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人的海》

《迷人的海》

中篇小說《迷人的海》刊於《上海文學》1983年第5期,是作家鄧剛的作品,獲1983年-1984年全國中篇小說獎。文中作者對大海體驗之豐富、觀察之仔細、表達之精微,小說象徵之貼切、內蘊之深刻、語言之簡煉、結構之緊湊都足以證明:《迷人的海》是新時期文學中海洋題材的一株奇葩。

基本信息

(圖)鄧剛鄧剛

中篇小說《迷人的海》刊於《上海文學》1983年第5期,是作家鄧剛的作品,獲1983年-1984年全國中篇小說獎。文中作者對大海體驗之豐富、觀察之仔細、表達之精微,小說象徵之貼切、內蘊之深刻、語言之簡煉、結構之緊湊都足以證明:《迷人的海》是新時期文學中海洋題材的一株奇葩。

作者簡介

(圖)鄧剛鄧剛

鄧剛,原名馬全理,1945年生於大連,祖籍山東牟平。13歲於大連十三中學輟學進工廠學徒。先後做過鉗工、焊工、質量檢查員等工作,又隨安裝隊走南闖北,當過“海碰子”,學寫詩歌、散文和小說。1979年曾榮獲大連市技術能手的光榮稱號。1979年以鄧剛的名字在《海燕》發表第一篇小說《心裡的鮮花》。1982年《八級工匠》、《劉關張》(中篇)榮獲遼寧省政府獎。《陣痛》、《迷人的海》先後獲得1983年全國短篇小說獎和1984年全國中篇小說獎。1984年考入北京魯迅文學院學習,1985年當選為中國作家協會理事,作協遼寧分會副主席。現在大連市文聯從事專業創作。主要作品集有:《迷人的海》、《龍兵過》,長篇小說《白海參》、《曲里拐彎》等。鄧剛的成名作取材於大海和工廠,但他對心理小說、社會畸形現象和富有詩意的童年生活都有過描寫。他的小說結構緊湊、語言簡煉、修辭多有隱喻和反諷、頗有象徵意味。 《陣痛》取材於改革開放中工廠里實行承包契約制的過程。它描繪了幾十年一直吃大鍋飯的工人們在改革大潮下的生活和心態,尤其是借郭大柱和劉鋼炮這兩個形象諷刺了文革期間“假大空”給人們也包括他們自己帶來的創傷。小說以極其客觀的姿態充分體現了作者對這一事件和人物的寬容和理解。長篇小說《曲里拐彎》通過對主人公陳立世童年、青年到成年人生歷程的描繪,展現了社會動盪和社會變革對人們內心世界的衝擊,揭示出主人公痛苦迷惘的背後那顆強烈的追求高尚精神價值的心靈。

內容概要

(圖)鄧剛鄧剛

火石灣。老海碰子慢慢地從冰冷的海水裡爬向暖和的岸邊。那裡有一堆救命的柴草堆和一盒準備好的火柴,那是為幾乎凍僵的碰海人準備的。他拖著碰海的家什和捕獲的各種海珍品,有肉乎乎的海參、七彩紛呈的鮑魚、光滑如玉的大海螺。老海碰子的爺爺死在浪濤里,父親也同樣慘死在大海中。據說老海碰子也曾被一條大魚吞進肚裡,他剮開魚肚逃出來,從此不僅少了兩隻耳朵,面孔也變得模糊了。他艱難地燃起火堆然後像一條魚在火苗上反覆燒烤,要將寒氣從皮肉和骨頭中驅逐出去。老海碰子在冰冷的海水和灼燙的火煙中泡磨炙烤了五六十年,已經練就了堅硬的骨架、牛筋般的肌肉、有彈性的皮膚和傷痕累累的身軀。他諳熟水性,遠近百里的海域,無論底流還是暗礁他都了如指掌。他一生都在搏擊、拼殺、奪取和尋求,他以征服、戰勝大海和自我為最終目的。騰波踏浪的一生,對他來說增添了無窮的樂趣和迷人的魅力。“五壟刺兒的海參”是一個象徵,給他一種美好的想像和誘惑。火石灣,刀削斧劈的陡岸全是堅硬的火石,在這峭壁中有一豁口,五十步方圓的小天地鋪著黃橙橙的鵝卵石。老海碰子喜歡這塊地方,不僅由於豁口外是一鋪萬里的大海,還因為背後的火石山將他和那個喧囂、嘈雜的世界分開了。老海碰子很興奮,認為這才是男子漢的海。

