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社會科學》

《甘肅社會科學》

《甘肅社會科學》是由甘肅省社會科學院主辦的綜合性人文社會科學類學術期刊,1979年創刊,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所刊文章注重思想性、學術性、原創性、前瞻性、套用性和時效性,倡導嚴謹的學風和樸實的文風,選取刊發高質量、高水平並寫作規範的文章。

基本信息

概況

《甘肅社會科學》《甘肅社會科學》
《甘肅社會科學》是由甘肅省社會科學院主辦的綜合性人文社會科學類學術期刊,1979年創刊,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來源期刊。所刊文章注重思想性、學術性、原創性、前瞻性、套用性和時效性,倡導嚴謹的學風和樸實的文風,選取刊發高質量、高水平並寫作規範的文章。欄目主要涉及文學、歷史、哲學、文化、經濟、社會、法學、政治、教育、新聞傳媒、出版(書評、編輯)等學科領域,並適時開設跨學科專題研究欄目,如“西部研究”與“相關地區經濟社會文化專題研究”等,努力為繁榮我國哲學社會科學事業服務。

基本信息

刊名:甘肅社會科學
主辦:甘肅社會科學院
周期:雙月
出版地:甘肅省蘭州市
語種:中文
開本:大16開
郵發代號54-2
曾用刊名:社會科學(與上海辦事處《社會科學》不為同一刊物)
創刊年:1979
單價:15.00
定價:90.00
國內統一刊號:62-1093/C
國際標準刊號:1003-3637

欄目信息

《甘肅社會科學》是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甘肅省社科類一級期刊和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來源期刊。本刊右甘肅省社會科學院主辦。刊登內容可以為:“學者專訪”、“法學研究”、“社會學研究”、“文學•語言•文化”“歷史學研究”、“經濟學研究”、“政治學研究”、“哲學研究”、“新農村建設研究”、“管理學研究”、“傳媒•信息”等。欄目主要涉及文學、歷史、哲學、文化、經濟、社會、法學、政治、教育、新聞傳媒、出版(書評、編輯)等學科領域,並適時開設跨學科專題研究欄目,如“西部研究”與“相關地區經濟社會文化專題研究”等,努力為繁榮我國哲學社會科學事業服務。《甘肅社會科學》,到今年5月已走過了20個春秋。她是在我們黨的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之後不久,於1979年5月由甘肅省社會科學院創辦的綜合性學術理論刊物,她的原名是《社會科學》,從1991年起改為現在的刊名,隨後改為國際通行的大16開本。

《甘肅社會科學》理論聯繫實際,堅持“雙百”方針,重視對現實問題的研究。除照例設有哲經文史四大欄目外,還定期或不定期設有社會學、法學、論理學、絲綢之路,漢簡研究等欄目。這些欄目不僅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而且也具有全國甚至世界意義。

《甘肅社會科學》國內外公開發行。國際、國內刊號分別為:ISSN1003-3637;CN62-1093。

獲獎情況

2003年度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量省市社科院、社科聯主辦期刊排名第20位

國外資料庫收錄

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
本刊MARC數據本刊DC數據
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雜誌收錄

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資料庫,萬方數據——數位化期刊群收錄,

雜誌要求

1.文章標題: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並譯成英文。
2.作者姓名、工作單位: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寫單位名稱(一、二級單位)、所在城市、郵編,不同單位的多位作者應以序號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3.提要:用第三人稱寫(fa),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語,100-200字為宜。
4.關鍵字:3-5個,以分號相隔。
5.正文標題:內容應簡潔、明了,層次不宜過多,層次少時可依次選序號。
6.正文文字:一般不超過1萬字,用A4紙列印,正文用5號宋體。
7.數字用法:執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數字用(fa)的規定》。
8.圖表:文中儘量少用圖表,必須使用時,應簡潔、明了,少占篇幅,圖表均採用黑色線條,分別用阿拉伯數字順序編號,應有簡明表題、圖題,表中數字應註明資料來源。
9.注釋:是對文章某一特定內容的解釋或說明,注釋文字與標點應與正文一致,注釋置於文末,參考文獻之前。
10.參考文獻:是對引文作者、作品、出處、版本等情況的說明,文中用序號標出,詳細引文情況按順序排列文尾。
11.基金項目:獲得國家基金資助和省部級科研項目的文章請註明基金項目名稱及編號,按項目證明文字材料標示清楚。
12.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籍貫,現供職單位全稱及職稱、學位,研究方向。
13.來稿請註明作者收刊人地址、郵編。
14.其他:請勿一稿兩投,並請自留原稿,本刊概不退稿,投寄稿件後,可以在3個月以內未收到正式錄用通知的,作者可自行處理。

相關詞條

思想學術事業前瞻套用時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