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迷

火車迷

火車迷,指的是喜愛、崇敬火車以及對火車有一種特殊感覺的一類人。火車迷對火車的喜愛是一種信仰、是一種靈魂所在。

基本信息

群體定義

1

火車迷指的是喜愛崇敬,對火車有特殊的感覺的一類人,他們是見證鐵路文化發展的一類人。他們為中國鐵路事業的發展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

產生背景

火車文化是一段悠遠而漫長的旅程,在季節里穿梭,在情感中交錯。人生,就是一條旅途,我們都是列車上的旅客。列車開往哪裡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一路上的風景和看風景的心情。車窗外的風景被不住地向後拉扯,腳底是轟隆轟隆的聲響。處在嘈雜的動態中,卻是靜而細膩的心思。

這些年,有關中國鐵路的新聞不止一次地吸引著我們的眼球———青藏線開通、高速動車全國飛馳、蒸汽火車退出歷史舞台……你是否曾留意過,在鐵路沿線還活躍著這樣一群年輕人:他們沿著軌道飛奔,尋找拍攝列車的最佳瞬間;他們為舊車站的關閉暗自神傷,為新線路的開通欣喜若狂……對,這就是火車迷。

國內現狀

國內車迷群體大部分有組織,但都是地方性的組織,沒有全國性的火車迷組織,也沒有全國性的火車迷守則,火車迷的行動除了法律法規以外沒有強制性規範,火車迷的身份認證也是基本不存在的,拉山頭扯大旗而已。火車迷的發展方向應該是建立全國性的火車迷協會,全國的車迷可以選擇進行身份認證,以車迷身份進行活動。制定全國性的車迷守則,約束車迷不正確的行為。

當前國內活動比較頻繁的火車迷組織有中國鐵友行攝聯盟、天津火車迷聯盟、沈佳高鐵火車迷俱樂部、三江火車迷俱樂部、吉林火車迷聯盟、齊魯鐵路愛好者、濟南鐵路局火車迷協會、湖南軌道交通愛好者協會(原“火車迷-湖南聯盟”)、東北火車迷聯盟、牽引動力廣西鐵路愛好者、廣東鐵路愛好者、永州鐵路愛好者、徐州鐵路愛好者協會、福建火車迷聯盟、宿州火車迷聯盟、八桂火車迷、中國火車迷攝影協會、東北火車迷交流論壇等等。

成都的火車迷來自不同行業,工作與火車都沒有絲毫聯繫,他們中有工程師、會計、警察、學生、設計師、公務員等,年齡最小的不到20歲,最大的已經60多歲了。他們不僅喜歡看火車,還痴迷於拍攝各式火車和鐵路,最大的快樂就是帶著相機追著火車跑。而且每次出去看火車,都要記錄下沿途的車次、機車、車輛、隧道、橋樑以及拍下沿途的風景等,回來後在論壇上與火車迷們分享。如果聽說哪裡的火車站要拆了,哪裡要新建,火車迷們都會第一時間組織起來去追看。

群體精神

走進火車迷群體中,發現,火車迷不僅僅是單純地喜歡火車,而是在追求一種精神,一種火車的精神,那是一種勇往直前、風雨無阻、腳踏實地的人的精神。“一遍人生如一趟列車,做人當如火車馳騁,令行禁止,風雨無阻,腳踏實地,行勝於言,風塵僕僕而步履匆匆,行囊壓壓,速度加加,向著夢想前進!”同時火車迷也見證了鐵路文化的發展這就是火車精神,也是車迷們追求的人生態度。

火車迷們經常組織聚會,來自不同城市的車迷約定在某時某地集合,一起看車、拍車、聊車。本以為火車迷最大的願望,是坐火車去某個城市或者到某個地方去拍火車,但他們的答案卻出人意料:他們渴望的,是理解。

“火車迷的作用,就是見證鐵路的發展,記錄每個重要的時刻。”老何每周都會坐火車、欣賞火車,他期待有朝一日,能坐火車到達中國最東、最西、最南、最北的車站。

火車迷小魯在梅隴站抹眼淚小魯最出名的故事,是去梅隴站舉辦“告別儀式”。梅隴火車站對外運營的最後一天,一大早,當工作人員將站台上寫有“梅隴站”幾個大字的燈箱拆下擱在牆邊時,小魯正在一旁默默地抹著眼淚。他登上一列綠皮火車,悠然欣賞窗外的風景,任由疾風吹在臉上:“這樣的感覺,很容易讓人懷舊。這是坐空調車根本體會不到的。”當天晚上,下起了大雨,小魯買了最後一班火車的車票留作紀念。

