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湖詩章

《詩章第四十九》是現代詩人龐德的作品。這是龐德以一本題為“瀟湘八景”的詩畫冊為素材寫成的。

作品原文

詩章第四十九 [1]
奉獻給七湖,不知道是誰作的詩,
雨,遼闊的河,遠去
冰凍的雲中的火,暮色里的大雨,
房屋檐下有一盞燈。
蘆葦沉甸,低頭,
竹林細語,似涕泣。
秋月,山從湖裡升起,
背靠著夕陽。
黑夜似一幅雲幕,
擦去了清波,但桂樹
枝幹纖細,扎穿夜幕,
蘆荻叢里一支悲涼的曲調。
風從山背側
刮來鐘響。
帆船四月過去,十月也許回來。
船不見於銀光里,慢慢地,
僅有太陽在河裡燃燒。
在秋旗抓住落日地方向,
僅有幾絲炊煙和陽光交錯。
隨後,雪急降於河上,
整個世界鋪上白雪,
小船似一盞燈在河裡漂,
流水好似凍結了,而在山陰 [2]
還有人悠閒自在。
雁飛向沙洲,
雲集中在窗前。
水面遼闊,雁字和秋天並齊。
烏鴉在漁燈上喧鬧,
光亮移動向北方天邊。
那是孩子們在掀石頭抓蝦。
一千七百年清[3]到來這些山中
光亮移動向南方天邊。
生產財富的國家卻因這而欠債?
這是醜事,似蓋利翁。[4]
這條河寧靜地流向 Ten Shi [5]
雖然老國王築造運河是為開心:
“卿雲爛兮
�慢慢兮
日月處兮
旦復旦兮 [6]
朝陽,勞動
夕陽,歸宿
掘井為飲水
耕田為吃糧”
帝王地權力?對我們它又有何意義? [7]
第四度[8],靜止度。
打敗野獸地力量。

注釋譯文

詞語注釋

①《詩章第四十九》常被稱作《七湖詩章》。這是龐德以一本題為“瀟湘八景”的詩畫冊為素材寫成的。此畫冊每詩附有一幅中國畫和一幅日本畫,詩無作者署名,據考可能是日本漢學家所作。
②原文為San Yin。
③原文為Tsing,可能指康熙(1662-1722)皇帝南巡一事。
④蓋利翁(Geryon),希臘神話中守衛地獄第八層的怪獸,欺騙的象徵,人首,獸身,蛇尾。
⑤原文如此,看來是地名,未能考實。
⑥原文是漢字日語讀法的拉丁字母拼音。這是《尚書》所載據說是舜時的民歌“卿雲歌”。
⑦這一段詩據稱是堯時的“擊壤歌”的相當忠實的翻譯。
⑧龐德對愛因斯坦的四度空間理論相當反感,認為它“沒有哲學意義”。

詩歌鑑賞

龐德窮其一生寫作《詩章》。這部鴻篇巨製長800多頁,約23 0ioOO行,格調是抒情的,筆力是散漫的,運用了多種語言、暗示、隱喻,被稱作現代史詩。在結構上,詩人模仿《神曲》的地獄、煉獄、天堂三部曲的形式,對現代的精神、肉體、靈魂進行了細緻的刻畫,可以看做是他哲學理念的一種體。這首詩中經常出現詩人自己的聲音,也可說是一部詩體自傳。這裡所選的短詩就取自該詩篇。
據傳《詩章第四十九》是根據16世紀的一個日本漢學家的“瀟湘八景圖”及題詩所作。這首詩中所描繪的景物風情,有中國古詩的韻味和中國哲學的精髓,也可以看做是他在中國哲學中尋求解決社會問題的努力及革新詩歌的嘗試。
龐德一度痴迷於中國山水畫空靈靜謐的意境,悠遠綿長的韻味,此詩前半部分就是對“瀟湘八景圖”上漢詩的翻譯及對景物的補描。“空江£”、“冷雨”、“孤旅”,“茅屋”、“秋月”、“竹林”,寥寥數語勾勒出如詩如畫的境界,中國詩詞語言凝練、意象生動、意境深遠的特點躍然紙上。同時,這些景物也詮釋了古代中國怡然自得、田園牧歌般的生活方式與哲學理想。龐德對中國的熱愛、對中國哲學的熱愛概源於此。正是中國詩歌優美的“意境”,“境”中直觀瞭然又神秘莫測的“象”催生了影響龐德一生的意象主義運動。這首詩語詞簡練精當,名詞居多,修飾詞語較少,符合意象派“省略”的創作法則,也接近於中國山水畫留白的特點,且無韻詩的格律形式,也最能與白描的特點契合。

作者簡介

埃茲拉・龐德,1885年10月30日出生於美國愛達荷州的海利鎮。 先後就讀於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和哈密爾頓大學。美國著名詩人,意象派運動主要發起人,現代文學領軍人物。他和艾略特同為後期象徵主義詩歌的領軍人物。他從中國古典詩歌日本俳句中生髮出“詩歌意象”的理論,為東西方詩歌的互相借鑑做出了卓越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