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鎮[廣東省梅州市梅江區]

三角鎮[廣東省梅州市梅江區]

三角鎮是中國廣東省梅州市梅江區下轄的一個鎮,亦稱白土鄉、水南鄉、白土堡或白土堡,地處梅州市區南郊,總面積為42.12平方公里,常住居民人口約為5萬人,轄下設12個村和2個社區。在梅江直轄區,三角鎮經濟較為發達,梅州民航機場和梅州火車站均位於鎮內。

基本信息

三角鎮[梅州市]

(圖)三角鎮梅州市梅江區三角鎮

三角鎮地處梅州市區之南郊,東至黃沙幛高觀音與梅江區西陽鎮交界,西臨梅江與梅縣區程江鎮隔江相望,南與梅江區長沙鎮接壤,北與梅江區江南辦事處毗鄰。梅江區三角鎮總面積為42.12平方公里。境內盆地與丘陵、山地交錯,地勢東南高、西北低,逐級傾斜。東南面是高山,以黃沙幛高觀音為最高點,海拔770米;西北部為梅江沖積平原,海拔在100米以下。

自然資源

三角鎮[廣東省梅州市梅江區]梅州市梅江區三角鎮
三角鎮有山地面積24087畝,耕地面積10815畝。內有小水庫七個(庫容量913萬立方米),大小山塘十五口,防洪堤一條長12.1公里,電動排灌站十一座。梅埔、梅汕、環市公路途經鎮內的大壢、三鄉、東升、三角、上坪、新塘、壢明管理區;廣梅汕鐵路貫通三角鎮的東升、泮坑、龍上、上坪等村,鐵路貨運站建於東升境內,客運站建於泮坑;梅州機場建在三角鎮長崗岌,可起降波音737安24伊爾18等中小型客機,通航廣州深圳香港。鎮內修築有三角至泮坑旅遊區公路及鎮村公路,沿梅江岸有梅州大橋、憲梓大橋橫跨梅江通梅縣區的程江鎮,渡口有大沙。鎮內有池塘塘水庫可供水產養殖的水面二千畝,素有“魚米之鄉”美稱。物產有稻穀、小麥、花生、黃豆、黃麻甘薯、蔬菜、楊桃龍眼荔枝、塘魚、生豬、家禽,以及林產松、竹、雜木等,農副產品專一化、村莊化,鎮內有“滑哥村“、楊桃村”、“養雞村”、“豆腐村”、“蓮藕村”等專業村和小莊園。梅塘兩處。三角圩鎮有店鋪幾百間,食品站、郵電支局、銀行、信社、醫院、工商稅務管理等均設於此,供銷活躍,天天有市。境內有名勝風景旅遊勝地:泮坑旅遊度假區劍英公園。泮坑風光古稱:“泮坑寨,翠綠蜿蜒,有雄奇氣,山有瀑布,峭壁於尋,雷轟雪浪”。民國時期廣東省主席李漢魂題匾“梅南勝境”贊之。現又增闢泮坑水庫,高山平湖碧波蕩漾,有快艇碰碰車水上飛機、鵝船、遊樂船、水上的士等,供人盡情遨遊。三角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晝夜溫差較大,夏日長、冬日短,熱量豐富,無霜期長,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氣候宜人,四季可耕。

歷史沿革

清末,三角地以老茶亭為中心,一條街至墓背,石路通寮背嶺,一條路到培蘭書(地名),形成三角壯,故名。當時稱水南堡和白土堡,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為水南鄉、白土鄉。1950年屬城南區,1953年從城南區分出,成立水白鄉。1958年改制屬衛星人民公社(後改為梅城人民公社),1961年從梅城人民公社分出建立梅江人民公社。1983年改設梅江區公社,1987年設梅江鎮人民政府。1988年組建梅州市下轄七縣一區時歸屬梅江區而改稱三角鎮。

行政區劃

梅州市梅江區三角鎮下轄13個村民委員會和2個居民委員會。
三角村:地處梅江區三角鎮中心,距梅城5公里,是三角鎮人民政府和圩鎮集市貿易所在地。因圩鎮內有三條主要街道呈“Y”三角形,故名。銀行、郵電、醫院以及梅州民航機場、中共梅州市委黨校、市農科所等都設於此地;梅汕公路、環市公路都貫通境內。

