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政區

魏、蜀、吳三國地方行政區劃實行州、郡、縣三級制。州設刺史或州牧。魏文帝曹丕即位後,分境內為十二州:司隸、豫、冀、兗、徐、青、荊、揚、雍、涼、並、幽。黃初二年(221),孫權遣使稱藩,魏封以吳王。

政區形成原因

三國鼎立形成的原因 主要有三種不同說法。
周谷城認為:東漢後期“群雄並立,各據地盤,各擁大軍。然為著要鞏固自己的存在,取得優勢的地位起見,均向外擴充其勢力。這樣一來,並立的群雄,乃相互混戰。在長期混戰之中,大的吞併小的,強的吞併弱的;結果形成三個較大的集團,曰魏、蜀、吳三國。凡弱小不能獨樹一幟的,都依著地位之所在,陸續分別隸屬於此三大集團之下”。
韓國磐認為:“184年爆發的黃巾大起義”,“在鎮壓起義的過程中,各地官僚軍閥乘機擴張自己的勢力,董卓就是其中最囂張者之一,由於黃巾、黑山等起義軍在各處依然很活躍,東漢政府就改州刺史為州牧,加重其權力,妄圖撲滅起義力量。可是,這卻加強了地方割據勢力”。董卓被殺後,“各地割據勢力,封建軍閥紛紛割據一方,形成了‘群雄割據’的局面,經過相當長的一段混戰時間,曹操、孫權劉備分別據有中原、吳、蜀,三國鼎立局面因以出現”。
翦伯贊主編《中國史綱要》認為:“三國鼎立局面出現的根本原因,在於各個地區封建經濟的發展,導致了分裂傾向的加劇。長江流域上下游幾個區域的封建經濟,發展到了勉強可以自給和彼此均衡的程度,給南方孫、劉的割據提供了物質基礎。而同一時期北方的國家則由於社會經濟受到割據混戰的嚴重摧殘,無力消滅南方的國家,以統一全中國。但是統一的歷史在中國封建社會中已存在過四百多年,統一的因素仍在程度不等地起著作用,統一仍然是中國歷史發展的趨勢。所以在無數割據者角逐的混亂局面中,終於出現了魏、蜀、吳三大割據勢力,它們的統治者在各自的區域內削平了較小的割據勢力,鞏固了內部的統一,並且都力圖打破均衡局面,實現全中國的統一。”
范文瀾認為:“從經濟方面說來,三國分立也是東漢末年社會大破壞的自然產物。原來黃河流域是經濟最發達的中心地區,因之它也是政治文化的中心地區。這個偉大強盛的中心地區首先帶動了長江上下游地區(益荊揚)的經濟逐步前進。西漢中期司馬遷敘述江淮以南(荊揚)一般的經濟情況說,楚越地方,地廣人稀,有些地方還使用火耕水耨法。沒有饑寒的人,也沒有千金的富家。這就是說,江淮以南經濟落後,剝削者還不能積累起千金。到了東漢時期,大地主大豪強到處出現,說明經濟已有發展,足以產生大的剝削者。”“不過長江上下游的人力富力比起中心地區來相差是很大的,它只能作為依附者與中心地區相連繫,從而得到自身發展的助力。所以當中心地區強盛的時候,長江上下游不可能在政治上脫離朝廷自立為國家,但當中心地區遭受大破壞不能起帶動作用的時候,那就要發生一時的分立,漢吳兩國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發生的”。
朱紹侯主編《中國古代史》認為:“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和存在,是由各方麵條件造成的。政治上,曹操團結了中原的地主豪強,孫權以長江南北的世族豪強為支柱,劉備則依靠荊、益兩州地主的支持。從地理條件說,蜀有劍閣、三峽之險,進可攻,退可守。吳有長江天險,易守難攻。在經濟上,蜀漢占有的益州‘沃野千里’,素有‘天府’之稱。吳國占據的長江中下游,東漢以來經濟有一定的發展。再加吳蜀聯合,攻雖不足,守則有餘。曹操雖占有廣大的北方,但因戰爭破壞嚴重,一時還缺乏統一的物力和人力。這些就是形成三國鼎立局面的基本原因。”