群體愛好

概況

火車迷愛好收藏火車票 、拍攝鐵路和火車、乘火車出行 。

1

追首發火車

青藏鐵路開通時,50多名津城火車迷聚在一起專門為青藏鐵路的開通舉行了一次慶祝會,這些火車迷在論壇上有特定的名字,有的叫“火車司機”,有的叫“京局唐段”……他們是在“天津鐵路愛好者論壇”上相識的,所有網名全與火車有關。

2013年9月12日,盤營高鐵正式通車,盤錦車迷43014302用自己獨到的方式,記錄了盤錦市進入高速鐵路時代的一幕。車迷“京連直特”還特意從北京趕來,體驗了G8091的全程。

2014年4月20日,旅順線最後一趟客運火車6332次即將取消,此時的旅順站人山人海,來自東北各地的火車迷齊聚旅順站,來送別最後一趟火車。火車迷們熱情高漲,以至於車票在短時間內售空。

“19:00,隨著一陣列車制動的摩擦音,列車運行到達終點站——大連站,6332次列車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走出車廂,我們車迷瘋狂的奔向本務機車,要用最後的影像記錄它曾經存在過,走在我們的生命中……看著它靜靜的停臥在站台上,我默默的向其敬禮,仿佛在感謝一位即將退休的老同志,感謝它站好這最後一班崗,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火車精神”一名參與聚會的火車迷寫道。

2015年8月16日,不少車迷都去乘坐最後的T5008次列車,第二天將是哈齊高鐵的開通日,T5001/5004/5005/5008這些車次將不復存在,迎接到來的則是時速250km/時的動車組,其北亞車體也將退出哈齊這條鐵路線。

2016年8月15日6時10分,G8041次列車駛出大連北站,沿著哈爾濱至大連高速鐵路開往瀋陽站,這是我國自行設計研製、擁有全面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中國標準動車組首次載客運行。 首發當天很多鐵路車迷慕名而來,搶先體驗中國標準動車組。

關注相關新聞

火車迷們關注著各種有關火車的新聞,哪裡有新修的鐵路通車,有什麼新型機車上路,有什麼新開行的列車,大型的隧道、鐵路橋樑建成,他們都盡力在第一時間趕去察看、拍照。

“火車迷的作用就是見證鐵路的發展,紀錄每個和火車相關的重要時刻。”火車迷劉駿說,他幾乎每個月都會去坐火車、看火車。火車迷“京局唐段”說,火車氣勢磅礴,威武霸氣勇往直前,看火車能夠讓他對生活更加充滿信心。火車迷普遍認為,接觸火車、欣賞火車、追逐火車是一種精神享受。

社會態度

待需被理解

火車迷們對火車的痴迷讓許多人都覺得不可思議,為什麼他們會喜歡火車?

1
火車有什麼魅力讓他們如此痴狂?

因為對火車迷行為和舉動的不理解,也有部分鐵路工作者對火車迷非常不友好,用漠視、不屑、嘲笑的方式驅趕他們。面對親人的不理解,常人的嘲笑和譏諷面對這些事情,火車迷又能怎樣呢?他們只能默默地承受,只有在他們自己的圈子裡才能互相傾訴,互相鼓勵,互相支持,追求他們自己的夢想。其實在已開發國家里,火車迷和汽車迷一樣,為數眾多,他們應該能夠得到大眾的尊重和認同。

火車迷需要社會和大眾的認同,不僅僅是對火車迷的承認,應該還有對火車迷的認同。

社會學家觀點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約有十幾萬10歲至30歲的年輕人是火車愛好者,他們有著這不同尋常的愛好。

社會學家王來華表示,與“火車迷”們一樣,各種新奇古怪的火車協會、俱樂部逐漸出現在我們身邊,越來越多的人正在參與到“火車愛好者”的群體中來。隨著社會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火車愛好”已經成為了一部分人的休閒選擇,“火車愛好”的出現也是現代年輕人追求新穎、講究個性的結果。這就是為什麼在我們的身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火車迷”的原因,隨著“火車迷”的不斷增多,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接受“火車愛好”、加入“火車愛好”。

“喜歡火車並不是所謂的不務正業,也不是什麼“沒文化,沒見過火車啊?”之類的,火車給人一種剛強的感覺,一遍人生如一趟列車,做人當如火車馳騁,令行禁止,風雨無阻,腳踏實地,行勝於言,風塵僕僕而步履匆匆,行囊壓壓,速度加加,向著夢想前進!”他們對夢想的信念,只求付出,不求回報!為了尋找拍車點,奔波了好幾十里地甚至數百里地,飯顧不上吃,為了拍出好照片,有時候連水都不喝,怕錯過精彩瞬間,當列車經過的時候,他們總會拿起自己手中的設備記錄下列車穿越壯美山河的瞬間,當列車經過的時候對於車迷們來說心情是激動的,興奮的,運轉過後,累得在車上直接睡著了。但過程是最開心的,雖然很累,但他們,毫無任何怨言。對他們在向著自己的夢想前進,他們的心超乎了常人的想像,這就是他們的追求.