大壢村:地處梅江區三角鎮東北部。古時因洪漶致河道改遷,在四溪角有條大壢,故名。距梅城只有一箭之遙。含上祠、下祠、水汶等居民點。該村是梅州市經濟開發區,嘉應學院分校區、市商校、曾憲梓中學、微生物研究生等設於此境內。梅汕、梅埔公路經此。

壢明村:地處梅江區三角鎮的東部,距梅城4.8公里。含壢林坪、明山等居民點,彬芳大道、環市公路貫通境內。國民黨愛過將領趙一肩紀念亭建於此地,解放戰爭時期為游擊活動區,是三角鎮四個老蘇區之一。

新塘村:地處梅江區三角鎮中部,距城區5

三角鎮[廣東省梅州市梅江區]中山市三角鎮
公里。含凹上、新塘尾等居民點,環市公路經此,劍英公園等設在此境內。
東升村:地處梅江區三角鎮正東,距城區6公里,含馬鞍山、荷樹崗、聖人寨等居民點,舊名馬荷聖。境內有躍進水庫以及正在興建中的梅州市重點工程客天下旅遊產業園,廣梅汕鐵路、梅埔公路經此,鐵路貨運站也建於此境。解放戰爭時期為游擊活動區,是三角鎮四個老蘇區之一。
泮坑村:地處梅江區三角鎮東部,距城區6公里,分內村、外村。因有村尾半山腰瀑布傾瀉成莊壯觀的“泮坑飛瀑”和“泮坑公王”古廟,故名。此地是梅州市開闢的旅遊區之一“泮坑旅遊度假村”,泮坑水庫、鄧軍凱紀念亭、著名民居“鎮東樓”(又稱六槓樓)建於此村,廣梅汕鐵路貫通其境、鐵路客運站設於境內。解放戰爭時期為游擊活動區,是三角鎮四個老蘇區之一。
龍上村:在梅江區三角鎮東南部1.5公里。含龍子、長坪、善坑等居民點,著名的龍子村義孚堂坐落於此,現正作為一個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向外開放。廣梅汕鐵路經其境。解放戰爭時期為游擊活動區,是三角鎮四個老蘇區之一。
上坪村:在梅江區三角鎮東南1公里處,與梅江區長沙鎮接鄰,含約亭、步崗岌、照壁、赤泥坪、楊屋坳、黃泥塘等居民點。村內建有和尚塘水庫,小密水庫的主渠道橫貫村中,水白中學新校檢在約亭崗原仰賢學校舊址。梅汕公路、廣梅汕鐵路經過此村。
灣下村:在梅江區三角鎮南1.2公里處。含灣下、爪園坳、黃園等居民點,是一個著名的“滑哥村”(因養滑哥而著稱),仙鶴山莊建於其境內,梅汕公路、廣梅汕鐵路沿境經過。
三龍村:在梅江區三角鎮西南3公里處,地處梅江沿岸。含三樓跨龍沙塘壩等居民點。橫跨梅江到大沙河唇的憲梓大橋建於此。
梅塘村:在梅江區三角鎮西2公里處,沿梅江金岸。因中部有明代建造的梅塘塔(已拆毀),故名。梅塘楊、梅菜乾遠近聞名,是鎮“三高”農業發展基地。
宮前村:在梅江區三角鎮西1.2公里處,沿梅江金岸。以盛產豆腐而聞名鎮內,梅州大橋連線環市公路貫通全境。

名勝古蹟

三角鎮[廣東省梅州市梅江區]梅州劍英公園
劍英公園

坐落於三角鎮新塘一帶,占地面積439995.6平方米的劍英公園,是梅州市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一座公園。從1986年開始建設,現已基本完善。公園正門的門樓,由香港嘉應商會副會長劉宇新先生捐資15萬元興建,門樓上的“劍英公園”四子是由本鎮人士,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長、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的劉復之題寫。在劍英公園的小山坡上,有一座革命烈士英雄紀念碑,是1992年3月29日梅縣區人民政府為紀念歷次革命運動中犧牲的烈士而立的。梅縣區是革命老區,歷次革命運動中為國捐軀者計有1128人。紀念碑的正面是徐向前元帥題寫的“梅縣區革命烈士紀念碑”9個金光閃閃的大字,是耗資140多萬元用玻璃鋼鎦銅製成,典雅莊嚴。園內有一面積達266664平方多米的游湖,置有各種遊艇及水上娛樂設施。假山水榭、亭台樓閣、歌廳舞池,是老少鹹宜的休息和娛樂的好地方。

