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森林公園

蜀山森林公園

蜀山森林公園坐落在合肥西郊的大蜀山,距市中心約10公里,面積566公頃,海拔284米,是合肥近郊唯一的一座大山。大蜀山系大潛山余脈,由火山噴發而成,因火山[山體之一]活動而形成大蜀山區的礦泉水蘊藏量豐富。自古合肥因蜀山、淝水風光清幽,便是廬州的象徵。春來鳥語花香,夏日綠蔭蔽日,秋至落葉婆娑,冬有蜀山雪霽,風景如畫,景色宜人,是省會合肥一顆璀璨的綠色明珠,山在城中,城繞山建,登蜀峰遠眺,攬廬州於懷成為合肥城市一大特色。大蜀山森林公園內漫山遍野茂密的森林,數百畝成片的湖泊與濕地[地理學術語],不僅為合肥市淨化環境、保持生態平衡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更是合肥的旅遊資源寶庫。

基本信息

簡介

蜀山森林公園蜀山森林公園
蜀山森林公園坐落在合肥西郊的大蜀山,距市中心約10公里,面積566公頃,海拔284米,是合肥近郊唯一的一座大山。大蜀山系大潛山余脈,由火山噴發而成,因火山活動而形成大蜀山區的礦泉水蘊藏量豐富。蜀山森林公園南接合肥政務新區,東鄰合肥高新開發區,北鄰長江西路。大蜀山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呈橢圓形;周長7.75km,海拔284m,最大坡度30度,最小坡度5度,地形起伏,土層深厚;地帶性植被為亞熱帶落葉、常綠闊葉混交林帶。
大蜀山舊有開福寺、龍子冢、淵濟龍廟、水井等古蹟。隨著時代的變遷,這些宮殿寺廟早已蕩然無存,但蜀山、淝水風光清幽,仍然是廬州的象徵。

自然環境

蜀山森林公園蜀山森林公園
蜀山森林公園面積566公頃,南接合肥政務新區,東鄰合肥高新開發區,北鄰長江西路。大蜀山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呈橢圓形;周長7.75km,海拔284m,最大坡度30度,最小坡度5度,地形起伏,土層深厚。地帶性植被為亞熱帶落葉、常綠闊葉混交林帶,常綠觀賞樹種有杉木、馬尾松、火炬松、元竹、石楠、龍柏、玉蘭、雪松、冬青樹,落葉樹種主要包括麻礫、栓皮棟、黃檀、黃連木、山槐、楓香等,灌木有柘樹、紫薇、山胡椒等。風景林面積427平方千米,建成苗圃80平方千米,水面20平方千米,綠化覆蓋率超過90%。

大蜀山森林公園是以大蜀山為主體的大型園林,占地7000多畝,其中成片林地6525畝,苗圃1100多畝,共有各類木竹、果樹、花卉等200多種450萬株。漫山遍野蒼松翠竹,鬱鬱蒼蒼。樹植高坡,竹栽山坳,林間隙地,芳草如茵,山間小路蜿蜒,直達山頂,蟬噪鳥鳴,松濤遠聞,空氣清新,環境宜人。遠遠望去,孤峰擁立,雲蒸霞蔚,坐落在山頂上的電視發射塔,好似仙女秀髮上的碧玉簪,綽約多姿。大蜀山山頂建有合肥市最高的標誌物--安徽電視台發射台,大蜀山周圍相繼建成了雪霽山莊、玉蘭大道、蜀山畫廊、十二生肖園、合肥野生動物園安徽名人館、烈士陵園、櫻花園以及水上娛樂園等景區。景點錯落有致,景色宜人,有的還作為合肥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吸引了眾多的遊客。1995年,“蜀山春曉”被評為新“合肥十景”之一。

主要景觀

蜀山森林公園蜀山森林公園
水上娛樂園是蜀山景區中的重要景點之一,位於公園東南部,由南、北玉蘭湖及民俗村組成,占地300畝,依山傍水。北玉蘭湖有遊船碼頭、荷花曲廊等,以遊船垂釣為主。南玉蘭湖為“水上樂園”,有兩個島和一個半島,把水面分隔為成人、少年、兒童和衝浪四個游泳場。湖西岸“民俗村”建有蒙古包、傣家竹樓等,各具民族風情。櫻花園占地70畝,栽植7個品種3500株櫻花,其中日本久留米市贈送的有300多株。

