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將樂玉華洞

三明將樂玉華洞

幽深的玉華洞是實施洞穴療法的"天然醫院",洞內溫度長年保持18C,涼風習習,空氣清新,其前洞朝西北低而窄,後洞向西南高而寬,夏日炎炎,後洞空氣在洞內受冷下沉往前洞噴出,冬天前洞冷空氣在洞內受熱上升從後洞噴出,前洞口的風力強達4級,構成聞名的"一扇風",令人心曠神怡,洞內充滿豐富的游離子,泉水飽含豐富的微量元素,其環境對於氣管炎、關節炎疾病有良好的療效。

景點簡介

三明將樂玉華洞三明將樂玉華洞
三名將樂玉華洞位於將樂縣城南7公里的天階山下,全洞總長10里,主洞長5里,為福建省最長最大的石灰岩溶洞,因洞內岩石光潔如玉,光華四射而得名,有"武夷山下明珠"之稱。 玉華洞內有兩條通道,分藏禾、雷公、果子、黃泥、溪源、百雲六個支洞,洞內有石泉、井泉、靈泉三股泉水,清澈甘洌,潺潺有聲,有達摩面壁、仙人田、地下龍宮、?舫賾衽?、碩果纍纍、五更天等一百六十多景,前後洞口及洞內的岩壁上,保存著許多宋代以來的摩崖石刻,宋代著名理學家楊時,民族英雄李綱曾游此洞,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稱讚"此洞炫巧爭奇,遍布幽奧,透露處層層有削玉裁雲之態"。將樂玉華洞是第二批省級風景名勝區。全洞總長約6公里,有兩條通道,由藏禾洞、雷公洞、果子洞、黃泥洞、溪源洞、白雲洞等6個支洞和石泉、井泉、靈泉等3條寬1至3米,深不及膝的小陰河組成。洞內小徑盤曲,有“瓊樓玉宇”、“渴龍飲水”、“朝天曙色”、“蓬萊疊翠”、“雄鷹獨立”、“風飄淚燭”等180多景,均為石灰岩溶蝕而成,其中尤以“仙人田”、“煉丹爐”、“荔枝柱”、“蒼龍出海”、“童子拜觀音”等形象最為逼真。進口為“一扇風”,風聲不止,出口是“五更天”,可以使人體驗到由昏暗轉為光亮的景色。1987年以來不斷整修,遇斜坡砌石階,過溪流架橋樑,主要觀景處平緩寬敞,並裝有彩燈襯景照明。玉華洞於漢初被人發現後,遊蹤不斷。宋代楊時、李綱等曾游此洞。明徐霞客游後有此洞“弘含奇瑰,炫巧爭奇,遍布幽奧”的贊語。洞進出口處岩壁上保留不少宋以來的摩崖石刻。明萬曆年間(1573~1619年),廖九峰為玉華洞修志7卷,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邑人廖雲友重修《玉華洞志》。離洞1公里多的村莊裡,有一口直徑1米的圓井,小陰河的水由此湧出,水珠呈梅花狀,紛紛揚揚,故名“梅花井”。有水泥公路直達洞口,洞口安放著徐霞客銅像,還建有擂茶館、動物世界標本館、荷花池等遊覽設施。

古詩禮讚

三明將樂玉華洞三明將樂玉華洞
游玉華洞 蒼藤秀木繞空庭,疊石層巒擁畫屏。 混沌鑿開幽竅遠,巨靈分破兩峰青。 雲藏野色春長在,風入衣襟酒易醒。 采玉遺蹤無處問,擬投簪紱學仙經題玉華洞-宋 楊時 蒼藤秀木繞空庭,疊石層巒擁畫屏。 玉華洞外部環境混沌鑿開幽竅遠,巨靈分破兩峰青。 雲藏野色春長在,風入衣襟酒易醒。 采玉遺蹤何處問,擬投簪紱學仙經。

玉華洞遊記

徐霞客徐霞客
徐霞客 ,十九日,五里,越白沙嶺,是為順昌境。又二十五里,抵縣。縣臨水際,邵武之水從西來通光澤;歸化之水從南來,俱會城之東南隅。隔水望城,如溪堤帶流也。循水南行三十里,至杜源,忽雪片如掌。十五里,至將樂境,乃楊龜山故里也。又十五里,為高灘鋪。陰霾盡舒,碧空如濯,旭日耀芒,群峰積雪,有如環玉。閩中以雪為奇,得之春末為尤奇。村氓市媼,俱曝日提爐,而余赤足飛騰,良大快也!二十五里,宿于山澗渡之村家。 二十日,渡山澗,溯大溪南行。兩山成門日莒峽。溪崖不受趾。循山腰行,十里,出莒峽鋪,山始開。又十里,入將樂。出南關,渡溪而南,東折入山,登藤嶺。南三里,為玉華洞道。先是過藤嶺,即望東南兩峰聳立,翠壁嶙峋,迥與諸峰分形異色。抵其麓,一尾橫曳,回護洞門。門在山坳間,不甚軒豁,而森碧上交,清流出其下,不覺神骨俱冷!山半有明台庵,洞後門所經。余時未飯,復出道左登嶺、石磴縈松,透石三里,青芙蓉頓開,庵當其中。飯於庵,仍下至洞前門,覓善導者。乃碎斫松節置竹簍中,導者肩負之;手提鐵絡,置松燃火,燼輒益之。初入,歷級而下者數尺,即流所從出也。溯流屈曲,度木板者數四,倏隘倏穹,倏上倏下;石色或白或黃,石骨或懸或豎;惟“荔枝柱”、“風淚燭”、“幔天帳”、“達摩渡江”、“仙人田”、“葡萄傘”、“仙鍾”、“仙鼓”最肖。沿流既窮,懸級而上,是稱九重樓。遙望空濛,忽曙色慾來,所謂“五更天”也。至此最奇,恰與張公洞由暗而明者一致。蓋洞門斜啟,玄朗映徹,猶未睹天碧也。從側嶺仰矚,得洞門一隙,直受圓明。其洞口由高而墜,弘含奇瑰,亦與張公同。第張公森懸詭麗者,俱羅於受明之處;此洞炫巧爭奇,遍布幽奧,而辟戶更拓;兩洞同異,正在伯仲間也。拾級上達洞頂,則穹崖削天,左右若青玉赬膚,實出張公所未備。下山即為田塍。四山環鎖,水出無路,汩然中墜,蓋即洞間之流,此所從入也。復登山半,過明台庵。庵僧曰:“是山石骨棱厲,透露處層層有削玉裁雲態,苦為草樹所翳,故游者知洞而不知峰。”遂導余上拾鳥道,下披蒙茸,得星窟焉。三面削壁叢懸,下墜數丈。窟旁有野橘三株,垂實纍纍。從山腰右轉一二里,忽兩山交脊處,棘翳四塞,中有石磴齒齒,縈迴於懸崖夾石間。仰望峰頂,一筍森森獨秀。遂由洞後穹崖之上,再歷石門,下浴庵中,宿焉。

門票·開放時間

60元 注意:2008年3月15日起,玉華洞景區門票價格從60元/人次調整為75元/人次,含寶華洞岩仔洞、洞中秘境、標本館。

交通概況

距離將樂縣城7公里,有班車直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