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選》

《詞選》

詞總集。清代張惠言編選。此書編於嘉慶二年(1797),選錄唐、五代、宋詞44家,116首。柳永、吳文英詞均未入選,時人以為選錄偏而且嚴。

《詞選》

正文

詞總集。清代張惠言編選。張惠言(1761~1802),字皋文,江蘇武進(今常州市)人。少孤貧好學。嘉慶四年(1799)進士,官至翰林院編修。張惠言擅長古文,與惲敬同為“陽湖古文派”領袖,又開創常州詞派。著有《茗柯文集》、《茗柯詞》。
此書編於嘉慶二年(1797),選錄唐、五代、宋詞44家,116首。柳永吳文英詞均未入選,時人以為選錄偏而且嚴。
清初,自朱彝尊推崇姜夔張炎以來,詞作偏重格律形式,題材狹窄,內容漸趨空虛。編者認為“可謂安蔽乖方,迷不知門戶”,欲挽“浙派”詞風的流弊,強調詞要有比興寄託,注意詞作內容的現實意義,並要求詞的地位應該“與詩賦之流同類而風誦”(《詞選》序)。此選本體現了這個主張,所選蘇軾秦觀周邦彥辛棄疾張孝祥王沂孫等人的詞,對當時詞壇和以後詞風轉變,影響很大。書中所附解說,亦有獨到之處,然而對某些詞的評說未免失之穿鑿附會。例如,對溫庭筠〔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說成是“感士不遇”,並認為下片“照花前後鏡”四句,即“《離騷》初服之意”;認為歐陽修〔蝶戀花〕“‘庭院深深’,‘閨中既以邃遠’也;‘樓高不見’,‘哲王又不寤’也”。皆主觀臆說。編者又以《說文》“意內而言外謂之詞”來解說“曲子詞”,也不盡妥當。所選詞偶有失考,如把張炎的〔綠意〕列為無名氏作品,即沿襲《詞綜》之誤。
張氏《詞選》行世後,其外孫董毅復編《續詞選》3卷,續選52家,詞122首,其中姜夔7首,張炎23首,又偏重格律形式,不符張氏原意。《詞選》有清道光重刊本,《續詞選》有道光刊本。有《四部備要》本。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