這裡滿山遍野都是鬱鬱蔥蔥的蒼松翠柏和引人入勝的奇花異草。乘觀光索道上到山頂的觀光鏇轉餐廳,廬州美景盡收眼底。在蜀山周圍先後建成了2萬餘畝水面的蜀山湖(董鋪水庫),占地400畝的烈士陵園,面積70公頃植物園和度假村,八十餘公頃的苗木花卉基地以及合肥野生動物園,長達370米的“安徽第一畫廊”——蜀山畫廊,及十二生肖園、匹特搏彩彈射擊娛樂中心和以植物造景的櫻花園、月季園、楓樹林等。山下設有櫻花園、月季園、紫薇園、木槿園、楓樹園、烏桕園等專類風景園以及人工湖等景區。大蜀山南有合肥野生動物園,東有烈士陵園,西有革命公墓,北有正在建設中的安徽名人園,其中安徽名人館1999年建成開放。還有唐開福寺、古井、龍王廟等歷史古蹟。

蜀山森林公園作為一個以“山”為主的大型園林,在傳統建築的基礎上,精心設計,恢復開福寺、蜀井、龍王廟等名勝古蹟,成為一個環境優雅、文化品位較高、娛樂功能較強的現代化綜合森林公園。

歷史

大蜀山森林公園是以大蜀山為主體的大型園林,占地7000多畝。漫山遍野蒼松翠竹,鬱鬱蒼蒼。遠遠望去,孤峰擁立,雲蒸霞蔚。

據《合肥縣誌》記載,山上原有開福寺、淵濟龍王廟、水井等古蹟。據《廬州府志》載,“有蜀僧於此結剎,偶思鄉水,以錫卓地,泉汨汨而出,嘗之有瞿,唯三峽味,因名為蜀井”。蜀山因此得名,蜀山井今已無存,蜀山之名流傳至今。大蜀山樹茂林密,青竹吐翠,歷史上許多文人墨客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詩詞。蜀山四季景色,以冬令雪景最美,銀裝素裹,茫茫雪海,“蜀山雪霽”為相傳至今的“廬陽八景”之一。

據《爾雅•釋山》講“蜀”是“獨”的意思,因大蜀山無崗阜連屬,只是孤單單的一座山,所以叫蜀山又據《廬州府志》記載:“有蜀僧於此結廬,偶思鄉水以錫卓地,泉汩汩而出,嘗之有瞿塘峽味,因名為蜀井."所以又有人說蜀山是以此而名的。大蜀山系大潛山余脈,山勢東南高,西北低,呈橢圓形,由火山噴發而成。古火山應有的火山錐、火山瀑、火山岩、火山頸等火山遺蹟保存完整

自1985年起,蜀山森林公園建造的新景點有:雪霽山莊、西山風景林、櫻花園、月季園、紫薇楓樹林、北人工湖等。據20世紀80年代初期衛星拍攝的照片顯示,大蜀山上有兩個圓點,那就是兩個火山口,主火山口位於現行的主峰處。除了衛星照片證明外,大蜀山保留了古火山應有的火山錐、火山瀑、火山岩,連難以發現的火山頸也能找到。在大城市市區中的古火山在全世界也只有這一座,它所保存的火山遺蹟是驚人的完整。因此不少專家和有識之士一致認為,將它建成一座火山森林公園,對合肥旅遊來說意義巨大。

公園建設

蜀山森林公園蜀山森林公園
安徽省合肥市捨棄80多億元土地收益,由市財政投入6200多萬元,對大蜀山西側4900畝“黃金地塊”實施森林公園擴建。一期1800畝綠化已經完成,2008年6月底完成3100畝的二期建設,2008年底建成大蜀山森林公園。