這時,還有一人悄悄來到火石灣,他既要分享他的樂趣,還要像他一樣尋找那迷人的希望,沉浸在歡樂之中的老海碰子沒有發現這個人。老海碰子一個魚躍扎進翻滾的浪濤里。那是一個奇妙的世界,有如千萬支金針銀線般的丁魚、有頭部高高隆起兩腮向兩旁凸出的相公鯊、有惡狠狠的火箭型的箭鯊。潛進海底,那景色更是迷人,有孔雀藍色、玫瑰色、橘紅色的五角海星,有老態龍鍾而又瞪著博士眼珠的墨魚,還有偽裝成樹葉狀的牙鮮魚、牛舌頭魚,更為特殊的是海參,他具有吐出自己的腸子而又能抵禦敵人的本領。老海碰子欣賞著這斑讕的世界,心裡感到有種說不出的充實。悄悄來到火石灣的那個小海碰子穿了一件挽領的緊身衣,不是海碰子常穿的那種又厚又肥又大的衣服,他用的是亮閃閃的魚槍、可以打氣的氣球和兩隻膠皮腳,他來火石灣是要乾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多年的碰海經驗使老海碰子會利用“穩流”來碰海,特別是他懂得“風吹浪打山不動”的“定位”原理。小海碰子還缺乏經驗,幾個“空猛”之後就精疲力盡渾身哆嗦了。老海碰子那沉甸甸的網兜使小海碰子服氣了,他變得聰明起來,幾乎不眨眼地盯著老海碰子的每一個動作和細節,老海碰子也高興在小海碰子面前表演自己的精彩技巧。小海碰子的魚槍扎黑魚顯示出了它的優越性,可是和老海碰子網兜里的貨色一比,立刻目瞪口呆。小海碰子暗暗叫勁,老海碰子也拼足了氣力,不讓小海碰子超過他。小海碰子向底流試探,但老海碰子的優勢和沉默的威嚴攝服了他,他開始亦步亦趨地模仿老海碰子,老海碰子教他如何收拾捕上來的海參以不使其化掉,如何戰勝兇狠的狼牙鱔。初冬的火石灣,冰冷而嚴峻,連鵝卵石都冰成了冰蛋蛋。

兩個海碰子正在接受寒冷的考驗,它決定一個海碰子在整個初冬季節能否堅持下去。這個寒冷的藍色世界給人的感覺並不冷,倒像被火燎了一樣或是一把燒熱的刀子在全身狠狠一刮,小海碰子堅持不住,幾次從水中跳了出來,可是當他看到老海碰子像死了一樣,石塊一般堅定地浸在水裡時,他終於堅持住了,老海碰子是有數的,一袋煙功夫之後,奇蹟發生了,皮膚似千萬隻鋼針在扎的感覺消失了,出現一股微妙的“辣辣”的感覺,隨即感覺舒服極了,沒有冷、熱、痛的感覺,“仿佛在一個莫名其妙的空間浮動”。老海碰子就是抓住人體對寒冷的第一次麻木反應來潛入初冬冰冷的水下。初冬深水裡的海參都是“五壟刺兒”的,個兒特別大,老海碰子管它叫作“小崽兒”。小海碰子的深水反應使它口鼻出血,但他還是成功地捕到了“五壟刺兒”的海參。老海碰子此時笑了,對小海碰子已經充滿了感情,他明白,小海碰子熾烈追求的正是他多年的願望。他感到他的時間不多了,力氣也不足了,家什也落後了,甚至有些絕望,可是當他看到魚槍的光亮時卻升起一種奇特的感覺;那魚槍和魚叉“扁平腳板和橡膠腳蹼、燒光汗毛的老皮和燒卷汗毛的嫩皮,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他看到這兩種東西正扭結在一起,形成一股不可戰勝的力量”。“壞海了”,可小海碰子還是游進了火石灣。狂風惡浪將他在刀鋒般的礁石上揉搓,已經血肉模糊的他想起了老海碰子,老海碰子萌生出全部的感情和力量,不顧生命危險,跳入波濤洶湧的巨浪之中,馱著奄奄一息的小海碰子拼了老命“搶硬灘”,用自己身體的熱量去溫熱快凍僵的小海碰子,小海碰子甦醒了,眼淚滴進老海碰子的眼窩。經過生死的考驗,小海碰子成熟了,並充滿了自信;老海碰子也精神百倍。火石灣的日出莊嚴而壯麗,老海碰子看著腳脖子上的兩塊紅布條,那是小海碰子在他睡著時繫上為防備鯊魚的,老海碰子感到整個身子都發熱了……”一老一少兩個海碰子又並肩扎進了浪濤滾滾的大海……”

