況空前。這一時期學校正在急速轉制,工農中學已在收縮,普通高中生比例迅速上升。
1960年,學校開始招收國中生,從單一高級中學向初高中兼有的完整中學過渡。
1963年,最後一批工農學員畢業離校。
1960年,學校已正式更名為“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1953年建成的北一樓、北二樓解決學生住宿,從此學生全部改為寄宿制。北平房為教工住房。1954年,建起行政辦公樓和西教學樓。同年,人大附中中心花園建成。
1955年建造了“守住學校西部邊界”的學生宿舍樓。1956年,建起新的學生教工食堂,老食堂改為圖書館並辟出學生閱覽室和教師資料室。1958年,建造了9002米的校辦廠廠房。
1970年,人大附中改為“北京市172中學”。70年代,人大附中的體育興旺繁榮,校籃球隊曾在70、71、72年連續三年蟬聯北京市中學生男籃聯賽冠軍,女隊在整個七十年代也一直保持亞軍的佳績。曾有過海淀區男子、女子、國中、高中四個冠軍全包的優異成績。
1978年,中國人民大學復校後,學校恢復了與人大的隸屬關係,校名由“北京172中學”重新改為“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
1999年12月,人大附中與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和堪頓中心學校進行了基於網路的多媒體互動式遠程教學試驗。美方將此次活動通過國際網際網路向全世界直播。
2000年4月,人大附中正式啟動了與堪頓中學的遠程教學。兩校經常性地通過遠程教育方式進行英語、數學和生物等學科的雙向教學活動。2001年開通了與日本的遠程教學活動。
2003年4月,人大附中創辦的人大附中網校,以遠程超常教育和基礎教育為核心業務,為全國的中國小生提供線上教育服務。
2005年3月,人大附中承擔的國家級課題“網路教育關鍵技術及示範工程”項目——“中學教育示範工程”,順利通過國家驗收。人大附中是加入該項目的唯一一所中學。項目成果已由人大附中網校在全國範圍內推廣套用。

友好學校

芬蘭艾肯納斯學校、新加坡萊佛士書院、澳門濠江中學、上海大同中學、香港福建中學、新加坡萊佛士女中、美國菲利普斯安多福學校、美國博瑞學校、英國埃姆布魯克中學、英國哈羅中學、英國霍爾特中學、日本武藏中學、日本大阪教育大學附屬中學、里丁辟格特中學、德國費迪南保時捷中學、英國伊頓公學、瑞士聖加倫州立中學

校園環境

簡介

校園占地142畝,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和中國科學院相鄰,具有良好的人文地理優勢,是一所環境優美的花園式學校。

教學樓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科學實驗大樓
正對學校大門的主教學樓是一座八層的現代化教學樓。目前能容納學生約1800多人。1-6層為高中教學班及教師辦公室,7層為會議中心,8層為各學科教研室。
東教學樓是人大附中的古老建築,為人大附中在現址建校時所設計,目前能容納學生約1500人。1995年在東教學樓西側擴建了一座四層小樓,與其合為一體,成為其正面,稱作“逸夫教學樓”,作為教師的辦公室。
科學實驗大樓,總面積為6000多平方米,建於1992年。內有設備先進的各類實驗室、現代化的電教中心、汽車模擬駕駛室以及遠程教學、多媒體視聽、計算機網路等多種專用教室。樓頂還建有直徑為9米的天文穹頂,安裝有大型天文望遠鏡。
綜合樓的一至三層是學校食堂,四層是一個能容納800人的現代化報告廳,地下一層是陶藝教室。

圖書館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
為一幢三層樓建築,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一層設有典藏書庫、教師閱覽室、電子備課室和光碟閱覽室。二層設有采編室和學生自習室。三層設有學生期刊閱覽室、學生電子閱覽室以及開架借書處。館內藏書12萬冊,面向全校師生開放。實行開架借閱。
二層學生自習室面積400平方米,可同時容納300名學生同時自習,大廳寬敞明亮。
三層閱覽室訂有300多種雜誌和30多種報紙,收藏了6000餘種工具書及與教育教學相關的參考書籍,設有複印機,為老師們複印教育教學資料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逸夫樓

東教學樓是人大附中的古老建築,為人大附中在現址建校時所設計,能容納學生約1500人。1995年在東教學樓西側擴建了一座四層小樓,與其合為一體,成為其正面,稱作“逸夫教學樓”,作為教師的辦公室。此樓現正在改擴建。預計在2014年開學時建好,並且會將臨建樓拆除。

臨時國中樓

簡稱臨建樓。由於逸夫樓的改擴建,2012年於大操場北部建成一座2層的臨時國中樓,能容納1600名學生。現為2011級和2012級國中學生上課地點。

ICC樓

ICC樓位於學校南側,是一座現代化的教學樓。1-5層為實驗室、高中中外合作辦學班教室及教師辦公室,6-8層為公寓,為人大附中的外教提供住所。公寓內部設施齊全,可與普通公寓相比。

綜合樓

綜合樓的一至三層是學校食堂特色餐品:1層:馬蘭拉麵;2層:大成炸雞、麻辣燙、清真菜;3層:小炒、水煮魚。四層是一個能容納800人的現代化報告廳,地下一層是一個舞廳,擁有吧檯及先進音響設備。

