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醫學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

天津市醫學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

天津市醫學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是本市醫學信息中心,其前身是1957年7月創建的天津市醫學圖書館,第一任館長為翁之熹。從建立之時起,該館就受到朱憲彝、金顯宅、林崧、虞頌庭等著名專家的關心和支持,同時該館也是他們著書立說,成名成家的“搖籃”。1963年在該館設立了醫學情報研究室。1972年2月在天津市醫學圖書館的基礎上成立了天津市醫藥科技情報站,1981年5月改建為天津市醫學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1996年7月更名為天津市醫學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1997年2月國務委員彭佩云為該所題詞:“加強醫學信息工作,促進衛生事業發展”。天津市醫學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經過多年的發展已成為一所綜合性醫學信息研究機構。主要功能為醫學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儲、檢索、諮詢、分析研究和交流。

所況簡介

天津市醫學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天津市醫學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
本所現有職工70人,其中,正、副高級職稱人員14人。

主要業務科室有醫學圖書館、信息研究室、三個雜誌編輯室、檢索諮詢室、開發行銷部和網路中心。天津醫學圖書館是為本市醫務工作者開放的醫學專業圖書館。現有中外文藏書17餘萬冊,中外文雜誌1600餘種;該所的三個雜誌編輯室編輯出版4種醫學專業期刊: 《天津醫藥》《國外醫學婦產科學分冊》《國外醫學計畫生育分冊》《國外醫學臨床放射學分冊》 ;以上4種期刊均為國家醫藥衛生核心期刊,天津市一級期刊。現在,該所全體職工在天津市衛生局和黨委的領導下,按照市衛生局"聚焦""提速"的工作基調和“快、硬、實、嚴”的工作要求,全面啟動和實施“十一五”發展規劃中確定的“一三四二五”(建設一個中心、建立三個體系、增加四種功能、搭建兩個平台、打造五個優勢或品牌項目)工程,全所職工以積極和飽滿的工作熱情,不斷積極創新,開拓進取,爭取為天津市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和醫學科技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該所的網路中心是在全國醫藥衛生界首家開通了《津衛網》,提供網上服務的單位,現在網上安裝了和中國生物醫學文獻,以及衛生、管理、醫藥、中國醫學等15種中外文資料庫,能夠全方位地為衛生系統領導、醫學科研、醫療、預防、教學、管理人員和醫藥生產單位提供優質的醫藥衛生信息的查新檢索服務。

天津市醫學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多年來樹立以誠信為本,為醫學科技進步多做貢獻的基本原則,為天津市的醫學事業發展做出了貢獻,同時也得到了國家和社會的認可和表彰。該所是全國醫學信息工作先進集體、衛生部醫藥衛生科技項目查新諮詢定點單位和天津市優秀諮詢機構及信譽單位。

天津市醫學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天津市醫學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
《天津醫藥》、《國外醫學婦產科學分冊》、《國外醫學計畫生育分冊》和《國外醫學臨床放射學分冊》;以上4種期刊均為國家醫藥衛生核心期刊,天津市一級期刊。《天津醫藥》雜誌曾榮獲“全國首屆科技期刊優秀獎”,多次獲得天津市優秀期刊獎,多次獲得華北地區優秀期刊獎,是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國家綜合性醫藥衛生類核心期刊,2001年進入中國期刊方陣,被評為雙百期刊。2004-2005年度在天津市委宣傳部和天津市新聞出版局科技期刊評選中,《天津醫藥》又一次被評為天津市優秀期刊,《天津醫藥》、《國外醫學婦產科學分冊》和《國外醫學臨床放射學分冊》被評為天津市一級期刊,《國外醫學婦產科學分冊》獲得了期刊印刷質量獎。《天津醫藥》還在北方優秀期刊評選活動中被評為優秀期刊。醫學信息研究是該所的重點工作之一。多年來為天津市衛生事業的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至2005年底,該所共獲得30項科研成果,其中國家級1項,省、市級19項,局級10項。