作品鑑賞

(圖)鄧剛鄧剛

不論《迷人的海》是否受到《老人與海》的影響,人們還是把鄧剛與海明威聯繫起來,不僅由於這兩部作品的題材一樣,更因為這兩部作品中蘊藉的對人生、自然和生命的理解也有相似之處。海明威以他對戰爭、愛情、死亡、鬥牛、捕魚、獵獅的獨特體驗和表達贏得了他在20世紀文學中的崇高地位。鄧剛,他也以《迷人的海》為代表的“海洋文學”奠定了他在中國新時期文學中不可取代的位置。老海碰子的爺爺和父親都死在浪濤里,他本人也是從剮開的魚肚子中逃生的,從此不僅失去了兩隻耳朵,連面孔都變得模糊了。但是他沒有因此而氣餒和後悔,相反,“他的一生都在博擊、拼殺、奪取和尋求,尤其這‘尋求’二字給他騰波踏浪的一生,增添了無窮的樂趣和迷人的魅力。”小說幾乎沒有情節,人物也極其單純,但正因如此,它才將人與海即人與自然、社會、人生的意蘊揭示得更為深刻和豐富。老海碰子迎接大海的挑戰不正象徵著人類接受大自然的考驗么?老海碰子選擇了“火石灣”這個“真正的海”,“男子漢的海”,並且認為“就是死在這裡也值得!老海碰子“對遠近百裏海域,水面上每一支暗流,水下每一處暗礁,他都了如指掌。”他知道“穩流”是在什麼時候,會用“風吹浪打山不動”的“定位”原理,他扎狼牙鱔、鏟鮑魚、提海參都很擅長,駕風浪“搶硬灘”更是他的絕活,而利用“人體對寒冷的第一次‘麻木’反應,而敢潛入冰冷的水下”則是對人的意志的一個嚴峻的考驗。這是老海碰子對大海的認識。

海碰子對大海的感情,在作者的筆下更為迷人,“肥大的、肉乎乎的海參,還有貝殼上閃著七色彩光的鮑魚、光滑如玉的大海螺”。如果說這還有一點獵獲者的占有色彩的話,那么“在那一片片白花花的牡蠣叢中,撒滿了孔雀藍色、玫瑰色、橘紅色的五角海星”,還有瞪著博士眼珠的墨魚,周身花邊般魚翅的牙鮮魚,仿佛是千萬支金針銀線的丁魚,兩腮很滑稽地凸出的相公鯊等等,這儼然是一個鑑賞家了。而當老海碰子“眯著友善的目光,欣賞著那條牙鮮魚的精彩表演”的時候,他的那種“充實”和“燃燒”則進入了審美的領域。大海是緞煉人的一個很好的場所。在這裡體力的消耗算不上什麼,底流、暗流和冷流也可以對付,深水的壓力可以讓海碰子口鼻出血,他們憑藉著毅力都挺過來了,真正考驗人的意志的是冬季潛水,那種寒冷“像有千萬支冰針穿皮肉而進,在骨頭上齧著、鋸著、鑽著。”還有驚心動魄的在驚濤駭浪中“搶硬灘”,那黑壓壓的狂浪,那刀劍一樣林立的礁峰,這一切都被他們戰勝了。正如許多偉大作品中的偉大人物並不將苦難和坎坷視為不幸,新老兩個海碰子也是將險惡環境當作完成自己男子漢氣慨的一個條件,這是作者的寬闊胸懷和樂觀精神在作品中的表現。主人公主動地選擇了火石灣這個“男子漢的海”,他們獵取海珍品的樂趣並不在於它的商品價值;而是能夠戰勝各種艱難困苦的幾近騎士般的精神滿足。他們欣賞的是“五壟刺兒”的豐滿、是“翩然而下”的優美、是征服一切艱難險阻的充實感。小說對大海場景的精微描寫和深刻的象徵意蘊結合得很好,使人感到象徵的森林不在陸地而是海洋中。小說高揚了人的英雄主義精神,給人以健康、積極追求高尚人生價值的啟迪。作者對大海體驗之豐富、觀察之仔細、表達之精微,小說象徵之貼切、內蘊之深刻、語言之簡煉、結構之緊湊都足以證明:《迷人的海》是新時期文學中海洋題材的一株奇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