宿舍樓

於2008年重建並開始使用,設施配備齊全,一直四層北側為女生宿舍,南側為男生宿舍,分別從宿舍樓南北兩端的入口進入。學生宿舍為每間六人(三張上下鋪),配有六個儲物櫃,三套課桌椅,陽台,獨立衛生間,獨立洗澡房,每天21:40關閉學生出入宿舍入口,22:30熄燈,另有面向高三學生的自習室開放至次日0:00,參考收費標準為每人每學期444元。宿舍樓五層及以上用以接待訪客、來賓,相當於賓館,從中廳的入口進入,配有電梯。宿舍樓一層外部有校醫務室。學生宿舍樓標準之高,設施之全,服務之周到,可以媲美名牌大學的宿舍。

人大北校區

位於中國人民大學北校區。2013年暑期改造後作為人大附中的借用樓,借用時間為一個學年度。與人大北校區研究生學生宿舍共同啟用。院內同時配有浴室、食堂。教的最大容量達到60人左右。人大北校區與附中小操場相通。以下課程需去人大附中本校區上課:生物、勞技、外教、音樂、計算機、體育、體健、形體。食堂特色餐品:西式營養餐、正宗面、小炒、高湯涮菜、麻辣燙等。

實驗樓

科學實驗大樓,總面積為6000多平方米,建於1992年。內有設備先進的各類實驗室、現代化的電教中心、汽車模擬駕駛室以及遠程教學、多媒體視聽、計算機網路等多種專用教室。樓頂還建有直徑為9米的天文穹頂,安裝有大型天文望遠鏡。

體育設施

西教學樓和宿舍樓之間的操場是一個標準的田徑運動場,有容納2000多人的看台,在這裡曾經多次成功地舉辦過全市、全國和國際的中學生足球賽以及大型的田徑比賽。
擁有先進的體育設施,如塑膠排球場和塑膠籃球場,人工草坪的網球場和新籃球場,帶有人工草坪和塑膠跑道的標準田徑場以及桌球、檯球室、健身房等。

組織機構

現任領導

劉彭芝校長
劉彭芝,國務院參事,人大附中校長,中國人民大學副校級領導,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創新人才教育研究會會長。
她是中學數學特級教師、大學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被聘為上海市普教系統卓越校長卓越教師劉彭芝培養基地主持人、北京市普教系統先鋒校長培養基地主持人、北京教育學院第一期和第二期“名校長工作室”導師、“國培計畫——中國小骨幹教師研修項目人大附中高中數學班”首席專家,擔任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諮詢專家、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委員、教育部教師教育專家委員會委員、教育部師德建設研究與工作項目專家組專家、中國發明協會副會長、中國中學生體育協會足球分會主席、中國西洋棋協會副主席、中國基礎教育共建共享聯盟主席等職。
她為人大附中確立的辦學理念是:尊重個性,挖掘潛力,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一切為了祖國的騰飛,一切為了人類的進步;辦學目標是:國內領先,國際一流,創世界名校;校訓是:崇德、博學、求實、創新;學生培養目標是:全面發展+突出特長+高尚品德+創新精神。她堅持創造適合每個學生髮展的教育,創造適合每個教職員工發展的教育,把人大附中帶上了一條“熔鑄中外之精華,堅持綜合創新”的道路。從教四十多年,她對教育最深切的感受是:愛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愛是自然流溢的奉獻;尊重是教育的真諦,尊重是創造的源泉。
在她的“領跑”下,人大附中通過改革創新辦學模式,探索素質教育新路,以先進的育人理念和突出的辦學業績贏得了社會普遍讚譽,在國內外基礎教育領域產生了廣泛積極的影響。她主張變“獨善其身”為“兼濟天下”,並以優質教育資源幫扶帶起了一批教育薄弱學校,為推動教育均衡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作為一名傑出的教育工作者,她先後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先進女職工等多項榮譽稱號。最近還獲得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頒發的“網路教育關鍵技術及示範工程”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她的著作《人生為一大事來》近期獲得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頒發的第四屆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劉彭芝 劉彭芝

