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登上健康之路》

《60歲登上健康之路》是洪昭光健康教育的最新力作,書中為中老年讀者設計出一套切實可行的健康生活方案,形式輕鬆活潑,內容針對性強,讓大家一聽就懂,一懂就用,一用就靈。

基本信息

60歲登上健康之路60歲登上健康之路
基本信息 ·出版社:灕江出版社
·頁碼:202 頁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7540736860
·條形碼:9787540736866
·包裝版本:第1版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

灕江出版社最近出版的《60歲登上健康之路》引起了中國老年保健協會等許多組織的強烈關注,被專家譽為“一本獻給全國中老年朋友的一份厚重禮物”。 本書是衛生部首席健康教育專家洪昭光獻給他的同齡人的一份厚禮,是他自己數十年健康生活經驗的總結。它從健康觀念到健康生活方式,從健康生活細節到各種疾病預防,為中老年讀者設計出一套切實可行的健康生活方案,形式輕鬆活潑,內容針對性強,讓大家一聽就懂,一懂就用,一用就靈。該書的出版引起許多醫學界名家的關注。中國老年保健協會會長李深認為這是一本獻給全國中老年朋友的一份厚...

作者簡介

衛生部首席健康教育專家,中國老年保健協會副會長,中國老年保健協會心血管病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原衛生部心血管病專家諮詢委員會副主任,全國心血管病防治科研領導小組副組長,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研究員、教授、主任醫師。

