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

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

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北京市示範高中校北京理工大學附中建於1950年。1980年被認定為海淀區重點中學,2003年成為北京市示範高中校。辦學歷史悠久,成績卓著,多年來為社會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辦學歷史悠久。北京理工大學附中建於1950年,建校之初曾為工農速成中學、北京理工大學預科、理工大學附屬高中。後歸屬地方政府。56年的辦學歷史使學校積澱了豐厚的文化底蘊,1980年被認定為海淀區重點中學,2003年成為北京市示範高中校。

基本信息

學校歷史

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

1950年12月14日北京理工大學附中前身北京市工農速成中學開學,國家教育部長馬敘倫等領導出席致辭,1958年秋改為京工預科,1962年改為京工附中,1978年確定為海淀區屬重點中學,1994年建立理工大學附中分校。五十年來五易校名、四遷校址,始終保持抓質量、創一流、有特色,為高校輸送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學生和合格的社會主義的建設者的辦學目標做出了重要貢獻。
1950年-1952年初,第一校址-北京市工農速成中學,宣武門內魏英胡同39號。
1952年春-1953年秋,第二校址-北京市工業學院工農速成中學,海淀區甘家口。
1953年秋-1955年7月,第三校址-海淀區小南莊,北京市工業學院附設工農速成中學。
1955年暑假遷入第四校址-海淀區車道溝,現在理工大學附中老校址。

辦學宗旨

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

教育教學成果顯著“創造優質教育,使學生獲得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是我們的辦學宗旨,也是全校師生共同追求的發展願景。
以此為指導,形成了以“有理想、懂道理、會學習、強體魄”為培養目標的系列主題教育;通過“有效管理教與學”等途徑關注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和綜合素質的提升;學校形成了以現代教育技術為載體,以培養學生科學精神、科學態度,掌握科學方法為核心的科技教育特色;以關注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為核心的體育教育特色和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創建於1955年,60年代初以較高的教育質量和良好的社會聲譽進入北京市教育系統先進行列。
1964年2月,第一任校長魏蓮一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就學生課業負擔過重問題上書毛澤東主席。3月10日毛主席就魏校長二月來信作了重要批示“現在學校課程太多,對學生壓力太大。講授又不甚得法

全面發展

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

通過高中新課改建設“校本課程”,形成了由學習領域、科目、模組三個層次和必修、選修兩個部分組成的課程體系,開設了包括人生規劃和創業設計、心理品質修養語言與文化、社會縱橫、國際視野、科技與環境、生活技能與藝術等學科探究拓展八個領域的80餘門選修課和系列綜合實踐活動課;金帆樂儀團、合唱團、頭腦奧林匹克創新小組、無線電測向小組、天文小組、氣象小組、體育傳統項目棒球、壘球、排球、田徑、板球運動隊蓬勃發展;在關注學生全面發展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特長,豐富多彩的體育節、科技節、文化藝術節、讀書節等為每一個學生開發潛能、展示才能、提升素質,得到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搭建了廣闊的舞台,因此也取得了突出成績。

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

學校的“金帆藝術團”和“金鵬科技團”培養了一大批具有音樂、舞蹈和科技特長的優秀學生;“聚英體育俱樂部”訓練了不少優秀田徑等級運動員;“八十中廣播電視台”挖掘了眾多具有播音主持潛質的傳媒人才;“晨光文學社”等各類社團組織為學生的特長發展提供了平台,優秀的傳統和良好的校風形成了生氣勃勃的多姿多彩的校園文化。

學校堅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在學生“六會”方面重點培養,不斷開發學生潛能,發展學生個性。學校課程資源豐富,在國家課程的基礎上,又開設了78門校本課程供學生選擇,內容涉及科技、藝術、體育、文化教育等。學校著力在課程中滲透科技教育、德育教育,學校是北京市科技教育示範校。學校課程特色鮮明,深受學生喜歡。學生在全國、市、區組織的學科競賽、科技競賽、藝術競賽和體育競賽中不斷取得好成績。

學校是桌球運動傳統校,在北京市乃至全國影響力較大,學校桌球隊曾多次代表北京市中學生參加全國、境外比賽,均取得優異成績。學校是北京2008學校奧林匹克教育體育人才培養基地。