翟小寧校長
翟小寧,男,中共黨員,文學碩士,管理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校長,著名語文特級教師,中學正高級教師,創新人才教育研究會常務理事,北京市優秀教師,教育部“國培計畫”專家,全國教育科研傑出校長,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兼職碩士研究生導師,北京市優秀德育工作者,全國青年聯合會科技工作者協會會員,北京市教育學會高中教育分會常務理事,北京市心理衛生協會學校心理衛生委員會副主任,曾任山東省第九屆人大代表,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課程標準語文試驗教科書編委。
獲得榮譽
在教育、教學、科研方面成績顯著,曾獲全國語文課堂教學比賽第一名。先後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專業技術拔尖人才,學科帶頭人,海淀區優秀德育工作管理幹部。曾參與多項國家級課題的研究工作。著有《高中古詩文譯解》等書,主編、參編著作10餘部。執教的語文經典課文實景教學影視課在全國及台灣地區發行,受到廣泛好評。多次在省市級以上會議作學術報告或執教示範課,受到高度評價。
曾獲評“全國教育科研傑出校長”,榮獲全國語文課堂教學比賽第一名,受邀擔任中央電視台大型文藝專題片《紅樓情》點評嘉賓,在《教育研究》、《中國教育報》、《人民教育》等報刊發表多篇論文。他教育理念先進,教學藝術精湛,德藝雙馨,功底深厚,多次在大型教育教學會議上講學或執教示範課,多次在國內外教育論壇發表演講,在英國倫敦“第二屆世界名校長論壇”發表的演講《教育的使命:源於中國文化的思考》。
從山東省十佳教師第一名,全國語文課堂教學大賽第一名,到著名特級語文教師,榮譽的背後是翟小寧對學生心靈的培育、對自我人格完善的追求;從碩士到博士,從名師到教授,再到作為中國基礎教育界著名中學的校長,一直伴隨著翟小寧的是對文化、對學問、對教育的深厚感情。他刻苦用功,淡泊名利,保持著學者的本色,有著深厚的人文情懷,以其豐厚的學識和獨特的人格魅力,無聲地滋潤與培育著學生的心靈。
翟小寧校長 翟小寧校長

歷任校長

胡朝芝 (1950-1956)
夏 加 (1956-1959)
邸文彧 (1960-1962)
陳邦友 (1967-1969)
吳英傑 (1971-1978)
董 放 (1983-1984)
胡俊澤 (1984-1992)
朱迪生 (1992-1997)

專業設定

設有9個教研組。從90年代初就開始引進和開設了一些新課程,逐步形成了人大附中的特色課,如發明創造課、汽車模擬駕駛課、科學實踐課、社會實踐課、現代少年課、心理導向課、形體課等。同時,人大附中在課程結構上也進行了改革,開設了選修課和雙語教學課,其中選修課120多門:如文學鑑賞、天文觀測、化學自主實驗、自然辯證法、網頁製作、英美文學、英語戲劇,僅外語選修就有英語、日語、法語、德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韓語、義大利語等9種語言課和16門外教學科課。

教育體系

多年來,人大附中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從90年代初就開始引進和開設了一些新課程,逐步形成了人大附中的特色課,如發明創造課、汽車模擬駕駛課、科學實踐課、社會實踐課、現代少年課、心理導向課、形體課等。同時,人大附中在課程結構上也進行了改革,開設了選修課和雙語教學課,其中選修課120多門:如文學鑑賞、天文觀測、化學自主實驗、自然辯證法、網頁製作、英美文學、英語戲劇,僅外語選修就有英語、日語、法語、德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韓語、義大利語等9種語言課和16門外教學科課。

學生和老師

人大附中擁有一支熱愛教育事業,師德高尚,業務精湛,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教職員工隊伍,師資力量雄厚。其中:特級教師26人,國家級骨幹教師16人,北京市骨幹教師20人,海淀區學科帶頭人48人,高級教師170多人,博士後及博士20人,碩士67人,參加過研究生班學習的70多人,外籍教師20人。

二十多年來,人大附中在北京市海淀區的聯考升學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是清華、北大、人大等名牌大學的主要生源學校。中、聯考成績穩居北京市和海淀區前茅。2004年聯考,費凡奪得北京市文科狀元,王珏、馬晨薇並列北京市理科第二名,有81人考入北京大學,62人考入清華大學,49人考入中國人民大學,9人考入復旦大學,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在京招收的8名學生中,有6名人大附中畢業生。人大附中的超常教育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培養了許多品學兼優、特長突出、全面發展、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學生。先後有上千名學生在各類比賽中獲獎。郎瑞田榮獲第35屆世界中學生奧林匹克物理競賽金牌;姚健鋼獲第35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滿分金牌;肖梁在第42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中,以滿分的成績榮獲金牌;嚴實在第七屆“雷達杯”中國青少年科學英才獎大賽中獲全國第一名。人大附中學生多次獲北京市中學生銀帆獎、金鵬獎及北京市十佳中學生;多次獲全國青少年創新大賽科學論文一等獎;獲市級以上創造發明獎100餘項,特等獎、國際金獎和銀獎共9項,國家金獎6項,獲國家專利局批准的專利5項,有3項已被廠家開發生產。

榮譽

2002年,“北京市首批高中示範校”評估,人大附中名列榜首;學校先後被教育部、北京市授予“全面育人,辦有特色”、“全面育人,培養學科特長生成績顯著”、“全國勞技教育先進校”、“北京市科技示範校”、“全國現代技術教育示範校”、“全國培訓高水平體育後備人才優秀學校”、“國家級體育傳統校”“全國體育衛生工作先進學校”、“網路文明工程綠色網路示範學校”、“全國依法治校先進校”、“北京市德育先進校”、“北京市科研先進校”、“北京市依法治校示範校”等榮譽稱號。2007年,被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