大蜀山是合肥市唯一一座城中山,有林地8000畝,樹木蔥蘢、植被良好、環境優美,素有“城市綠肺”“生態氧吧”之美譽。大蜀山擴建地區東起大蜀山西側、西跨312國道、南接望江西路、北至長江西路,占地面積4900畝。此地塊為商家眼中的“黃金地塊”,如拿出開發拍賣政府可獲淨收益80多億元。合肥市委、市政府經過反覆研究後決定,捨棄巨大經濟效益,由市財政投資6200多萬元建設經費,擴建大蜀山森林公園。為順利推進大蜀山森林公園建設,合肥市規劃局劃定了大蜀山森林公園綠線範圍。合肥市園林局牽頭編制了公園規劃方案,公園建設分二期實施,其中2007年實施楓林路以東1800畝一期綠化,2008年實施楓林路以西地區3100畝二期綠化。公園規劃以生態綠化為主,與原蜀山森林植被融為一體,儘量保持原有地形地貌和水系、路網,適當增設休閒服務設施,著力打造原生態都市森林公園。

在大蜀山森林公園的擴建工作中,還實施了一系列科學養綠工作,明確公園綠化由社會單位和公民認建認養,制定了《大蜀山森林公園認建認養辦法》和《大蜀山森林公園認建認養資金管理辦法》,合法高效推動認建認養工作。已有40多家社會單位和13000多名公民參加了認建認養,認建資金達500多萬元。

大蜀山森林公園的建成使合肥市城市綠地率、城市綠化覆蓋率均新增1.45個百分點,人均公共綠地面積將新增1.46平方米,提升了合肥市的綠化三項指標,推進了生態園林城市建設,大力改善了合肥市生態和人居環境。打造生態園林城市,建設現代化宜居城市是合肥幾代人的夢想

綠色人文

這裡滿山遍野都是鬱鬱蔥蔥的蒼松翠柏和引人入勝的奇花異草。乘觀光索道上到山頂的觀光鏇轉餐廳,廬州美景盡收眼底。在蜀山周圍先後建成了2萬餘畝水面的蜀山湖(董鋪水庫),占地400畝的烈士陵園,面積70公頃植物園和度假村,八十餘公頃的苗木花卉基地以及合肥野生動物園,長達370米的“安徽第一畫廊”——蜀山畫廊,及十二生肖園、匹特搏彩彈射擊娛樂中心和以植物造景的櫻花園、月季園、楓樹林等。山下設有櫻花園、月季園、紫薇園、木槿園、楓樹園、烏桕園等專類風景園以及人工湖等景區。大蜀山南有合肥野生動物園,東有烈士陵園,西有革命公墓,北有正在建設中的安徽名人園,其中安徽名人館1999年建成開放。還有唐開福寺、古井、龍王廟等歷史古蹟。

主要景點

映山紅

位於大蜀山森林公園北上山道兩邊,於2008年結合生物防火林帶建設,從皖南引種了2公里,長寬4米的映山紅景觀帶,2010年蜀山森林公園管理處繼續引種,將大蜀山環山道路兩邊全部栽植。每年四至五月火紅的映山紅花開,給人以極大的視角衝擊。

