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店

三家店

隋末,楊林因程咬金等聚義瓦崗,秦瓊被靠山王楊林提至登州問罪,押解途中宿於三家店,思念親朋,不勝愁悶。差官羅周為羅藝(羅成之父)的養子,秦瓊嗟嘆中道出羅成姓名,羅周始知與秦瓊為姑表親。此時瓦崗寨的史大奈奉命來探,遇秦、羅,共同定計,由秦瓊修書,史帶回音信,約期攻打登州。又名《男起解》《秦瓊發配》。楊寶森演時常下接《打登州》。2015年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聯唱《明星反串鬧新春》,陳羽凡、胡海泉表演京劇《三家店》選段。

基本信息

深圳三家店

深圳三家店、中英街、沙頭角
深圳三家店位於鹽田區沙頭角深沙路和沙鹽路的交界處,三家店是沙頭角街道的發源地,是沙頭角最初興起商業的地方,是沙頭角曾經的標誌。
三家店最初只是一間店名。1962年,深沙路和沙鹽路交界的三叉路口原是塊荒地,為方便當地居民,當時的沙頭角進出口貿易公司在那裡建了一個大約200平方米左右的平房,開了一間供銷社,農藥、農具、農副產品以及一些日常的生活用品都可以在這裡買到。由於位處三叉路口,大家稱它三叉店,是沙頭角附近惟一一家賣日用品的商店。後來大家就把三叉店叫成三家店。
那時候的三家店遠近聞名,不光是寶安人知道它,連惠陽多個縣、市都有不少人知道。三家店為什麼出名?首先是它特殊的地理位置。據老人們回憶,當時從外地來寶安縣必須出具“邊防通行證”,而從寶安縣城深圳到“三家店”這個地方就必須出具“特許邊防通行證”,如果再往前走要進入中英街就得出具“邊防禁區通行證”。除特殊的地理位置,三家店裡賣的貨品大部分是其他地方不可能看到的。當時的沙頭角進出口貿易公司憑藉中英街的優勢,將一些商品出口轉內銷,在三家店設了一個特需商品專櫃,專門賣一些進出口的免稅商品,例如進口餅乾、月餅、珠江面、飛馬煙、牡丹煙等。那時,沙頭角一天只有一趟公車,早上8點由鹽田開往深圳,下午3點半從深圳開回鹽田,每天到三家店來買東西的人絡繹不絕。
三家店與中英街同命運。上世紀80年代,中英街是聞名全國的“購物天堂”。從1978年開始,三家店陸續增加人手。1984年,三家店擴建成1000多平方米並改名為“利民商場”,除日常用品及農具外,還有腳踏車、大型家電等。不久,利民商場改名“三家店購物中心”,1985年生意最旺時,每日最高營業額可達50多萬元,商場職工也達到70多人。三家店名聲大振,廣東乃至全國很多人都來此購物。
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經濟發展的加快,內地市場供應逐漸豐富起來,繁榮的中英街也失去了往日“購物天堂”的優勢,三家店附近的商店也紛紛出現,且商品種類越來越多,三家店也不再是附近惟一購物的選擇了。1985年底,三家店重新裝修改為龍鳳賓館,2007年,三家店舊址被拆掉,如今在三家店原來的地方正在建高層住宅。就這樣,三家店完成了它的使命,漸漸退出了歷史舞台和人們的視線。但是,在老一輩人的心裡,還記得三家店,記得曾經的繁榮與便利,記得它輝煌的歷史。

