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斗邪》

《邪斗邪》

導演:桂治洪\n主演:伊雷貝如花梁珍妮\n上映:1980年\n地區:中國香港\n語言:粵語\n顏色:彩色\n時長:93分鐘\n類型:喜劇片恐怖片驚悚片\n分級:香港:IIB。

基本信息

影片概況

導 演:桂治洪
主 演:伊雷 貝如花 梁珍妮
上 映:1980年
地 區:中國香港
語 言:粵語
顏 色:彩色
時 長:93分鐘
類 型:喜劇片 恐怖片 驚悚片
分 級:香港:IIB

故事梗概

《邪斗邪》《邪斗邪》
邪斗邪 (1980)故事梗概
此為已故著名笑匠伊雷,於1980年主演的鬼喜劇,導演是桂治洪。故事描述,余腩(伊雷飾)嗜賭成癖,但亦逢賭必輸,一日竟輸得無法償還,被債主要脅以妻(梁珍妮飾)肉償債;余遂無奈答允,以紀念結婚五周年為名,把妻灌醉後帶到情侶別墅,關燈後讓債主渾水摸魚,卻被妻發覺……余既遭妻棄,亦遭債主威迫,走投無路,誰料自殺不遂,竟意外撿獲一袋鈔票,然袋中尚有一塊靈牌,未幾即有老伯登門造訪,要求娶其亡女(貝如花飾)為妻……

影片劇照

幕後花絮

由於《邪》上映後非常賣

《邪斗邪》《邪斗邪》
座,導致邵氏公司於幾個月後便令桂治洪開拍《邪斗邪》,希望靠“撞邪”再創票房佳績。不過,《邪斗邪》與《邪》雖然片名相似,故事卻毫無關聯,風格亦大相逕庭,恐怖元素降到最低,詼諧喜劇搞到極致。影片不斷以“鬼上身”作為賣點,又有活人與死人“冥婚”的傳統民俗展示,可惜均以搞笑形式表現,觀眾不僅不會被嚇著,反而會被逗得頻繁莞爾。已故演員伊雷果然不愧昔日邵氏當家笑星稱號,獨自撐起整部影片,他不斷遇上“邪事”的滑稽表演是影片最吸引的地方。因此,《邪斗邪》的情節結構雖鬆散不堪,整體卻不失捧腹效果,其中伊雷的女鬼妻子相繼借美女、老婦、醜男之身向他求歡的橋段縱然低俗,卻諧趣十足。另外,為取悅觀眾,影片還加入了脫衣裸舞的軟性噱頭,事實上這亦是當時銀幕潮流,毋須深責。 至於對應片名的《邪斗邪》情節,則在影片結尾出現,即女鬼上身的伊雷與煞氣沖天的紋身女賭家大賭輸贏,兩股邪氣碰到一處,各施法術,拍得倒也緊張刺激。值得一提的是,由於那個紋身女賭家的造型格外出奇出彩,後來竟被王晶借鑑過去用在《賭神》中了。

主創簡介

《邪斗邪》《邪斗邪》
桂治洪(1937-1999年):

七十年代邵氏影片公司的著名導演,出生於廣州,但隨後在港台等地完成的學業(包括舞台導演等)。早期協助拍攝《情人石》、《蘭嶼之歌》等作品,隨後被邵氏公司派往日本松竹大船片廠受訓學習電影的攝製,第二年回國後擔任井上梅次、島耕二(史馬山)和中平康(楊樹希)等日裔導演的副手,直到七十年代初自己擔任導演並逐漸成名,推出了根據江之南的社會小說並結合了當時的流行漫畫即黃玉郎的《龍虎門》改編的《成記茶樓》、《大哥成》,成為香港黑社會片的先驅之作。

隨後,他還導演了《香港奇案之兇殺》中的《臨村兇殺案》,以黑白闊銀幕影像配合實景,再現了五六十年代的新界農村的時代氣氛,也使得這種紀實性的社會問題片成為了風潮。(他另外還導演了《邪》、《千人斬》等作品。)

桂治洪的作品雖然不多,但常常顯露出創新的精神,尤其是七十年代的趨向於寫實主義的作品,在九十年代後期的陳果的作品中還可以看到其影子。

主演陣容

人物簡介:伊雷

初始在邵氏粵語片組做臨時演員和雜工,後得曹達華賞識,正式獲得演出機會,在多部影片中扮演三教九流的小人物,較出名的作品有《青春樂》(1959)。 1963年脫離邵氏開始自由拍戲,星運平平。1973年首次擔任喜劇男主角《春滿丹麥》,嶄露頭角,並奠定喜劇風格。翌年與恬妮合作的《阿福正傳》(1974)真正走紅。隨後片約不斷,曾有一年接拍超過二十部電影的輝煌記錄。曾自導自演《谷爆》(1978)、《鯊魚燒賣》(1982)和《猛鬼山墳》(1989)。《猛鬼山墳》是他最後一部作品。伊雷同時也擔任編劇,曾經編撰由他主演的《憨哥哥》(1977),該片由何藩導演。伊雷還曾出演亞視〈阿水先生〉、無線〈季節〉等電視劇。近年專注經商,199年2月15日心臟病發逝世,終年56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