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峰國家森林公園

七星峰國家森林公園

七星峰國家森林公園是三江平原東部地區規模最大的一個森林公園,屬於黑龍江省森林工業總局又稱中國龍江森林工業(集團)總公司轄區。公園總面積65.13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85%。園內群山環抱,峰嶺綿延,不但動植物資源豐富,而且自然風光格外秀美。七星峰山體巍峨,怪石嶙峋,是雙鴨山地區以雄、奇、險、幽著稱的一座名山,於2005年9月被批准為省級地質公園,即“七星峰地質公園”。七星峰既是野營、旅遊觀光、避暑度假的理想勝地,又是愛國主義教育的良好場所。

基本信息

簡介

七星峰國家森林公園七星峰國家森林公園
七星峰國家森林公園七星峰國家森林公園

七星峰國家森林公園,七星峰別名(七星砬子)由7個突兀的陡峭山峰組成,位於黑龍江省東部,屬完達山脈那丹哈達嶺西北走向支嶺下部,處於樺南縣集賢縣雙鴨山市交界處,被譽為三江平源“第一峰”。

局址距牡佳(牡丹江--佳木斯)線1.5公里,即俄羅斯邊貿綏芬河口岸222.77公里,距俄羅斯邊貿同江口岸226 公里,距黑龍江省會哈爾濱市341公里,全部由水泥高速公路貫穿我局。該公園在樺南林業局局址東北59 公里。屬於樺南林業局施業區。公園面積260公頃。1998年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後,己規劃為禁伐區。

生態資源

園內森林茂密,森林覆蓋率為83% ,有林地面積12.764公頃,水源豐富、森林茂密,物種極為豐富,是小j 又虎力河的發源地;植被類型以楊、樺、柞、曲柳等為主的喬混交林,林下草本植物種類繁多,是野生動物棲息的最佳環境。開發森林公園是以合理利用公園天然優質針闊葉原始森林等自然旅遊資源為核心,以保護生態環境與旅遊資源為基礎,充分發揮公園區位交通優勢,旅遊客源市場優勢和社會大力發展旅遊業的環境政策優勢,綜合運用旅遊學生態學風景學森林學經濟學等理論,統籌研究公園旅遊開發建設與環境保護各項內容,將七星峰省級森林公園建成為集科學考察、緬懷先烈、愛國主義教育、觀光、探險、登山、避暑狩獵、滑雪、娛樂、度假為一體的旅遊風景區。同時建成為具有全省乃至全國影響的森林生態旅遊盛地。

地理概況

七星峰國家森林公園位於黑龍江省東部,屬完達山脈那丹哈達嶺西北走向支嶺下部,處於黑龍江省樺南縣、集賢縣和雙鴨山市交界處。地理坐標為:東經130°50‘~131°11’、北緯46°18‘~46°42’。公園景區距雙鴨山市區約50千米,有18.85千米三級公路與同三公路相連,是供公眾遊覽的山嶽型自然風景區。公園內山嶺多呈西北、東南方向分布,山勢陡峭、峰岩重疊,平均海拔420米,最高峰七星砬子海拔852.7米。年平均溫度2.3℃,年>10℃,積溫2350℃,無霜期120天,年降雨量552mm。

公園概況

公園園區內野生狗棗子公園園區內野生狗棗子

七星峰國家森林公園是三江平原東部地區規模最大的一個森林公園,屬於黑龍江省森林工業總局又稱中國龍江森林工業(集團)總公司轄區。公園總面積65.13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85%。園內群山環抱,峰嶺綿延,不但動植物資源豐富,而且自然風光格外秀美。春季萬物萌綠、鮮艷明快;夏季林海濤聲、勢萬馬奔騰;秋季紅果綠葉、色彩斑斕;冬季白雪青松、銀妝素裹。七星峰山體巍峨,怪石嶙峋,是雙鴨山地區以雄、奇、險、幽著稱的一座名山,於2005年9月被批准為省級地質公園,即“七星峰地質公園”。七星峰既是野營、旅遊觀光、避暑度假的理想勝地,又是愛國主義教育的良好場所。

七星峰別名“七星砬子”,因有七座形態各異、突兀陡峭的山峰像天上的大熊星座的北斗七星而得名。七星峰位於森林公園東北部,屬完達山脈那丹哈達嶺西北走向的一個支嶺。山體處於樺南縣、集賢縣和雙鴨山市交界處,山嶺呈西北、東南方向分布,平均海拔420米,最高峰七星峰海拔852.7米,是完達山脈和三江平原第一高峰。