三角鎮[廣東省梅州市梅江區]梅州泮坑旅遊度假區
泮坑旅遊度假區

泮坑,地處梅州市梅江區三角鎮,離梅城7公里,占地47平方公里,三面環山,林木蒼翠,溪水流碧,風景優美。泮坑公王廟,又叫“三山國王”廟,始建於明代。廟前有條清溪,發源於黃沙嶂山脈,從清涼山、高觀音山腳逶迤而來,繞廟而過。從廟後登山,兩面山坡踏徑而上,均可觀看“泮溪飛瀑”壯景,右側山腰有中西合壁式的“觀瀑亭”,亭頂上石壁刻有廣東才子書法家宋湘手跡“靈鎮山河”四個巨字。觀瀑亭對面山坡上有座古色古香的“念慈亭”。旅遊區內設有茶座、餐館,遊艇、水上飛機等,遊客可盡情在湖中嬉戲遨遊。景區面積9平方公里,山幽水雅,堂奧縱深,蘊藏著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有匯聚黃沙嶂、清涼山、高觀音等高山流水,容水160萬立方米的泮坑明湖,水色青潤如玉,遊人可飽覽山色湖光。有即將竣工,全長3000米,由30段長廊和30個各具特色的涼亭組成的“客家文化長廊”,遊人可欣賞瀏覽代表客家文化精髓的詩文圖畫,得到高品位的享受,有用鵝卵石砌成的“登高路”,共2199米,遊人可登高健身和觀賞森林景致。有“二十一世紀紀念林”和“同心樹紀念林”,遊人和情侶在觀賞的同時可植樹留念。有始建於明代的“三山國王廟”,鄉人通稱為“泮坑公王廟”。“泮坑公王保外鄉”聲名遠播,吸引了不少海內外善男信女前來燒香祈福,自建廟以來,一直香火不斷。有“嶺南第一才子”宋湘所書的雄渾磊落、飄逸灑脫的摩崖石刻“靈鎮山河”。有相傳為白蓮仙女沐浴時遺下的裙帶所化的如淡雲輕煙、飄逸曼妙的瀑布。景區相峙兩山,層巒高聳,林木蓊鬱,山花爛漫,滿眼錦繡;山谷之中溪流清澈,怪石亂離,藤蔓纏絡,景致清幽。此外,景區還規劃新建以客家圍龍屋為主體的“客家民俗村”和綜合性“水上樂園”等景點。交通方便,1997年成立“梅州市泮坑旅遊度假村”後,賓館、酒店停車場等各項配套設施日臻完備。1999年為梅州市人民政府評為梅州市四大市級旅遊景區之一;2000年名列省旅遊局推薦的廣東百個“假日觀光新亮點”。

三角鎮[廣東省梅州市梅江區]梅州革命烈士紀念館
梅州市革命歷史紀念館

位於梅州城區三角鎮劍英公園內的梅州市革命歷史紀念館於1995年初開始籌建,同年11月破土動工,1996年底建成布展。紀念館於1999年4月1日開館展出。該館是廣東省目前建成的第一個地級市革命歷史紀念館。紀念館總建築面積1560平方米,館內共設有五個展廳,展出內容分為黨的創建與大革命時期、土地革命時期、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等四個部分。紀念館陳列展出的內容,以中國共產黨梅州地方組織活動為主線,以時間順序為經,以重要革命鬥爭史實為緯,突出反映了黨領導下的梅州地方革命鬥爭史,重點介紹了從辛亥革命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一時期的重要歷史事件、重要黨史人物、重要革命舊址。通過敘事記人的手法,翔實、生動地展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梅州地區革命鬥爭的光榮歷史。此外,在館內還辟有梅州革命烈士紀念室,將4600多位烈士英名勒碑紀念。紀念館後面緊連著革命烈士紀念碑,兩者連成一體,成為梅州市精神文明建設、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基地。

