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州郡

僑州郡八王之亂和永嘉之亂後,北方人口大量南遷,為應付大量南下移民,東晉南朝政權利用僑寄的方法,設立了眾多的僑州、僑郡和僑縣,以安置北方南遷來的移民。 僑州郡多在丹陽、晉陵、廣陵等郡境內,僑州多以司、豫、兗、徐、青、並六州為名,僑郡、僑縣更是不可勝數,由於僑州郡、縣數目繁多,故此在行政管理上造成諸多不便,統屬亦十分混亂。

簡介

僑州郡
八王之亂永嘉之亂後,北方人口大量南遷,為應付大量南下移民,東晉南朝政權利用僑寄的方法,設立了眾多的僑州僑郡和僑縣,以安置北方南遷來的移民政府在流民聚居之地,按流民原籍之州、郡、縣的名稱設立臨時性地方行政機構,進行登記和管理,並以流民中的大族擔任刺史、太守和縣令。僑州郡縣原意本是寄寓,並無實土,僑州郡縣的戶籍亦只屬於臨時性質,著籍者可享受免除徭役的優待。

其它

僑州郡多在丹陽、晉陵、廣陵等郡境內,僑州多以司、豫、兗、徐、青、並六州為名,僑郡、僑縣更是不可勝數,由於僑州郡、縣數目繁多,故此在行政管理上造成諸多不便,統屬亦十分混亂。由於十六國時期北方曾發生過多次戰亂,令致大量移民南遷,於是僑州郡越來越多,領土卻越來越小,有時甚至會出現兩郡同置一縣和兩州同治一郡的雙頭郡縣,行政區劃十分混亂。為解決問題,東晉南朝曾多次實行土斷,以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由是裁撤或合併一些流寓性的地方機構,許多僑州郡縣被省並。但在省並的過程中,朝廷又往往把一些江南的縣邑,轉移給僑州郡管轄,使得僑州郡有了實際轄地,這樣不僅沒有徹底消除僑州郡,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搞亂了長江中下游固有的地方行政系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