七座山峰在嶺上相簇而立,攜手擎天,分別名為七星、七女、利劍、金魁、佛手、駱駝、虎頭峰。每座山峰上都刻有峰名,每座山峰的形態都如其名,並有美麗動人的傳說,主峰七星峰山勢險峻,最大坡度達75度,只有依附鎖鏈才能攀登至峰頂。山上山石多為花崗岩,黑白分明,原為古生炭化,距今億萬年,幾經沉浮形成陸地。

旅遊適游期

擬設立的七星峰國家森林公園旅遊適游期為180天,從五月漫山達子香(興安杜鵑)花開伊始,可踏青郊遊,洗去冬天的塵封;夏季可納涼避暑,登山探險,沐浴在大森林中;秋高氣爽,碩果纍纍,可進山採集野菜、野果等,感受豐收的喜悅,欣賞五花山色。5—10月,月月有好景,各季景不同。

春天,萬物萌綠,鮮活明快,一片片達子香含苞待放,生機盎然。

仲夏,萬木爭榮,鬱鬱蔥蔥,廣闊的林海形成綠色的海洋,蒼翠欲滴,枝繁葉茂好象搭上了天蓬,鳥語花香,清新之氣,沁人心脾。那蜿蜒曲折,澄明清澈的溪水,泛起花紋般的微波。岸邊的樹倒映在水中,隨著微風和漣漪的蕩漾,宛如遊人在笑語歡歌。

金秋時節,天高雲淡,漫山遍野,層林盡染,紅楓、白樺、紫藤,黃椴,構成一幅五彩斑斕的五花山景,秋色濃,秋色艷,更讓你流連忘返。

冬季的七星峰,雪的海洋:巍巍群山,茫茫原野,“千里冰封,萬里雪飄”,“銀裝素裹,分外妖嬈”;青松挺立,更顯高潔,踏雪賞松,玩雪,滑雪,體驗北方特有的冰雪文化;彎弓狩獵,更別有一番情趣。

旅遊項目

七星峰主峰景觀七星峰主峰景觀

七星峰挺立三江,攜手擎天。

長壽泉終年流淌不息,遠近聞名。由於公園所在地特殊的地質、地貌與地下水相互作用,形成眾多山泉。森林公園內現已發現的山泉有十三處,匯流成小溪,流入山下的水庫,其中以長壽泉最為有名。該泉位於七星峰南坡,是一個天然形成的泉眼,泉眼周圍水域面積近40平方米,泉水終年湧現,常年不絕。每到冬季,水面薄霧瀰漫,泉眼四周結滿了晶瑩剔透的冰凌花。泉水最大流量可達30m3/h,可供千人飲用。水質清純甘洌,沁人心腑,富含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附近百姓登山取水者絡繹不絕,被譽為“長壽泉”。

柞樺杜鵑林在七星峰的中上部,海拔800米以上的地域,廣泛分布著大葉柞樹和楓樺,樹齡逾百年。受高山大氣的壓抑,其樹幹傍地而生,均呈橫向生長,枝幹盤根虬枝,古樸蒼勁,枝繁葉茂,千姿百態,堪與“黃山奇松”媲美。

常青針葉林在海拔750米以上的七星峰頂部地區,主要植被分布為雲杉、冷杉針葉混交林。針葉林分純淨,林下明亮通透,經雲霧滋潤,冰雪風寒磨鍊,依然濃蔭青翠。或挺立峰巔絕壁,或盤根石隙,破土而生;或蒼勁挺拔,或虬枝盤亘,樹冠若傘蓋或聚或散。冬季,茫茫的白雪映襯著挺拔的青松,具有極高的美學觀賞價值。

針闊混交林 主要分布於海拔500~700米的陰坡、半陰坡地帶,主要為紅松—雲、冷杉天然混交林、紅松—水曲柳、紅松—紫椴、紅松—青楷槭、紅松—蒙古櫟等混交林。灌木層有毛榛、榛子、刺五加、並混有少量暴馬丁香、山梅花、胡枝子等。草本層有羊鬍子苔草、黑水鱗毛蕨、舞鶴草、鈴蘭、透骨草等。此群落類型可視為紅松針闊葉混交林分布區的北方亞區,是紅松針闊混交林向亞高山雲冷杉林的過渡垂直分布帶。

楊樺林見於森林公園低平地或山地下部,海拔300~400米、土壤排水良好、土層肥厚,濕度適宜的坡地中下部。喬木層以白樺、山楊為優勢種,伴生有紫椴、蒙古櫟或少數雲杉冷杉。灌木層主要是榛、胡枝子、油樺、柳葉繡線菊。草本植物有小葉章、苔草、地榆、毛百合等。在沼澤地邊緣,常有喜濕植物小白花地榆和返魂草。