三角鎮[廣東省梅州市梅江區]梅州市三角鎮
東升客天下旅遊產業園

東升客天下旅遊產業園位於梅州市梅江區三角鎮東升村,是一個擁有濃郁客家風情和秀麗自然生態地塊的旅遊產業項目,距火車站、飛機場僅10分鐘左右車程,緊挨省道S333線,高速公路、206國道貫穿其中,市政建設規劃的站前路和環城路均在該項目邊緣通過。該項目地塊交通便利,位於江西、福建、汕頭、河源的交會處,並與當前我市“三區一廊”規劃的梅州高新區首尾呼應,構成梅州未來的城市發展新區。客天下項目規劃由躍進水庫、小密水庫、泮坑水庫和泮坑風景區組成,分多期開發完成,從功能上將劃分為綜合服務區、康體娛樂區、水上遊憩區、文化觀光區、野外活動區、休閒度假區、生態居住區和規劃控制區,整個片區將建成為集世界客家文化之大成,融“吃、住、游、購、娛”於一體的綜合性旅遊服務園區。“旅遊產業園”將改變以往旅遊項目逐個開發的模式,注重各個項目之間的整體效應,重點整合山水資源和客家文化,在政府的支持和企業的參與下,打造成為梅州市“以旅遊發展帶動城市進步”的重要項目。

三角鎮[重慶市]

(圖)虎山虎山

三角鎮位於重慶市綦江縣東北部,政府所在地距縣城11公里,是離綦江最近的中等建制鎮。東與隆盛、永城兩鎮相鄰,北與重慶發達經濟圈中的巴南區接壤,西南、西北緊靠古南、石角、橫山三鎮。三角鎮轄19個村、2個街道社區,幅員面積106平方公里,總人口55780人,共有耕地5.6萬畝(其中田4.2萬畝)。2001年全鎮完成經濟總收入2.4億元,糧食產量達到3.2萬噸,多經總收入1.1億元。三角交通便捷,綦(江)隆(盛)公路和綦(江)萬(盛)高速公路縱貫全境,並處於規劃中的重慶三環高速內,到縣城15分鐘,距重慶市區僅1小時車程,周邊出境公路暢通,已實現村村通公路,80%的村通客車。三角水源豐富,有重慶首個“澤渝工程”--魚欄咀水庫,正常蓄水位353米,庫容2387萬m3,以及馬踏塘、三岔河、土地河三座小(一)型水庫和蓮花洞、雙剪、牛角函等六座小(二)型水庫及823口山坪塘,有效庫容857萬m3,可滿足農業灌溉需要。三角鎮社會服務功能齊全,三角鎮內有中國小、中心衛生院社區衛生所、電話、有線電視覆蓋全鎮,公安、稅務等行政服務機構和郵政、電信等機構健全。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三角鎮民營經濟發展迅速,德宜信實業集團、煙塔公司和神峰蓄電池廠成為全鎮的三個骨幹企業,並已形成建築、蓄電池、花卉盆景、生態農業開發四個特色產業。三角旅遊資源豐富,境內氣勢巍峨、挺拔雄峻、風景秀麗的老瀛山;俏麗的送夫岩,情趣的三轎石,寬敞的蓮花保寨,險峻的虎山絕壁,神秘幽深的原始森林,雲吞霧騰的天成大廟,重返一億年前侏羅紀時代的恐龍化石,獨具特色的西南地區面積最大丹霞地貌。三角鎮正抓住西部大開發以及重慶直轄的機遇,實施“旅遊興鎮、科技強鎮、多業富民”戰略,著力打造經濟大鎮和旅遊重鎮。

地理環境

區域 三角鎮位於綦江東北部,介於北緯28°27′~29°11′、東經106°23′~106°55′之間,東與隆盛、永城兩鎮相鄰,北與重慶都市發達經濟圈中的巴南區接壤,西南、西北緊靠古南、石角、橫山三鎮,幅員面積106平方公里。