學校組建有66網路俱樂部、電視台、話劇團等多個學生社團,每年舉辦藝術節、科技節、體育節,為學生展示才華搭建舞台。1998年學校成立的“66管樂團”,聘請國家交響樂團、中央樂團等名樂團的專業教師為指導教師,經常參加比賽、對外演出活動。“66管樂團”被正式命名為“北京市中學生金帆銅管樂團分團”。

所獲榮譽

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

多年來,學科競賽多次獲得全國、北京市級獎牌。金帆樂儀團獲國際大賽一等獎,棒球隊奪得全國AAA比賽冠軍。學校為全國優質名牌大學輸送了眾多優秀的高中畢業生。著名主持人政協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揚瀾、北京朝陽醫院院長王辰就是我校優秀畢業生的代表。

教學設備

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

設備設施先進。學校位於風光秀麗的昆玉河畔,占地65畝。現有47個教學班,2300多名學生,同時有近百名外籍留學生。學校建有完備、先進的教育教學設施及現代化信息網路設備,現代化的圖書館、閱覽室、實驗室計算機教室,400米塑膠跑道田徑運動場,正在建設中的學生食堂,都為每一個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提供了優良的條件。

師資力量

師資力量雄厚。教師們追求“師德高品位,專業高水平,工作高質量”。以“熱愛事業,熱愛學生,熱愛學校,熱愛學習,熱愛生命,熱愛同事,熱愛生活”為高品位師德的具體內涵,研究教育,愛崗敬業,積累了豐富的教育教學經驗。在專任教師中具有雙學歷和研究生班結業的占 69%,特級教師、市區學科帶頭人及骨幹教師占38%。教師們不斷更新教育觀念,熱愛學生,以自己辛勤的工作贏得學生們的愛戴,創造著優異的教育教學成績。

教學成果

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

教育教學成果顯著。“創造優質教育,使學生得到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是我們的辦學宗旨和理念,同時成為全校師生共同追求的遠景。以此為指導,我們努力創造適合學生髮展的教育;關注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的形成和全面和諧的發展,形成了德育系列化主題教育;注重教學模式改革,實施必修課、選修課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相結合的課程結構,開設了包括電腦動畫程式設計、探究歷史文化之迷、現代物理實驗音樂創作與欣賞、茶道與文化、探索DNA法語、德語、義大利語等60餘門選修課和綜合實踐活動課;金帆樂儀團、合唱團、頭腦奧林匹克創新小組、體育傳統項目棒球、壘球、排球運動隊蓬勃發展;在關注學生全面發展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特長,豐富多彩的體育節、科技節、文化藝術節等等活動都是學生們展示才能,發揮特長的機會。學校努力為每一個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搭建廣闊的舞台,取得了突出成績。棒球隊獲全國AAA比賽冠軍,金帆樂儀團獲北京市一等獎。學科競賽多次獲得北京市及全國的學科競賽獎牌。
走進理工附中的學生享受了優質基礎教育,當他們走出校門的時候均獲得很好的發展和提高。多年來,學校為全國優質名牌大學輸送了眾多優秀的高中畢業生。著名主持人政協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揚瀾、北京朝陽醫院院長王辰就是我校優秀畢業生的代表。2001年秦靚同學以海淀區文科狀元考入北京大學,2005年中考我校勒雅同學又以文化課成績總分全區第一榮獲狀元稱號。學校贏得了廣泛的社會讚譽。

對外交流

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

幾年來學校不斷擴大國內外校際合作與交流,通過與香港等地區建立姊妹校,出訪澳大利亞日本德國、美國等國家,廣泛獲取教育信息,為學生和學校的發展拓展更廣闊的空間,努力向著“北京一流,全國示範”的辦學目標邁進。辦學歷史悠久 北京理工大學附中建於1950年,學校位於風光秀麗的長河南岸,建校之初曾為北京理工大學預科,後歸屬地方政府。57年的辦學歷史使學校積澱了豐厚的文化底蘊,1980年被認定為海淀區重點中學,2003年成為北京市示範高中校。歷屆中聯考成績優異,在海淀區名列前茅。多年來為社會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

