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訪邊城》

《重訪邊城》

1961年秋,張愛玲先到台灣,再訪香港。這段遊記張愛玲於1963年寫成英文本A Return To The Frontier,80年代又以中文重寫出《重訪邊城》,是張愛玲生平唯一描寫台灣的文章。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作者:張愛玲著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9-6-1
重訪邊城重訪邊城

版次:1
頁數:281
開本:32開
ISBN:9787530209714

編輯推薦

張愛玲遺稿《重訪邊城》首度發表,這是張愛玲生平唯一描寫台灣的散文。
讀《小團圓》,不能不看張愛玲散文!
如果缺乏對張愛玲的生平與人際關係的深入了解,則很難讀懂《小團圓》。而本書所收《對照記》是解讀其中種種線索與人物的最佳鎖鑰。
散佚作品《人間小札》《編輯之癢》《張看附記》首次收錄
唯一授權華麗新版

內容簡介

1961年秋,張愛玲先到台灣,再訪香港。台灣和香港,在張愛玲眼中皆屬懸在大陸邊上的“邊城”,而與中國大陸一水之隔的台灣又和同內地接壤的香港風格完全不同。透過她的犀利之筆,我們看到了現今台灣早已忘卻的文化特質,以及舊時香港色香味俱全的市民生活。

作者簡介

張愛玲:1920年9月30日出生於上海,原名張煐。1922年遷居天津。1928年由天津搬回上海,讀《紅樓夢》和《三國演義》。1930年改名張愛玲,1939年考進香港大學,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投入文學創作。兩年後,發表《傾城之戀》和《金鎖記》等作品,並結識周瘦鵑、柯靈、蘇青和胡蘭成。1944與胡蘭成結婚,1945年自編《傾城之戀》在上海公演;同年,抗戰勝利。1947年與胡蘭成離婚,1952年移居香港,1955年離港赴美,並拜訪胡適。1956年結識劇作家賴雅,同年八月,在紐約與賴雅結婚。1967年賴雅去世,1973年定居洛杉磯;兩年後,完成英譯清代長篇小說《海上花列傳》。1995年九月逝於洛杉磯公寓,享年七
十四歲。

主編簡介

陳子善:文學史學者,因對張愛玲的研究而為海內外文學愛好者熟知。1948年生,上海市人,就讀於上海師範大學中文系,英國劍橋大學、美國哈佛大學訪問學者。曾任華東師範大學圖書館副館長,現為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現代文學數據與研究中心主任。長期致力於張愛玲、周作人、郁達夫、梁實秋等現代作家史料的整理和研究,著有《遺落的明珠》、《中國現代文學側影》、《文人事》、《撈針集》、《說不盡的張愛玲》、《生命的記憶》等。

目錄信息

亦報的好文章
張愛玲短篇小說集自序
愛默森的生平和著作
梭羅的生平和著作
憶胡適之
談看書
談看書後記
張看自序
張看附記
對現代中文的一點小意見
人間小札
羊毛出在羊身上
關於笑聲淚痕
惘然記

海上花的幾個問題
回顧傾城之戀
關於小艾
表姨細姨及其他
談吃與畫餅充飢
續集自序
“嗄?”?
草爐餅
對照記
編輯之癢
四十而不惑
憶西風
笑紋
重訪邊城
一九八八至——?

