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趙玉剛越劇版]

由元妃省親開場,之後是讀西廂、會琪官、不肖種種、笞寶玉、閉門羹、遊園葬花、王熙鳳獻計、泄密焚稿、金玉良緣、寶玉別靈等回目。

趙志剛、方亞芬版越劇《紅樓夢》(十場),在情節和唱腔上都作了改變。

基本信息

劇情介紹

《紅樓夢》趙玉剛、方亞芬越劇版《紅樓夢》趙玉剛、方亞芬越劇版

由元妃省親開場,之後是讀西廂、會琪官、不肖種種、笞寶玉、閉門羹、遊園葬花、王熙鳳獻計、泄密焚稿、金玉良緣、寶玉別靈等回目。

趙志剛、方亞芬版越劇《紅樓夢》(十場),在情節和唱腔上都作了改變。

第一場元春省親

第二場讀西廂

第三場不肖種種

第四場寶玉

第五場閉門羹

第六場遊園葬花

第七場王熙鳳獻策

第八場泄密焚稿

第九場金玉良緣

第十場寶玉別靈

尾聲

觀眾評價

關於越劇紅樓夢電影,目前我看過的一共有四個版本:

62年徐玉蘭王文娟版;

06年錢惠麗單仰萍版;

07年鄭國鳳王志萍經典版;(徐王流派

07年趙志剛方亞芬交響樂版;(尹袁流派)

1962年,徐玉蘭、王文娟主演的越劇電影《紅樓夢》紅遍大江南北,成為里程碑式的經典戲劇電影,其後的幾版越劇電影,甚至是1977年香港邵氏出品的《金玉良緣紅樓夢》都深受影響。

在四個越劇電影版中,我最喜歡的是06版,而最不喜歡的是07交響版。除去我個人不喜歡“尹袁流派”(07交響版)唱腔的原因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06版無論是唱詞還是劇情編排上都嚴格遵循了原著和62年的經典版本,而07交響版雖然有所謂的“在音樂上的新穎構思,恢復大氣磅礴的舞台效果”,但它在編劇上的各種混亂實在是難以令人滿意,這一點隨便試舉幾例就可以說明:

1.刪去了黛玉進府這一節,影片開始就是元妃省親;而在共讀西廂這一節的最後,寶黛二人郎情妾意地攜手而去了,真是有夠奇怪;

2.笞寶玉一節中,忠順王府來人探聽琪官之事,政老爺聽後怒髮衝冠,加之之前會客賈雨村時寶玉表現糟糕,賈政下狠心將寶玉打成重傷,甚至昏迷…在這一版里寶玉被打後竟是在襲人和晴雯的攙扶下走回去的;

3.在黛玉葬花、寶黛互表心意一節後緊跟著就是紫鵑試情的情節,中間沒有停頓,而且當時竟然還有襲人在場。我記性雖然不好,卻也知道書里當時只有紫鵑的一番試探,之後襲人到時,寶玉已經陷入痴痴傻傻的狀態;

4.傻大姐泄密一節,黛玉是在瀟湘館中得知金玉良緣的,而且是在紫鵑、雪雁陪同之下,且不說這與書中是相出入的,在這種情境編排下,黛玉的心理表現就被大大削弱了。而相比之下06版和07經典版中,就有黛玉在大觀園中的一段獨舞,表現力充分而感人;

此外從服裝、攝影上統觀這兩個版本,06版大氣美觀,07交響版則給人一股小家子氣的感覺。或者這么說吧,前者大方蘊藉又內斂克制,含情脈脈、欲說還休,自有一種沉靜的底氣在那裡,雖然影片長達三個小時,但觀看過程賞心悅目;後者呢,感覺上毛毛躁躁,總像是有什麼東西在後面催著似的,在這種氣氛下,即便是最深情的段落,也難以收到預想中的動人效果,不過這種情況在後半部中有所好轉。

再說說07經典版。經典版與交響版的製作班底大抵相同,但高下不可以道里計,至少我這么以為。經典版的編劇、台詞由於恢復了1962年電影版中因受時間限制而刪去的部分唱段,在諸多細節上比06版更加完善,真正堪稱新版經典之作。比如在寶黛初會一節中有寶玉為黛玉起“顰顰”作字的情節,笞寶玉一節中有黛玉探望寶玉從後門離去的情節,紫鵑試寶玉後還有勸黛玉的情節等等,此外對寶釵的刻畫更加豐富——這也是因為在細節上的完善而達到的。總的來說,07經典版可以算與06版平分秋色,但是像黛玉焚稿、寶玉哭靈中動情落淚的場面就只有在06版里才能看到,這或許就是我個人更喜歡06版的原因罷。

之所以把這三版作對比,在於其編劇是同一個人——徐進,不同的是導演,這或許就體現出導演功力的差別了:07兩版的總導演韋翔東並非專業導演,與06版的導演胡雪揚不可同日而語。此外交響版與06版中有幾位主演是相同的,比如紫鵑(張永梅)、賈母(章海靈)、賈政(黃慧)等,尤其紫鵑的扮演者張永梅,在交響版中的表演甚至比06版中更出色一些,或許是06版中錢惠麗單仰萍的表演太過搶眼而壓下了她的光芒…

--------------------請叫我分割線先生--------------------

關於其他電影電視劇版本紅樓夢:

62年邵氏電影紅樓夢:簡而言之就是【不值一看】;

77年邵氏電影金玉良緣紅樓夢:在看過上面那部之後,我對這一版好感頓生,儘管它依然被冠以【不值一看】;

87年電視劇紅樓夢經典版:不用說了,不可比擬的高峰;

02年錢惠麗余彬版電視劇紅樓夢:觀摩ing...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