紀念塔

位於山頂平台,是日軍當年侵占合肥的罪證。1938年5月14日,日本侵華軍占領合肥,在城鄉燒殺淫擄。面對日軍殘暴罪行,新四軍四支隊東進合肥對日作戰,中共游擊武裝在城鄉殲殺日寇,國民黨愛國官兵與日寇浴血奮戰。1940年1月3日晚9時許,駐肥日軍司令三浦中佐自率兩連兵力由德勝們出城向西鄉農興集進犯。駐守西鄉聚星集的國民黨第二十一集團軍第7軍138師412旅龍炎武部奉命迎擊日軍,雙方在農興集交戰,日軍敗北。4日上午,當日軍退至大蜀山西麓復興集附近,再次遇先到的龍旅伏擊,三浦中佐斃命,日軍死傷大半。5日凌晨,日軍派出市川聯隊出城支援,在西十里廟,遭龍旅電請伏擊打援的新四軍4支隊政委戴季英率領的8團一部的伏擊,市川聯隊長及數十名日軍被擊斃,殘敵倉惶逃會合肥。當天上午,日酋小琦少將奉命由蚌埠馳援合肥,也被愛國官兵炮轟喪命。是役,共殲日寇300餘人,其中將校軍官個1人,尉級軍官多人,繳獲六零炮數門,輕機槍數挺,三八式步槍300餘支及大批服裝、彈藥。日軍遭此重創,唯恐再遭抗日力量襲擊,為加強合肥城防,待機繼續向西進犯,機派西山工兵隊於1940年1月22日至4月15日在合肥西郊制高點大蜀山山頂、山腰四周構築碉堡、瞭望台、戰壕等作戰工事多處,還建營房多間,同時在山頂建造了“大蜀山陣地構築紀念塔“妄圖長期占領合肥。
該塔高2米,為尖頂式,水泥砌制,方形毛石基座,是日軍紀念日軍修建工事完成時所立,上刻有“大蜀山陣地構築紀念塔”及修建日期等字。1998年,合肥市園林局在塔前立碑,介紹日軍侵占合肥的歷史及塔的由來,昭示後人勿忘國恥。

安徽名人園

位於大蜀山森林公園北面,緊鄰安徽名人館。於1999年建成,與安徽名人館同為國慶獻禮項目,故稱為“安徽名人園”。該園是在苗圃地的基礎上改建而成,主要樹種有烏桕、銀杏、楓香、龍柏香樟等。修建有千平方的廣場,廣場上樹立一座高19.99米高的江淮千秋柱紀念碑,為迎接國慶50周年所建,柱體五面浮雕分別表現了農田、水利、畜牧、軍事、文化等內容,造型簡潔,風格粗獷,氣勢雄渾。50畝的名人湖,湖中島上建一座木亭,可以垂釣,遊船。

合肥野生動物園

位於大蜀山西側,於1997年正式對外開放。園內山勢起伏,草木茂盛,空氣清新,水質潔淨。現展出的動物有120種2000餘頭(只),其中有來自國外的長頸鹿、河馬、黑猩猩、斑馬、袋鼠、火烈鳥等,也有我國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大熊貓、亞洲象、東北虎、金錢豹、麋鹿、丹頂鶴等。園區由大熊貓館、小熊貓館、食草動物放養區、猛獸放養區、孔雀園、松鼠猴園、日本猴園、百鳥園、黑猩猩館、河馬館、火烈鳥園和海獅表演場等景點組成

開福寺

唐貞觀(公元626-649年)在大蜀山已建有開福寺,迄今1400年,是唐代蜀僧慧滿法師弘法之所。相傳慧滿法師在此大演《法華經》,為百姓祈雨救生,超度淵濟龍神。1938年春,古開福寺毀於侵華日軍的戰火。2002年恢復重建,歷時五年,於2007年底落成,2010年6月1日正式開光開放,總投資1.2億元,建設規模居皖剎之首。開福寺位於大蜀山南麓,總占地167畝,約合11萬平方米,其中放生池有12畝左右水面。規劃建築面積3.2萬平方米,現有建築面積2.4萬平方米。寺院東西長330米,南北長310米,坐西北朝東南,前後五進,依次分布大山門、山門殿、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以及其他附屬建築,地勢逐次升高,上下落差18米。重建後的開福寺以明清古代皇家寺院風格為主,紅牆金黃琉璃瓦,貼金花飾。寺中有園,園中有寺,寺廟中軸線殿堂對稱,以大山門、山門殿、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為中軸線,其他建築分布兩側,之間均有長廊相連。寺廟東側為園林區,種植各種梅花三千餘株,依山建遊廊、涼亭、茶舍,方便遊人休憩。寺院西側為修行區,有念佛堂、佛學院,總建築面積三萬兩千平方米,各類房屋五百多間。寺院殿堂雄偉,佛像莊嚴,特別是五百羅漢塑像,栩栩如生,神態各異,是佛教藝術瑰寶。

