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槳座戰船

三槳座戰船

三槳座戰船(希臘語:τριρη),是古代地中海文明,尤其是腓尼基人、古希臘人和羅馬人所用的戰船。戰船每邊有三排槳,一個人控制一枝槳。早期的三列槳座戰船源自:penteconter──一種古老的戰艦,每邊有一排槳,每排有25枝槳;和bireme──有二排槳的戰艦.Bireme的原產地可能是腓尼基。在公元前七至四世紀,快速和敏捷的三列槳座戰船,占地中海的軍艦的主導地位,直至被較龐大的quadriremes和quinquiremes取代為止。在希波戰爭中,三列槳座戰船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建立了雅典的海上帝國;在伯羅奔尼撒戰爭里導至她的衰敗。

艦船數據

三槳座戰船三槳座戰船
典型三槳座戰船的尺寸:

*總長:37
*槳手:170-174名(每槳一人)
*槳長:4.0-4.2米
*速度:以7.5節連續航行184海里(根據[修昔底德]的記載)
*總重:45噸(根據奧林匹亞三槳座船重建計畫)
典型三槳座戰船的船員:
*船長:1
*弓箭手:4
*標槍手:14
*水手:25,風帆手,舵手等
*划槳手:170-174,主要是貧民,雇用的外國人擔當。

發展簡介

三槳座戰船三槳座戰船
三槳座戰船的前身是單層槳戰船(pentekonter),只有一層槳,每邊25隻。隨著造船技術的提高,船也越來越大,於是槳手就分成上下兩層甚至三層,以容納更多的槳手給戰船提供更大的動力。三槳座戰船中在一側的槳手上下錯開,第三層的槳手位於甲板之上,而第一、二兩層槳手則位於甲板之下。如果戰船繼續增大,單個槳手會很難滑動一隻槳,於是出現了五槳座戰船(quinquereme),最下一層槳手每人滑動一隻槳,上面兩層每兩人滑動一隻槳,總共是五名槳手划動三層槳,全部槳手都位於甲板之下。而無論槳手分坐幾層,上下一列的槳手總數是當時人們劃分戰船大小的標誌,最常見的就是三槳座和五槳座戰船。從這個角度將trireme譯為三槳座戰船比譯為三列戰船等更恰當。

設計思想

從三層槳戰艦的設計中可以明顯地看到,該戰艦的設計者們所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就是要避免上部過重。決定船是否平穩和它是否能在傾斜時自行恢復平穩的這些條件,往往根據船的穩心高度來進行考慮。有關這方面的概念可回溯到公元十八世紀以前的情況,儘管阿基米德已經知道了大部分的基礎物理學數學的概念。的確,有一些跡象表明,阿基米德對浮體的研究受到了他對有關船的平穩問題的研究工作的啟發。從所示一艘典型戰艦剖面圖的實例來看,其重心可能在船身內的某點上,並且由於對稱的關係將會在中心線的某處。

三槳座戰船三槳座戰船
船的開動就象是它的重量集中到上述這一點上並經引力作用使其朝下拉向地心。假如船向一側傾斜,浸入水中的船身較小部分的重心就將朝同一方向移動。水的浮力將通過浸入水中那部分的重心起作用,作垂直的推壓。只要浸入水中的部分質心朝傾斜方向充分地移動,那么其向上作用的浮力通過將向下作用的重力傳遞到船身降低的一側而把它抵消掉,兩種力一起作用的最終效果將會使船自行恢復平穩。船的穩心高度就是其質心和浮力的向上力與船中心線相交處之間的距離。正如圖例所示,穩心高度愈大,船的結構愈平穩。
對有關三層槳戰艦的尺寸以及船身內的船員和其它儲存品的配備情況有足夠的了解以後,就可以對它們的穩心高度作出估計。人們對於船的吃水深度、用於船身的木材數量和船身內槳手的布置等因素所獲得的數字易感受到構想上的變動。甚至一個或一個以上的這類因素有微小的變動時,就可導致風力中每小時五公里或六公里的變動,而可使船傾覆。但是,只要使各種類型的船艦的參數保持不變,穩心值之間的比率將是正確的,即使兩者的數值都不是絕對正確的。由於這個方法是正確的,於是人們就必然會構想,從三層槳戰艦過渡到四排槳戰艦或五排槳戰艦的船身及其內容物是儘可能地變化不大。由於造船工藝在歷史上對作出這類變動方面是極端保守的,所以這種構想似乎完全是可能的。
在這個分析中所最無法估計的是船所承受的壓載量,因為古代兩排槳戰艦有足夠船身空間來容納足夠的壓艙物以便對船身的平穩特性作相當大的變動。在估計壓載物時,都願意保持船身愈輕愈好,要與古代的船身裝配工所作出的其它明顯的努力協調一致,就是所製造的船身要最大程度地配合槳手們的力量。估計的壓載物是13000公斤,這個重量足以防止小於60公里時速的風壓在船身橫樑的兩端上把船身吹倒。
三槳座戰船三槳座戰船
這種明顯地不能令人滿意的狀況說明造船者是在沉重的壓力下修改其船身設計的。從已經提到的一些理由來看,對造船者可以考慮的唯一良好的選擇方案就是增加他們船的船身最大寬度。可是這種作法必然要犧牲一些速度,這就是要首先設計排數較多的船隻的主要理由。就五排槳戰艦來說,如果船身為獲得穩定性而加寬到與三層槳戰艦相等的船身寬度,那么其速度只能比三層槳戰艦加快14%,而其加速度則比較差些。假使頂排增加62名槳手,中排增加54名,那么船員的規模增大將近70%。如果五排槳戰艦的穩定性減低到前面所構想的那樣,增加的速度就會多達29%。