校長介紹

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

北京理工大學附中黨總支書記兼校長曲艷霞
曲艷霞同志:女,中教高級職稱。1975年1月——2004年4月在北京十一學校工作。歷任團委書記、辦公室主任副校長、常務副校長、黨總支書記。於2004年4月調入北京理工大學附中任黨總支書記兼校長。
曲艷霞同志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嚴謹治學,依法治教。1988年榮獲共青團中央五.四獎章;1989年獲北京市“新長征突擊手”稱號、北京市優秀團幹部;1995年獲海淀區“十佳共產黨員”稱號;2001年3月獲北京市教學管理惠普獎。
為使理工大附中在北京市示範高中校的起點上更好地發展,辦出特色,她深入教育教學第一線,帶領全體教職員工,認真分析、研究學校的優勢與不足,立足於創新,制定出學校今後三至五年發展規劃。她愛黨的教育事業充分體現在她愛理工大附中,用自己全部的心血和智慧打造和發展理工大附中。為全力提升教學質量,建設一流師資隊伍,三年來開展了各種形式的校本培訓,使幹部隊伍和教師隊伍的思想素質及專業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促進了學校較快的發展。經海淀區學習型城區建設指導委員會批准,學校被評為2006年“創建學習型組織”先進單位。
2006年曲艷霞同志以她突出的表現獲得北京市“經濟技術創新標兵”稱號,2007年榮獲海淀區“三八紅旗手”稱號,2008年獲北京市“三八紅旗手”稱號。

教學改革

學校是北京市高中新課程改革實驗樣本學校,新生入校後將按《北京市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進行教學。必修課程重在為學生打好基礎,選修課程重在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選擇,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內容相輔相成,從而在注重基礎的同時,突出課程的層次性、選擇性、靈活性。
新課程實行學分制,學生在完成必修課程的基礎上,可依據自己的特長、愛好,根據普通高中的課程結構以及學校課程設定情況,在充分思考個人發展方向的基礎上,從各科選修系列中選擇適合自己的模組,規劃三年學習的內容與進程,從而使學生特長得到充分發展追求卓越,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

北京海淀中學一覽

北京雙榆樹中學
北京市北外附屬外國語學校
海淀實驗中學
北京體育大學附屬競技體育學校
教育考試培訓中心
北京體育大學附中
吳作人美術學校
上地實驗學校
北京新東方銘師堂學校
北京市第一二二中學
北京第五十七中學
北京市知春里中學
北京市西頤實驗學校
北京市師達中學
北京市雙榆樹第二中學
北京市清河中學
北京衛國中學
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實驗學校
北京市京工中學
尚麗外國語學校
北京市育才實驗學校
北京市清華志清中學
一佳高級中學
北京市海淀區清華園興起
北京市二十一世紀實驗學校
北方交通大學第二附屬中學
北京經濟管理學校
北京市育強中學
北京世賢學院附屬中學
北京市永定路中學
北京市育鴻學校
首都師範大學附屬育新學校
北京市清河第三中學
清華大學附屬中學分校
北京市溫泉第二中學
北京市蘇家坨中學
北京市北英中學
北京市第四十七中學
北京市永豐中學
北京市上莊中學
北京市上莊第二中學
北京市仁達中學
北京市海淀區星星學校
北京農業大學附屬中學
北大附中香山學校
北京市海淀區才智培訓學校
北京鋼鐵學院附屬中學
北京市西苑中學
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
北京市萬壽寺中學
蘭靛廠中學
北京市第一零五中學
北京市第二O六中學
北京市第122中學
北京市阜成路中學
北京市第一二三中學
北京市學院路中學
北京市科興實驗中學
北京市第一七三中學
北京市北達資源中學
北京市中關村中學
北京礦業學院附屬中學
北京市花園村中學
北京市儀器儀表技工學校
北外附屬外國語學校
北京市商務管理學校
北京石油學院附屬中學
北京市醫藥器械學校
中國地質大學附屬中學
北京舞蹈學院附中
北京市財經學校
北京市信息管理學校
北京市海淀區藝術職業學校
北京市一零一中學
明光中學
北京市翠微中學
北京鐵路電氣化學校
上地中學
北京市立新學校
北京市經濟管理學校
北方交通大學附屬中學
北京市萬泉河中學
北京市育英中學
北京市六一中學
北京市海淀外國語實驗學校
北京市太平路中學
北京市第一八九中學
北京市明光中學
北京市玉淵潭中學
北京市科迪實驗中學
北京醫學院附屬中學
北京市第六十七中學
北京市幼兒師範學校
北京育英學校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
北京市第四十五中學
北京市第十九中學
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
北京市第二十中學
清華大學附屬中學
北京市八一中學
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北京市十一學校
北京大學附屬中學