人大附中的辦學目標是“國內領先,國際一流,創世界名校”;人大附中的辦學理念是“尊重個性,挖掘潛力,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一切為了祖國的騰飛,一切為了人類的進步”;人大附中的校訓是“崇德、博學、創新、求實”。學校擁有一流的教學設施和文藝體育設施——虛擬科學實驗室、電子實驗室、設計技術教室、新動力英語教室和遠程教室、汽車模擬駕駛室、多媒體視聽教室、學生網路自主實驗室、基礎知識格線實驗室等多種專用教室,以及各類設備先進的學科實驗室;有現代化學術報告中心、有天文穹頂、200人網路閱覽室、陶藝教室等設備齊全的學生活動中心;有容量大、功能強、頻寬充裕的校園網;有400米塑膠跑道的標準人工草坪足球場、各種塑膠燈光球場、游泳館、藝術宮等文體活動場所,另有占地180畝的足球訓練基地;有設施一流的餐廳,將在今年建成30000平米的學生公寓。在人大附中美麗的校園裡,有4500多名學生在快樂地學習,幸福健康地成長。

人大附中注重營造健康文明、和諧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努力創設適合每個孩子發展的教育。為學生開設的校本課程包括心理健康、研究性學習、外教英語、創造發明共十幾門;選修課面向全體學生,包括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綜合實踐活動、體育與藝術4個領域的150多門課程;還開設了18門學科英語課程和法、德、日、韓、俄、荷蘭、西班牙、義大利、阿拉伯、芬蘭語10種第二外語課;在創造發明、藝術體育等方面,也為具有不同特長的學生搭建了各種平台。

學校先進的辦學理念和前瞻性的教育創新,使大批優秀學生脫穎而出。人大附中素質教育的舞台上群星燦爛,光彩奪目——獲得包括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在內的各類國際青少年科技發明競賽金獎5項;獲得全國各類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17項;連續三屆,共4人獲“北京青少年科技創新市長獎”(自2005年設立,每年僅5人獲此殊榮),1人獲“明天小小科學家”稱號,4人獲“明天小小科學家”一等獎。

榮獲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3枚金牌和1枚銀牌;國際奧林匹克物理競賽金牌1枚;2004年以來,4年摘得3個北京市聯考狀元、5個榜眼、2個探花,獲得22個數學滿分,成為北大、清華、人大等國內重點大學的主要生源校。

足球隊獲得“挪威杯”世界青少年足球錦標賽冠軍、亞軍;西洋棋隊兩次獲得世界中學生西洋棋競賽團體賽冠軍,圍棋獲得世界圍棋棋王賽冠軍;獲得世界中學生女子健美操個人冠軍。

藝術團多次獲得全國、北京市中國小生文藝演出一等獎。2006年,交響樂團獲得第35屆維也納國際青年音樂節交響樂組金獎第一名,大賽評審會盛讚他們的演奏“給人們帶來了視聽的享受”,展示了“一流的音樂教育”;舞蹈團接受文化部“春節品牌”外宣任務,2006、2007連續兩年赴美展演取得轟動效應,被稱為“來自中國的人大附中藝術團,在美國投下了一顆核子彈!”2007年校合唱團赴俄羅斯參加中俄文化年的演出交流;2008年,舞蹈團赴英國參加了“中國在倫敦”的慶祝活動,向世界展示了中國中學生的風采。

教育技術

人大附中大力實施現代教育技術工程,致力於開創以電腦網路為基礎、以圖書館為信息源、以數位化為模式、以現代教育技術為手段的現代化教學環境,占領了國內外中學界現代教育技術的制高點,被評為“全國現代教育技術示範校”。1999年12月,人大附中與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和堪頓中心學校進行了基於網路的多媒體互動式遠程教學試驗。美方將此次活動通過國際網際網路向全世界直播。美國電視台、中國中央電視台、中國教育電視台、中國青年報、科技日報等媒體對此進行了報導。2000年4月,人大附中正式啟動了與堪頓中學的遠程教學。兩校經常性地通過遠程教育方式進行英語、數學和生物等學科的雙向教學活動。2001年開通了與日本的遠程教學活動,人大附中學生與日本中學生用英語進行了數學學習活動。此外,人大附中還開通了與北京市十個遠郊區縣中學的遠程教學。 2003年4月,人大附中創辦的人大附中網校以遠程超常教育和基礎教育為核心業務,為全國的中國小生提供線上教育服務。2005年3月,人大附中承擔的國家級課題 “網路教育關鍵技術及示範工程”項目——“中學教育示範工程”,順利通過國家驗收。人大附中是加入該項目的唯一一所中學。項目成果已由人大附中網校在全國範圍內推廣套用。
隨著國際交流的日益廣泛,人大附中與美國、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亞、德國、韓國、泰國、芬蘭等國外的多所學校建立了友好關係,成為一所開放性的學校。人大附中國際部招收了16個國家和地區的120多名學生,並已經開辦了英國劍橋高中課程(A-Level)班。

文化傳統

校徽

人民大學附屬中學校徽圖案主要由中間的“人”字構成,人字一撇
一捺,相互依靠,象徵著人大附中的宗旨:學生之間、教師之間、師生之間互幫互助,以“人”為主。人字下面的1950年則是表示人民大學附屬中學成立的時間。

校訓

崇德、博學、創新、求實

校歌

《永遠飄揚》
愛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愛是自然流溢的奉獻,
尊重是教育的真諦,
尊重是創新的源泉。
讓愛,灑滿心田,
滋潤出愛的綠葉。

