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火車》[電影]

《猜火車》[電影]

《猜火車》是由丹尼·鮑爾執導的影片,改編自埃文·威爾斯發表於1993年的同名小說。成本僅250萬美金,拍攝時間49天。榮獲第四十九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改編劇本獎。

基本信息

劇情

海報海報

本片描述了蘇格蘭愛丁堡一群吸毒青年垃圾式的生活現狀。馬克•瑞登(伊雲•麥葵格飾)是一個十足的頹廢青年,和一群狐朋狗友過著無所事事的生活,他們坑蒙拐騙、吸毒,共同養著一個父不詳的嬰兒,荒唐、墮落。某次吸毒的意外,嬰兒死了,對馬克帶來很大的震撼;馬克和好友土豆搶劫被抓,土豆坐牢,馬克勒令戒毒。戒毒成功的馬克成為房地產經濟,開始過正常人的生活。然而,馬克並沒有擺脫過去的陰影,以前的朋友再次找到他,擾亂了他的生活,這使他不勝其煩,他決定徹底擺脫他們……
榮獲第四十九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改編劇本獎。

影片特色

“選擇生活,選擇工作,選擇職業,選擇家庭。選擇他媽的一個大電視。選擇洗衣機,汽車,雷射唱機,電動開罐機。選擇健康,低卡里路,低糖。選擇固定利率房貸。選擇起點,選擇朋友,選擇運動服和皮箱。選擇一套他媽的三件套西裝。……選擇DIY,在一個星期天早上,他媽的搞不清自己是誰。選擇在沙發上看無聊透頂的節目,往口裡塞垃圾食物。選擇腐朽,由你精子造出取代你的自私小鬼,可以說是最無恥的事了。選擇你的未來,你的生活。但我幹嘛要做?我選擇不要生活,我選擇其他。理由呢?沒有理由。只要有海洛因,還要什麼理由?”
馬克和他的一幫狐朋狗友選擇了海洛因,他們在最骯髒的角落裡過著最墮落的生活,吸毒、酗酒、搶劫、性交……這就是《猜火車》表象貫穿的情節,也是幾年來它一直倍受爭議的原因所在,你要么為它如痴如醉,要么對它切齒痛恨,很少有中間派存在。影片明顯地運用了反傳統拍攝手法來突出其叛逆精神,很極端地提出了年輕人如何選擇生活的問題,被評為對當代青年產生巨大影響的十大影片之一。那眩目的鏡頭和婁·瑞德、伊基·鮑普的搖滾樂不啻為一劑迷幻藥,我們眼直勾勾盯著螢幕,身臨其境,當馬克的針頭扎入皮下組織,我們以為那白色的化學物質是融入了自己的血液;當一夥人搶劫後在路上狂奔,我們覺得是自己的心臟在劇烈地跳動。幾乎每一個場景都可稱得上是一部精緻而出人意表的濃縮短片。

