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馬蘭奇傳》

《薩馬蘭奇傳》

《薩馬蘭奇傳》以東方人的視角和思維多側面、多角度地再現這位體育王國領袖的傳奇人生,並將作為第一部由中國人原創的世界偉人傳記,收藏於奧林匹克博物館,成為世界體育史的有機組成部分。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薩馬蘭奇傳薩馬蘭奇傳

胡安·安東尼奧·薩馬蘭奇(JuanAntonioSamaranch,1920.7.17-2010.4.21)侯爵,西班牙人,前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國際奧委會終身名譽主席,當代奧林匹克的奠基人,與中國人民有著不解之緣。薩馬蘭奇幾乎成了世人公認的現代奧林匹克的別名。2010年4月21日,薩馬蘭奇病逝於西班牙巴塞隆納,享年89歲。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出版的《薩馬蘭奇傳》,作者李景升先生,是曾由薩馬蘭奇生前親筆授權製作其生平紀錄片的撰稿人。由此,作者獨家享用了大量的具有絕對權威性的薩馬蘭奇的生平資料,因而使這部《薩馬蘭奇傳》成為目前最為完整地講述當代奧林匹克的奠基人薩馬蘭奇輝煌一生的最權威傳記。

作者資料

李景升,中國戲劇協會會員。中國散文詩協會會員。曾任《城市博覽》雜誌社副總編輯、主編。著有長篇小說《楓落吳江》、《正道滄桑》等。

精彩看點

薩馬蘭奇傳薩馬蘭奇傳

《薩馬蘭奇傳》以客觀、翔實的筆觸獨家披露薩馬蘭奇這位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偉人鮮為人知的少年時代、情感經歷和家庭生活,濃墨重彩地勾畫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的起源、沿革、解蟭及中興之路,描述在薩馬蘭奇的領導下,人類通過體育運動為實現四海兄弟、天下大同的人類終極夢想而奮鬥的艱辛歷程,更以深情厚意回顧了中華民族對奧林匹克運動的不懈追求,以及為成功地舉辦一屆令世人驚奇、“創造歷史”的奧運會而做出的艱苦卓絕的努力。

書評

薩馬蘭奇傳薩馬蘭奇傳

非常遺憾,假如薩馬蘭奇能活到2010年7月17日——他的九十壽辰,就能收到一份由中國人饋贈的特殊禮物:這就是由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新近出版、完整敘述當代奧林匹克奠基人薩馬蘭奇傳奇一生的傳記——《薩馬蘭奇傳》的問世。
2007年,被薩馬蘭奇親筆授權擔任其紀錄片的撰稿人之一李景升剛一接觸到奧林匹克博物館館長茲瓦爾女士提供的豐厚翔實的獨家資料,便立即沉浸於風起雲湧的奧運歷史之中。令他欣喜而震驚的是:“我發現了一個比在奧林匹克事業上更偉大的薩馬蘭奇!如果把薩馬蘭奇一生的業績比作一座金字塔,他在奧林匹克事業的業績是金字塔頂尖的話,那么更輝煌的則是托起金字塔塔尖的塔身。”正是薩馬蘭奇傳奇般經歷和超卓的人格魅力,使李景升萌發了撰寫一部全新視角的《薩馬蘭奇傳》的念頭。
當時的情景,不啻於《列賓傳》的作者楚克夫意外發現列賓兩箱子速寫、素描後發出的慨嘆:“我發現了一個比在油畫成就上更偉大的列賓!” 於是,他滿懷崇敬與虔誠,在《寫給薩馬蘭奇的一封信》中這樣表達:“您的精神與現代奧林匹克運動之父顧拜旦相繼,您幾乎傾注一生的心血,令人折服地創造性地推動著奧林匹克運動的發展,使其成為世界上最壯麗的一道風景,同時也鑄造了您底蘊深厚、價值高昂的人生……鑒於此,更加堅定了我為您作傳的決心,我並將此作為我有生之年必須完成的歷史使命。”
為了完成這一“歷史使命”,寫好這部令人心馳神往的傳記,整整四年,李景升以近乎苦行僧般的生活方式,全身心投入於研讀車載斗量的有關西班牙歷史、地理、政經、文化與風情的書籍與資料之中,同時密切注視薩馬蘭奇為奧運事業忙碌奔突的身影。作者甚至謔稱自己與薩馬蘭奇日日夜夜生活在同一個時空,與他的喜怒哀樂休戚與共。

薩馬蘭奇傳薩馬蘭奇傳

多年大量的閱讀、思考和勤奮的筆耕終於結出豐碩的果實。初稿達50多萬字、出版為38萬字的《薩馬蘭奇傳》,以紮實的史料、奇崛的文筆、全新的視角、縝密的結構,氣勢恢弘地展現出薩馬蘭奇所置身的西班牙歷史文化的沿革與變遷,真實昭示了薩馬蘭奇之所以能成為近代奧運事業領軍人物的歷史淵源及人格優勢。
安徒生說過:“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上帝筆下的神話故事。”然而,藉助該書走進薩馬蘭奇的生活,我們發現的不僅是神話般的故事,更是神話般故事的現實版本。
沒有閱讀該書之前,人們恐怕很難想到,“撞破生命之門”的小薩馬蘭奇竟是一個游弋於藝術海洋中尋覓心靈坐標的詩意少年。他二十五歲出任巴塞隆納馳名企業的董事長,從此開始擁有經營實業、商業和金融業的經歷,成年後陸續出任巴塞隆納市議長、西班牙國際奧委會主席、西班牙前駐蘇聯大使等。該書正是通過這樣一些鮮為人知的背景與經歷,揭示出薩馬蘭奇青少年時代如何在家庭及身邊傑出人物的言傳身教下,以西班牙鬥牛士的精神,為自己未來的發展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礎;如何以西班牙人獨具的堂吉訶德式的執著,凝結成勇於徵服世界的精神基調。