蜀山雪霽

蜀山的四季景色,尤以冬令雪景為最美。每逢瑞雪飛降,登臨在山峰旁的雪霽亭眺望,茫茫雪海,銀裝素裹,艷陽白雪,相映成輝。東眺合肥城區,恰如虛幻世界,瓊樓玉宇,北望蜀山湖,又似白茫茫中晶瑩剔透的一方明鏡。古人熊敬有詩讚美說:“曉起俄驚霽景開,高山頭白勢崔巍,捲簾為愛瓊瑤濕,一片寒光入座來。”正是這些對蜀山雪後放晴景色的描寫,使“蜀山雪霽”被列為古“廬州八景”之一。
有詞贊蜀山曰:“春山艷冶如笑,夏山青翠欲滴,秋山明淨如妝,冬山慘澹如臥,惟其臥也,故雪霽神開,躍然有起色矣。”大蜀山的四時美景及其所蘊涵的生機,不知使多少文人騷客折腰。

櫻花帶

位於大蜀山森林公園西擴建區,緊鄰野生動物園,1997年栽植了12000多株的日本晚櫻,樹高150cm以上,地徑6cm以上,冠幅200cm以上。每當春季櫻花盛開的季節,各地遊客紛至沓來,紛紛在這浪漫櫻花樹下合影留念。

西擴景區

東鄰環山路,南接望江西路,西至312國道,北鄰長江西路。2007年4月,合肥市委、市政府捨棄巨大經濟利益,採取政府投資和社會認建認養相結合的方法,實施大蜀山森林公園擴建工程。西擴景區建設因地制宜,保持原有地形地貌,以栽植喬木為主,花灌木和地被植物為輔,並適量增添部分便民服務設施,共栽植水杉、銀杏、三角楓、珙桐等樹種240種,栽植喬木24萬株、花灌木12萬株,興建園區道路30多條、長30餘公里,建成廣場1個、服務管理用房10間、各類大小生態停車場26個,建有認建認養區、春景區(櫻花帶)、百果園、濕地景觀區、桃花島、名貴樹木區、秋景區、濱水景觀帶等景觀區。
合肥市社會各界和廣大市民充分回響政府號召,積極參與西擴景區建設,在擴建區建設了“青年林”、“先鋒林”、“清風林”、“專家林”、“中山林”等各種類型的認建認養綠地。全市共有社會單位410餘家、7萬餘人,4萬多市民參加公園綠地認建認養和義務植樹活動。
西擴景區於2012年4月29日建成並對市民開放。目前,大蜀山森林公園與周邊的紫蓬山、董鋪水庫、大房郢水庫共同構築起合肥市西部的綠色生態屏障,充分發揮城市“綠肺”功能,對鞏固合肥城市綠化建設成果,改善城市生態、人居環境,提高合肥市森林城市建設步伐,發揮著重要作用。