這就是火車精神,也是車迷們追求的人生態度。愛火車愛人生有這么一些人,每當他們聽到火車的鳴笛聲內心就會湧起一股興奮之情;有這么一些人,他們為了多看一眼火車,能夠不畏嚴寒酷暑站在鐵路旁呆上很久很久;有這么一些人,每當他們要出行,不管是短程還是長途,他們毅然乘坐火車;有這么一些人,每當他們空閒的時候,他們就會約好去拍火車,交流看車經驗,甚至會在各個車站中轉,為的是體驗轉車的樂趣。他們中有男人和女人,老人和小孩,學生和老師,藍領和白領。他們會時刻關注與火車相關的點點滴滴,他們分布的祖國的各個區域,他們這么做不是為了別的,只為那一個共同的目的--尋找他們人生中最大的樂趣.蜿蜒的鐵軌不僅連線著東西、溝通著南北,也把祖國各地的車迷緊緊聯繫到一起。無論在南方還是北方,不用擔心自己的語言能否被對方理解,可關於火車,卻是最能讓人理解的語言。未曾謀面的車迷,第一次見面一見如故,像是多年的老友.因為火車我們相識,因為火車我們相知,相同的愛好把我們聚在一起,我們執著,我們熱情,我們瘋狂,我們快樂.只有火車能有這么大的魅力,我們都有共同的名字,共同的愛好,執著的信念,讓我們走到了一起!

火車迷心聲

鐵路,火車是我們談論的永恆的主題,因為愛你,有火車的地方便有我們的身影,有鐵路的地方便有我們的足跡,我們沿著軌道飛奔,尋找拍攝列車的最佳瞬間,我們會為舊車站的關閉暗自神傷,為新線路的開通欣喜若狂.對,這就是火車迷,我是他們中的一員.我喜歡火車拉著汽笛、吐著白煙,轟隆隆地駛過,那是鋼鐵的聲音,是速度的力量,是勇往直前的精神,是一往無前的氣概,它深深地震撼著我的心靈,塑造著我的性格。它讓我兒時的生活快樂、多彩,它帶著我童年的夢想,沿著無盡的鐵軌延伸向遠方.火車不僅僅是一種交通工具,也是一種希望,一種體驗,一種精神,火車承載著希望,因為有了他身處異鄉的人能在春節和親人團聚,乘做火車我們可以體驗旅行,火車更是一條紐帶,他將各個城市,各種文化串起,無論下一站是哪裡,火車都是我們流動的家,它在給人帶去便利的同時也傳承了一種精神,是一種勇往直前、風雨無阻、腳踏實地做人的精神。人生就象一趟列車,做人也應當如火車一樣馳騁,令行禁止,風雨無阻,腳踏實地,行動多與說話,當柴油機發迸發出那力量和自信的時候,當風機努力的用最佳狀態調整自己的時候,三角燈照亮前進的道路,加快著速度,向著夢想前進,這就是我所追求的火車精神.夕陽下的鐵路,不遠處長長的光束是你、是我、共同的追逐。呼嘯而過的是安全與幸福,聽到了那機車汽笛的傾訴心中沒有了孤獨。有你陪伴我的人生就能走出精彩的道路有朝一日我們可以驕傲的地告訴身邊人,我是火車迷,我愛火車.前進,火車.前進.火車迷!!!

火車情人,對我來說,火車的魅力讓人永遠魂牽夢繞。她時而如神龍飛舞,時而靜溢似白駒過隙。正因為如此,數年間我走遍祖國的山山水水,去尋找和記錄列車穿行壯美山河的精彩瞬間。每次相逢,我都能感受到那份與眾不同的心靈悸動。正是這份感動,這份激情,讓我堅持到至今。我從此相信,這些馳聘華夏的列車都是有生命的,有感情,有溫度的,也許她們就是我們上世的情人,我們才會如此依戀魂牽-(轉自著名火車迷鐵路攝影大師--------羅春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