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葫蘆笙舞

彝族葫蘆笙舞

西疇彝族葫蘆笙舞流傳於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西疇縣雞街曼村。曼村為彝族花倮人聚居的村落。花倮人的葫蘆笙舞是一種古老的彝族民間舞蹈,以軀體“S”形前後曲動的典型舞姿而獨樹一幟,展現著古代滇人葫蘆笙舞的遺韻,說明曼村花倮人的葫蘆笙舞是由古滇先民舞蹈傳承而來,有其特定的歷史文化內涵。2006年5月20日,彝族葫蘆笙舞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簡介

彝族葫蘆笙舞彝族葫蘆笙舞

倮人的葫蘆笙舞是一種古老的彝族民間舞蹈,流傳於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西疇縣雞街曼村。據記載:花倮人是彝族的一個支系,總人數約有二千餘人,有自己的語言,但沒有文字。曼村為彝族花倮人聚居的村落。在開化古銅鼓圖飾上,有4個頭戴羽冠、衣著羽衣、吹葫蘆笙翩翩起舞的舞人飾紋,舞姿正是一個典型的“S”形前後曲動的造型動作。即此可以證明在漫長的歷史年代,古滇先民跳葫蘆笙舞時,是頭戴羽冠、手執羽毛、身穿羽衣、屈肢頓足而周鏇飛舞。今天曼村花倮婦女的頭飾和服飾仍保留有一些“羽冠”和“羽衣”的痕跡,說明曼村花倮人的葫蘆笙舞是由古滇先民舞蹈傳承而來,有其特定的歷史文化內涵。葫蘆笙舞有其獨特的地方,當一男性吹響葫蘆笙時,婦女們便排成排,聞笙起舞,從頭部至足踝一刻不停地呈"S"形擺動,動作簡潔明快,節奏則與迪斯科舞相近,因此被著名舞蹈家、中國舞蹈家協會副主席戴愛蓮譽為"中國式的迪斯科

歷史溯源

彝族葫蘆笙舞彝族葫蘆笙舞
葫蘆笙舞的來歷,有這樣一個傳說,花倮人的祖先在奔波遷徙過程中,只剩下母親瑪索和女兒紅妹相依為命,紅妹長大後,被鄰近的一條蛇精捲去,瑪索鬥不過蛇精,哭得死去活來,躺在荒山上又累又餓,隨手採下身邊的蕎籽吃下,不久她生下一男孩,並很快長大成人。一天飛來一隻怪鳥,不停地叫:"姐姐紅妹,姐姐紅妹"。他去問母親,瑪索流著淚告訴他紅妹的故事。男孩一怒之下,跟著怪鳥來救紅妹,怪鳥停在田間一隻巨大的葫蘆上,不走了,不停地用嘴啄擊葫蘆,發出奇特的聲音。男孩採下葫蘆,製成葫蘆笙,和怪鳥來到蛇洞,他一吹響葫蘆笙,頓時天昏地暗,電閃雷鳴,蛇精在葫蘆笙聲中不斷地呈"S"形扭動,尾巴完全放開了卷著的紅妹,直到氣絕身亡。姐弟回到家並從此繁衍後代。此後,花倮婦女就以跳葫蘆笙舞來驅逐纏在身上的"蛇精",並流傳到現在。

藝術特色

彝族葫蘆笙舞彝族葫蘆笙舞
花倮人的葫蘆笙舞以軀體"S"形前後曲動的典型舞姿而獨樹一幟,展現著古代滇人葫蘆笙舞的遺韻。在開化古銅鼓圖飾上,有4個頭戴羽冠、衣著羽衣、吹葫蘆笙翩翩起舞的舞人飾紋,舞姿正是一個典型的"S"形前後曲動的造型動作。即此可以證明在漫長的歷史年代,古滇先民跳葫蘆笙舞時,是頭戴羽冠、手執羽毛、身穿羽衣、屈肢頓足而周鏇飛舞。今天曼村花倮婦女的頭飾和服飾仍保留有一些"羽冠"和"羽衣"的痕跡,說明曼村花倮人的葫蘆笙舞是由古滇先民舞蹈傳承而來,有其特定的歷史文化內涵。在花倮人的重要節日時,全村男女老幼歡聚於場院,婦女身穿節日盛裝,在葫蘆笙的伴奏下,圍成圓圈翩翩起舞。蕎菜節是花倮人自己獨特也是最隆重的節日,如同過春節,村民一般停工數日,多邀請親朋好友相聚,殺豬宰雞祭獻祖宗和神靈。節日期間,男女老少身著盛裝,全村歡聚,跳葫蘆笙舞和弦子舞,通宵達旦。葫蘆笙舞有牙虐(站著跳)、牙慶(起步跳)、牙拉(移步翻身)、牙降(走圓圈)、牙穩(穿花)、牙搞(對點頭)和牙敢(前跳又後跳)等七種不同的舞蹈套路,每一種套路都有不同的葫蘆笙曲調吹奏,音樂較為豐富。

獨特樂器

花倮人葫蘆笙製作工藝特別,五根長短不一的竹管,在根部嵌竹或銅製簧片,插入葫蘆製成的音斗,三支笙管側面開有音孔,最短的一支在音斗背後也開有音孔,最長的一支頂端還套有一個小葫蘆,以增加共鳴。

舞蹈規則

彝族葫蘆笙舞彝族葫蘆笙舞
葫蘆笙舞,吹笙的為男性,跳舞的為女性。舞蹈時,吹葫蘆笙者為領舞,只要葫蘆笙一響,婦女們便兩人一對,並肩挽臂,緊靠站立,攜手隨葫蘆笙吹出的節拍,踏地頓足,扭肢擺 裙,娑娑起舞。整個葫蘆笙舞分7路。第一路叫牙虐(站著跳);第二路叫牙慶(起步跳);第三路叫牙拉(移步翻身); 第四路叫牙降(走圓圈);第五路叫牙穩(走穿花);第六路叫牙搞(對點頭);第七路叫牙敢(前跳又後跳)。每一路的名稱,既有隊形變化的含義,又有舞蹈的內容。如第四路為“撒棉籽”,第五路為“收棉花”,第六路為“紡棉花”,第七路為“織布”。每一路都有固定的舞曲,舞曲以56123五音構成,多微調式和商調式,或者兩種調式相互交替。舞曲音樂節奏緩慢,韻律穩沉。舞姿的動態造型,以一拍一次的膝部屈伸來帶動腰肢、胸部和下頜部呈“S”形的前後扭動,動律向下。舞蹈時,不管隊形怎樣變化,舞圈都要不斷向右或向逆時針方向行進。

現狀

彝族葫蘆笙舞彝族葫蘆笙舞
由於花倮人長期居住於高山之巔,人口稀少而又幾乎處於與外界隔絕這樣一個兩縣交界的地理環境之中,加上生活基礎和風俗習慣,花倮人就完全具備了保留原始舞蹈遺風的客觀條件。但是由於生產生活的變化和外來文化的衝擊,彝族葫蘆笙舞的藝術特色和文化內涵正逐漸減弱,表現形式日趨單一,傳承上也出現不容樂觀的現象,應儘快加以保護和搶救。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彝族葫蘆笙舞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