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單5485

中單5485是中國農科院作物所1998年育成,父本CA501,母本5314,寧夏種子管理站於1998年引入寧夏區。

基本信息

簡介

品種類別:玉米

品種名稱:中單5485

審定編號:寧審玉200203

特徵特性

:該品種幼苗綠色,基鞘紫色。成株株型半緊湊,19片葉,株高238cm,穗位82cm,雄穗主軸明顯,分枝中等,枝條斜伸,護穎綠色,花葯黃色,花粉量多。雌穗穗柄短,穗斜伸,果穗長筒形,花絲粉紅色。穗長19.5cm,穗粗5cm,穗行數16-18行,行粒數37粒。單穗粒重172g;籽粒半馬齒,黃色,軸紅色。千粒重357克,出籽率84.9%,品質較好:籽粒含粗蛋白7.43%,脂肪3.56%,粗澱粉74.75%,賴氨酸0.22%。該雜交種屬中熟、中桿、半緊湊大穗型雜交種,全生育期141天。抗霜霉病、大小斑病、莖腐病、紋枯病,輕感絲黑穗、黑粉病,抗倒性強,耐瘠薄,耐密性好。

產量表現

1999年南部山區區域試驗四點三增一減,平均產量10045.5kg/hm2(669.7/mu),比對照中單2號(10002kg/hm2(666.8kg/mu))增產0.43%,比對照寧單8號(9427.5kg/hm2(628.5kg/mu))增產6.56%,居參試品種第三位;2000年南部山區區域試驗二點全部增產,平均產量12535.5kg/hm2(835.7/mu),比對照中單2號(10818kg/hm2(721.2kg/mu))增產15.96%,比對照寧單8號(10435.5kg/hm2(695.7kg/mu))增產20.54%,居參試品種第一位;2001年南部山區區域試驗四點全部增產,平均產量11044.5kg/hm2(736.3/mu),比對照中單2號(10231.5kg/hm2(682.1kg/mu))增產7.95%,比對照寧單8號(9544.5kg/hm2(636.3kg/mu))增產15.72%,居參試品種第一位;三年區域試驗,平均產量11208.5kg/hm2(747.23/mu),比對照中單2號(10350.5kg/hm2(690.03kg/mu))增產8.29%,比對照寧單8號(9802.5kg/hm2(653.5kg/mu))增產14.34%;2001年南部山區生產試驗四點全部增產,平均產量10845kg/hm2(723/mu),比對照中單2號(9831kg/hm2(655.4kg/mu))增產10.31%,比對照寧單8號(9276kg/hm2(618.4kg/mu))增產15.72%,居參試品種第一位。 

一般單種產量9900kg/hm2(660kg/mu)。

栽培要點

1.播種:播種期4月20日左右。每公頃播種量52.5kg(單種),適時播種,可採用機條播或人工開溝播種,一般播5-7cm。 

2.合理密植:單種採用寬窄行,密度每公頃60000-67500株。 

3.施肥:每公頃基施農家肥45000kg,酌情基施磷鉀肥各150kg;全生育期每公頃需施用P2O5138kg(折磷酸二銨300kg)、純N270kg(折尿素600kg),於生長前期追施鉀、鋅等微肥。 

4.其它管理措施與一般玉米相同。

種植區域

適宜寧夏南部山區露地或覆膜種植

2011年優質種子3

民以食為天,種子與人類生活關係密切,除日常生活必需的糧、油、棉外,一些藥用、調味等都來自種子。盤點2011年優質的種子品種,為農民提供參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