社團組織

管樂團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社團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社團
人大附中管樂團自成立以來,聘請了十幾位來自中央樂團、中國人民解放軍樂團、中央音樂學院的著名指揮、首席音樂家和教授擔任藝術指導教師。
管樂團每周利用課餘時間排練一次,寒暑假集訓10—20天。通過幾年的艱苦訓練,團員們掌握了一批難度較大的曲目,並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自1990——1997年曾在海淀區分別榮獲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屆中學藝術節管樂比賽一等獎。1993年獲北京市國小生藝術節管樂比賽一等獎。1996年12月,北京音樂廳內舉辦了人大附中管樂團雷射唱盤首發式。全國首張中學生管樂團錄製的雷射唱盤----人大附中管樂團管樂合奏雷射唱盤《長號在前》,出版發行了。 管樂團幾年來曾與十多個海外的管樂團進行過交流。

交響樂團

1995年8月,人大附中交響樂團正式成立。走的是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路子,交響樂團的第一次演出是北京語言大學的一次慶祝活動,緊接著在北京音樂廳、海淀劇院分別亮相。1997年1月,人大附中交響樂團在北京音樂廳成功的舉辦了新年音樂會。1997年10月參加全市中學生交響樂團的演出,獲得一等獎。

天文社

人大附中天文社是一個由具有天文愛好的老師和同學組成的學校天文社團。天文社不定期舉辦觀測活動、參觀活動和講座,組織參加天文奧賽和天文知識競賽。 在過去,天文社曾多次組織觀測日全食,參觀天文科研機構,為人大附中的天文科普作出了重大貢獻。自2004年以來,天文社進入天文奧賽領域,人大附中學生多次在國內外比賽(CNAO、apao、IOAA)上取得成績。近期天文社的規模不斷擴大,並與更多的專業機構展開了合作,天文社必將會有光明的前途!

小作協

人大附中小作家協會是在1999年由張莉莉老師、朱荃老師、凌晟老師三位老師發起成立至今的文學社團。我們的理念是“至情至性、激揚文字、我寫我心”,我們的行動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寫萬言文”。
這些年來我們不間斷地組織讀書、寫作、交流、採訪、參觀、出書、編刊與作家、學者座談等豐富多彩的活動。
到2013年9月5日為止,完全由學生做主編輯的會刊《小荷尖尖》已經出了7集;各種畫冊類的《小荷尖尖》特刊也有6冊;經由師生共同組稿、編輯,由國家級出版社出版的學生作品集也已有五本,發表在國家級的報刊雜誌上的文章約為680篇。

新報社

校園評論報紙,收集同學們的文章,集中在影評、樂評、書評、時事評論等課餘生活。以“辦有思想的報紙”為目標,豐富校園生活。
資金來自於社員集資,通過複印店印刷。

槐雪詩社

墨跡載著心底的琴音,
悠悠倚著竹箋餘有的古韻。
那詩詞宛若素櫳輕紗般的寧靜,
孰知是雪似槐花,
亦是落槐如雪?
槐雪詩社成立於一零年十月,由劉鴻雁老師及語文特級教師於樹泉老師任指導老師,是平行於國學社,小作協,鶴鳴朗誦社等社團的文學組織。
我們推崇古體詩詞(包括狹義古體詩,近體詩與詞曲),秉承繼承並發揚傳統文化的信念。但同時我們也支持新詩,在經典結社之外還有詩劇的排演等系列活動。

漢化社

漢化社是一個以促進學生對日本文化的理解、提升同學們的日語水平為宗旨,以進行對諸如紀錄片、中短篇小說、藝術小品(音樂、影視、動漫、etc)等日文作品的漢化工作為活動方式的學生組織。我們正在以製作出優質高效的日文漢化作品為目標不斷努力,並且會在今後的日常工作中相互促進。

