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嶼之波》

《鼓浪嶼之波》

《鼓浪嶼之波》是一首表達海峽兩岸同文同祖,相思相望,盼望和平統一的一首歌曲。由李光羲首唱,後鄭緒嵐演唱首次獲獎。1984年張暴默在新年晚會上的演唱便在全國範圍內傳播。後來中央電台對台部又選用了殷秀梅的演唱。這首歌也是歌手夢之旅合唱組合演唱的歌曲作品之一。廈門環島路上有同名音樂雕塑——鼓浪嶼之波,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五線譜音樂雕塑”,已被列入吉尼斯世界之最,是廈門的著名旅遊景點之一。

歌曲《鼓浪嶼之波》
曲譜 《鼓浪嶼之波》曲譜 《鼓浪嶼之波》

作曲:鍾立民 作詞:張黎、紅曙
歌詞:
鼓浪嶼四周海茫茫,
海水鼓起波浪,
鼓浪嶼遙對台灣島,
台灣是我家鄉.
登上日光岩眺望,
只見雲海蒼蒼,
我渴望,我渴望,快快見到你,
美麗的基隆港!
music...
母親生我在台灣島,
基隆港把我滋養,
我緊緊偎依著老水手,
聽他講海龍王.
那迷人的故事吸引我,
他娓娓的話語記心上,
我渴望,我渴望,快快見到你,
美麗的基隆港!
music......
鼓浪嶼海波在日夜唱,
唱不盡骨肉情長,
舀不乾海峽的思鄉水,
思鄉思鄉啊思鄉,
鼓浪鼓浪啊鼓浪,
我渴望我渴望快快見到你,
美麗的基隆港
思鄉水鼓動波浪,
思鄉思鄉啊思鄉,
鼓浪鼓浪啊鼓浪,
我渴望我渴望快快見到你,
美麗的基隆港
music...

創作背景

1981年底,在海峽兩岸“和平統一”的背景下,福建省委
鼓浪嶼之波
對台辦、福建省台灣同胞聯誼會、福建人民廣播電台、福建電視台等聯合組織了一次音樂採風創作活動,省內外的十多位詞曲作家深入福建省的平潭、晉江、惠安崇武、廈門等地,創作了百餘首表達海峽兩岸骨肉親情的台灣題材歌曲,《鼓浪嶼之波》是其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一首。詞曲作家張藜、紅曙、鍾立民在鼓浪嶼登上了日光岩,共同寫下了《鼓浪嶼之波》。