影片看點

劇照劇照

鏡頭一:馬克戒毒
在《卡門幻想曲》第二樂章的伴奏下,馬克把自己關在一間大門釘死的房間裡,四壁空空,一副超現實主義的勁頭。早已準備好的番茄湯、香草冰淇淋、色情雜誌……顯示出他已是個戒毒老手,而大提琴輕佻、戲的滑音則暗示著一場鬧劇的開始。熬過戒毒帶來的便秘痛苦,他闖入全蘇格蘭最衰的廁所,鴉片丸不慎掉進便池,他一頭扎入其中找尋,裡面竟有如海洋般別有洞天。這樣的場景恐怕只有庫斯圖里卡才能超越。
鏡頭二:雙面黛安
馬克在酒吧里急欲釋放他久被海洛因抑制的性慾,一眼看中了性感迷人的女郎黛安。兩人在黛安處激情勃發。然而第二天清晨醒來,馬克才發現與自己共進早餐的不是黛安所說的室友,卻是她的父母。這時身後的房門打開,他轉過身去,看見了與昨夜迥然不同的黛安,面前的是個身著校服、甜甜笑著的十六歲清純少女。相信第一次看到此處的觀眾心中的驚駭不會比我們的馬克少。
鏡頭三:吸毒過量
LouReed冰冷而憂鬱的“PerfectDay”里,昏迷的馬克被拉進了醫院,躺在床上他不斷被可怕的幻覺侵擾。一會兒是黛安頑皮地唱著歌,一會兒是斯普德戴著手銬腳鐐坐在監獄的鐵門上。房頂上死去的嬰兒爬著向他逼近,床榻上有嚴重暴力傾向的貝比鑽進了他的被窩。馬克在一個接一個的夢魘中掙扎,發出恐怖的叫喊。
如果這只是一部一味渲染青年墮落的影片,也就該看完扔進垃圾箱算了,但是並沒有那么簡單。每一次看,我都被一種沉重的哀傷抓住,在這些年輕人放浪形骸的背後,我聽到他們在痛苦地掙扎和絕望地叫喊。以馬克為代表的青年並非因渾噩而誤入歧途,他們應該算是自覺的吸毒者,以此來迴避面對現實生活中種種令人厭煩的問題。對青春的肆意揮霍從某種意義上講是他們憤怒卻無可奈何的發泄,不願重複父母那樣刻板的生活軌跡,又找不到自己切實想往的道路,他們感到自己就像蘇格蘭大地一樣,被全世界遺棄。這可能是成長必經的心理過程,我們明明知道自己早晚會和千萬人一樣過活,卻怎么也不願相信這是真的,差別僅在於我們沒有勇氣像馬克那樣用青春做最後的反抗。
最後馬克背叛了朋友,也就是背叛了放蕩的青年生活,選擇了代表平庸而正常的大多數人的價值取向。這是否意味著導演對主流社會的最終妥協?他匯入了模糊的人群之中,與沒有面孔的人們融為一體、消失不見了,因為他破爛不堪的青春時代已告一段落,這是他的幸運,也是悲哀。

影片製作

海報海報

這部電影改編自艾文·威爾斯1993年同名暢銷小說;成本僅二百五十萬美元,拍攝時間49天。從一出爐,它就成為了輿論的焦點。不僅因為在這部低成本影片中對海洛因吸食作極為細緻的描寫,更由於片中所充斥的墮落情緒——倫敦的影評人說這部影片使人想要“以身試毒”。當然影片的導演並不承認,他認為影片後部對毒癮來臨時的痛苦描寫是很客觀的。
事實上,整部影片的態度與其說是客觀不如說是冷漠。影片以第一人稱作為敘事角度,完全在主人公的敘述中展開情節,隱藏影片的立場;而在本來已十分鬆散的結構中隨意終止敘述加入評論、分析甚至跨時空的追憶;這種純主觀的手法不僅使人耳目一新,也十分貼切影片的基調,從而以後的同類型影片屢屢採用,幾乎成為固定模式。影片以主人公瑞頓的一段自序作為開場白:“……大電視、健身器、富特轎車、朝九晚五……選擇……太多選擇,你選擇什麼?我選擇不選擇。”廣角鏡頭跟拍,配之以城市街景和IggyPop的音樂。
影片的展開部分則完全是以瑞頓為首的一小撮頹廢青年的生活實景:他們終日無所事事,東遊西逛,打架酗酒泡妞吸毒;聚在鐵道邊打賭猜測下一列火車的經過時間以打發時日,還共同養著一個不知誰是父親的嬰兒。他們滿足於這種糜爛的生活狀態,即不想也認為不能改變現狀,逃避一切規範和責任,並且全部是無政府主義者和海洛因吸食者。在一次暢快淋漓的集體吸毒後小嬰兒意外死亡,這強烈刺激了可能是父親的每一個人;促使瑞頓在無數次失敗後下定決心戒毒。就在他戒毒成功開始普通人生活時,暴力愛好者巴比帶著瑞頓的舊日夥伴找上了他,要他一起參與一次巨額販毒。最終瑞頓偷走了販毒所得的錢消失在人群之中。
片中瑞頓過量吸食毒品後精神恍惚,昏倒在街頭的段落以浪漫主義的高速攝影處理,背景配以LoudReed寧靜的《OnePerfectDay》,極寫吸毒後的快感;隨之而來的戒毒過程則用超現實主義手法表現,以嘈雜的電子樂配合色彩極不和諧的畫面構成感官刺激;與上一段落形成強烈對比。這些描寫怪誕而又真實,堪稱經典之筆。
瑞頓的夥伴在空寂無聲的鐵道邊大聲說:“蘇格蘭,蘇格蘭,這是全世界最醜陋的地方。”其他人則對他大肆嘲笑——這就是後現代的“憤怒青年”們,他們在夢魘般的生活中自我放逐,不再樹立任何意義上的精神之父。《猜火車》以其冷靜的喻諷口吻,真實的敘述態度,貫穿始終的黑色幽默感及具現代感的聲畫處理成為另類影片中的經典;更因其中所表現的價值觀和自我意識引起了極大關注和爭論。以後一系列的另類影片中幾乎部部都有它的影子。無怪乎有人說:“整部《NOWHERE》(美國另類影片)也比不上《猜火車》的五分鐘。”
“猜火車”本是一種遊戲,指無所事事的人在火車經過的地方,即興打賭猜測下一班火車經過的時刻和目的地,藉此打發時間。影片以此為名意義深遠,當火車狂嘯過站時,不知要將主人公們的命運載往何方。影片呈現給觀眾的是蘇格蘭愛丁堡文化的一個最真實的面貌,青少年們或許會在其中獲得共鳴,並能從中確定自己存在的位置。影片所反映的社會現實,以及它所流露出的冷漠、無政府狀態、非主流群落對主流社會的抵制與反抗,給了在常態社會中生活的人們極強的衝擊。
《猜火車》是一部帶有寫實性質的電影,它帶給我的感覺是震撼的,那裡面表現的青少年的生活方式是驚世駭俗的,其間所反映出的社會問題如吸毒、暴力、濫交、搶劫等都值得人們深思。