鶴鳴朗誦社

1.社團名稱及由來:鶴鳴朗誦社
“鶴鳴”之名典出《詩經·小雅·鶴鳴》中詩句:“鶴鳴於九皋,聲聞於野”“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由朗誦社指導教師語文組佟世祥老師擬定。皋者,沼澤也,九者,言沼澤之多也。鶴,雖身處沼澤密布之處,然鶴鳴之聲下及四野,上達九天,清亮綿遠,超然絕倫。所以“鶴鳴”不僅意味著美好的朗誦境界,更象徵著高遠的志向,脫俗的品格,和純潔的靈魂——藝與德,在“鶴鳴”里實現統一,促成了社員的自我實現、自我發展和自我超越。“乘興遊藝,以藝入道”,這八個字或許可以概括鶴鳴朗誦社的“道”吧。
2.社團口號:
鶴鳴九皋,聲聞於天!
匯集朗誦精英,吟詠當代詩情。
3.社團宗旨:
滋養對人文的眷戀,
分享對生活的感悟,
將最真摯的情感——
化為對母語最深沉的禮讚!
4.社徽:
社徽主體是一隻“曲項將鳴,展翅欲飛”的仙鶴,由“鶴鳴”二字的拼音首字母“H”和“M”變形組合而成。
它是由2008級高6班魏巍用黑色中性筆設計而成的,後由2008級高1班趙岩用鉛筆於原有稿件上點畫出鶴睛,最終由2008級高1班鬍子章製作成電子版,並分別在主體外圈及仙鶴翅膀空白處添上“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鶴鳴朗誦社”及“鳴”等字樣。鶴鳴社徽就這樣誕生了!
5.社團概況
人大附中鶴鳴朗誦社成立於2009年3月,隸屬於人大附中社團聯合會和語文組。鶴鳴朗誦社薈萃了眾多熱愛朗誦、主持等表演藝術的師生。在這裡同學們可以暢遊文化經典的海洋,感受華夏詩千年的魅力,並用朗誦傳播文化、傳遞力量。竹林賢士的清雅風骨、唐仙太白的灑脫舒放、少陵野老的憂國心境、宋代詞人或溫婉或豪放的特質使朗誦社的同學時時受到濡染,聞一多、艾青等現代詩人的擔當與愛國的熱血更使同學們受到感染。
自成立以來,朗誦社舉辦了豐富多樣的講座、社內交流、主題朗誦會和文藝沙龍等活動,並曾代表人大附中參加北京青少年社團文化節,是人大附中學生文化社團的傑出代表
6.社團起源
鶴鳴朗誦社由語文組王艷老師和2007級高13班石韞漢同學發起。成立之初,通過考核,選拔出第一批社員共28人,由語文組王艷老師、廖琳老師、高建忠老師、佟世祥老師擔任指導老師,並邀請到語文特級教師翟小寧校長擔當顧問。經過近兩個月的精心準備後,鶴鳴朗誦社成立儀式於2009年3月9日在七層第八會議室舉行了儀式由王艷老師主持,語文特級教師翟小寧校長、鶴鳴朗誦社第一任社長石韞漢分別作了講話。全體社員也做了各具特色、風采非凡的自我介紹。出席成立儀式的還有時任語文教研組組長李炳生老師、語文組廖琳老師、高建忠老師、佟世祥老師、張璇老師等。

脂解社

成立於2010年9月15日,創始人有黃達達,王依青。
此“脂解”非彼“肢解”。脂--脂肪;解—水解。故脂解社也可意為脂肪水解社,也就是傳說中的減肥社。
本社並不是像減肥訓練營那樣逼同學們減肥或必須達到某個指標。我社的目的是讓對自己身材不滿意或因肥胖而影響到平常生活的學生樹立健康的體型觀念,交流心得,一起努力,從而達到快樂減脂塑形。大家不難發現在校園裡遊蕩的小胖墩們越來越多,他們的健康狀況和體育達標情況著實讓人擔心。為了能夠切實地幫助到廣大同胞們,並盡力降低我校的肥胖率,我們精心規劃了一下社團活動方案:
主要是從三方面入手,1飲食2運動3監督

音樂劇社

2009年九月創社至今,目的在於給有興趣,有特長的同學提供音樂表演的舞台,
並且展映優秀的音樂劇影片,給同學們平常繁雜的課業提供休閒娛樂的時間。
自建社以來,曾多次播放《camprock》等影片,
並曾在社聯聯歡會上演出過小型舞台劇《彭彭和丁滿》,
目前正在籌備單場的小劇場音樂劇表演,並且聘請舞蹈隊的梁小薇老師為知道老師
相信日後的演出會給大家帶來更多驚喜與震撼的!

著名校友

胡朝芝,解放後任人大附中前身北京實驗工農速成中學的校長,北京教育學院院長。
曾子墨,鳳凰衛視著名主持人。
高玉寶,中國著名作家。
郝建秀,原全國政協副主席。
程叢夫,麥拿輪車隊簽約賽車手
閻延文,女作家
韓敘:著名外交家,前中國駐美國大使
汪建熙:中國國際金融公司董事長
蘇寧: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潘功勝: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畢業
項俊波:中國保險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
朱文矩: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副主席,天津市人大副主任
宋德敏:全國政協秘書長
李容光:全國總工會副主席
李星浩:國務院僑辦副主任
柳隨年:曾任國家計委副主任、國務院副秘書長、國家物資部部長,全國人大財經委主任委員
劉政: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