南昌三家店

三家店街道位於南昌市青雲譜區中部,是中共青雲譜區委、區政府所在地,屬青雲譜區政治、經濟、文化、商業中心。轄區北起江鈴立交橋以北的徐坊自然村,西靠迎賓大道,與京山街道相鄰;南至墨山立交橋,與南昌縣小蘭鄉相臨;東臨洪都航空工業集團公司,以洪都集團圍牆為界,與洪都街道相臨;東北面相接洪都南大道,與徐坊街道相臨,轄區自北向南呈帶狀分布,與青雲譜鎮多處插花相接。轄區面積約9.3平方公里,下轄12個社區居委會,2個村委會,共有居民201114戶,近6萬人。轄區駐有主要企事業單位、學校70餘家,商業繁榮,是青雲譜區的繁榮板塊核心街,城南商貿中心街。
“三家店” 是因民國時期,在該地段僅有茶水店、飯店、雜貨草鞋店三家店鋪而得名,是全區商業的發源地。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變遷,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三家店街道在青雲譜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以營造大和諧為核心,以黨建為龍頭,全力做好了經濟發展和社會管理兩篇文章,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得到了長足發展。青雲譜區政府熱忱歡迎海內外各界賓朋來三家店街道投資興業。

趙家崗三家店

解放前,在趙家崗土家族鄉境內新合村有一令人嚮往所致的文化景觀——三家店。
三家店坐落在海拔800餘米的山坡上,在這塊山坡上,過去人們的住房分三節建修在這裡,整個這塊山坡正好被百姓住房分成了三節,故三家店又叫做三節店。
三家店,西與桑植竹葉坪交界,北與江埡龍潭灣接壤,東臨趙家崗新安村,南靠趙家崗新莊村。此地是慈利通往桑植、保靖、永定、龍山等地區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據歷史記載,三家店的第一店,處在山腳,第三店處在山頂,共有十來戶人家,兩店都設有住宿,開有歇鋪。第二店處在山腰,人戶密集一點,設有煙館及活動場。在第三店之上,建有一座古廟,在古廟旁邊有一塊銅鑼碑,這碑用石頭做成,用力一敲,碑里傳出的聲音就像敲打銅鑼一樣,聲聲震耳。另外在銅鑼碑上建有一個茶亭,專供那些求神拜佛、敲打銅鑼碑人歇息。當時,凡南來北往的商販經常出沒投宿在這裡,整天三家店的來往絡繹不絕,熱鬧非凡。

門頭溝區三家店

位於門頭溝區龍泉鎮的永定河畔,永定河三家店水閘東側。遼代的時候就已經形成村落。據說最早在此定居的只有三家,有的說是高、殷、王三家,有的說是張、劉、楊三家,有的說是田、王、趙三家,到底是哪三家已難以考證,但村名卻是因最早三戶人家而得,稱“三家店”。這裡不僅是明清京西大道的起點,也是永定河的出山口,京西故道上最大的一個古渡口,西山通往京城的咽喉要道,山區平原間物流的交易中心。早在明朝的萬曆年間,這裡就因為運煤的需要,曾在河上架起過木板橋,其倉儲物流的重要作用。明清時期,京城用的京西煤以三家店村為集散地,吸引了大批山西人來此地定居、經商,並在村里建了山西會館。村里還有十多座古寺廟、白衣觀音庵、古剎龍王廟、關帝廟鐵錨寺等。 直到清末民初鐵路修通之後才衰落下來。該村西、南部稍高,東部稍低土壤為濕潮土,聚落平均海拔35米,高差1米。村東距小中河 1公里 ,村西離七乾渠2公里 ,屬北運河水系。地下水埋深約4米。位於門頭溝區東部。為龍泉鎮轄村。東為石景山區五里坨,南為城子。因昔日有三家客店而得名。遼代時即已村,村內文物古蹟較多,位於中街的白衣觀音庵,始建於唐代,宋代、明代都曾重修,清代末此廟曾是義和團拳壇。廟記憶體有碑刻。位於西街的建於明代的關帝廟,舊時曾供有關帝像,清末此廟也曾是義和團拳壇。民國時重修,廟內供大鐵錨一隻,故又被稱為鐵錨寺。村中現存建於明代的二郎廟。此外,中街的山西會館,在清代及民國時期為山西公議局。村中有公路、鐵路可通,交通較方便。