書摘插圖

亦報的好文章

從前在中學裡讀書的時候,總是拿著一本紀念冊求人寫,寫來寫去總是“祝你前途光明!××學姊留念。”或者抄上一首英文詩:“在你的回憶之園中,給我插上一棵勿忘我花。”這是最普遍採用的一首,其次便是“工作的時候工作,遊戲的時候遊戲,……”以下還有兩句,記不清了。最叫人掃興的是那種訓誡式的“為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給人寫紀念冊,也的確是很難下筆的。我覺得在一個刊物的周年紀念的時候寫一篇文章,很像在紀念冊上題字。不過因為是《亦報》,就像是給一個極熟的朋友寫紀念冊,卻又感到另一種困難,因為感想太多,而只能夠寫寥寥幾個字,反而無從寫起來了。
我到店裡去買東西,看見店伙伏在櫃檯上看《亦報》,我馬上覺得自己臉上泛起了微笑。又有一次去看醫生,生了病去找醫生,總是懷著沉重的心情的,但是我一眼瞥見醫生的寫字檯上攤著一份《亦報》,立刻有一種人情味,使我微笑了。一張報紙編得好,遠遠看見它攤在桌上就覺得眉目清楚,醒目而又悅目。報紙是有時間性的,注定了只有一天的生命,所以它並不要求什麼不朽之作,然而《亦報》在過去一年間卻有許多文章是我看過一遍就永遠不能忘懷的。譬如說十山先生寫的有一篇關於一個鄉村裡的女人,被夫家虐待,她在村里區里縣裡和法院裡轉來轉去,竟沒有一個地方肯接受她的控訴,看了這篇文章,方才覺得“無告”這兩個字的意義,真有一種入骨的悲哀。
天天翻開《亦報》,就有機會看到這樣的文字,真要謝謝《亦報》。祝它健康。
初載一九五。年七月二十五日上海《亦報》,未收集。張愛玲短篇小說集自序
我寫的《傳奇》與《流言》兩種集子,曾經有人在香港印過,那是盜印的。此外我也還見到兩本小說,作者的名字和我完全相同,看著覺得很詫異。其實說來慚愧,我寫的東西實在是很少。《傳奇》出版後,在一九四七年又添上幾篇新的,把我所有的短篇小說都收在裡面,成為《傳奇》增訂本。這次出版的,也就是根據那本“增訂本”,不過書名和封面都換過了。
內容我自己看看,實在有些惶愧,但是我總認為這些故事本身是值得一寫的,可惜被我寫壞了。這裡的故事,從某一個角度看來,可以說是傳奇,其實像這一類的事也多得很。我希望讀者看這本書的時候,也說不定會聯想到他自己認識的人,或是見到聽到的事情。不記得是不是《論語》上有這樣兩句話:“如得其情,哀矜而勿喜。”這兩句話給我的印象很深刻。我們明白了一件事的內情,與一個人內心的曲折,我們也都“哀矜而勿喜”吧。
一九五四年七月於香港
收入一九五四年七月香港天風出版社《張愛玲短篇小說集》。

愛默森的生平和著作

愛默森(RalphWaldoEmerson)在一八。三年生於波士頓,早年是個嚴肅的青年。他的青春和他的天才一樣,都是晚熟的。他的姑母瑪麗是一個不平凡的女人,對他有著極深的影響。他日後的成功,一部份可以說歸功於她的薰陶。
他自從在哈佛大學讀書的時候起,就開始寫他那部著名的日記,五十年如一日,記載的大都偏於理論方面。他在一八二九年第一次結婚,只記了短短的一行。兩年後他的元配病逝。一八三五年他第二次結婚,也只記了一行。
他大學畢業後,曾經先後從事各種教育和傳道方面的工作。三十歲那年,他辭去了波士頓第二教堂的牧師職位。隨即到歐洲去旅行,並且會見了卡萊爾(Carlyle)。他發現了卡萊爾的天才,同時卡萊爾也發現了他的天才。這兩個人個性完全相反,然而建立了悠久的友誼,在四十年間繼續不斷地通著信,成為文壇的一段佳話。回國後他在各地巡迴演講。這種生活很艱苦,因為當時的旅行設備相當簡陋,而且他也合不得離開他的家庭。但是他相信這職業是有意義的,所以總算能夠持之以恆地繼續下去。
他的第一部書’《大自然》(Nature)在一八三六年出版,此後陸續有著作發表。一八四七年他再度赴歐時,他的散文集已經馳名手大西洋的東西兩岸。
愛默森的寫作生活很長。但是在晚年他嘗到美國內戰時期的痛苦,內戰結束後不久,他就漸漸喪失了記憶力,思想也難於集中了。他在一八八二年逝世,有許多重要的遺作,經過整理後陸續出版。
英國名作家安諾德(MatthewArnold)曾經說過:“在十九世紀,沒有任何散文比愛默森的影響更大。”事實上愛默森的作品即使在今日看來,也仍舊沒有失去時效,這一點最使我們感到驚異。他有許多見解都適用於當前的政局,或是對我們個人有切身之感。他不是單純的急進派,更不是單純的保守主義者;而同時他決不是一個沖淡、中庸、妥協性的人。他有強烈的愛憎,對於現社會的罪惡感到極度憤怒,但是他相信過去是未來的母親,是未來的基礎;要改造必須先了解,而他相信改造應當從個人著手。
他並不希望擁有信徒,因為他的目的並非領導人們走向他,而是領導人們走向他們自己,發現他們自己。他認為每一個人都是偉大的,每一個人都應當自己思想。他不信任團體,因為在團體中,思想是一致的。如果他抱有任何主義的話,那是一種健康的個人主義,以此為基礎,更進一層向上發展。
他是一個樂觀的人,然而絕對不是一個專事空想的理想主義者。他愛事實——但是必須是“純粹的事實”。他對於法國名作家蒙田(Montaigne)的喜愛,也是因為那偉大的懷疑者代表他的個性的另一面。
他的警句極多,大都是他的日記中幾十年積聚下來的,也有是從他的演講辭中摘出來的。他的書像珊瑚一樣,在海底緩慢地形成。他自己的進展也非常遲緩,經過許多年的暗中摸索。他出身清教徒氣息極濃的家庭,先代累世都是牧師,他早年也是講道的牧師,三十歲後方才改業,成為一個職業演說家,兼事寫作。那時候的美國正在成長中,所以他的國家觀念非常強烈。然而他並不是一個狹隘的“知識孤立主義者”,他主張充分吸收歐洲文化,然後忘記它;古希臘與印度文化也給予他很大的影響。他的作品不但在他的本土傳誦一時,成為美國的自由傳統的一部份,而且已經成為世界性的文化遺產,溶入我們不自覺的思想背景中。
愛默森的詩名一向為文名所掩,但是他的詩也獨創一格,造詣極高。大多數的詩人的作品都需要經過選擇,方才顯得出它們的長處;愛默森的詩也不例外。但是已經經過甄別了,而且選擇起來也毫無困難。愛默森最好的詩,一開始就發出朗澈的歌聲:
“我喜歡教堂;我喜歡僧衣;
我喜歡靈魂的先知;
我心裡覺得僧寺中的通道
就像悅耳的音樂,或是沉思的微笑;
然而不論他的信仰能給他多大的啟迪,
我不願意做那黑衣的僧侶。”
充滿了個性,發出這樣清脆的音樂——從這裡起,再也沒有疑問了。有時候那音樂又回來了,有時候它不再回來了。愛默森仿佛自己不一定知道他是否真的發出音樂。但是讀者知道,他常常聽到詩歌中獨創一格的一種調子,使他感到喜悅。
愛默森的詩中感人最深的一首是他追悼幼子的長詩《悲歌》,那是他在一八四二年失去一個五歲的兒子後揮淚完成的。這一類的詩沒有一首勝得過它,尤其是最初的兩節。他對那夭折的孩子的感情,是超過了尋常的親子之愛,由於他對於一切青年的關懷,他對於未來的信念,與無限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明白了這一層,我們可以更深地體驗到他的悲慟。
愛默森的種種觀念時常在他的詩里重新出現——除非他的詩是那些觀念的發源地,那就不應當說“重新出現”——但是那些詩不僅只是觀念。例如“為愛犧牲一切”,它表現的題材,採取的一條路線不知比愛默森老多少,與柏拉圖一樣古老;但是這裡的詩句的一種奇異的力量是由於愛默森有一種能力,不但能想到它,也能感到它,而且能將韻節敲到它裡面去——
“朋友,親戚,時日,
名譽,財產,
計畫,信用與靈敏——”
句子裡帶有他自己的一種迫切的感覺,他自己的絕對的信心。我們能記得那觀念,是因為那音調。
梭羅的生平和著作
亨利•大衛•梭羅(HenryDavidThoreau)在一八一七年七月十二日生於麻薩諸塞州的康考特(Concord)。
……

