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醫不如求己》

《求醫不如求己》

《求醫不如求己》是中里巴人所著的系列書籍。此書堪稱“改變中國人健康生態的第一方案”。疾病就是孩子的惡作劇,這是一種巨大的能量,完全可以轉化為成長的動力,但我們總是敵視和恐懼這種能量。世間萬物都是上天精心設計的藝術品,我們的身體也是。它有著奇妙的運行規律,符合規律就可以健康長壽,違反規律就會出現問題。一切治療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激發患者的自愈潛能。中醫便是因循人體的自然規律,幫人們遠離病痛。醫生的職責,就是讓人們遠離醫院。

基本信息

作品簡介

對待自己的身體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疾病就是孩子惡作劇,這是一種巨大的能量,完全可以轉化為成長的動力,但我們總是敵視和恐懼這種能量。一切治療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激發患者的自愈潛能。

《求醫不如求己》《求醫不如求己》

很多人覺得只要把經絡穴位都熟記於心,湯頭方劑都倒背如流,便可治己救人了。豈知學醫和看病竟然是兩回事兒。就象武術中的花拳繡腿,學它百種套路,一用來搏擊實戰,倒不如拳擊一招來的實惠。所以,學武就要學少林武當真功。學醫就要學治病養生心法。有人說,學些總比不學強,其實,那也不見得,不學百無禁忌,倒也瀟灑,學完動輒則咎,作繭自縛。

作者簡介

中里巴人,真名鄭幅中,家學淵源甚深,其父是八卦掌第四代傳人。自幼,中里巴人即師承父親的道家導引養生之功,更從祖父的親書秘笈中汲取中醫之精髓,盡得醫道同源之意趣。新世紀來臨之際,中里巴人蒙87歲的太極名家李寶良先生厚愛,被收為關門弟子,老師將其終身所悟大法傾囊相授。
中里巴人是《人體使用手冊》作者吳清忠先生的中醫啟蒙老師,兩人相聚之時常常共誦心經,品茗論賦,其超然物外之閒逸,堪效古人。