薩馬蘭奇傳薩馬蘭奇傳

在書中,人們看到了薩馬蘭奇剛剛就任國際奧委會主席時“挽狂瀾於即倒,擎大廈於將傾”那從容鎮定的身影;在瀰漫於塞拉耶佛的戰火硝煙中,映入人們眼帘的則是身穿防彈衣、頭戴藍色頭盔的薩馬蘭奇,懇求雙方高揚“奧林匹克休戰”的旗幟,停止屠殺,平息戰爭的由衷呼籲;而他一生遭遇的兩大劫難,在該書中也都有真實的記錄和精彩的描寫:1977年,身為銀行家的薩馬蘭奇險些被暗殺;1998年爆發的劍指薩馬蘭奇的“鹽湖城事件”幾乎令其一生事業功敗垂成。藉此,該書順勢描寫了薩馬蘭奇遇事不亂、處變不驚的政治韜略與人文情懷。他因勢利導地巧施“危機公關”與“垂直管理”,終將國際奧委會解脫出資金拮据、人才短缺、幾近無人問津的困境,推向順應時代潮流的商業化管理,直至達到全世界各國名城競相申辦的盛景之中。
另外,該書還專辟“永遠的中國朋友”一章,飽含深情地描寫了薩馬蘭奇為北京申奧所做出的努力。 據該書披露,我國申辦2000年奧運會以兩票之差敗給悉尼時,薩馬蘭奇曾愧疚地對何振梁說:“在我擔任主席期間,國際奧委會犯了兩個錯誤,一個是把1996年的百周年奧運會給了亞特蘭大而沒有給雅典,另一個錯誤是2000年跨世紀奧運會給了悉尼而沒有給北京。第一個錯誤我們已經糾正了,希望在我任期結束前可以糾正第二個錯誤,由我宣布在中國舉辦奧運會。”
尤令薩馬蘭奇永難忘記的是,“鹽湖城事件”發生後,薩馬蘭奇和國際奧委會面臨“黑雲壓城城欲摧”的艱難時刻,何振梁向薩馬蘭奇堅決地表示:“在暴風雨中才能知道舵手的價值,堅決同你站在一起,全力支持你重振國際奧委會的威信。”患難見真情,薩馬蘭奇之所以稱何振梁為“我的中國兄弟。”其誠篤之情,躍然紙上。

薩馬蘭奇傳薩馬蘭奇傳

在今年7月13日我國申奧成功九周年之際,再度品讀這些發自薩翁內心的肺腑之言,著實不能不令人由衷感動與深切緬懷。而在該書中,對於他與鄧亞萍的忘年之交也都有著形象感人的敘述與描寫,讀來令人倍感親切。
在以往關於薩馬蘭奇的評述中,有人對薩馬蘭奇在佛朗哥政權從政過的一段歷史頗有微詞。該書不但沒有迴避,反而以細膩冷峻的筆觸,客觀還原了這段歷史,形象而理性地描寫和評述了薩馬蘭奇在佛朗哥政權中的從政作為。難能可貴的是,作者站在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上,憑藉豐厚縝密的歷史知識,對此做了獨出一家又嚴謹審慎的精到剖析,讀來既讓讀者深層次地知曉薩馬蘭奇的內心世界和做人原則,也讓讀者順帶填補了有關西班牙及世界近代史的背景知識。
海涅說過:“沒有大海的胸懷,就不要歌頌大海。”《薩馬蘭奇傳》並沒有採用疊床架屋般羅列經歷的寫法。作者用中西文化交融的“散點”透視法,對該書涉及到的地理歷史做出深入剖析,對文化藝術表達獨到見解,對市井風情進行形象展示,還運用了哲學、社會學和政治學的“焦點”透視法,對薩馬蘭奇的內心世界作出深入細緻的精神分析和價值發現,使之達到“與奧林匹克運動永不停息的心臟、靈魂和精神”(基辛格語)人物相契合的理想化境界。
2010年4月21日,薩馬蘭奇因病辭世。作者連夜補寫了這部傳記的最後一章,也使這部書意外地成為傳主薩馬蘭奇逝世後第一部問世的完整傳記。 為此,李景升在“作者題記”中深情寫道:“我慶幸我能與薩馬蘭奇先生生活在同一時代,我慶幸我有緣、有勇氣擔起為薩馬蘭奇先生立傳的工作……我謹愿薩馬蘭奇先生的一個個精彩片段在我的筆下定格成永恆。”

中外名人傳記

傳記是一種常見的文學形式。主要記述人物的生平事跡,根據各種書面的、口述的回憶、調查等相關材料,加以選擇性的編排、描寫與說明而成。傳記和歷史關係密切,某些寫作年代久遠的傳記常被人們當史料看待。傳記包括一般的傳記、自傳、評傳、人物小傳、人物特寫、回憶錄、年譜、小說化的傳記,等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