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精兵簡政問題給謝覺哉、陳正人的信》

《關於精兵簡政問題給謝覺哉、陳正人的信》

《關於精兵簡政問題給謝覺哉、陳正人的信》寫於一九四二年八月十九日。

內容

陳正人陳正人

覺哉、正人二同志:
今天所談二屆參議會應以準備精兵簡政為中心,在開會以前應實行精簡,開會以後應檢查(點驗)精簡,而精簡包括精少、效能、統一諸方面。今看本日(十九日)報紙精兵簡政在晉冀魯豫邊區》一文,所包事項尤多,尚有節省、反官僚主義諸項,此文我看很好,請你們也看一看,是否我們這裡可以完全仿效?此事應在整風學習完後來一個如像整風這樣的大舉,方能普遍、深入與切實見效,過去還只是耳邊風。
敬禮!
毛澤東
八月十九日

人物簡介

謝覺哉謝覺哉

謝覺哉,當時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副書記、陝甘寧邊區參議會副議長。
陳正人(一九○七――一九七二),江西遂川人,當時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組織部部長。

出處

根據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三年出版的《毛澤東書信選集》刊印。

關於精兵簡政

解釋

精減人員,縮減機構。

歷史運用

1941年12月17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對敵後抗日根據地工作的指示》,提出必須普遍地實行“精兵簡政”。從本年初開始,由於日偽對抗日根據地實行大規模的殘酷“掃蕩”,抗日根據地明顯縮小,財政經濟極端困難。在這種情況下,必須相應地縮小軍政機構,才能克服物質困難,以適應戰爭的需要。在11月召開的陝甘寧邊區第二屆參議會第一次會議上,當時米脂縣參議會議長、開明士紳李鼎銘等11人便有針對性地提出了“精兵簡政”的主張。中國共產黨對此主張立即採納,並於當日起開始在各抗日根據地內廣泛施行,中共中央指出:為進行長期鬥爭,準備將來反攻,必須普遍地實行精兵簡政;精兵簡政,節省民力,是目前迫切的重要的任務。中共中央要求各抗日根據地的政權、黨、民眾團體脫離生產的人數必須縮減,務求全部脫離生產的人數不超過、甚至更少於居民的3%。中央軍委也發出相應指示。要求全軍整頓組織機構,精簡機關,充實連隊,加強基層。中共中央還指示,精簡下來的幹部不應降級使用,而應集中於山地或送一部分到中央,加以長期培訓,以備將來使用。

出處

李鼎銘是我國抗日戰爭時期陝甘寧邊區著名的開明紳士,在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的感召下,毅然與中國共產黨合作。1941年曾任米脂縣參議會議長,陝甘寧邊區參議員、邊區政府副主席,在爭取抗日戰爭勝利和人民民主事業中,作了許多有益工作,成為我國民主革命時期一位愛國民主的代表人物、中國共產黨的真摯朋友。他提出的“精兵簡政”名載史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