相關介紹

夢之旅——中國目前最知名的演唱組合(男女聲三重唱),他們的演唱專輯《流淌的歌聲》把曾經傳唱中國大江南北的歌,運用通俗唱法美聲唱法民族唱法重新加以演繹,讓聽眾欣賞到完美結合所帶來的美好聽覺感受:歌聲像涓涓細流,輕輕緩緩,流進聽者的耳中,直灌人們的心田。新演繹的老歌不僅喚起了人們久遠的回憶,重溫往昔的歷程,也讓人獲得嶄新印象:原來這些老歌可以唱得這么美、這么動人!這些動聽的鏇律,曾經在我們心中留下難忘的記憶。今天,編者們又獨具匠心地將它用三重唱編曲手法重新錄製出與眾不同,風格獨特的全新視聽精品。擔任這次演唱的"夢之旅"三重唱組合由廣州著名和音首席鍾惠嫦,著名通俗女歌手常安,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吳哲銘合作而成,他們大膽將通俗唱法容為一體,這樣的三重唱組合在國內尚屬首創。經他們演唱的歌曲層次清晰,線條鮮明,感人肺腑,聽後給人一種美的享受。一.演唱組基本情況在夢之旅之前,頗是聽了一些演唱組的作品,比如天使合唱團,青燕子組合,而其中,我最為推崇的便是與夢之旅特色比較相似的黑鴨子演唱組,這兩個演唱組的共同特點就是以和聲的形式翻唱經典作品——這些作品有的在年歲上可以當我們爺爺了,當然也有近年流行樂壇中極端流行的曲目——很長一段時間裡,我認為黑鴨子可以說是國內演唱組毫無疑問的NO.1,於是聽到夢之旅的時候,高興之餘,不免大吃一驚:竟然還有可以與黑鴨子媲美的演唱組!在此需要提一下的是台灣的“音樂磁場”,可以將他們理解為演唱組,情況與黑鴨子、夢之旅有一定相似之處,將另文介紹。關於“夢之旅”創建的初衷,出品人韓乘光說:時下音樂組合很多,但形式單一,要么是男聲,要么是女聲,且演唱方法很單一,借鑑種種經驗,最後他們組建了這個男女聲三重唱———“夢之旅”演唱組,這也是夢之旅有別於其他演唱組的最大特點——當然男女聲並用並非他們的創新,“音樂磁場”至少早了許多。目前網上關於她們的資料不是很多,比較散亂,下面歸納一下夢之旅的基本情況:1.成員(男女聲三重唱)常安:通俗唱法,川妹子吳哲銘:美聲唱法,男中音鍾惠嫦:和聲之王,廣州姑娘編曲:梁軍作品:韓乘光2.作品2001年演唱組成立2001-2002流淌的歌聲01-122002.06流淌的歌聲13-142003年流淌的歌聲15-162004.09流淌的歌聲17-18二.特點從聲音上講,夢之旅的歌結合運用了通俗與美聲唱法:通俗唱法的常安與音色寬厚的美聲唱法男中音吳哲銘為演唱組主唱,而有“和聲之王”美譽的廣州姑娘鍾惠嫦則把二人和諧地連線到一起。與黑鴨子相似,“夢之旅”的總體風格是“溫馨、恬靜、抒情”,編曲簡單,伴奏音樂完全為和唱讓路,伴奏音樂只是提供了一個清淡的背景,毫無喧賓奪主之感,聽眾聽到的更多是完美的和聲,聞之如飲佳釀,醇而悠長。不免又想起近年的經典翻唱專輯。比如劉歡的《六十年代生人》,韓紅的《紅》,還有新近號稱“低音炮”的趙鵬,令人驚艷無比的翻唱三首經典歌曲的雲南小姑娘朱婧,楊鈺瑩的最新兩張專輯,還有今年竄火的刀郎,當然了,經典翻唱肯定是少不了德德瑪啊這等民歌“歌唱家”——我一直狠疑惑為什麼不稱他們為歌手而偏叫我狠不感冒的“歌唱家”,流行歌手中零星翻唱的例子也頗多,估計是無可統計的了,劉歡的專輯不用說了,肯定是近年經典專輯之一,韓紅的專輯估計只能用慘澹形容,趙鵬的專輯我狠喜歡,應該是頗受好評——然而,我要說的是,他們的翻唱實在少矣!少量的翻唱,兼且是超級經典的翻唱,只需表現不賴,要么有些新意,要么扯出一堆懷舊風潮,便有成功可能,而無論是黑鴨子或者夢之旅,單獨的隨便拿出一首,都很有令人驚艷的可能。從唱功上看,黑鴨子與夢之旅實在高出太多太多。擁有如此大量的優秀作品,與隨性一般翻唱經典歌曲的流行歌手們相比,夢之旅與黑鴨子才是真正的大家。當然,比起原唱,也許夢之旅們的翻唱會有這樣那樣的不足,然而他們的歌作為休閒歌曲,實在是贊到極點。三.作品概況作品主要包括兩個部分:經典曲目,包括革命歌曲或者經典民歌,這其中有不少經典影視插曲/主題歌;近二十年來流行樂壇上的流行歌曲,從這一點上說,這部分可以說是“口水歌”了,像邰正宵的《一千零一夜》、毛寧的《濤聲依舊》、周華健的《花心》《再回首》等等。作品既有來自大陸,也有的來自台灣。國外?沒考證,嘿嘿,歌太多了,還不曾從頭到尾聽過一遍。截至2004年9月,夢之旅共發行專輯18張,都是《流淌的歌聲》系列。自成軍到02年的兩年間發行專輯速度最快,一口氣出了12張,往後三年每年2張。這些專輯之間,時間順序對風格並沒有太大的影響,可以說是一以貫之,差別只在於曲目的不同而已。四.推薦關於優秀曲目的推薦——我往往是一股腦的加入播放器,他們的歌,並無需特別的推薦,全部聽就是了。自然,具體的分析,還是有極好與較好之別,不過這些差別沒有太大意義。關於夢之旅的歌,我認為最佳的欣賞方式,便是在一間暖色的房間,關掉電視,撇開戎務,拿一本書,靜靜的坐,似有若無的聽;或是將他們的歌聲輕輕的放,作為背景,然後與心得好友,聊聊天,可稱人生樂事矣!