歷史變遷

1950年1月,中央教育部直接領導創辦了全國第一所工農速中,它就是人大附中的前身。從1950年1月籌備,到4月開學,僅三個月。因為它肩負著探索和開創工農教育“速成”的任務,具有“實驗”的性質,故而學校名稱為“北京實驗工農速成中學”。4月3日,北京實驗工農速成中學開學,開學典禮異常隆重,新中國首任教育部長馬敘倫親自率隊出席祝賀,副部長錢俊瑞、韋愨、林礪儒出席,其中一位副部長代表部領導講話,《人民日報》則專稿報導此事。
1952年更名為“中國人民大學附設工農速成中學”。
1955年起,人大工農速中開始招收普通高中班。新生質量很高,僅58級9班一個班,就有好幾個四中的國中畢業生,還有市(區)金牌、銀牌保送生。
1956年,這個時期的人大附中,在校學生一度包含了六種編制:工農速成中學班、普通高中班、師院預科班、中等師範班、人大預科班、工農幹部文化補習班工農幹部文化補習班。
1956年7月根據教育部指示,移交北京市教育局,至1958年4月再度回歸人民大學領導,這時,學校更名為“中國人民大學附屬工農中學”,意味著學校已成為一所正規中學;保留了“工農”二字,是因為校內尚有各類工農學員。 這時期,六種編制共處一校,盛況空前。這一時期學校正在急速轉制,工農中學已在收縮,普通高中生比例迅速上升。
1960年,學校開始招收國中生,從單一高級中學向初高中兼有的完整中學過渡。
1963年,最後一批工農學員畢業離校。
1960年,學校已正式更名為“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1953年建成的北一樓、北二樓解決學生住宿,從此學生全部改為寄宿制。北平房為教工住房。1954年,建起行政辦公樓和西教學樓。同年,人大附中中心花園建成。
1955年建造了“守住學校西部邊界”的學生宿舍樓。1956年,建起新的學生教工食堂,老食堂改為圖書館並辟出學生閱覽室和教師資料室。1958年,建造了9002米的校辦廠廠房。
1970年,人大附中改為“北京市172中學”。70年代,人大附中的體育興旺繁榮,校籃球隊曾在70、71、72年連續三年蟬聯北京市中學生男籃聯賽冠軍,女隊在整個七十年代也一直保持亞軍的佳績。曾有過海淀區男子、女子、國中、高中四個冠軍全包的優異成績。
1978年,中國人民大學復校後,學校恢復了與人大的隸屬關係,校名由“北京172中學”重新改為“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
1999年12月,人大附中與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和堪頓中心學校進行了基於網路多媒體互動式遠程教學試驗。美方將此次活動通過國際網際網路向全世界直播。
2000年4月,人大附中正式啟動了與堪頓中學的遠程教學。兩校經常性地通過遠程教育方式進行英語、數學和生物等學科的雙向教學活動。2001年開通了與日本的遠程教學活動。
2003年4月,人大附中創辦的人大附中網校,以遠程超常教育和基礎教育為核心業務,為全國的中國小生提供線上教育服務。
2005年3月,人大附中承擔的國家級課題“網路教育關鍵技術及示範工程”項目——“中學教育示範工程”,順利通過國家驗收。人大附中是加入該項目的唯一一所中學。項目成果已由人大附中網校在全國範圍內推廣套用。

人文教育

學校十分注重營造科學、民主、規範、和諧的德育氛圍,建設良好的校園文化。通過重大活動對學生進行教育,使學生置身其中,受到“人大附中傳統”的教育,受到“人大附中精神”的感召。
“追求卓越,人人參與”是校園文化建設的總體要求和主要內容。人大附中對學生的要求概括為“誠實、勤奮、嚴謹、有恆”。人大附中的文化精神是深刻厚重而又豐富廣泛的,它包括了歷史的傳承,更包括了現實的發展和對未來的希冀,它甚至是從始至今整個學校一切實踐活動和精神活動的綜合。正如一個健美的身體需要一個健旺的靈魂一樣,一個富有生機的學校,也應該有健康文明的學校文化精神。人大附中對學校文化精神的建設,必將推動學校整體文化品格的全面提升,而提升了的文化精神又會像空氣一樣彌散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像泉水一樣浸潤於每個人的身心,對學校及其廣大師生的進步產生深遠的影響。

聯考成績

2012年聯考學校有414位同學600分以上,2011年學校有424位同學600分以上,2010年有430多位同學600分以上。2012年聯考,學校理科平均分是620多分,其中有60多位同學獲得了各種競賽的獎勵。2012屆畢業生中有相當一部分同學獲得了保送的資格,保送北大清華的有37位同學,保送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的各2位同學。

友好學校

芬蘭艾肯納斯學校、新加坡萊佛士書院、澳門濠江中學、上海大同中學、香港福建中學、新加坡萊佛士女中、美國菲利普斯安多福學校、美國博瑞學校、英國埃姆布魯克中學、英國哈羅中學、英國霍爾特中學、日本武藏中學、日本大阪教育大學附屬中學、里丁辟格特中學、德國費迪南保時捷中學、英國伊頓公學、瑞士聖加倫州立中學、美國伊利諾伊理科高中(IMSA)等等。參考信息來源:校刊《無疆》、團刊《我們》、校園電視台《MondayHit》、地平線。