順義區三家店

位於順義區南法信鎮的北部,京密路101國道貫穿其北側,南臨東六環北路和順沙路。全村現有215戶,487人,村域面積1311.94畝,耕地面積651畝,綠化面積3600平方米。2007年村總收入7963萬元,人均勞動所得9973元。

京劇劇目

劇情

曲譜
隋末,楊林因程咬金等聚義瓦崗,秦瓊被靠山王楊林提至登州問罪,押解途中宿於三家店,思念親朋,不勝愁悶。差官羅周為羅藝(羅成之父)的養子,秦瓊嗟嘆中道出羅成姓名,羅周始知與秦瓊為姑表親。此時瓦崗寨的 史大奈奉命來探,遇秦、羅,共同定計,由秦瓊修書,史帶回音信,約期攻打登州。又名《男起解》《秦瓊發配》。楊寶森演時常下接《打登州》。

唱詞

于魁智版
唱詞唱詞
將身兒來至在大街口,
尊一聲過往賓朋聽從頭:
一不是響馬並賊寇,
二不是歹人把城偷.
楊林與我來爭鬥,
因此上發配到登州.
捨不得太爺的恩情厚,
捨不得衙役們眾班頭;
實難捨街坊四鄰與我的好朋友,
捨不得老娘白了頭.
娘生兒連心肉,
兒行千里母擔憂.
兒想娘身難叩首,
娘想兒來淚雙流.
眼見得紅日墜落在西山後,
叫一聲解差把店投.
耿其昌版
將身兒來至在大街口,
尊一聲列位賓朋聽從頭:
一不是響馬並賊寇,
二不是歹人把城偷.
楊林與我來爭鬥,
因此上發配到登州.
捨不得太爺的恩情有,
捨不得衙役們眾班頭;
實難捨街坊四鄰與我的好朋友,
捨不得老娘白了頭.
娘生兒連心肉,
兒行千里母擔憂.
兒想娘身難叩首,
娘想兒來淚雙流.
眼見得紅日墜落在西山後,
叫一聲解差把店投.
山東二黃
將身兒來至在大街胡同口,
止不住傷心的淚(呀)滴了點地往下流,
提起來家鄉住處俺也有(呃),
尊了聲(呃)街坊四鄰三老四少哥們兄弟聽我說從頭(呃)。
家住在山(呃)東(呃)濟南府啊,
歷城縣專諸巷往東走(這個)一二三四抬頭看(了這個)黑了漆的大門樓啊,
俺的娘在家中(呃)年高壽(呃),
俺爹爹在前朝大馬金刀做過了定國侯(呃),
此一番充軍發配登州路上走,
扛著枷帶著鎖帶著鎖扛著枷,
扛枷帶鎖帶鎖扛枷稀里嘩啦(這么個)滿面羞(呃),
一非是殺人強盜與賊首,
二不是攔路劫財溜門撬鎖調戲大妞妞(呃),
只皆因靠山王老賊他誇海口(呃),
全憑那囚龍棒打得這南七北六天下英雄(這不那個)把頭丟啊,
因此上在疆場俺們倆人交了手,
熟銅鐧打的老賊脊樑溝(呃)一個勁兒地冷汗流(呃),
因此上充軍發配登州路上走,
捨不得街坊四鄰大爺大伯大叔大嬸大媽大姨大哥大姐大傢伙兒的親朋好友(呃),
捨不得縣太爺他帶我的恩情有(呃),
捨不得金甲銅環三班六房四個班頭(呃),
捨不得花花世界沿河倒栽垂楊(呃)柳(呃),
捨不得高堂上(呃)我家親娘白了(呃)頭(呃),
倘若是我的娘(呃)年高壽(呃),
誰與你披麻帶孝頂喪駕靈大白褲褂送到大門口(呃),
眼見得太陽落在了西山口,
叫了聲解差哥你把店投。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