希臘時期的三層槳座之戰船,由槳座中的划槳手提供動力。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划槳手並不像中世紀漿手那樣都是奴隸,僱傭者必須給予應有的高昂報酬,而一個好漿手的報酬是相當高昂的。三槳戰船可以裝載所有的武器,還可以直接衝撞敵方的船隻,而絲毫無損傷。而在遊戲中,三槳戰船裝載大型弓箭武器,以及其他飛彈型武器。

羅馬時代

三槳座戰船帶烏鴉吊的三槳座戰船
羅馬人興起後,為了對付他們的敵人迦太基人。大力發展海軍,並最終在海上打敗了對手。他們在戰船上加裝了一種名叫烏鴉吊的武器。這種武器就是一個裝設在船頭的長12米,寬1.2米的吊橋。在橋頭的底部裝有一個粗大的鐵釘,吊橋的另一端約3.7米處則開有一個洞,吊橋通過這個洞就可以連線到設在船頭的吊桿上。吊桿的頂部裝有滑輪,系在橋頭的繩索通過滑輪可以將吊橋吊起放下。當敵船接近時,突然放下吊橋,橋底的鐵釘便會牢牢釘在敵船的甲板上,這樣,就可以在敵艦甲板上打一場“陸戰”。由於吊橋的形狀酷似烏鴉嘴,因此這種吊橋被稱為“烏鴉吊橋”,而裝備這種接舷吊橋的戰艦則被羅馬海軍稱作“烏鴉戰艦”。這是一個了不起的發明,羅馬人把海戰便成了陸戰。在米拉海戰中,羅馬人就是靠烏鴉弔取得了勝利。

但這種武器之後就在羅馬海軍里消失了。原因不明,據說是因為加裝了這種武器的戰船變的更容易傾覆。直到烏大維時代,才有一種類似的武器被發明出來,再次運用到海戰里。這是把一塊跳板外面包上鐵皮,一頭裝有鐵鉤,另一頭拖有繩索,進攻時,用弩炮把“鉗子”投射出去,用鐵鉤把敵艦拖近船舷作戰。由於“鉗子”有鐵皮包著,敵人既無法砍斷跳板,又無法割斷後面的繩索。這種武器可發揮羅馬軍隊陸戰實力強大的優點,又避免了船隻傾覆的可能性加大,是海軍武器的一大進步。

公元4世紀以後,三槳座戰船漸漸被較龐大的quadriremes和quinquiremes取代,但一直仍占有一定的地位。

運用

三槳座戰船三槳座戰船
三槳座戰船的首部有青銅製的撞棰(Ram),其基本戰術是依靠速度和機動能力(加速和變向)去撞擊敵船的側面,撞棰可在水線下將敵船撞出一個洞並擊沉敵船,或撞斷敵船的划槳以使其失去機動能力。據研究三槳座戰船有效撞擊的速度為10(相當於18.52公里每小時,中國近代海軍的主力艦定遠號的航速是14.5節)。

電影《賓虛傳》中,有一段鏡頭反映的就是三槳座戰船攻擊時槳手划槳速度不斷加快的鏡頭。由慢到快分別是:戰鬥速度(BattleSpeed),攻擊速度(AttackSpeed)和撞擊速度(RammingSpeed)。三槳座戰船是古代海軍奪取制海權的強大武器,好比近代以來的戰列艦和航空母艦。並且不乏象薩拉米海戰和阿克提姆海戰這樣的決定性戰役。在海戰中,桅桿會被放倒,可以進一步增加機動性,並且一般不攜帶風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