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蠶2號

臨蠶2號 蠶豆新品種。系固原地區農科所1996年從甘肅省臨夏州農科所引入。適宜寧夏固原等地區種植。

基本信息

作物種類:蠶豆

品種名稱:臨蠶2號

審定(登記)編號:寧審豆200204

審定(登記)年份:2002

審定(登記)單位:寧夏

是否轉基因:否

特徵特性

幼苗顏色深綠,莖稈綠色,中空四棱狀,葉緣齊整,托葉綠色,株型直立,株高39.1-125.2厘米,分枝1.0-3.1個,白花,花謝後結莢。主莖莢層數2.9-6.4層,每層莢數1.0-1.7個,單株莢數3.0-9.8個,莢長7.0-12.5厘米,莢寬2厘米左右,莢腎型。每莢粒數1.7-4.5粒,株粒數5.7-6.3粒,株粒重6.74-8.17g,百粒重100.2-175.5g,粒白色,籽粒飽滿,粒型扁平橢圓,種臍黑色。生育期71-109天,中熟性。抗寒、抗旱能力較強,抗倒伏,適應性廣。抗鏽病,不易落粒。籽粒粗蛋白含量26.23%,粗澱粉41.17%,賴氨酸2.67%,粗纖維1.54%。

產量表現

2000年區試平均畝產120.9公斤,比對照增產9.26%。2001年區試平均畝產157.9公斤,比對照增產9.4%。

栽培技術要點

(1)選地:不重茬、不照茬,旱地、水地均可種植。

(2)施肥:一般基施農家肥2000~2500公斤/畝,二銨10~15公斤/畝,開花期可用0.1%硼酸加0.4%尿素溶液進行根外追肥,提高坐果率。

(3)合理密植:該品種適宜播量40公斤/畝。

(4)播期:半乾旱區4月中旬,陰濕區4月下旬。

(5)田間管理:開花前鋤草帶培土。後期防蚜蟲和鏽病,並人工打頂,控制生長,促進成熟。

(6)及時收穫:大部分莖桿、莢果變黑後收穫,曬乾後脫粒。

2011年優質種子3

民以食為天,種子與人類生活關係密切,除日常生活必需的糧、油、棉外,一些藥用、調味等都來自種子。盤點2011年優質的種子品種,為農民提供參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