領導簡介

天津市醫學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天津市醫學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
楊文秀,男,漢族,1956年2月出生,山西人,中共黨員。1982年7月參加工作,教授,曾任天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副校長,現任天津醫學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所長、黨總支副書記。現兼任天津市醫院管理學研究室主任、天津市衛生統計學會副會長、天津市全科醫學會秘書長、中國醫藥數學會衛生管理委員會副會長。1995年《DRGs新模式及部分病種DRGS套用研究》獲國家科技成果天津市科技進步獎,1996年《自我保健醫學原理及診斷學、處方學研究》獲天津市科技進步獎,1996年《天津市居民衛生服務需求調查分析》、1997年《天津市病種分型醫藥費用調查分析及對策研究》、1999年《病種住院診療大額費用調查分析》均獲得天津市優秀調研成果獎,2001年《探索全科醫學培訓模式推動社區衛生服務可持續發展》獲天津市級教學成果獎。2002年負責衛生部科研基金《繼續醫學教育相關政策與支撐體系研究》,2003年參與衛生部科研基金《入世與公共衛生監管及策略研究》、教育部規劃課題《套用ISO-9000質量標準構建醫學教育質量保證體系》,2005年《社區衛生服務組織多元化發展與對策研究》獲天津市衛生局2004年度醫學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天津市政府所屬醫院經濟補償機制與相關政策研究》獲天津市衛生局2004年度醫學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2006年《“十一五”期間,衛生服務必須加強的領域研究》獲中國衛生經濟學會課題研究成果一等獎,此外還負責天津市衛生局科研基金《天津市醫療衛生綜合實力評價分析與對策研究》。衛生政策研究—參加衛生部組織的《全科醫學臨床培訓基地基本要求、全科醫學社區培訓基地基本要求》的研究制定,衛生部關於《全國繼續醫學教育十一五發展規劃》的起草和制定工作,衛生部組織的《國務院關於發展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的指導意見》的起草制定工作,《天津市人民政府關於大力發展社區衛生服務的決定》的起草制定工作。著作—《社區衛生服務》高等教育出版社(主編)、《農村衛生管理與法規人民衛生出版社(主編)、《社區衛生服務管理》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主編)、《各國專科醫師培訓與準入制度》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等。
天津市醫學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天津市醫學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
強萬凱,男,漢族,1953年12月出生,天津人,中共黨員。1991畢業於天津市管理幹部學院人事行政專業,此後陸續取得南開大工商管理本科、碩士研究生學位。1970年參加工作,高級政工師,曾任天津市長征醫院黨委副書記,現任天津醫學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副所長,兼任中華醫院管理學會醫院文化專業委員會理事。

機構設定

天津市醫學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天津市醫學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

地理位置

天津市醫學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天津市醫學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

湯姆森學習出版集團

HealthReferenceCenterAcademic(學術健康參考中心)幾乎所有的內容均為peer-reviewed期刊,主要側重於biomedicine(生物醫學),nursing(護理)以及psychology(心理學).選自全世界500家出版社,側重於中小出版社和醫學協會,涵蓋62種醫學、健康參考工具書,包含大量視頻、動畫、醫學圖像、照片;期刊回溯期可到1980年。

亞太資訊集團

天津市醫學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天津市醫學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

亞太資訊集團iGroupAsiaPacificLimited韓香婷iGroup公司一家專業經營圖書館資訊服務的跨國集團企業。1983年iGroup第一家公司在泰國成立,發展至今,已成為亞太地區最大的圖書館資訊服務供應商之一;其成員公司遍布泰國、香港、中國大陸、美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澳大利亞、韓國、中國台灣、越南、緬甸、菲律賓等13個國家和地區。公司目前代理的產品有:CAS(美國化學文摘社)ACS(美國化學學會資料庫)Ebrary(電子圖書)ACM(美國計算機學會資料庫)AIP(美國物理聯合會資料庫)APS(美國物理學會資料庫)ASCE(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資料庫)ASME(美國機械工程學會資料庫)Knovel-全球唯一互動式西文電子工具書SPIE(國際光學工程學會)IEEEComputerSociety、MAIK(俄羅斯科學院物理期刊資料庫)SIAM(工業和套用數學會)Emerald(商業管理、圖書館學資料庫)BlackwellPublishing等

期刊雜誌

天津市醫學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天津市醫學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
《天津醫藥》

《天津醫藥》天津市衛生局主管,天津市醫學科技信息研究所主辦,集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天津市胸科醫院等20餘家富有實力的臨床、教學、科研單位聯合協辦,是國內外公開發行的有較高知名度的綜合性醫學期刊。辦刊宗旨是面向中高級醫務人員,兼顧基層醫院的醫生,為廣大醫務工作者提供學術交流的平台。本刊能及時反映國內外的醫學科學進展,報導大量臨床醫療信息。設有“論著”、“實驗研究”、“短篇論著”、“臨床論叢”、“診斷技術”、“專題筆談”、“綜述與講座”、“藥物臨床觀察”和“國內外研究快訊”等欄目。自1959年創刊以來,獲得國內外讀者一致好評。作者、讀者遍布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海外訂戶遍及多個國家和地區。《天津醫藥》在歷屆重大評優活動中獲獎。曾榮獲全國優秀期刊獎;國家科技期刊方陣雙百期刊;第一屆北方優秀期刊獎、連續六屆獲華北地區十佳和優秀期刊獎,連續八屆獲天津市優秀期刊獎,是國家綜合性醫藥衛生類核心期刊、天津市一級期刊。《天津醫藥》以其信息量多、被引用率和文摘收錄率高的優勢成為國家綜合性醫藥衛生類核心期刊和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

《國外醫學婦產科學分冊》

天津市醫學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天津市醫學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

《國外醫學婦產科學分冊》是國內有較高知名度的綜合性醫學期刊。本雜誌曾獲全國優秀期刊獎,第一屆北方優秀期刊將、連續六屆獲華北地區十佳和優秀期刊獎,連續八屆獲天津市優秀期刊獎,是國家綜合性醫藥衛生類核心期刊、天津市Ι級期刊,2001年進入中國期刊方陣被評為“雙百”期刊。本刊能及時反映國內外的醫學科學進展,報導大量臨床醫療信息。設有“論著”、“實驗研究”、“短篇論著”、“臨床論叢”、“診斷技術”、“專訪筆談”、“綜述與講座”、“藥物臨床觀察”和“國內外研究快訊”等欄目。