作品賞析

取嚏法:屢試不爽的千古良方 通常西醫感冒藥是抑制身體排寒氣的,減少打噴嚏和流鼻涕,強行將寒氣壓在體內不得抒發,長久如此會演變出很多大毛病。那怎么辦呢?如果能將侵入的寒氣人為地及時排出去,也許感冒症狀會很輕或根本不會發生。
從小到大,感冒恐怕是我們最經常體驗的疾病了。感冒在中醫里又可分成風寒、風熱等許多類型。風寒感冒是最常見的一類,通常我們會胡亂地吃些感冒藥,有時症狀很輕,覺得吃藥有點多餘,但不吃又還真怕加重。
風寒,就是寒氣在不知不覺中侵入了身體,此時可能打個冷戰了事。當身體要驅除寒氣的時候,那些打噴嚏、流鼻涕等難受的感覺就出來了,雖說病不大,但把人折騰得天昏地暗,影響工作和生活的質量。通常西醫的感冒藥是抑制身體排寒氣的,減少打噴嚏和流鼻涕,強行將寒氣壓在體內不得抒發,長久如此會演變出很多大毛病。那怎么辦呢?如果能將侵入的寒氣人為地及時排出去,也許感冒症狀會很輕或根本不會發生。
其實,有一個非常簡單而實用的方法,比吃任何藥都管用,而且還可起到預防作用,這就是“探鼻取嚏法”,即人為地誘發打噴嚏這一排寒氣的過程。
只需用平常的衛生紙縱向撕15厘米,用手搓成兩個紙捻,要稍有點硬度;同時插入鼻孔,紙捻尖要貼著鼻內上壁,這樣刺激性會較強。如果你已感受風寒,自然就會打噴嚏,噴嚏的多少取決於你感受風寒的程度。打了幾個噴嚏後,頭會略微出汗,這時風寒已去,你就可高枕無憂了。
其實取嚏法的功效還遠不止這些。有些人有過敏症,如鼻敏感或花粉症之類,都是以往處理寒氣不當、積壓了過多的庫存造成的。用取嚏法幫助排出寒氣的同時,再由個人不同體質配些增強免疫力的中成小藥,諸如補中益氣丸或六味地黃丸等,可以完全去除病根。
另外,在中醫里肺與大腸相表里,肺氣不宣就會影響大腸的傳導,使得大腸缺乏向下推動的力量。取嚏法可以協助肺氣宣降,補充大腸向前的推動力,從而治療便秘。更奇妙的是,中醫的五臟是配以五行的,肺屬金,腎屬水,肺金能生腎水,難怪有些人用了這個方法後,竟不經意間治好了早泄的問題。我想,這可能是因為早泄也算是一種敏感吧,而取嚏法正好調節了腦部的敏感神經,或許鼻子本身就與生殖系統有著一些內在的聯繫。關於這一點還需進一步的論證。
要學會理解自己身體的不適 醫生的職責就是協助和導引病人找“啟動”這個自我修復程式的開關,而不是在沒弄清前揣測身體的意思,胡亂地撥弄它們,干擾它們,擾亂其他正常程式的工作。通過仔細的檢查與詢問,醫生髮現了開關所在,用針灸按摩、藥物等方式,幫身體啟動這個程式,剩下的工作就是身體自己的事情了。
人活著誰沒生過病,不論大病小災,疾病的發生就好像被人觸動了某個開關,運行了某段程式;而疾病的癒合好轉則像身體內運行的另一套自救的程式。疾病的發生與痊癒,就在於這個程式能否正常啟動,像電源開關一樣簡單,因此古人形象地稱之為“病機”。疾病的發生與好轉就像有人在玩弄這個開關一樣。
可以把疾病發生的原因比做計算機感染的病毒,平時可能潛伏在體內任一地方,當環境條件成熟而觸發這個病毒的發作程式時,於是就體現出來各種症狀。而疾病的治療和康復則是另一套自我診斷和修復的程式。人體修復程式比計算機高明得多、複雜得多。
醫生的職責就是協助和導引病人找“啟動”這個自我修復程式的開關,而不是在沒弄清前揣測身體的意思,胡亂地撥弄它們,干擾它們,擾亂其他正常程式的工作。通過仔細的檢查與詢問,醫生髮現了開關所在,用針灸、按摩、藥物等方式,幫身體啟動這個程式,剩下的工作就是身體自己的事情了。
疾病好轉程式的啟動有時候並不直接體現為身體不適的減輕,身體可能為了徹底地解決疾病,某些時候的不適會比啟動前還劇烈,疾病的症狀反倒可能更重。人們多半會不理解身體的行為,認為身體無法掌控疾病發展,而去採取中斷程式繼續運行的措施來減輕痛苦。
現代醫學就是這樣看待疾病帶來的痛苦:人體被看作天生就是軟弱無能的,沒有外力幫助人體就會坐以待斃,身體自己對疾病沒有抵抗能力;因此多採用對抗的治療原則,而不是幫患者找到開關所在。這些理論認為只有人為地干涉消除身體不舒服的症狀,才能幫助患者恢復健康,把身體所有變化(包括好轉的變化)多當作敵意,於是發現病變就切除、手術、放療、化療,搞得本來就被病毒程式感染而陷入混亂的身體再雪上加霜。用防毒軟體不論好壞一律清除,這個過程可能幹掉了壞的程式,同時也把好的程式弄得支離破碎,無法復原;或者根本只是殺掉了部分“壞蛋”,還有一部分卻去擾亂其他正常運行程式的工作,疾病從此進入惡性循環;此時即使找到真正對病的修復程式的開關,也可能因為前面一通亂殺,這個程式已經無法啟動了,甚至要患者付出生命的慘重代價。
學會聽聽身體的聲音吧,它有自己處理事情的程式,有些程式看似兇險,但運行的結果都是為身體好,人們要學會觀察身體的意思,幫助它儘早完成任務,而不是去製造障礙。