主要樹種

雪松
常綠喬木,樹冠圓錐形。樹皮灰褐色,鱗片狀裂;葉針狀,灰綠色,寬與厚相等。雪松樹體高大,樹形優美,為世界著名的觀賞樹。

香樟
香樟也就是芳樟,樟樹生長迅速,壽命長,樹冠開展,主幹碩壯,葉色濃綠光澤,不怕煙塵,是護林防火、水土保持、城市綠化的重要樹種。

廣玉蘭
廣玉蘭,由於開花很大,形似荷花,固又稱“荷花玉蘭”。廣玉蘭樹形優美,花大清香,是優良環保庭院樹,適合廠礦綠化,對人類生存有著密切的關係。

重陽木
落葉喬木,高達10米,樹皮褐色,縱裂。江蘇南北各地通常栽培作行道樹和作庭園觀賞樹。長江以南各省區都有分布。

交通信息

航空
合肥駱崗機場位於城南12公里,是國際大型的現代化機場,有直通北京、上海、武漢、廣州、深圳、海口、杭州、福州、廈門、青島、大連、瀋陽、長春、哈爾濱、成都、西安、南陽、溫州、安慶、阜陽、黃山等20餘條航線,還有直達香港的定期航班。火車站乘11路公車直達。
鐵路
淮南鐵路(複線)貫穿南北,北至蚌埠,與京滬線、隴海線相接,南至蕪湖,與皖贛、寧蕪線和宣杭線相連。華東第二通道“杭州-蕪湖-合肥-阜陽”線路、合(肥)九(江)鐵路已建成通車。規劃中的寧(南京)西(西安)鐵路也途經合肥,建後將成為與隴海線平行的東西第二條幹線。國家重點工程合肥新客站位於城北的勝利路北首,是三條國家重點幹線鐵路的交匯點和安徽省最大的客運始發站,已形成以合肥為中心、輻射五個方向的鐵路交通網。每天有始發北京(西)、上海、寧波、漢口、成都、鄭州、商丘、深圳西和省內的蚌埠、淮北、亳州、黃山等地的列車。
合肥火車西站位於望江路西首(火車站乘111路直達),每天10:00始發一趟去南昌的2103次空調列車,17:35抵達。此外,上海—安慶、合肥—安慶、合肥—深圳西3對列車經停本站。
公路
合肥已成為全省公路交通中心,有開往本省13個地市42個縣的直達汽車。312國道和206國道在合肥交匯。合寧、合蕪、合蚌等高速公路的相繼開通,大大便利了與滬寧杭和長江流域各城市的往來。合肥有3個主要汽車客運站

娛樂設施

合肥的娛樂活動,十分豐富多彩。傳統與現代交錯,悠閒與浪漫相伴。在此旅遊娛樂,常常會有意外的驚喜。令人頗為新奇、耳目一新的是觀看合肥市廬劇團演出的“廬劇”,或欣賞合肥市曲藝團演出的地方曲藝。若有雅興,去人民影視娛樂城也是不錯的選擇。那裡豪華電影廳及影視包廂、檯球世界、歌舞廳等等一應具全,並且具超一流的數碼放映技術和典雅有素的禮儀服務,是休閒娛樂的理想去處。

合肥市首屈一指的大型影劇院——長江劇院,設有豪華錄相廳、歌舞廳、音樂茶座、餐飲酒樓、現代先進聲光設備,具一流的服務質量,是集現代化影視文藝、音樂歌舞、美食餐飲為一體的綜合娛樂中心,是理想的觀賞、娛樂文化休閒的場所。此外,花沖劇院“文化健身娛樂中心”內,舞廳、錄像廳、室內旱冰館、檯球城、棋牌室、攀岩一應具全,也是不錯的娛樂寶地。

廬劇,舊稱“倒七戲”,是安徽省地方戲主要劇種之一。清末以來,流行於安徽境內的淮河以南,長江以北地區。它在大別山一帶的山歌、淮河一帶的花燈歌舞的基礎上吸收了鑼鼓書(門歌)、端公戲、嗨子戲的唱腔發展而成。曲調清新樸實,優美動聽,很受當地民眾喜愛

合肥市首屈一指的大型影劇院,始建於50年代後期,劇院由舞台、音樂池、化妝室、放映廳、觀眾廳、大小休息室等主體結構而成。增設豪華錄相廳、歌舞廳、音樂茶座、餐飲酒樓等服務項目,現代化先進聲光設備和一流的服務質量,是集現代化影視文藝、音樂歌舞、美食餐飲為一體的綜合性建築,是一個理想的觀賞、娛樂文化休閒場所。