歌曲賞析

我聽《鼓浪嶼之波》,更加思念我的母親和故鄉……動盪起伏的音樂節奏比海浪的運動更富生機,純美透明的鏇律更使我心曠神怡。(曉涼,原載《青年歌聲》1987年第2期)

《鼓浪嶼之波》作為一支思鄉曲,歌詞試圖表達的是,由於海峽的阻隔,旅居大陸、鄉愁難以舒解的台灣同胞在廈門鼓浪嶼登高遠眺的情景,貫穿其中的是盼望海峽兩岸和平統一的主題。歌詞中提到的日光岩是廈門的象徵,也是鼓浪嶼最高處。歌詞用日光岩暗含登高眺望、盼望寶島早日回歸團圓之意,也唱出了海峽兩岸同胞期盼統一和濃濃的思鄉之情。(張為娜)

《鼓浪嶼之波》是鼓浪嶼形象氣質的音樂代表,鼓浪嶼人的性格與氣質,高尚、優雅、精緻,帶有彬彬有禮的謙謹、含蓄蘊藉的懇切、婉轉低回的感傷,這種氣質不經意間在《鼓浪嶼之波》的鏇律中得到了體現、闡明和釋放。(鼓浪嶼管委會主任曹放)

作者簡介

鍾立民,1925年生,江西南昌人。作曲家、編審,曾任《歌曲》編輯、副主編,主要歌曲作品有:《我尋找你,陶然亭》、《瑞麗江之夜》、《北京呼喚我》、《火的記憶》、《情愛香港》,
鍾立民鍾立民
《鼓浪嶼之波》是其代表作之一。另外,鍾先生還創作了《我愛鼓浪嶼》、《鼓浪嶼
鍾立民
之戀》、《啊,鼓浪嶼》三首與鼓浪嶼相關的歌曲。
張藜張藜

張藜
張藜
1932年生,遼寧大連人。著名詞作家,國家一級編導,筆名樺成林、鍾子玉,與喬羽、閆肅被譽為當代詞壇的三駕馬車。北京音樂家協會理事,中國音協會員,《詞刊》編委、中國音樂文學學會副主席。代表作:《籬笆牆的影子》、《亞洲雄風》、《我和我的祖國》、《山不轉水轉》、《鼓浪嶼之波》等。

音樂雕塑——鼓浪嶼之波

鼓浪嶼之波鼓浪嶼之波

馬拉松的賽道環島路上,成為廈門著名的音樂雕塑,亦稱為“鼓浪嶼之波”。由李輝解設計,廈門路橋工程公司施工完成。

音樂雕塑“鼓浪嶼之波”,由兩張高約3.5米、寬約4米多的花崗岩曲譜和長長的五線譜組成的,共有247.59米長,鋪在環島路上的綠色隔離帶上,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五線譜音樂雕塑”,已被列入吉尼斯世界之最,是廈門的著名旅遊景點之一。

其他相關相類作品

1、詩詞:

《鼓浪嶼上望金門》2006年

左河水

曾登岩頂雨瀟瀟,今望浯洲浪漸消。

隔岸彼門一咫尺,東風何日助西飄。

(前兩句寫作者在台灣陳水扁執政時與連戰“和平之旅”後兩次登嶼的海峽不同情形;後兩句寫盼台灣回歸祖國懷抱)

歌曲《海峽月》歌曲《海峽月》

2、歌曲

《海峽月》

張立國詞,左河水

發表於中國音協《歌曲》雜誌2013-2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