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國政區

十六國政區是在中國北方歷時一百三十多年的十六國時期中﹐各王朝不斷交替﹐立國久者幾十年﹐短者僅兩年。北魏統一中原後﹐著手劃一政區﹐但因州境縮小﹐郡就逐漸失去意義﹐到隋代又演變為州﹑縣兩級制。

在中國北方歷時一百三十多年的十六國時期中﹐各王朝不斷交替﹐立國久者幾十年﹐短者僅兩年。每一國當西晉數州﹑或一州﹑或不足一州之地﹐境域時有伸縮﹐州郡屢有變遷﹐因此﹐這個時期的政區﹐十分混亂。
西晉末年﹐全國有二十一州﹐大致在淮河﹑桐柏山﹑秦嶺以北為司﹑兗﹑豫﹑青﹑徐﹑冀﹑幽﹑平﹑並﹑雍﹑涼﹑秦十二州(略有參差﹐部分州伸展至長江流域)﹐以南為梁﹑益﹑寧﹑荊﹑江﹑湘﹑揚﹑交﹑廣九州。十六國約當西晉北方十二州及南方梁﹑益二州地﹐各政權境域一般不大﹐但往往分置許多州﹐以致州境縮小﹐如劉曜在位時﹐前趙約占西晉雍秦兩州﹐卻分為雍﹑秦﹑朔﹑幽﹑益﹑並六州﹔苻堅在位時﹐前秦地域最大﹐約有西晉十四州﹐共分為司隸﹑雍﹑秦﹑南秦﹑洛﹑豫﹑東豫﹑並﹑冀﹑幽﹑平﹑涼﹑河﹑梁﹑益﹑寧﹑兗﹑南兗﹑青﹑荊﹑徐﹑揚二十二州﹔北燕僅有西晉平州之半﹐也設平﹑幽﹑冀﹑並﹑青五州。
各政權為求虛名﹐以示境域廣大﹐常將境外的州﹐取其舊名置於境內﹐造成西方的州名移至東方﹐南方的州名移至北方等。例如後燕置雍州於長子(今山西長子東)﹔劉聰時﹐漢置荊州於洛陽﹐成漢置荊州於巴郡(今四川重慶)﹔劉淵時﹐漢置幽州於離石(今屬山西)﹔劉曜時﹐前趙置幽州於北地(今陝西耀縣)﹔南燕置幽州於發乾(今山東聊城西)﹐夏置幽州於大城(今內蒙古伊克昭盟杭錦旗東南)﹔南燕置并州於陰平(今江蘇沭陽北)﹐北燕置并州於白狼(今遼寧建昌)﹐置青州於營丘(今遼寧錦州一帶)﹔前趙置益州於仇池(今甘肅西和南)﹐西秦置益州於川(今白龍江上游一帶)﹐等等。各政權並存時﹐往往同時存在幾個同名異地的州﹐如北燕﹑南燕﹑夏﹑北魏同時有幽州﹐後秦﹑北燕﹑北魏同時有冀州和并州等。
西晉永嘉以後﹐中原人民大量流遷﹐東晉設定僑州郡縣﹐以管轄南遷人民﹐另一部分人北遷到東北和西北﹐十六國也有專為流人設定的郡縣。約317年﹐慕容廆以流遷到遼東的冀州人設冀陽郡﹐豫州人設成周郡﹐青州人設營丘郡﹐并州人設唐國郡。347年前燕廢冀陽﹑成周﹑營丘等郡﹐以勃海人為興集縣﹐河間人為寧集縣﹐廣平﹑魏郡人為興平縣﹐東萊﹑北海人為育黎縣﹐吳人為吳縣。河西走廊西晉末已有為流民設定的郡縣﹐301年﹐張軌為涼州刺史﹐以秦﹑雍流人設武興郡(今甘肅武威西北)。苻堅建元末年﹐江漢人萬餘戶﹑中州人七千餘戶﹑武威及張掖以東人數千戶西遷敦煌﹑晉昌﹐西涼建初元年(405)﹐以南人置會稽郡﹐中州人置廣夏郡﹐余置武威﹑武興﹑張掖三郡。這些郡縣略同於東晉南朝的僑州郡縣﹐只是並未全部採用流人原籍的地名。
十六國一些政權胡漢分治﹐如前趙劉聰置左﹑右司隸﹐各領戶二十餘萬﹐萬戶置一內史。凡內史四十三﹐主要統轄漢人﹔單于左﹑右輔﹐各主六夷十萬落﹐萬落置一都尉﹐主要統轄胡人。其它還有鎮﹑城等﹐如後秦有匈奴鎮﹑西秦有大夏鎮等﹔夏的州均置於城﹐州以下未見有郡﹑縣記載。
北魏統一中原後﹐著手劃一政區﹐但因州境縮小﹐郡就逐漸失去意義﹐到隋代又演變為州﹑縣兩級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