政區劃分

魏有司、豫、兗、青、 徐、涼、雍、冀、幽、並十州全竟以及荊州的南陽、南鄉、江夏、襄陽、等四郡65縣。揚州的九江、廬江等二郡十四縣。
吳國有荊州的南郡、武陵、長沙、零陵、貴陽等五郡102縣。揚州的丹陽、會稽建安吳郡豫章、廬陵、廬陵南部等七郡146縣。交州的全竟。
蜀只有益州。
司州司隸校尉部):分置河東、平陽、河內弘農河南尹等四郡一尹,下轄55縣,屬魏地。約於今陝西省、山西、河南省部分之地。
幽州:分置涿郡、代、漁陽上谷遼西、玄菟、樂浪、右北平燕國遼東等十郡一國,下轄69縣,屬魏地。約於今河北、遼寧與北韓。
冀州:分置魏郡、廣平、鉅鹿常山、博陵、渤海、河間清河趙國、中山國等九郡二國,下轄123縣,屬魏地。約於今河北、山西東部、河南省黃河以北,遼寧省遼河以西之地。
并州:分置太原、上黨樂平西河雁門、新興等六郡,下轄44縣,屬魏地。約於今山西省與陝西省部分。
青州:分置齊郡、濟南、樂安、北海、城陽、東萊、平原等七郡,下轄62縣,屬魏地。約於今山東省與遼寧省遼河以東之境。
兗州:分置東郡、濟陰、山陽、泰山、濟北國、陳留國、任城國、東平國等四郡四國,下轄71縣,屬魏地。約於今山東省西界與河南省東北。
豫州:分置潁川、汝南、弋陽、陳郡譙郡魯郡、梁國、沛國等六郡二國,下轄94縣,屬魏地。約於今河南省。
徐州:分置彭城、下邳、東海、琅琊、東莞、廣陵等六郡,下轄50縣,屬魏地。約於今江蘇省、山東省南境、安徽之宿、泗二縣之地。
雍州:分置京兆、馮翊、扶風、北地、新平、隴西天水南安、廣魏、安定、武都、陰平等十二郡,下轄70縣,屬魏地。約於今陝西省、甘肅省東部。
涼州:分置金城、西平、武威張掖酒泉、敦煌、西海等七郡,下轄44縣,屬魏地。約於今甘肅省。
荊州:南陽、南鄉、江夏、襄陽、等四郡65縣屬魏地;南郡、武陵、長沙、零陵、貴陽等五郡102縣屬吳地。約於今湖南、湖北、廣西北境、貴州東北部、四川東部以及廣東連縣等地,腹地頗大。
益州:分置蜀郡、犍為、朱提、越雋、牂柯、建寧、永昌、漢中廣漢、梓潼、巴郡、巴西、巴東等十三郡,下轄146縣,屬蜀地。約於今四川、貴州、雲南及陝西漢中盆地
揚州:九江、廬江等二郡十四縣屬魏地;丹陽會稽建安吳郡豫章、廬陵、廬陵南部等七郡146縣屬吳地。約於今江蘇省南、安徽、江西、浙江、福建數省之地。
交州:分置交趾九真、曰南、南海、蒼梧、合蒲、珠崖、鬱林、桂林、等九郡,下轄104縣,屬吳地。約於今廣西、廣東二省與越南國。

政區制度

魏、蜀、吳三國地方行政區劃實行州、郡、縣三級制。州設刺史或州牧。魏文帝曹丕即位後,分境內為十二州司隸、豫、冀、兗、徐、青、荊、揚、雍、涼、並、幽。黃初二年(221),孫權遣使稱藩,魏封以吳王。次年,魏以荊、揚江南八郡為荊州,孫權領荊州牧,荊州江北諸郡為郢州。當年孫權叛魏,魏復改郢州為荊州。黃初(220~226)中,分隴右置秦州,不久省入雍州。於西域設四域長史府,治海頭(今新疆羅布泊西)和戊己校尉,治高昌。蜀於境內僅設益州,又於益州南部設■降都督,治味縣(今雲南曲靖),統轄南中建寧、朱提、越嶲、牂柯、永昌、興古、雲南七郡,但仍隸屬於益州。吳初於境內設揚、荊、交三州,吳黃武五年(226)分交州南海、蒼梧、鬱林、高梁四郡置廣州,不久省入交州。吳永安七年(264),復置廣州,治番禺(今廣東廣州),統轄南海、蒼梧、鬱林、桂林、高涼、高興諸郡。
郡設太守。魏制,河南郡治洛陽,為京師所在,則稱河南尹;又設王國,置相,與郡同等。蜀國蜀郡治成都,為國都所在;吳國丹陽郡治建業(見建康),為國都所在,仍稱為郡。蜀、吳兩國州統郡,惟吳設毗陵典農校尉,治毗陵(今江蘇常州),領三縣,比郡。吳在一些轄境遼闊的郡,分設都尉,冠以東、西、南、北部之名,並有駐所和領縣,而仍隸屬於郡,如:會稽郡東部都尉治章安(今浙江臨海東南章安),領六縣,西部都尉治長山(今浙江金華),領八縣;零陵郡南部都尉治始安(今廣西桂林),領七縣,北部都尉治昭陵(今湖南邵陽),領六縣,等。
縣大者置令,小者置長。魏末,又有公國、侯國、伯國、子國、男國之封,相當於縣。蜀、吳兩國郡所轄為縣和侯國,吳又在丹陽郡設溧陽屯田都尉(今江蘇高淳東固城)、湖熟典農都尉(今江蘇江寧東南湖熟)、江乘典農都尉(今江蘇句容西北),於湖督農校尉(今當塗),相當於縣。

