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厄運

七年厄運

七年厄運這部電影是由馬克思・林德​導演,是美國上映的一部對白語言為英語、片長65分鐘的喜劇片。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又名:林代與君同樂
影片類型:喜劇
片長:65 min
國家/地區: 美國
對白語言: 英語
色彩: 黑白
幅面: 35毫米無聲標準銀幕
混音: 默片
攝製格式: 35 mm
洗印格式: 35 mm
膠片長度: 1500 m (5 reels)

演職員表

導演 Director:
馬克思・林德​ Max Linder
編劇 Writer:
馬克思・林德 Max Linder
演員 Actor:
馬克思・林德 Max Linder ....Max Linder
Thelma Percy ....Station Agent's DaughterAlta
Allen ....Betty, Max's Fiancée
Betty K. Peterson ....Max's Maid (as Betty Peterson)
Lola Gonzales ....Betty's Hawaiian Maid
Harry Mann ....Max's Chef, Mirror Gag
Chance Ward ....A Railroad Conductor
Ralph McCullough ....John, Max's Valet
Hugh Saxon ....A Station Agent
C.E. Anderson ....jailbird with Fleas (as Cap Anderson)
F.B. Crayne ....Max's False Friend
pudgy the Dog ....Frizotto, Betty's Dog
Joe Martin ....The Monkey
製作人 Produced by:
馬克思・林德 Max Linder ....producer

劇情介紹

男僕在與女傭調情時無意間打碎了起居室鏡子,而剛剛起床正在吃早餐的主人(林戴扮)一會兒就要出來淨面剃鬚。怎么辦?男僕情急之下一面打電話催促廠家上門更換,一面讓另個僕人改扮“鏡中人”以圖矇混過關……

上映/發行日期

國家/地區 上映/發行日期
法國​ France 1921年
美國 USA 1921年2月6日
瑞典​ Sweden 1922年
芬蘭​ Finland 1922年12月11日

製作公司

Max Linder Productions [美國]

發行公司

1.Zircon Vídeo [巴西​] (Brazil) (VHS) (on "Rindo com Max Linder")
2.Robertson-Cole Distributing Corporation [美國] (1921) (USA)(theatrical)
3.Grapevine Video [美國] (video)

影片評價

影評家羅傑艾伯特在評論馬克思兄弟的《鴨羹》時,特別提到了“破鏡”一場戲,並稱之為“電影百年史中的瑰寶之一”。可如果他看過同樣名為馬克思的法國人林戴的《七年厄運》之後,我相信他的溢美之詞的使用會變得要克制許多。因為林戴的這部比《鴨羹》早了足足有十年之久的作品中的破鏡橋段,不僅有著更強烈的喜劇效果,同時也具有更完整和複雜戲劇結構!
影片一開始,男僕在與女傭調情時無意間打碎了起居室鏡子,而剛剛起床正在吃早餐的主人(林戴扮)一會兒就要出來淨面剃鬚。怎么辦?男僕情急之下一面打電話催促廠家上門更換,一面讓另個僕人改扮“鏡中人”以圖矇混過關……如果僅僅是“對照”、模仿、最後露餡的套路,尚不足以驚艷。畢竟現代觀眾對此類情節已經見怪不怪了(即使我們承認喜劇橋段的歷史價值更多源於它的原創性)。但本片的高明之處是林戴巧妙的引人了廠家上門更換的支線情節,並且時間點的把握恰到好處。於是,破鏡事件最終十分戲劇化地使主人公的心理產生了變化,進而引出了“七年厄運”的主題。
值得注意的是,開場白的精彩絕倫更多的來自於林戴作為導演的劇情編排和節奏把握,而不是作為演員的表演。林戴所塑造的這個角色,缺乏卓別林和基頓那樣的讓人過目不忘鮮明特徵(雖然也像卓別林的流浪漢一樣留著小鬍子,但那不過是二十世紀初的普通法國男人所共有的那種),以及那種捨我其誰的銀幕主導力。在這一點上,他甚至不如晚生後輩雅克・塔蒂。塔蒂的影片儘管笑點也主要來自群戲、聲畫結合與場面調度,但他所塑造的於洛先生卻靠著菸斗風衣雨傘以及那踮著腳走路的姿態而顯得卓爾不群,並最終成為影史經典形象。
本片在“破鏡”高開之後,水準一路走低但呈曲線震盪。“虐貓”和被音樂所掌控而失去了女友的芳心,以及丟失行李財物兩個段落都是默片喜劇時代的大路貨,中規中矩。而矇混過關無票登車和裝黑人躲避警察則多少讓人眼睛一亮,開始觸底反彈。直至逃進獅籠,最終被猩猩“逮捕”而達到第二次有限的高潮……
對於影片最後的這個高潮段落,有兩點感想。首先是,早期的好萊塢電影十分善於利用人與動物的互動去製造喜劇效果。例如《育嬰奇談》中豹,《妙藥春情》的猩猩,以及《春閨風月》中的那隻聰明伶俐通人性的小狗。其次,警察站在獅籠前進退維谷的情形,讓人想起了不久前看過的08年新片《繩索上的人》。兩部影片中的警察都面臨著需要制止輕微違法行為,卻不敢立即執行的尷尬。每每看到那些江湖異人們用他們奇特的方式戲耍執法的警察,便很有快感。因為這些畫面多少滿足了我們每人心中那強烈卻無法實現的反抗強權渴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