蒙古櫟純林主要分布於海拔500~700米的陰坡、半陰坡地帶,主要為紅松—雲、冷杉天然混交林、紅松—水曲柳、紅松—紫椴、紅松—青楷槭、紅松—蒙古櫟等混交林。灌木層有毛榛、榛子、刺五加、並混有少量暴馬丁香、山梅花、胡枝子等。草本層有羊鬍子苔草、黑水鱗毛蕨、舞鶴草、鈴蘭、透骨草等。此群落類型可視為紅松針闊葉混交林分布區的北方亞區,是紅松針闊混交林向亞高山雲冷杉林的過渡垂直分布帶。

興安杜鵑興安杜鵑屬杜鵑花科,杜鵑花屬,是小興安嶺的典型植物。多生長於高山坡脊,成片分布,花瓣呈紫紅色。每年五月,杜鵑花苞萌芽,先是嫣紅點點,一支獨秀,隨即竟相開放,漫山紅遍,遠遠望去如霞似火,成為七星峰公園一大植物奇觀。

古樹名木景觀古樹:在森林公園與集賢縣交界地帶,有一株水曲柳古樹,胸徑達1.0米,樹高30餘米,據推測該樹樹齡約為200年,為名副其實的“樹王”。

夫妻樹:位於七星林場內,有一株奇樹,根部為一株松樹,中部一分為二,生長到上部又合二為一,好似一對夫妻青梅竹馬,相親相愛,纏綿相伴,令人羨慕。據推測,該樹樹齡約50年,胸徑20厘米,樹高18米。

七仙女:位於七星峰頂峰下面,有七株樺樹呈圓形分布,彼此相依相伴生長,樹高均在26~28米,平均胸徑40厘米,最大的胸徑達60厘米,平均樹齡100年,最大樹齡約220年。傳說七仙女被化作七座山峰後,此處才有七株樺樹生長,因此視為“七仙女”的轉世輪迴。

合家歡:也位於七星林場內,一株夫妻樹旁伴生著一株小色木,猶如一家三人團圓在一處,形成“合家歡”景象。夫妻樹樹齡約35年,胸徑20~24厘米,高15米;小樹樹齡約20年,胸徑6厘米,樹高6米。

枯木逢春:在原始森林中,常常可見枯倒的大樹上,又生出數株相同或不同樹種的小樹,枯木逢春,演示出世間萬物的生息繁衍,循環往復。

情侶樹:在原始森林中,有一株紅松與一株楊樹,雖然屬於不同的樹種,卻有如一對情侶相伴生長,不離不棄。紅松樹齡25年,胸徑16厘米,高17米;楊樹樹齡28年,胸徑14厘米,高15米。

公園園區內黃鳳梨樹公園園區內黃鳳梨樹

野生動物景觀森林公園內共有野生動物20目、44科、91種,其中獸類6目,13科,31種;兩棲類2目,4科,7種;爬行類1目,3科,3種;鳥類11目,24科,50種。屬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黑熊、猞猁馬鹿等時有出沒,八十年代後期曾有人多次目睹過東北虎。東北虎是國家珍貴瀕危的一級保護動物東北虎,近幾年護林員在10林班和林班也曾發現過其在林中留下的新鮮足跡。據統計,區內有馬鹿90隻、狍子46隻、黑熊8隻、野豬54隻、黃鼠341隻,東北兔248隻。由於區內相對封閉,很少有外來人員進入,踏察人員在通往保護區簡易單行路的兩側樹叢中,曾看到野生山雉、飛龍等藏於其中時隱時現,或振翅竄過路面,足見野生動物數量之多、種類之豐富。

玉樹銀花雄偉的七星峰巔,早春和初冬時節,“霧凇、雪掛”常現。此時遍山皆白,樹木、灌草周身如披銀戴玉,高低參差,滿山玉樹銀花,在燦爛的陽光下,晶瑩閃爍,玲瓏剔透,十分耀眼,成為森林公園別具特色的冬季植物景觀。

林海日出日落雄偉的七星峰巔,早春和初冬時節,“霧淞、雪掛”常現。此時遍山皆白,樹木、灌草周身如披銀戴玉,高低參差,滿山玉樹銀花,在燦爛的陽光下,晶瑩閃爍,玲瓏剔透,十分耀眼,成為森林公園別具特色的冬季植物景觀。

