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與歌》

《箭與歌》是朗費羅歌頌友誼的一首著名抒情短詩。箭與歌》是膾炙人口的名篇,具有民歌的風味。

原詩

我將一支箭射向蒼穹,
箭落地,我不知它的影蹤i
由於這箭射得那么迅猛,
肉眼跟不上它的飛行。
我將一支歌唱向蒼穹,
歌落地,我不知它的影蹤;
誰有眼睛那么敏銳,
能將遠逝的歌兒追?
很久以後,在一棵橡樹上,
我發現那支箭,安然無恙:
而那支歌則從頭到尾
又進入我朋友的心扉。

英文原作

THEARROWANDTHESONG
Ishotanarrowintotheair/Itfelltoearth,Iknewnotwhere/For,sosweftlyitflew,thesight/Couldnotfollowitinitsflight
Ibreathedasongintotheair/Itfelltoearth/Iknewnotwhere/Forwhohassightsokeenanfstrong/Thatitcanfollowtheflightofsong?
Long,longafterwards,inanOAL/Ifoundthearrow,stillunbroke/Andthesong,frombeginingtoend/Ifoundagainintheheartofafriend

箭與歌》是朗費羅歌頌友誼的一首著名抒情短詩,在西方可謂家喻戶曉。這首詩看似意思淺顯,其實內容深刻;看似信手拈來,其實匠心獨運。

作者

朗費羅(1807--1882),美國詩人。生於美國緬因州波特蘭,是當地有聲望的移民家族的後代,少年時代在家鄉沿海城市波特蘭度過。他熟悉大海和家鄉的自然風光,熟悉當地老一代移民的故事和有關印第安人的傳說。朗費羅從博多因大學畢業後赴歐深造,1826年至1829年間在英國、法國、西班牙、義大利、德國等國研讀外國語,後來還曾幾度赴歐,熟悉歐洲古老和近代的文化。從1836年起,朗費羅開始在哈佛大學教書。

在近二十年的教書生涯中,朗費羅一直在寫詩,其主要詩集有《夜吟胍奴隸之歌撇海邊與爐邊》《候鳥集》等,其著名長詩有《伊凡吉林淵海華沙之歌》和《邁里斯·斯坦狄什的求愛記》等。在30年代後期,朗費羅已作為哈佛大學教授和當代詩人而負有盛名,在他的著名長詩《邁里斯·斯坦狄什的求愛記》(1858)出版發行的第一天,就在波士頓和倫敦分別賣出了15000冊。在他晚年出國訪問時更是受到很高的禮遇。1854年,朗費羅辭去教職,專事創作,後期主要致力於十四行詩的寫作,同時翻譯歐洲文學名著。

近代語言教授。他的詩音韻優美,雅俗共賞,具有民主主義者和人道主義者的思想傾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