張愛玲作品不完全名錄

排序

張愛玲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個“異數”當不為過。文字在她的筆下,才真正的有了生命,直鑽進你的心裡去。喜歡張愛玲的人對她的書真是喜歡,閱讀的本身就能給讀書的人莫大的快感。

以下是部分作品名稱:

B《霸王別姬》《半生緣》(原名《十八春》) . 《被窩》《必也正名乎》《不幸的她》
C《重訪邊城》《從吶喊到流言》《創世紀》《存稿》《惆悵舊歡如夢》《沉香》《草爐餅》《赤地之戀》《遲暮》
D《到底是上海人》《多少恨》《對照記》《打人》《第愛節》《讀書報告四則》《道路以目》《都市的人生》《第一爐香》《第二爐香》《等》
F《封鎖》《浮世的悲哀》《浮花浪蕊》
G《公寓生活記趣》《姑姑語錄》《更衣記》《桂花蒸阿小悲秋》
H《華麗緣》《海上花開》《海上花落》《紅樓夢魘》(文學評論) . 《花凋》《魂歸離恨天》《鴻鶯禧》《黃金盟誓之書》《紅玫瑰與白玫瑰》
J《借銀燈》《吉利》《燼餘錄》《金鎖記》
L《流言》《琉璃瓦》《留情》《論寫作》《連環套》
M《心經》《牧羊者素描》《茉莉香片》
N 《年青的時候》
Q《情場如戰場》《秋雨》《傾城之戀》
S《十八春》(即《半生緣》) . 《雙聲》《散戲》《私語》《色.戒》《詩與胡說》《說胡蘿蔔》
T《天才夢》《童言無忌》《談女人》《談看書》《談看書後記》《談跳舞》《談音樂》
W《五四遺事》《忘不了的畫》《惘然記》《我看蘇青》
X《小團圓》《寫什麼》《小兒女》《小艾》《心愿》《相見歡》
Y《餘韻》《夜營的喇叭》《憶胡適之》《怨女》《有女同車》《炎櫻語錄》《秧歌》《銀宮就學記》《雨傘下》《殷寶灩送花樓會》
Z《丈人的心》《中國人的宗教》《中國的日夜》《張看》《自己的文章》《造人》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