七星峰七星、七女、利劍三峰與金魁、佛手駱駝、虎頭四峰相對峙,每座峰身都刻有碩大字型清秀的峰名,每座山峰都如其名,各自都有一段美麗的傳說。山峰平均海拔420米,主峰七星峰海拔852.7米,相對高度392.7米,山上有峰,險要奇峻,怪石嶙峋,峰頂山石爭奇鬥勝、千姿百態。

一線天沿七星峰陡峭的山崖,拽著鐵鏈子一路攀岩,在攀爬到七星峰第三個台階最高處,可以見到由一塊巨石與一面懸崖並列而立所形成的一線天,懸崖高約30米,巨石高22米,對峙面積約45平方米,底部夾縫寬三米,攀岩者只能從二石的夾縫之間穿過才能到達七星峰最高點——七星峰。

希望石在七星峰半山腰處,有一塊中空的奇石,長5米,寬3米,高2米,上方有石蓋,傳說秀才呂洞濱曾在此遭遇山妖圍困,幸得一山民相救。呂洞濱成仙后,為感謝山民,點此石成百寶箱,告訴山民如遇到困難,可來此求助。希望石名稱由此而來,後人來此燒香許願者絡繹不絕。

海龜石位於七女峰上。一塊巨石形似一隻海龜,通體面積約40平方米,頭、尾輪廓清晰,正在向山頂攀爬,並在翹首觀察前方的路途,其背上還背著一大一小兩個小海龜。傳說為億萬年前地殼運動上升,海龜一家在海難中失散,母海龜帶著兩個小海龜尋找失散的親人,千里迢迢至此,再也不見昔日的汪洋大海,望穿雙眼,化為巨石,仍在企盼著合家團聚。

長壽泉森林公園內山泉眾多,以長壽泉最為有名。該泉位於七星峰南坡,是一個天然形成的泉眼,泉眼周圍水域面積近40平方米,泉水終年湧現,常年不絕。每到冬季,水面薄霧瀰漫,泉眼四周結滿了晶瑩剔透的冰凌花。泉水最大流量可達30m3/h,可供千人飲用。水質清純甘洌,沁人心腑,富含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附近百姓登山取水者絡繹不絕,被譽為“長壽泉”。

森林公園景區景色森林公園景區景色

七星湖位於森林公園七星林場北部,是一處天然袖珍湖泊,面積約100公頃,平均深度12.4米。該湖匯聚了小八虎力河、八虎力河及眾多山泉水,因而湖水清澈,魚翔見底。周邊植被豐富,環境幽雅,適於休閒度假。

紅色歷史文化遺蹟──抗聯遺址在黑龍江省眾多的抗聯基地中,七星峰曾因為山高林密、虎狼出沒、人跡罕至而成為當年東北抗日聯軍最大的後勤基地之一。1936年5月,抗日聯軍為堅持長期抗戰,在七星砬子建立了密營、兵工廠和被服廠,武裝了我抗聯隊伍,為東北的抗日鬥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現有8處山洞,洞內曾發現當年抗聯戰士所用的武器、縫紉機頭和部分生活用品,已保存於黑龍江省博物館。現洞內遺址保存完好,在七星峰北坡山腳下立有抗日英雄金根、徐光海犧牲地紀念碑各一塊。

當年抗聯六軍、八軍、十一軍等革命隊伍和李兆麟陳雷等一大批革命者活動於此,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愛國主義戰鬥故事。1936年秋,抗日聯軍第十一軍軍長祁致中曾在這裡創建了能修造手槍、機槍、衝鋒鎗、手榴彈的“七星砬子兵工廠”,成立了被服廠、學校,武裝了我抗聯部隊,為東北的抗日鬥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1937年冬,抗聯八軍一師政治部主任金根,在日軍對抗日聯軍加緊討伐時,不幸被叛徒殘害於七星砬子山中,時年36歲。當年的軍團營及兵工廠被日軍燒毀,只保存有懸崖下的8個石洞,洞內曾發現當年抗聯戰士所用的武器、縫紉機頭和部分生活用品,已保存於黑龍江省博物館。洞內遺址保存完好。七星峰上刻有緬懷抗日烈士詩一首:“八十勇士登崖峰,奮戰山關日夜行。擊退逶寇三千眾,烈士鮮血染七星。中骨林立沖霄漢,淚灑青巒祭英靈”。系抗聯老戰士李敏(原黑龍江省總工會副主席、省民委主任,黑龍江省第五、六屆政協副主席)1981年遊覽此山時,為緬懷抗日英烈而題。在七星峰北坡山腳下,七星峰山腰一天然小石砬子邊,立有兩座紀念碑,是2003年為紀念在抗日戰爭中,同敵人浴血奮戰英勇犧牲在這裡的抗聯第六軍一師師長徐光海和抗聯第八軍政治部主任金根烈士而建立的。紀念碑兩側的石壁上,分別刻著“徐光海烈士犧牲地”和“金根烈士犧牲地”。

