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萱草》

《菱萱草》,文學作品。

【文案】

本書是關於烏江武陵山區中發生的一個愛情轉奇。
大學生天風在武陵山區遇見一個神秘的土家女子
風塵女子流雲在萍水烏江碼頭邂逅一個不知名的男人。
一段如夢似幻的感情經歷在前生後世中悄然展開。
此書似言情非言情,似轉奇非轉奇,大家給個定位吧。
關鍵字:天風流雲山海林濤萍水

特色

一敘事方法的說明
 《菱萱草》第一卷採用的是兩條線齊頭並進的敘事方法,一條線是2000年秋的萍水縣城,另一條是1988年的武陵山
區。兩條線的敘述,當然不是什麼新鮮方式。不過,以往的小說,兩條線總是有一條主線,另一條是次線。在《菱萱
草》中,兩條線都是主線。單數章為萍水縣,雙數章為武陵山區。本人對這種嘗試心頭也沒底,擔心讀者讀起來一頭
霧水。當然,本人也做好了失敗的心理準備。還請各位朋友多提意見。
二略談《菱萱草》的屬性問題
 《菱萱草》冠以言情小說,純屬無奈,因為實在找不到更好的分類。不錯,《菱萱草》的主線是情感,因為,情感
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終極動力。但它所要揭示的,是烏江流域的社會變遷和文化撞擊。
千百年來,烏江和武陵山區,構成了西南地區獨特的地理文化,這裡與主流文化地域相隔絕,其歷史也為人們所
不齒。記得武隆水電站選址的時候,曾挖掘出幾處漢代陵墓,文物部門向有關領導匯報,希望暫緩水電站的工程進度
,以便進行考古挖掘。有關領導說:“那個地方到現在都是不毛之地,在漢代的時候就更沒什麼東西了,有什麼可挖
掘的。”領導的話並非是官腔,它代表了很大一部分人的觀點,甚至包括一些資深學者。
但是,只要有人類活動的地方,就會有文化,文化一旦生根,必然會生長繁衍。土家人是巴人的後裔,把人據說
是虎族的後裔。一些東西總會一脈相承,帶著地域的特點和遠古的信號。這些特點和信號實在太古老了,以致於被一
層厚厚的神秘主義色彩所包裹。外人觀之,不明所以然,只好歸之於冥冥之手,更有甚者,視其為愚昧落後封建迷信

我們不能解釋文化,更不能詮釋歷史。我只是旁觀者,最好的旁觀者不做評論,而是用心感受,感受那種截然不
同的意境。這種意境,不在我們的生活之中,卻能夠給我們一些真實的體驗,哪怕,這種體驗無以言表

美文書籍

讀一篇美文像是在細細品嘗一杯醉人的香茗,文學能帶給我們很多高雅的東西,發現生活中的美文,讓我們一同享用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