(圖)虎山絕壁虎山絕壁

地貌 重慶綦江三角鎮地處四川盆地東南邊緣,介於橫山山脈、老瀛山山脈之間,地勢以山地、丘陵為主,境內最高海拔為老瀛山1354米;最低海拔200餘米,為三角街道所在地。三角鎮平均海拔400米。
水文 境內溪河縱橫,三角河系境內第一主河流,發源於與巴南相鄰的樂興,全河面積194.1平方公里,為綦江縣城飲用水源河流。
氣候 區域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具有副熱帶東亞季風特點。氣候表現為冬暖、春早、夏熱、秋陰,雨量充沛,溫、光、水地域差異大。年平均氣溫18.8℃,平均降水量1070毫米,年均無霜期344天。
交通 三角交通便捷,綦(江)隆(盛)公路和綦(江)萬(盛)高速公路縱貫全境,出境公路暢通,村村公路通達,80%的村通客車,到縣城15分鐘,距重慶市區僅1小時車程;處於規劃中的重慶三環高速內。
土地資源 有耕地面積5.6萬畝(其中田4.2萬畝),土壤分水稻土、紫色土、黃壤、潮土、黃棕壤、山地草甸土六類,以水稻土和紫色土為主。
水資源 魚欄咀水庫,蓄水位353米,庫容2387萬m3,可灌溉古南、三角、新盛三個鎮52個村的7.3萬畝耕地,並向縣城提供生活飲用水2000萬m3以上,解決灌區4.95萬人、24.46萬頭牲畜飲用水以及周邊場鎮8.48萬人的生活用水。現有馬踏塘、三岔河、土地河三座小(一)型水庫和蓮花洞、雙剪、牛角函、塘家灣、關門石、漁塘塆六座小(二)型水庫及823口山坪塘,有效庫容857萬m3。
植物資源 境內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玉米、薯類為主,其次是豆類等小雜糧。鎮內經濟作物有果、茶、蠶桑等多個長經品種,有油菜、花生、菸葉、海椒、西瓜、甘蔗等短經品種。林木以松、杉、柏為主,其次是格木、枝樹、油桐、青楊、洋槐、竹類等。珍貴林木有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銀杏等。

旅遊資源

老瀛山:地處三角鎮南面的老瀛山平均海拔900米,最高峰馬腦山海拔1354米,面積約8平方公里。氣勢巍峨、挺

三角鎮[廣東省梅州市梅江區]虎山遠景
拔雄距,集險、奇、峻、秀、幽為一體,古有“山盤四十八面險,雲暗三百六旬秋”之說。遍布山上的丹霞地貌贏得了重慶“紅色處女地”的美譽。有傳說動人、形象逼真的送夫岩、三轎石;有剛勁有力、氣勢磅礴、天書一筆於絕壁上的“虎山”大字;有山泉飛瀑、歷史綿長極具探險考古價值的蓮花寶寨;還有潮音洞、望天觀音、樂隱寺、白鶴林等美景;更有玉瀑飛虹、瀛山峰煙、觀音沐水等奇觀。“天成大廟接雷霆,宏鍾驚破萬重山”之說的天成廟踞於頂峰上,曾為川東南最大廟宇。

恐龍足印化石群:2006年,地層古生物學家在老瀛山一山腰絕壁處的白堊系地層中發現了恐龍及恐龍足印化石,距今已有一億年左右的時間。據分析,當時生活在這裡的這群恐龍既有肉食類恐龍,也有植食類恐龍,大的體型可達20餘米。而三趾形恐龍足印且,在這75平方米的恐龍足印化石群附近,應該還有相當數量的恐龍足印化石,有待進一步的發掘。

丹霞地貌:在老瀛山頂海拔1000餘米處,發現連綿數公里的山體均由鵝卵石、沙岩、礫岩和頁岩重疊構成,形成 造型奇異的山型和懸崖絕壁,並伴隨許多奇峰、方山、石牆、岩洞和懸崖絕壁。據介紹,地質專家朱順之等人在這裡考察時,根據崖壁上的鵝卵石進行推測後認為,這裡是大約1億年前的一個巨大湖泊,後來,由於強烈的造山運動,導致地殼上升,湖底被抬丹霞地貌升為陸地,炎熱的氣候又使富含鐵質的沉積物強烈氧化,形成極具觀賞價值的紅褐色岩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