北京市海淀區中學一覽

北京市北英中學 | 北京市翠微中學 | 北京市第二O六中學 | 北京市第一八九中學 | 北京市六一中學 | 北京市育英中學 | 北京衛國中學 | 北京市阜成路中學 | 北京市花園村中學 | 北京市立新學校 | 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 北京第五十七中學 | 北京市玉淵潭中學 | 北京市十一學校 | 北京市太平路中學 | 北京市永定路中學 | 北京市育強中學 | 北方交通大學第二附屬中學 | 北京市京工中學 | 北京大學附屬中學 | 北京市八一中學 | 北京市北達資源中學 | 北京市萬泉河中學 | 北方交通大學附屬中學 | 北京市第一零五中學 | 北京市萬壽寺中學 | 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 | 北京鋼鐵學院附屬中學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附屬中學 | 北京礦業學院附屬中學 | 北京石油學院附屬中學 | 北京世賢學院附屬中學 | 北京醫學院附屬中學 | 中國地質大學附屬中學 | 北京市海淀區清華園興起中學 | 北京市清華志清中學 |北京市育才實驗學校 | 清華大學附屬中學 | 北京市第二十中學 | 北京市清河中學 | 北京市雙榆樹第二中學 | 北京市西頤實驗學校 | 北京市知春里中學 | 北京市中關村中學 | 北京雙榆樹中學 | 北京明光中學 | 北京市第一七三中學 | 北京市科興實驗中學 | 北京市學院路中學 | 北京一二三中學 | 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 | 北京市第122中學 | 北京市第十九中學 | 北京市海淀外國語實驗學校 | 蘭靛廠中學 | 北京市第六十七中學 | 北京市一零一中學 | 北京市西苑中學 | 北京市第四十五中學 | 北京市海淀區才智培訓學校 | 北大附中香山學校 | 北京農業大學附屬中學 | 北京市海淀區星星學校 | 北京市仁達中學 | 北京市上莊第二中學 | 北京市上莊中學 | 北京市永豐中學 | 北京市第四十七中學 | 北京市科迪實驗中學 | 北京市蘇家坨中學 |北京市溫泉第二中學 | 清華大學附屬中學分校 | 北京市清河第三中學 | 首都師範大學附屬育新學校| 北京市育鴻學校 |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 | 北航附中 | 北京舞蹈學院附中 | 北京市經濟管理學校 | 北京經濟管理學校 | 北京育英學校 | 北京經濟管理學校 | 育英學校 | 北京市二十一世紀實驗學校 | 上地中學 | 北京市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實驗學校 | 一佳高級中學 | 北京市海淀區藝術職業學校 | 北京市信息管理學校 | 尚麗外國語學校 | 北京市商務管理學校 | 尚麗外國語學校 | 北京市信息管理學校 | 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實驗學校 | 尚麗外國語學校 | 北京市財經學校 | 北京鐵路電氣化學校 | 北京市幼兒師範學校 | 首都師範大學附屬育新學校 | 北京市師達中學 | 北外附屬外國語學校 | 北京市儀器儀表技工學校 | 北京市醫藥器械學校 | 北京市八一中學 | 北京市第一二二中學 | 北京新東方銘師堂學校 | 上地實驗學校 | 吳作人美術學校 | 北京體育大學附中 | 校工中學 | 北京體育大學附屬競技體育學校 | 海淀實驗中學 | 北京市北外附屬外國語學校 | 明光中學 |

北京市海淀區重點中學名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