媒體推薦

序:人生六十才開始
人的生命分兩個春天,0-60歲為第一春天,61-120歲為第二春天。
60歲以後為什麼稱為第二春天,而不是簡單地稱為衰老期呢?這是由生命的客觀規律所決定的。
首先是生命的個體間差異很大,正如俗話說:黃泉路上無老少。從胎死宮內到百歲壽星都有。其次是生命的進程差異很大,有的未老先衰,有的老當益壯,生命並非一條勻速前進的直線,而是曲折起伏,有快有慢。
正是由於生命的這兩個特點:養生和保健就有了很大的空間,我們可以通過關愛生命和守護健康,使生命減少英年早逝,儘量做到“度百歲乃去”。據研究,養生可以減少70%的提前死亡,而醫療只能減少10%的提前死亡。
今天的科學水平並不能使人類延年益壽,自然進化的結果使人類只能有100-120歲的壽命,但只要做到“順應自然,順天而為,天人合一,陰陽和諧”,就能達到生如春花絢爛,走如秋葉靜美的“自然凋亡”:健康快樂一百歲,天天都有好心情,六十以前沒有病,八十以前不衰老,輕輕鬆鬆一百歲,快快樂樂一輩子。而不是“病理死亡”:中年得病,肉體痛苦,精神折磨,身心煎熬,人財兩空,就是理想的境界了。
健康的四個層次、四個階段
健康分軀體、心理、社會人際適應和精神道德四個層次。健康是這四個層次的良好和完滿狀態,而不是說沒有疾病就是健康了。具體來講,軀體健康最簡單,心理就比較複雜,社會人際適應更複雜,精神道德最複雜。從軀體到心理到心靈的健康,一個層次比一個層次高,一個層次比一個層次更進化。一個人心靈高尚,心理就平衡;心理一平衡,生理就穩定;生理穩定了,病理就不發生,即使發生也好得快。
健康分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健康促進,第二個階段是預防疾病,第三個階段是疾病治療,最後是功能康復。我們現在在什麼階段呢?醫院現在做的是治療搶救,康復治病很少,預防疾病更少,而健康促進就幾乎沒有。
2400年前《黃帝內經》就講:“上醫治未病”。西方諺語:“1兩的預防勝過1磅的治療。”4兩撥千斤。現在許多人不願花4兩,寧可花千斤。就像洪水一樣,年年抗洪救災,年年築高堤壩,年年重建家園,可就是沒有上游種樹。只要綠化上游,山清水秀,根本就沒有水災。防火也一樣,再好的消防車幫助滅火,也不如不著火。
20世紀的醫學更多關注的是醫療,但21世紀醫學將更多地關注預防。20世紀人們更多追求治病,21世紀更多追求健康。今天,在我們全面進入小康社會時,我們要真正把健康提到關係國計民生的重要地位上來。
“第二春天”更燦爛
英國有句諺語說得好:“人生六十才開始。”
大自然給予人類美好的生命是120歲,其中0-60歲是第一個春天,61-120歲是第二個春天。第一個春天是播種耕耘,辛勤勞作的春天,很辛苦;第二個春天是收穫碩果,享受人生的春天,很幸福。60歲後,離開了工作崗位,進入了第二春,時間富裕了,空間空闊了,閱歷豐富了,經驗成熟了,生命得到了全面、自由的舒展,在一定的意義上說,是從“必然王國”進入了“自由王國”。
孔子在談人生時說:“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意思是,只有到這個時候,一個人的思想和行為才能符合外界的客觀規律,做到左右逢源,得心應手。這種自由境界正是“60歲”開始後的新天地。不僅如此,“人生六十才開始”還意味著新的生活賦予老年人“第二青春”的情趣、幸福和滿足。一幅照片可以證明這一點。一位105歲的老壽星,身著新衣,在接受記者採訪拍照後笑嘻嘻地問:“我笑得還好看嗎?”一個已度過整整一個世紀的老人居然還那么愛美心切,關心她“好看不好看”,對這位壽星而言,從60歲開始,她的“第二青春”延續了40多年!
60歲以後,不用再請示匯報,不用再看人臉色行事,往日的爭強好勝、恩恩怨怨、磕磕碰碰,都已煙消雲散。用過來人的眼光辨清人間是非,能夠心靜如水,找回自我。這時許多不合實際的渴望沒有了,爭名奪利的念頭煙消雲散了,如同返璞歸真一般,只求在人世中享受屬於自己的那一份順其自然的生活,真正步入了自由自在的快樂人生境界。
60歲以後,離退休下來,時間可自由支配。這時—天可吃五頓:上午加一頓,下午4-5點鐘吃一點,晚飯可晚些,總量並不增多。越是少量多餐,血糖波動越小,有助於減肥。少量多餐,只要總量控制,也可防糖尿病、脂肪肝、高血脂。
60歲以後,父母上天安息,子女成家立業,再不用為上老下小的生計勞心費神,回望人生旅途之坎坷,頓覺如釋重負,輕鬆快活。
60歲以後,才真正懂得了“健康是人生第一財富”的道理,精心養生保健,不再計較個人得失,不再過度勞累,不再和生命開玩笑。
60歲以後,明白了“少年夫妻老來伴”的真實意義。回想過去,常因家務瑣事拌嘴鬥氣;展望眼前,兩鬢漸染,眼漸花手漸慢,深切體味到相互關愛、難捨難離的可貴。這時的愛是通過心來傳遞的,愈發閃亮。這時的夫妻情感比愛情更純真,比親情更溫暖,比友情更執著。
60歲以後,人的肌體還健康,思維還敏捷,最難得的是人的工作、生活經驗豐富成熟,退而不休,可做一些自己興趣中的事業。不少科學家是在60歲以後達到科學頂峰,摘得諾貝爾獎桂冠,說明這又是一個創業的春天。
所以,在新的時代,人生健康的里程碑應該是:60歲以前沒有病,80歲以前不衰老;輕輕鬆鬆100歲,高高興興一輩子。
對這個年齡的人群做健康教育,就應該是一聽就懂,一懂就用,一用就靈。
健康教育九個字
健康教育要做好,並不容易,關鍵是三個一、三個近、三個字。
三個一,一聽就懂,一懂就用,一用就靈。首先要看人家懂不懂。你的健康教育講座要是說合理膳食,只說2200卡路里、300毫克膽固醇、小於40%的脂肪酸、8%的飽和脂肪酸。,這些數字和單位讓人很難懂。內容雖然很科學,但沒有一些醫學常識的人是聽不懂的。
第二,一懂就用。你講的辦法要有可操作性。你不光要說2200卡路里,還得說怎么吃才吃出2200卡路里。你得說一個雞蛋、一杯牛奶、半斤蔬菜、2兩肉,而不是說多少卡路里。一個雞蛋大家知道,一杯牛奶知道,半斤蔬菜和2兩肉大家也容易理解。
第三,一用就靈。你說的那些辦法,必須經過科學實驗、臨床試驗,要有根有據,不能信口開河。現在,張三說走路往前走好,李四說倒退著走好。張三說睡覺順著磁力線睡得好,睡得香,李四說切割磁力線睡得好。張三說飯後百步走好,李四說飯後不能散步,散步會減弱消化功能。弄得老百姓天天連走路都不知道該怎么走好了。睡覺本來還知道怎么睡,現在都不知道怎么睡了。而且,你說睡覺順著磁力線睡得好,你有什麼根據?你做了多少睡眠實驗,觀察了多少病例?你說切割磁力線睡得好,你做了多少實驗,觀察了多少人?所以說,健康教育一定要有科學依據,老百姓才能信服。
三個近。貼近百姓,貼近生活,貼近實踐。只有這樣才是真正抓到熱點、焦點、難點。
健康教育還要講究三個字。早年有個著名的翻譯家叫林紓,講翻譯有三難:信達雅是也。我借用這句話,科普有三難:信達雅也。信,誠信的信,就是準確。科普作品你不能不講科學,不能講自己也不信的東西。科學性很強,就是信。達,就是流暢,文字很通暢。雅,就是很有文采,很有人文性、哲理性。你講的又很準確,有科學根據,又很流暢,表達很簡練,而且很有文采,很有藝術性,很有哲理性。這樣才行。
《60歲登上健康之路》這本書與大家見面了,它將告訴你如何用科學的理念,科學的方法進行養生預防,方法簡便,切實可行,讓你在輕鬆的閱讀中,獲得健康和快樂。
我衷心感謝中國老年保健協會和特約策劃張靖女士及出版社的編輯為此書所作的工作,並真誠感謝為此書作推薦的各位領導。
我衷心希望大家都能健康快樂地生活在祖國的藍天下,天天都有好心情,享受60歲這個美好的第二春。

