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舞曲》

《彝族舞曲》

《彝族舞曲》以抒情優美的鏇律,粗獷強烈的節奏,描繪了彝家寨迷人的夜色和人們歡樂舞蹈的場面。《彝族舞曲》是由著名吉他演奏家殷飈先生改編自著名同名琵琶曲,原作曲為柳琴演奏家王惠然。在“1987中國吉他藝術節”上殷飈先生演奏此曲,受到來自法國、日本、西班牙、奧地利和阿根廷等國藝術家稱讚,成為一首在吉它界中頗有影響的吉它名曲。著名吉他教育家陳志先生稱讚《彝族舞曲》在古典吉他演奏與創作民族化方面做了可貴的探索。

基本信息

作品簡介

王惠然1965年創作的琵琵獨奏曲,取材於雲南彝族《海菜腔》、《煙盒舞》。樂曲以優美抒情的鏇律,粗獷強悍的節奏,生動地描繪了彝族山寨迷人的夜色風光,男女青年們熱情舞蹈的歡樂場面。以抒情優美的鏇律,粗獷強烈的節奏,描繪了彝家山寨迷人的夜色和人們歡樂舞蹈的場面,音樂富有濃郁的民族特點,並具有強烈的時代氣息,深客群多音樂家喜愛,被改編成古箏三弦揚琴、阮獨奏曲及管弦樂曲。

《彝族舞曲》演奏《彝族舞曲》
《彝族舞曲》殷飈將它改編成吉它獨奏曲,1987年參加在珠海舉辦的中國國際吉它藝術節中得到國內外的高度讚揚,成為一首在吉它界中頗有影響的吉它名曲。

樂曲以輪指開始,在恬靜、優美的引子後,用雙弦滾奏出悠揚的巴烏聲。這一取自彝族民歌《海菜腔》的音調,由遠至近,似乎是夜幕降臨下的彝族山寨朦朧而靜謐,象徵著愛情之花的巴烏聲已經響起。

接著,樂曲的主題出現了,它是根據彝族民間樂曲《煙盒舞曲》改編的。運用了琵琶上最有光彩的中音區,以雙音與柔美的推挽滑音手法,奏出了柔和優美的鏇律,生動地描繪了姑娘們輕逸俏皮又略帶羞澀的舞姿。其中又兩次穿插用長挑輪演奏的,較為激動的鏇律,富於歌唱性,表現了姑娘們涌動著的激情。

《彝族舞曲》《彝族舞曲》曲譜

然後,歡樂的快板開始。強勁粗獷的音調,刻畫了小伙子們跳舞的陽剛勇猛氣質。其間出現用快速挑輪演奏的鏇律,流露出小伙子們抑制不住的興奮急迫的心情。樂曲又運用了對比性的樂句,強有力的節奏,短促的音調,使整個舞蹈場面更為活潑火紅,並通過音區的逐層翻高,強烈的拂輪把樂曲推向熱烈的高潮。

接下來出現一小段以均勻音型陪襯的長音鏇律。速度的突慢,對比鮮明。隨之,渾厚深沉的一連串排比短樂句,樂音堅實有力、熱烈紅火。尾部以音區的逐層提高把把音樂推向高潮。而後,再次呈現對比性的抒情段落。更加充分發揮了曲首悠揚的笛聲和歌聲,展現了一個更加恬美、朦朧的意境,表達一對對戀人互吐衷腸,情意綿綿的情景。

最後重複主鏇律,漸弱漸遠,如同熱戀的青年男女沉浸於幸福之中,意境深遠。

在此曲中,王惠然首創“四指輪”技法。即在傳統扣輪、挑輪、勾輪的指法基礎上,把右手大指分離出來,用食、中、無名和小指作輪。大指彈奏獨立的伴奏聲部,以奏出復調或和聲效果。

此曲已成為中國琵琶史上第四次高潮的代表性作品之一。

作者簡介

王惠然(1936-)柳琴、琵琶演奏家,作曲家。首屆中國藝術節金杯獎、會演指揮獎獲得者,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琵琶研究會理事,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多次出任中國和國際級比賽評審,樂器製造廠顧問,現任珠海女子室內中樂團藝術總監,前衛民族樂團藝術指導兼指揮。是一位集作曲、指揮、演奏、教育及樂器改造於一身,成就顯赫的著名民族音樂家。生於上海。從小酷愛民族民間音樂,十三歲起自學琵琶、月琴等,立志