作品影響

改變中國人健康生態之第一方案

《人體使用手冊》作者吳清忠說:在中國,中里巴人是我欽佩的第一醫家

書評

醫者的新三重境界/[文] 曾昭逸
“上醫治未病,中醫治病初,下醫治病重”,這是通常我們所說的醫者三境界。類似的話還有“上醫治國,中醫治人,下醫治病”,不過此為另一範疇,姑且不論。在此之外,從中里巴人的《求醫不如求己》中,我們還可以看出醫者的新三重境界。
“上醫治未病”,作為最高境界,作者自是認同的,並提出“養生勝於治病”。作者說,許多人關注疾病,而不關注健康,於芸芸眾生著忙於名利之今時,也是振聾發聵,發前人所未發。書中許多實用招數,比如“金雞獨立”、“推腹法”等即為日常養生之道,防病於未發之時,讓人受益匪淺。
“求醫不如求己”,此為第二重境界,本書名即明示了這一點。醫者自古有限,且多為病後急就章,費時費力,成本高昂,且很多時候還很難以治癒。因此,作者主張將身體和疾病的管理權交給常人自己,並告訴他們如何去管理,這對提升民眾健康和福祉是頗有成效的。其理論前提正如作者所說“我們每個人身上本來就百藥齊全”、“穴位就是你隨身的藥囊”。每個人只要改變原有的掛念,再懂些簡易的醫學知識,就可以輕裝上陣,不再為身體煩憂。
至於第三重境界就是以有效方式,廣播福音,教導大眾如何去做。自古“醫不扣門,道不相傳”,又說“教會徒弟,餓死師傅”,中里巴人將多年修為傳播給大眾,其勇氣和膽識自是普通醫者所不如的。但是,光有這種濟世之心腸還很不夠,關鍵還要懂得如何去有效傳達給大眾,也就是說,還要有科普大師的功力。專家話常人不易懂,大眾話又有失科學嚴謹且多是一知半解,這幾乎是所有行業的通病。在醫學和養生普及方面,早的有洪昭光的《健康快車》,近者有吳清忠的《人體使用手冊》,二者皆以深入淺出、切實可行之道而暢行天下。而身為中醫世家且深得中醫之精髓的中里巴人,正是吳清忠欽佩的“第一醫家”,通過此書和和訊網人氣十足的“中里巴人的部落格”,同樣做到了將繁複、不易說清的中醫養生之道以切實、簡易可行的方式告訴給大眾,這是功德無量的。
此外,作者還極力反對一度盛行的“取消中醫”,認為中西醫可以結合,標本兼治,根本用不著互斥排外。以其醫學功底和諸多成功醫例,作者是有足夠發言權的,倒是那些不識國粹、一味強調所謂的“科學至上”者讓人可悲可嘆。
此書和《人體使用手冊》同出一源,追溯到頭都是中里巴人對中醫的理解和實踐,因此兩書可配合閱讀。《手冊》側重理念和醫道,而本書則具備更多簡便易學、不費成本的實用技巧,儘管兩者的書名互換一下可能更為貼切。
化疾病為成長動力
台灣吳清忠所著《人體使用手冊》以其對中醫理論的深入理解和雅俗共賞的寫作手法在華人讀者中享有盛譽,40萬冊的發行量創造了大眾健康類圖書的發行記錄。在人們開始廣泛關注中國傳統醫學的時候,吳清忠的中醫啟蒙老師中里巴人也推出了自己的養生療疾寶典《求醫不如求己》,出版社表示,此書堪稱“改變中國人健康生態的第一方案”。
中里巴人本名鄭幅中,父親是八卦掌第四代傳人。中里巴人自幼師承父親的道家導引養生之功,還從祖父的親書秘笈中汲取中醫精髓,悟得醫道同源的意趣。吳清忠和中里巴人交往十餘年,他說:“在中國,中里巴人是我最欽佩的第一醫家,是我的中醫啟蒙老師。”中里巴人則謙稱:“老吳在年齡上比我大將近20歲。其實老吳就是這樣的人,老頑童,就像金庸筆下的周伯通,從來沒有名份尊卑的概念。”
中里巴人和吳忠清在上海相識,常常在一起品茶聞香、談醫論道,甚至一起打坐誦經,十分投緣。談到吳忠清,中里巴人評價說:“老吳極為聰明,有過目不忘之能。記得我曾與他談論中醫的五運六氣之法,結果,不到一個時辰他已熟記於心了。老吳當時就已對中醫養生有著很獨特的見解,並由此涉獵了現代生物學、心理學等許多領域。”
和吳清忠一樣,中里巴人最初也是在網上通過部落格闡述自己的中醫養生理念、解答網友關於疾病治療的問題。正如他的書名所說,他主張“求醫不如求己”,他認為:“對待自己的身體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疾病就是孩子的惡作劇,是孩子野性的一種宣洩,它是一種巨大的能量,完全可以轉化為成長的動力,但我們總是敵視和恐懼這種能量,不惜耗費更多的能量來清除它。其實,一切治療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激發患者的自愈潛能。我們每個人身上本來就百藥齊全,都在經絡穴位中翹首待選,只看醫者和本人會不會用它了。”

《求醫不如求己》是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國醫健康絕學”系列圖書中的第一部,該書策劃人馬松說:“中醫作為中國的四大國粹之一,國人了解甚少,這非常遺憾。出版這一系列圖書是為了讓人們對中醫這個寶藏多一些了解,並且把這些簡易實用的養生療疾方法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用中醫打造健康。”

圖書目錄

代序
第一章 對待身體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
獻給父母的愛
即時的回報
一切醫療的最終目的都是激發患者的自愈潛能
原來生病並不是一個人的病
身體的開關——人體自我的診斷程式
每個人的身體都是陰陽不平衡的
如果疾病是,那么身體該如何養它
……
第二章 保養先從經絡開始
第三章 我們每個人向上本來就百藥齊全
第四章 自己才是藥師
第五章 慢性病可以這樣去治
第六章 思考疾病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