北京海淀中學一覽

北京雙榆樹中學
北京市北外附屬外國語學校
海淀實驗中學
北京體育大學附屬競技體育學校
教育考試培訓中心
北京體育大學附中
吳作人美術學校
上地實驗學校
北京新東方銘師堂學校
北京市第一二二中學
北京第五十七中學
北京市知春里中學
北京市西頤實驗學校
北京市師達中學
北京市雙榆樹第二中學
北京市清河中學
北京衛國中學
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實驗學校
北京市京工中學
尚麗外國語學校
北京市育才實驗學校
北京市清華志清中學
一佳高級中學
北京市海淀區清華園興起
北京市二十一世紀實驗學校
北方交通大學第二附屬中學
北京經濟管理學校
北京市育強中學
北京世賢學院附屬中學
北京市永定路中學
北京市育鴻學校
首都師範大學附屬育新學校
北京市清河第三中學
清華大學附屬中學分校
北京市溫泉第二中學
北京市蘇家坨中學
北京市北英中學
北京市第四十七中學
北京市永豐中學
北京市上莊中學
北京市上莊第二中學
北京市仁達中學
北京市海淀區星星學校
北京農業大學附屬中學
北大附中香山學校
北京市海淀區才智培訓學校
北京鋼鐵學院附屬中學
北京市西苑中學
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
北京市萬壽寺中學
蘭靛廠中學
北京市第一零五中學
北京市第二O六中學
北京市第122中學
北京市阜成路中學
北京市第一二三中學
北京市學院路中學
北京市科興實驗中學
北京市第一七三中學
北京市北達資源中學
北京市中關村中學
北京礦業學院附屬中學
北京市花園村中學
北京市儀器儀表技工學校
北外附屬外國語學校
北京市商務管理學校
北京石油學院附屬中學
北京市醫藥器械學校
中國地質大學附屬中學
北京舞蹈學院附中
北京市財經學校
北京市信息管理學校
北京市海淀區藝術職業學校
北京市一零一中學
明光中學
北京市翠微中學
北京鐵路電氣化學校
上地中學
北京市立新學校
北京市經濟管理學校
北方交通大學附屬中學
北京市萬泉河中學
北京市育英中學
北京市六一中學
北京市海淀外國語實驗學校
北京市太平路中學
北京市第一八九中學
北京市明光中學
北京市玉淵潭中學
北京市科迪實驗中學
北京醫學院附屬中學
北京市第六十七中學
北京市幼兒師範學校
北京育英學校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
北京市第四十五中學
北京市第十九中學
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
北京市第二十中學
清華大學附屬中學
北京市八一中學
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北京市十一學校
北京大學附屬中學

北京市海淀區中學一覽

北京市北英中學 | 北京市翠微中學 | 北京市第二O六中學 | 北京市第一八九中學 | 北京市六一中學 | 北京市育英中學 | 北京衛國中學 | 北京市阜成路中學 | 北京市花園村中學 | 北京市立新學校 | 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 北京第五十七中學 | 北京市玉淵潭中學 | 北京市十一學校 | 北京市太平路中學 | 北京市永定路中學 | 北京市育強中學 | 北方交通大學第二附屬中學 | 北京市京工中學 | 北京大學附屬中學 | 北京市八一中學 | 北京市北達資源中學 | 北京市萬泉河中學 | 北方交通大學附屬中學 | 北京市第一零五中學 | 北京市萬壽寺中學 | 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 | 北京鋼鐵學院附屬中學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附屬中學 | 北京礦業學院附屬中學 | 北京石油學院附屬中學 | 北京世賢學院附屬中學 | 北京醫學院附屬中學 | 中國地質大學附屬中學 | 北京市海淀區清華園興起中學 | 北京市清華志清中學 |北京市育才實驗學校 | 清華大學附屬中學 | 北京市第二十中學 | 北京市清河中學 | 北京市雙榆樹第二中學 | 北京市西頤實驗學校 | 北京市知春里中學 | 北京市中關村中學 | 北京雙榆樹中學 | 北京明光中學 | 北京市第一七三中學 | 北京市科興實驗中學 | 北京市學院路中學 | 北京一二三中學 | 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 | 北京市第122中學 | 北京市第十九中學 | 北京市海淀外國語實驗學校 | 蘭靛廠中學 | 北京市第六十七中學 | 北京市一零一中學 | 北京市西苑中學 | 北京市第四十五中學 | 北京市海淀區才智培訓學校 | 北大附中香山學校 | 北京農業大學附屬中學 | 北京市海淀區星星學校 | 北京市仁達中學 | 北京市上莊第二中學 | 北京市上莊中學 | 北京市永豐中學 | 北京市第四十七中學 | 北京市科迪實驗中學 | 北京市蘇家坨中學 |北京市溫泉第二中學 | 清華大學附屬中學分校 | 北京市清河第三中學 | 首都師範大學附屬育新學校| 北京市育鴻學校 |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 | 北航附中 | 北京舞蹈學院附中 | 北京市經濟管理學校 | 北京經濟管理學校 | 北京育英學校 | 北京經濟管理學校 | 育英學校 | 北京市二十一世紀實驗學校 | 上地中學 | 北京市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實驗學校 | 一佳高級中學 | 北京市海淀區藝術職業學校 | 北京市信息管理學校 | 尚麗外國語學校 | 北京市商務管理學校 | 尚麗外國語學校 | 北京市信息管理學校 | 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實驗學校 | 尚麗外國語學校 | 北京市財經學校 | 北京鐵路電氣化學校 | 北京市幼兒師範學校 | 首都師範大學附屬育新學校 | 北京市師達中學 | 北外附屬外國語學校 | 北京市儀器儀表技工學校 | 北京市醫藥器械學校 | 北京市八一中學 | 北京市第一二二中學 | 北京新東方銘師堂學校 | 上地實驗學校 | 吳作人美術學校 | 北京體育大學附中 | 校工中學 | 北京體育大學附屬競技體育學校 | 海淀實驗中學 | 北京市北外附屬外國語學校 | 明光中學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