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鄉瀨粉

三鄉瀨粉

三鄉瀨粉是廣東中山三鄉鎮的漢族傳統名吃。據考究,“三鄉瀨粉”原來應該叫“三鄉攋粉”,“攋”字顧名思義,這些圓圓的粉條是用手“攋”出來的。粉條按特殊工藝製成,粉質韌滑爽口,類似桂林米粉。配以上湯肉料,可煮成美味可口的湯粉。瀨粉的食法有多種,如湯瀨、Χ瀨、撈瀨、炒瀨等,配料也不斷創新,現在的配料有豬頭邊肉、切雞、牛腩、叉燒、燒鵝、鮑片、魚翅、瘦肉、豬肝、豬腰、草菇、冬菇等等幾十種,加上豆芽更加爽口。由加工廠批量生產的中山三鄉瀨粉,是廣東省出口五大皇牌米粉之一。

基本信息

食品特色

中山市三鄉鎮的傳統產品瀨粉,已有150多年歷史(一說200多年),過去是以冷飯曬乾後磨粉特製而成。現經不斷改進工藝,以優質粘米為主要原料,並選用當地的優質礦泉水,拌和成稠度適中的粉漿,蒸製成細長而很有韌性的園條狀鮮粉,成品配上上湯肉料,吃起來粉條潤滑爽口而有彈性,非常可口。

歷史考究

三鄉瀨粉三鄉瀨粉
三鄉瀨粉有200多年歷史,以其獨特的地方風味馳名省港澳都有三鄉瀨粉店,有的甚至是專門店。三鄉瀨粉的始創地是三鄉鎮白石環村,後擴展到全三鄉,故名“三鄉瀨粉”。據考究,“三鄉瀨粉”原來應該叫“三鄉攋粉”,“攋”字顧名思義,這些圓圓的粉條是用手“攋”出來的。據說瀨粉是從鍋邊演變過來,當時村民每逢喜慶日,甚至農閒時,為變變飲食口味,便製作瀨粉代飯來吃,到了農曆七月十四,三鄉的家家戶戶在早餐或午餐都要食瀨粉,有人說這天是瀨粉節。聽祖輩的人說,古時稱攋粉,“又圓又長”是一家團圓又人人長壽的好意頭。瀨粉的製作很簡單。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市有關食品部門在環城渡頭村設廠製作乾瀨粉出口,以供三鄉旅外同胞和外地人食用,成為廣東五大名牌米粉食品之一。

製作材料

瀨粉的米粉是粘米粉,過去,椿米粉時加點冷飯,這樣瀨粉會更韌。製作瀨粉,開始是手攋,後用瓦盆攋(盆底有很多小洞)現在是用機攋。攋在鍋里,熟後撈出來,放在冷水盆里過水,再繞成一紮扎,食時再用溫水洗開。不過,還是用手攋最韌滑。可惜,因功夫多又庥煩,再也很難吃到手攋的瀨粉了。食瀨粉最講究是湯,湯是用豬頭骨為主加上雜骨、泥蛇為最妙,月婆雞湯也不錯。搓拌粉和洗瀨粉的水最好是泉水,白石環村的水來自馬坑山的泉水,靚水加靚瀨粉再加上靚湯,所以白石環村人製作的瀨粉最美味可口。瀨粉的食法有多種,如湯瀨、Χ瀨、撈瀨、炒瀨等,配料也不斷創新,現在的配料有豬頭邊肉、切牛腩、叉燒、燒鵝、鮑片、魚翅、瘦肉、肝、豬腰、草菇、冬菇等等幾十種,加上豆芽更加爽口。

製作方法

三鄉瀨粉三鄉瀨粉
1.準備現成的瀨粉條,豬油渣,冬菇粒,蝦米和瑤柱。
2.燒開水,放進出瀨粉條以外的配料,煮30分鐘左右,知道問到很香的油渣味為止。
3.剪一下瀨粉條(剪開約為5公分長,方便進食啦),放進湯里煮20-30分鐘,稍軟就好了。
4.用生粉和米粉開半碗漿,倒進粉里至粘稠就行了。
5.吃的時候,配上辣的乾蘿蔔或鹹菜粒,味道絕對是無與倫比的有的說用水磨粘米粉加澱粉,加熱水混好成熟粉後,用雙手合掌揉成,粉條兩端是尖的。所以用上“攦粉”之名。也有傳說用粘米加上優質山水煮成熟飯,用木棍搗爛,再用帶孔的器具擠壓成條狀,只有這樣才能稱為出類拔萃的瀨粉。做一碗好的“月婆雞瀨”最重要的應該是湯底,一般採用大補的老母雞煲湯,加入產婦坐月的姜酒,慢火煲制而成湯底。嫩滑爽口的瀨粉吸收了濃雞湯,味道濃郁有很強的姜酒味,若在冬天連湯飲下,渾身會暖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