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飛》

《鷓鴣飛》

《鷓鴣飛》是一首中國漢族民間器樂曲,原起於湖南民間樂曲,在江南一帶流傳,樂譜最早見於1926年嚴箇凡編的《中國雅樂集》。

《鷓鴣飛》
中國漢族民間器樂曲。原為湖南民間樂曲,曾有簫獨奏
和絲竹樂等演奏形式,在江南一帶流傳,樂譜最早見於1926
嚴箇凡編的《中國雅樂集》。20世紀50年代由陸春齡、趙松庭等分別改編成笛子獨奏曲,並成為南方曲笛的代表性曲目。旋律優美細膩、流暢舒展,富於歌唱性。全曲由引子、慢板、快板組成。引子的旋律悠長寧靜,展現出一派恬美如畫的水鄉景色;慢板部分採用擴充、加花、上二度墊音裝飾等發展手法和氣顫音、指顫音等演奏技巧,使旋律的高音區含蓄柔美、銳而不放,低音區渾厚圓潤、堅實飽滿;快板部分是快速平穩的十六分音符連續進行,旋律更加歡快流暢。演奏時要熟練地控制和運用氣息的變化,充分發揮曲笛圓潤豐滿的音色特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