編輯推薦

中國老年保健協會隆重推薦
衛生部首席健康教育專家洪昭光對中老年人士的健康忠告
超級暢銷書《40歲登上健康快車》姊妹篇
灕江出版社最近出版的《60歲登上健康之路》引起了中國老年保健協會等許多組織的強烈關注,被專家譽為“一本獻給全國中老年朋友的一份厚重禮物”。本書是衛生部首席健康教育專家洪昭光獻給他的同齡人的一份厚禮,是他自己數十年健康生活經驗的總結。它從健康觀念到健康生活方式,從健康生活細節到各種疾病預防,為中老年讀者設計出一套切實可行的健康生活方案,形式輕鬆活潑,內容針對性強,讓大家一聽就懂,一懂就用,一用就靈。該書的出版引起許多醫學界名家的關注。

【內容簡介】

本書是洪昭光健康教育的最新力作,也是作者自己數十年健康生活經驗的總結。它從健康觀念到健康生活方式,從健康生活細節到各種疾病預防,為中老年讀者設計出一套切實可行的健康生活方案,形式輕鬆活潑,內容針對性強,讓大家一聽就懂,一懂就用,一用就靈。洪昭光認為,健康由四大因素決定:父母遺傳、環境、醫療技術和個人生活方式,其中個人生活方式占六成。也就是說最為重要的是個人生活方式,健康的鑰匙就在自己手裡。60歲是人生新的起點,中老年人要想老有所為、享受生活,必須更新健康觀念,踐行健康生活方式。關鍵是要自己關愛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己解放自己。60歲登上健康之路,你也能健康快樂100歲!自己少受罪,兒女少受累,節約醫藥費,造福全社會,何樂而不為?

目錄

自序
人生六十才開始
健康的四個層次、四個階段
“第二春天”更燦爛
健康教育九個字
第一部分21世紀健康新標準
最好的醫生是自己
健康的鑰匙在自己手中
治病不如不病
健康需要教育
健康九成靠自己
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心補
有病不能自己看
健康生活三個平
強身健體“八個八”
生物鐘你慢慢走
第二部分健康盡在細節中
管好你的鹽勺子
辦公室里常養生
過節別過累,放鬆不放縱
警惕“衛生間事件”
浴室里的危險因素
急性猝死的“定時炸彈”
清晨的健康警告
秋風紅葉話秋補
健康家庭有“三補”
第三部分治病不如防病
令人畏懼的殺手——高血壓
高血壓的併發症——冠心病
不要小看心絞痛
動脈硬化與心肌梗死
當心老年性痴呆症
心血管疾病急救錦囊
第四部分健康生活四大基石
合理膳食十個字
適量運動“三五七”
戒菸限酒“五一五”
心理平衡:一面鏡子三個“三”
附錄
洪昭光:健康使者背後的生活細節

書摘

  飯前喝湯,苗條健康;飯後喝湯,越喝越胖
飯前喝湯減肥穩穩噹噹,不用吃藥。
什麼習慣呢?就是飯前喝湯,苗條健康;飯後喝湯,越喝越胖。
人在飢餓進餐前食慾中樞興奮性最高,越胖者越高,一進餐,狼吞虎咽,5分鐘左右已攝人近80%的熱卡。等到出現了飽腹感,所攝熱量已經超標,此時再喝些肉湯,脂肪進一步超標,必然越喝越胖。科學的做法是:坐上餐桌後,先別忙吃飯,先安靜一下,喝一碗湯。研究表明,湯一進胃內,不但占據容積,更重要的是通過胃黏膜迷走神經的傳導反射到食慾中樞,使食管中樞的興奮性下降,食量自動減少三分之—,使飽腹感提前出現而且進餐速度變慢,總攝入熱卡減少,形成習慣,日久天長,使人苗條健康。廣東人、福建人飯前喝湯就是典型例子,而北方人飯後喝湯,肥胖者也明顯增多。
對一些肥胖者的觀察表明,只要做到飯前喝湯,不需要任何減肥藥,體重每月能下降0.5-1公斤,半年後有顯著效果。在兩餐之間有飢餓感時可進食少許低熱卡食物。對過於肥胖的人,針刺療法有助於減少飢餓感,使減肥過程更順利。
許多人胖了要減肥,吃減肥藥、喝減肥茶等等,現在還有減肥褲腰帶,說褲腰帶一勒可以定向減肥定向塑身。好多女士都去買,一勒之後,肥還沒減下去,痔瘡倒長出來了。因為腹壓增高,產生靜脈回流障礙。要想減肥,大家不妨記住兩句話:飯前喝湯,苗條健康;飯後喝湯,越喝越胖。只要飯前提前喝湯,飽腹感就會提前出現,七八分就覺得飽了。科學觀察兩組共400多人:一組飯前喝湯,七八分飽,6個月下來,1個月體重減輕1斤,6個月減輕6斤。另一組吃減肥藥,1個月減去1公斤,6個月減去12斤。飯前喝湯減肥穩穩噹噹,不用吃藥。

熱門的中醫養生類書籍匯總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