傳說故事

據《爾雅-釋山》講“蜀”是“獨”的意思,因大蜀山無崗阜連屬,只是孤單單的一座山,所以叫蜀山。又據《廬州府志》記載:“有蜀僧於此結廬,偶思鄉水以錫卓地,泉汩汩而出,嘗之有瞿塘峽味,因名為蜀井”。所以又有人說蜀山是以此而名的。
話說二郎神(楊戩),母親是玉皇大帝的三妹,下凡與凡人楊天佑結婚生子(即楊戩)後被玉帝發現,派人下凡捉拿其妹(瑤姬),先壓於桃山下,後軟禁天庭。二郎神因種種奇遇,學會一身武藝和法術後,劈桃山救母,後與玉帝鬧不和,由觀音出面調解,得以與玉帝相安無事。玉帝令他在鎮守灌江口,楊戩也有一個條件,就是聽調不聽喧。不到天庭當官,只在人間享受香火
多年後其父楊天佑因凡人,在人間壽盡,埋於人間。每年二郎神給其父上墳,都堆上新土,導致其父墳頭越來越大。不過那個時候,巢湖地區還不是一片汪洋,人們在這裡生活,稱之為巢州,而在巢湖的西邊即現在合肥的這個地方卻是一片汪洋(稱之為廬州)。又過了很多年後的一天,二郎神聽說巢州要地震,於是在地震到來之前準備把父親的墳遷走。找來一根很長的扁擔,一端挑著其父親的墳頭,另一端找塊大石頭配擔。挑起來架起雲頭剛剛飛起來不遠,突然天空電殺雷鳴,大地地動山搖,大地震發生了。二郎神向下一看,壞了,原來一片生機的巢州突然陷到地下很深,而原來的廬州卻從汪洋州突出來。於是二郎神急忙向西邊飛去,慌亂中,扁擔突然折斷,其父親的墳頭從天而降,就形成的現在的大蜀山,而扁擔另一端的小石頭也落下來,不過飛的遠了點,在合肥西邊40里的地方落下,形成現在的小蜀山。而其扁擔折斷後落地在現在姚公廟南10來里的地方插入地面,後來被人拔出,形成一口很深的(現在稱之為十八井)。再有就是二郎神也摔了一跤,在地面形成一口大塘(麗人塘,現在改名叫翡翠湖),而其摔跤時一隻手按在地面,也按出一個大坑,就是現在的五爪塘(因為黃山路取直,五爪塘已經填埋了)。後來二郎神看看沒有辦法再挑了,同時看看其父的墳頭不會被水淹沒,就作罷駕雲回其廟宇了。

傳承意義

坐落在合肥西郊9公里處,海拔284米。這裡滿山遍野都是鬱鬱蔥蔥的蒼松翠柏和引人入勝的奇花異草。乘觀光索道上到山頂的觀光鏇轉餐廳,廬州美景盡收眼底。在蜀山周圍先後建成了2萬餘畝水面的蜀山湖(董鋪水庫),占地400畝的烈士陵園,面積70公頃植物園和度假村,八十餘公頃的苗木花卉基地以及合肥野生動物園,長達370米的“安徽第一畫廊”。

有古人評曰:春山艷冶如笑,夏山蒼翠欲滴,秋山明鏡如妝,冬山慘澹欲臥。“蜀山春曉”和“蜀山雪霽”聞名已久。蜀山南麓的合肥野生動物園內有大量野生動物,那兒既有山林之韻,又有自然野趣,不妨一游。

社會保障

合肥市園林局局長洪家友介紹,在大蜀山森林公園的擴建工作中,還實施了一系列科學養綠工作,明確公園綠化由社會單位和公民認建認養,制定了《大蜀山森林公園認建認養辦法》和《大蜀山森林公園認建認養資金管理辦法》,合法高效推動認建認養工作。目前,已有40多家社會單位和13000多名公民參加了認建認養,認建資金達500多萬元。
“採取社會單位和市民認建認養方式完成大蜀山森林公園綠化建設,既實現市民共建共享之目標,又激發了市民愛我家鄉、建設合肥的熱情。”洪家友說。
據合肥市市長吳存榮介紹,大蜀山森林公園建成後,合肥市城市綠地率、城市綠化覆蓋率均將新增1.45個百分點,人均公共綠地面積將新增1.46平方米,既提升了合肥市的綠化三項指標,推進了生態園林城市建設,還大力改善了合肥市生態和人居環境
吳存榮說,打造生態園林城市,建設現代化宜居城市是合肥幾代人的夢想。合肥市2008年將以推進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為中心,改造建設30條以上道路綠化,新建公園遊園30個,改造大蜀山等一大批公園,實施特色綠化100處,新增園林綠地1萬畝,使之成為安徽省和合肥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亮點。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