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禮科

三禮科,古代科舉考試項目之一,在唐貞元五年(789)設立,以重視禮儀教化。熙寧間廢。可參考《中國歷史大辭典》。

禮儀

三禮科簡介

三禮科,科三禮科舉考試項目之一,又稱三禮舉。唐貞元五年(789)設立,以重視禮儀教化。諸色人中有習《周禮》、《儀禮》、《禮記》者,前資及出身人,由吏部考試,以科目選例;白身人,由禮部考試,以貢舉例。每經問大義三十條、策三道。義、策全通為上等,特加超獎。大義每經通二十五條以上,策通兩道以上為次等,依資予官。五代沿置。北宋亦置,為諸科之一。景德二年(1005),規定在每十條義中,問經注六條,疏義四條,以通六考為合格。大中祥符四年(1011),改為通五者為合格。熙寧間廢。可參考《中國歷史大辭典》。

相關條目

三禮科科舉 考試 唐貞 禮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