《國外醫學計畫生育/生殖健康分冊》

天津市醫學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天津市醫學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
《國外醫學計畫生育/生殖健康分冊》是國家衛生部主管的《國外醫學》系列期刊之一,由天津市醫學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主辦的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國家級醫學信息刊物。《國外醫學計畫生育/生殖健康分冊》以貫徹黨和國家的衛生工作方針政策,貫徹理論與實踐、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辦刊方針,以報導國內外本學科及相關學科研究領域的新動態、新進展、新技術和新經驗,反映國內外計畫生育、生殖健康領域的臨床、教學、科研及防治工作的最新進展,促進計畫生育、生殖健康領域的學術交流為辦刊宗旨。讀者對象為本學科及相關學科的臨床、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者。《國外醫學計畫生育/生殖健康分冊》報導形式主要採用“述評、綜述、編譯、文摘、專家論壇、熱點話題、學術講座、國際學術交流、國際會議動態、網上快訊等欄目”。《國外醫學計畫生育/生殖健康分冊》自創刊以來曾多次被國家評為我國計畫生育、生殖健康領域的核心期刊和統計源期刊,目前已被全國5大權威醫學期刊資料庫收錄——萬方、清華同方、維普資料庫等,讀者遍布全國各地,訂閱份數名列《國外醫學》期刊前茅。《國外醫學計畫生育/生殖健康分冊》有一支由150名全國的計畫生育、生殖健康知名專家學者組成的編委隊伍,承擔著期刊的審稿和組稿工作。編輯部每年組織召開1次常委擴大會議,每2年組織召開1屆全國計畫生育、生殖健康新進展學術會議,截止目前已召開了8屆學術會議。年將更名為《國際計畫生育、生殖健康雜誌》,仍堅持原來的辦刊宗旨和報導方針,保持期刊特色。並以新穎的封面設計、全新的欄目設定(重點擴大一次性文獻的報導量)和高水平的內在文章質量呈現在讀者面前。

《國外醫學臨床放射學分冊》

天津市醫學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天津市醫學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
《國外醫學臨床放射學分冊》系衛生部主管、天津市醫學科技信息研究所主辦,由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天津醫科大學附屬第一中心醫院、天津武警醫學院、濰坊醫學院、上海長征醫院、天津醫院、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天津市腦系科中心醫院、第三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聯合協辦。是我國醫學影像專業唯一的國家級二次文獻性刊物。《國外醫學臨床放射學分冊》為臨床放射領域的專業信息刊物,報導國外醫學文獻中該領域的新動態、新進展、新技術和新經驗。讀者主要為從事臨床放射學專業及相關學科的高、中級醫務工作者。雜誌設有“綜述”、“編譯”、“國際學術交流”、“講座”等欄目。內容豐富,適合國情,具有實用性及引導性。從2002年起對刊物報導形式進行了相應調整,豐富綜述、編譯欄目;增加海外信息、國際動態等內容;減少文摘報導量。

醫學圖書館

天津市醫學圖書館,隸屬天津市醫學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現位於和平區貴州路96號D座。是一所我市規模最大的專業圖書館。

天津市醫學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天津市醫學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
天津醫學圖書館創建於1957年7月,走過了半個世紀的歷程。該館擁有豐富的生物醫學館藏文獻資源。現有館藏20萬冊。每年訂購外文期刊500種,中文期刊1100餘種,文獻資料庫23種,與國外歐美等國家交換文獻資料60餘種,年接待讀者數萬人次。全館現有工作人員14人,本科以上學歷占全館人數的57%,高級職稱4人,中級職稱8人。形成了由圖書館學,醫學信息學,外語專業和計算機信息管理等學科專業組成的人才隊伍。該館是全國大學畢業生實習基地和在職人員繼續教育培訓基地。

該館設有采編部,期刊部,流通部,電子閱覽室,中外文期刊閱覽室,圖書文獻閱覽室及文獻檢索室,備有全文和文摘各種資料庫。

該館主要任務:為本市醫務工作者提供醫藥衛生信息服務,該館功能服務完備,提供書刊借閱,文獻檢索,科技查新,參考諮詢,定題服務,音像視聽,讀者培訓,文獻複製,文獻傳遞,館際互借等多種文獻信息服務。並開闢電子閱覽室,讀者免費上網查詢文獻。

該館堅持“以人為本,讀者第一”等服務理念,各部門採用先進的自動化管理系統軟體(ILASⅡ2.0),全面提高全館的管理水平、服務質量和工作效率。形成采編、編目、閱覽、外借、參考諮詢、文獻檢索、讀者培訓等一條龍現代化服務體系。館內資源採用全開放形式。天津醫學圖書館為無假日圖書館,全天為醫務工作者和其他社會讀者開放,為本市優秀醫務工作者免費辦理圖書借閱證。當前圖書館正在從傳統圖書館向現代化、數位化圖書館轉變的重要時期。全館工作人員將繼續努力為局領導和全市醫務工作者做出更大的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