三國行政體制因應軍事的變體

都督制

都督相當于軍區司令,三國因為時常戰爭的緣故,在邊境戰亂頻繁之地有都督區,管理數州、高居州郡之上,軍政合一,權力極大。中央往往設監軍監視都督,但都督手掌兵權,都督不兼刺史尚可干預地方行政,兼領刺史的都督更是名正言順,集軍、政大權於一身,稱霸一方,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司馬氏三代(懿、昭、炎)皆為都督而掌握曹魏兵權,故得以篡魏。司馬炎(晉武帝)取消州郡兵權,都督區遍及天下,又因大封諸王為都督(以曹魏篡位為戒,封宗室以防外姓篡位),惠帝時反而釀成八王之亂

行台制

行台即行尚書台,也就是行動中的尚書台。尚書台在東漢已是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在戰爭時期行台乃是移動的中央機構,代表中央政府。通常為跟隨皇帝的一部份中央官員(因戰爭等原因皇帝常御駕出宮)所組成的機構。權力很大。

三國行政區(疆域)發展

曹魏

曹魏的疆域主要在曹操時即大幅發展,至曹丕稱帝建國後定型,約占有整個華北地區。大致上北至山西、河北及遼東,與南匈奴、鮮卑及高句麗相鄰;東至黃海。東南與孫吳對峙於長江淮河一帶及漢江長江一帶,以壽春、襄陽為重鎮;西至甘肅,與河西鮮卑、羌及氐相鄰。西南與蜀漢對峙於秦嶺河西一帶,以長安為重鎮。在立國後原有87郡及十二州,有:司隸、徐州、青州豫州冀州并州幽州兗州涼州雍州、荊州(占東漢荊州北部)、揚州(占東漢揚州北部)。於西域設定管轄海頭(今新疆羅布泊西)的西域長史和管轄高昌的戊己校尉。221年孫權稱藩後,曹魏讓孫權領有荊州牧,將荊揚等孫權勢力則定為荊州,曹魏原直轄的荊州北部改稱為郢州。雙方決裂後曹魏復改郢州為荊州。220年至226年,分隴右置秦州,最後併入雍州。滅蜀漢後分益州置梁州,共增加兩州。

蜀漢

蜀漢劉備所建,他直到赤壁之戰後才在諸葛亮協助下,由荊州南部開始發展。其勢力一度涵蓋荊州(占東漢荊州西部)、益州及漢中。立國前後與孫吳發生多次戰爭並損失荊州,於諸葛亮南定南中後獲得雲南一帶疆域,至此漸漸穩定。疆域範圍:北方與曹魏對峙於秦嶺,漢中為重鎮;東與孫吳相鄰於三峽,巴西為重鎮;西南至岷江南中,與羌、氐及南蠻相鄰。蜀漢共有22郡、僅益州一州。於益州下設庲降都督,治味縣(今雲南曲靖),專轄益州南部。

孫吳

孫吳的疆域在孫策時即擁有大部分的揚州。孫權赤壁之戰後陸續獲得荊州西部、交州,並在擊敗關羽後獲得整個荊州南部。至孫權稱帝後疆域方穩定下來。孫吳北與曹魏對峙在長江淮河一帶及漢江長江一帶,以建業、江陵為重鎮;西與蜀漢相鄰於三峽,西陵為重鎮;東及南至東海南海,其中最南達現在越南的中部。孫吳原有32郡及三州:荊州、揚州、交州。於226年設定廣州,後併入交州。至264年復設,共增加一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