《彝族舞曲》作者 王惠然
從事民族器樂的演奏和創作。其演奏富有激情,處理細膩。曾創作琵琶獨奏曲《彝族舞曲》、《春天沂河》等樂曲,多次在全軍文藝會演和全國調演中榮獲創作獎。在演奏法方面,他首創了琵琶“四指輪”技法,大大擴展了琵琶的表現力,並參與發明三弦柳琴、四弦高音柳琴。另著有《柳琴演奏法》一書。

二百多年來,柳琴只用於戲曲伴奏,至一九五八年王氏成功研製了三弦及四弦高音柳琴,並以濃郁的傳統民族風格,加以現代氣息及技巧,創作出“春到沂河”、“幸福渠”等獨奏曲,一時間成為中國電台經常播放的樂曲,家傳戶曉,影響深遠。此後王氏還創作了更大型的柳琴協奏曲,使柳琴的技巧更趨完美。王氏所譜寫的大型合奏曲、吹打樂、琵琶曲及五十幾首柳琴曲,獲得“二十世紀華人音樂經典”等十餘項中國與國際性大獎,首創的“四弦高音柳琴”獲中國樂器改革最高獎。此外,王氏亦錄製了“王惠然作品專輯”等多張唱片及電視音樂片“琴弦上的追求”專輯,確定了他對柳琴演奏技巧和藝術的形式、發展和規範化作出的巨大貢獻。王氏曾多次遠涉海外表演,學生亦遍及世界各地,論文和著作亦於世界多處發表。王氏的指揮技巧爽朗細膩,深具魅力,曾四次赴港指揮香港中樂團、香港青年中樂團、香港演藝學院中樂團,九四年率前衛民族樂團訪港表演,均獲巨大的成功,受到各界熱烈讚賞。

作品內容

琵琶原曲共分為九個部分。
〔一)以輪指開始,慢起漸快,猶如悠揚的笛音。接著從彝族山歌《海菜腔》發展而來的緩慢自由、色彩朦朧的鏇律,描繪了恬靜朦朧的山寨美景。
〔二)主題源自彝族民間樂曲《煙盒舞曲》,琵琶演奏時以推挽指法奏出柔美的滑音,鏇律優揚,富於歌唱性,並伴以舞蹈性節奏音型,生動地描繪了姑娘們輕盈的舞姿。

《彝族舞曲》相關書籍
(三)與(四)主題鏇律被簡化,速度突然加快,力度加強。運用掃弦技巧,刻畫了小伙子們跳舞的陽剛勇猛氣質,使舞蹈場面更為熱烈。
〔五)出現一小段以均勻音型陪襯的長音鏇律。速度的突慢,對比鮮明。尾部又回到(四)段的快速度。
〔六)段渾厚深沉的一連串排比短樂句,樂音堅實有力、熱烈紅火。尾部以音區的逐層提高把把音樂推向高潮。
(七)與[八]再次呈現對比性的抒情段落。更加充分發揮了曲首悠揚的笛聲和歌聲,展現了一個更加恬美、朦朧的意境,表達一對對戀人互吐衷腸,情意綿綿的情景。
(九)重複主鏇律,漸弱漸遠,如同熱戀的青年男女沉浸於幸福之中,意境深遠。

在此曲中,王惠然首創”四指輪“技法。即在傳統扣輪、挑輪、勾輪的指法基礎上,把右手大指分離出來,用食、中、無名和小指作輪。大指彈奏獨立的伴奏聲部,以奏出復調或和聲效果。

在殷飈之前的八十年代初期,也有不少的人將《彝族舞曲》改編成吉他獨奏曲,出現在一些中級古典吉他教材中,彈出來也非常動聽。殷飈改編的曲子的確有其獨到之處,他充分運用了古典吉他的演奏特點,聽來可謂與琵琶原曲的演奏效果不相上下。

相關條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