影片特點

劇照劇照

本片描述了蘇格蘭愛丁堡一群吸毒青年垃圾式的生活現狀,被認為是1996年英國最具時代活力的影片。馬克瑞頓是個隱君子,和他住在一起的三個人亦屬同類,“病孩”西蒙,弱智人“土豆”丹尼爾;叫愛麗森的少女,她小小的女兒多恩是她和這三人當中的一個所生,但他們誰也搞不清到底誰是這孩子的父親。同他們常來常往的朋友還有湯米和貝格比;另外活潑健康不吸毒的湯米,他正在和麗茲熱戀,以及暴力狂的貝格比。

馬克和丹尼爾巧妙地讓自己在面試中淘汰,因而免停發失業津貼。事後他們到酒吧慶祝,貝格比隨意施暴打傷了人,酒吧陷入一片混亂。馬克在迪斯科舞廳結識了年輕性感的戴安,她把馬克帶回家過夜。不料戴安才14歲。麗茲懷疑湯米把兩人做愛的錄象帶賣給了別人,決定與湯米分手,但實際上是馬克偷的。

馬克曾嘗試戒毒,但最終還是抵不住誘惑,惡習依舊。他和丹尼爾等搶劫遊客,用得來的錢買毒品。湯米由於女友麗茲的離去一蹶不振,也沉湎於毒品之中,身心俱毀。愛麗森的小女兒突然暴斃在床上。馬克和丹尼爾在超市偷東西是被抓獲。為忘卻這一連串的煩惱事,馬克吸食了過量的海洛因而昏迷不醒,被送進醫院搶救。父母把馬克帶回家鎖在房間裡,強迫他戒毒,這時他體會出安定也才是生活的真諦。於是戒毒後馬克離開愛丁堡,到倫敦的一家房地產公司找到了工作。