採金遺蹟黑龍江省樺南地區自古富含金礦,據樺川縣誌記載,該區早在二百多年前就開始了採金活動,1931年9.18事變後,日本侵占東北,曾對本地區的金礦進行過掠奪式採挖,解放後林業局也建立了專業採金隊生產黃金,至今尚留下採金遺蹟。昔日的人工河道上,還留有廢棄的採金船,依稀可以辨別採掘金礦時挖的砂坑。

歷史文化

1.七星峰的傳說

耐不住天宮裡寂寞的七仙女聽說在人間的三江平原上,有個很美麗的地方,她們帶著幸福的追求和美好的憧憬,偷偷地來到了這人間的天堂。七仙女中最小的一個仙子偷偷地和當地一個勤勞善良的小伙子結了婚,過著美滿幸福的生活。不久,大山里出現了一個蛇妖,危害四方百姓,七仙子想了很多辦法想除掉這個蛇妖,也沒能奏效。後來七仙子趁天黑偷偷地回到天上,偷了太上老君的兩把七星寶劍,夫妻二人並肩作戰,終於趕跑了蛇妖。不料那蛇妖卻跑到天上告七仙子私到人間與凡人成婚和偷盜寶劍觸犯天條。天庭大怒,派天兵天將捉拿七仙子,因為七仙子深深地愛著她的丈夫和孩子,毅然選擇了留在人間。頓時雷聲大作,狂風猛刮,瞬間七仙子化為了一座挺拔秀麗的山峰。六個姐姐乾脆也下凡來每人化作了一個山峰陪伴在七仙子左右,就有了七個山峰,人們叫它七女峰或七星峰。據傳說,七星峰上的泉眼就是七仙子剛被天上處置時,六個姐妹悲痛的眼淚流了整整七七四十九天形成的。自從七仙女化作了七星峰以後,山里再沒有毒蛇傷人,山裡的人參娃娃也越來越多了。

2.回憶文章

81歲的抗聯老戰士李敏是原省政協副主席,他曾經親身經歷了67年前發生在七星峰的一場突圍戰。離休後,李敏組建了"東北抗日聯軍精神宣傳隊",到林區、農村、學校歌唱抗日時期的歌曲,同時尋找戰役地、烈士墓,並撰寫了大量回憶文章,整理出版了《東北抗日聯軍歌曲選》,撰寫《東北抗日聯軍的歷史地位和作用》、《東北抗日聯軍中婦女作用》、《除夕》、《嚴酷的考驗》等文章,以此紀念犧牲的戰友,宣傳抗聯的歷史與精神。

景點旅遊提示

門票:20元。

交通路線:

七星峰國家森林公園對外聯繫的主要途徑是鐵路和公路。

公路:森林公園對外交通以公路為主。鶴(崗)大(連)公路距離七星林場55km,為G201國道,設有樺南客運站。G201國道從境內南北向貫通,南部經雞西、牡丹江通達哈爾濱,北部經鶴崗市進入伊春境內;省道S307東西向連通,以雙鴨山市為起點,經樺南通往依蘭、通河、木蘭、巴彥、呼蘭到達哈爾濱;另外,通過七台河市還可到達密山興凱湖。樺南縣距離佳木斯市69km,距離牡丹江市380km,距離哈爾濱市465km,依託上述城市向全國各地輻射。

鐵路:樺南縣位於國鐵牡佳線北段,設有樺南站,距離森林公園51公里。向北可直通佳木斯、雙鴨山和鶴崗市,並通過佳木斯可進入伊春、並連線綏化、哈爾濱等城市。

航空:公園距離可降落中型客機的佳木斯機場96公里,可依託該機場與國內航空網相連,解決遊人的空中進入問題。

住宿

樺南林業局食宿、醫療、商業設施均較為完善。森林公園所在的林場基礎設施和環境建設均達到了“四化一通”的標準,即道路沙石化、住宅磚瓦化、院落整齊化、庭院清潔化,排水暢通,現已開設了部分田園風格的家庭旅館。林業局接待區現有賓館一處,建築面積1600平方米,設有20餘個房間,中高檔次,89個床位。內設餐廳,會議室、小賣部等,客房布局合理,整潔舒適,室外草綠花香,環境優雅,是旅行居住、休息和會議接待的良好場所。另外,該地區的社會餐飲、零售業也十分興旺,醫療機構健全,設施完備,醫療經驗較為豐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