誰知馬克的新生活剛開始就被打斷了,貝格比和西蒙接踵而至。馬克對他們忍無可忍了。這時傳來湯米死於愛滋病的噩耗,他們一同返回愛丁堡參加葬禮。貝格比從俄國海員那兒弄來價值4000英鎊的海洛因,然後同馬克等人(包括已出獄的丹尼爾)一起到倫敦倒賣,以16000英鎊的價格出手,賺了一大筆。當天夜裡,馬克趁大家熟睡之機拿走了所有的錢,準備到國外去開始他的新生活,不過他把丹尼爾的那份留在了他的衣箱裡……
《猜火車》又名《迷幻列車》,僅用了49天就拍攝完成,是一部成本為250萬美金的小製作影片。本片描述了蘇格蘭愛丁堡一群吸毒青年垃圾式的生活現狀,其冷靜的喻諷口吻,真實的敘述態度,貫穿始終的黑色幽默感及充滿現代感的聲畫處理使之成為另類影片中的經典。影片對吸食海洛因而產生的快感進行了極為細緻的描述,同時片中所充斥的墮落情緒及所表現出的價值觀和自我意識引起了社會的極大關注和爭論,因而影片一出爐便成為輿論的焦點。“猜火車”本是一種遊戲,指無所事事的人在火車經過的地方,即興打賭猜測下一班火車經過的時刻和目的地,藉此打發時間。影片以此為名意義深遠,當火車狂嘯過站時,不知要將主人公們的命運載往何方。影片呈現給觀眾的是蘇格蘭愛丁堡文化的一個最真實的面貌,青少年們或許會在其中獲得共鳴,並能從中確定自己存在的位置。影片所反映的社會現實,以及它所流露出的冷漠、無政府狀態、非主流群落對主流社會的抵制與反抗,給了在常態社會中生活的人們極強的衝擊。
繼六七十年代的“憤怒青年”之後,世紀末的英國、歐洲乃至全世界再次出現了年輕一代的精神塌陷,《猜火車》即為表現這種題材的代表影片,它被視為“1996年最令青少年感動,甚至讓放浪形骸、孤苦無依的那一部分痛哭流涕的一部電影”,較之他們的前輩,當今的迷途青年們更為頹廢,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更為理性。他們天良未泯,但卻自甘墮落。在《猜火車》中,吸食毒品作為一種無可選擇的選擇成為了片中人物的生活方式,使之沉迷又痛苦。馬克的夥伴在空寂無聲的鐵道邊大喊著:“蘇格蘭,蘇格蘭,這是全世界最醜陋的地方。”其他人則對他大肆嘲笑——這就是後現代的“憤怒青年”們,他們在夢魘般的生活中自我放逐,不再樹立任何意義上的精神之父。影片明顯地運用了反傳統拍攝手法來突出其叛逆精神,很極端地提出了年輕人如何選擇生活的問題,被評為對當代青年產生巨大影響的十大影片之一。
《迷幻列車》(Trainspotting)是1996年英國導演丹尼波爾(DannyBoyle)的一套改篇自歐文威爾許(IrvineWelsh)同名小說的黑色幽默電影,講述一群愛丁堡的海洛因癮君子的生活。電影由伊雲麥葵格(EwanMcGregor)、艾雲班拿(EwenBremner)、鍾尼李米勒(JonnyLeeMiller)、奇雲麥傑(KevinMcKidd)、羅拔卡萊利(RobertCarlyle)及嘉莉麥當勞(KellyMacdonald)主演。原著作家威爾許也在電影中擔當毒販MikeyForrester小角。
電影劇本是由約翰霍奇(JohnHodge)改寫威爾許的小說而成。而原著的名稱與火車迷Railfan)觀察火車動向的行為並無關連。書名是根據原作中的其中一章,Begbie與Renton在愛丁堡一處廢棄的火車站遇到Begbie那落魄的父親時的一段。他父親開玩笑似地問說他們是否在“看火車進站”。
電影在英國、美國等地放映時引起不少的爭辯。美國參議員BobDole在1996年的美國總統大選期間,譴責該片損害道德而且鼓勵了濫用藥物,有趣的是他也承認他從未看過該片。然而在加拿大,警方則是自掏腰包買了許多電影票分發給青少年,他們認為青少年會將該片視為反毒的教材。其實在這些爭論之外,該片被視為一部相當創新與令人印象深刻的電影,在該年度的奧斯卡電影獎項中獲得了最佳改編劇本的提名。1999年,本電影獲得英國電影協會100大英國電影排名第10,2004年則獲《TotalFilm》雜誌認為是有史以來第4偉大的英國電影。
而該片的行銷手法也相當具有創意,設計了充滿瑞舞文化的傳單,而每位主角都有各自的海報。奇雲麥傑(KevinMcKidd)因為生病而僅將電影拍攝完成,未參與海報的拍攝工作。

幕後花絮

該片在美國上映時前20分鐘被重新配音,以便觀眾能聽懂那濃重的蘇格蘭口音。
為了改編成電影原著小說中的許多人物和情節都被刪減了。
片中有很多鏡頭都跟披頭士樂隊有關,其中當四個好朋友看火車經過時,他們的姿勢跟披頭士樂隊在專輯《Sgt.Pepper'sLonelyHeartsClubBand》封底照片上的姿勢一樣。他們穿過馬路走進旅館的場景是對《AbbeyRoad》這張專輯封面的模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