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

《物流管理》

《物流管理》雜誌是孟捷主編的一本專注中國物流的商業雜誌,出版周期一個月。

基本信息


期刊簡介

《物流管理》《物流管理》
主管: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主辦: 中國人民大學
編輯出版: 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
總 編 輯: 孟捷
責編: 徐婷婷
發行日期: 每月10日
郵發代號: 2-991
版面說明: 96頁 月刊
單期價格: 10.0 元
平裝年定價: 120.0 元
精裝年定價: 135.0 元

內容介紹

《物流管理》雜誌是一本專注中國物流的商業雜誌。旨在展現國內外物流研究的前沿成果、管理知識、資訊信息;精選物流企業案例;介紹國際現代物流的管理經驗和運作模式,以幫助讀者學習物流專業知識,提高企業物流管理水平。注重專業性和實用性,力求為讀者提供一流的精華文章與實用信息。
主要欄目有:
《物流管理》《物流管理》2008年01期

專家視點
產業物流
物流技術與裝備
物流信息管理
物流績效管理
供應鏈管理
第三方物流
物流布局
案例研究

欄目祥解

1.《編者的話》:以簡明的方式論述當期的重點話題和雜誌的感受。

《物流管理》《物流管理》月刊

——中國物流管理創新的觀察家
 關聯欄目:
《回聲》:讀者來信和點評;
《更正》和《聲明》等:本刊信息發布和編讀互動渠道。
2.《新聞》:用有限的空間概括當期最值得了解的動態。
  ——全球物流動態掃描,個性化的資訊快餐
 子欄目:
《目擊》:用圖片來表現最直接的新聞感觸;
《人物誌》:當期成功和失意的行業代表人物;
《新聞傳真》:用圖片、新聞短報和點評來概括當期最值得了解的動態;
《時評》:對重點新聞事件做簡要報導;
《第一評論》:以專家的角度對近期業內關注的重要事件進行獨特視角的評論;
《大視野》:相關刊物評論摘要和有代表性的人物觀點。
《特別報導》:與封面報導並重的選題策劃。
3.《公司》:針對製造和銷售等企業的物流和供應鏈戰略和管理,以及供應鏈專業服務提供商,特別是第三方物流公司的新聞報導,發現明星企業和有借鑑意義的公司戰略規劃。
  ——發掘創新的物流解決方案,重新繪製中國產業鏈條關係
4.《產業》:對物流和其他相關行業的發展和變革進行報導,描述對不同物流群體生存方式和商業模式的影響。
  ——解析物流時代的產業市場格局和競合規則
5.《封面報導》:對影響中國物流發展、涉及企業和企業家命運的重大事件和重要趨勢進行全景、深度和啟發性、建設性的報導。
 ——大公司,大戰略,大趨勢,大牌局

6.《技術》:詳細介紹能夠促進物流和供應鏈管理商業化、規範化的新技術和套用。
  ——技術改變商業模式的解決方案實踐
 子欄目:
 趨勢》:目前最新的技術發展方向;
《技術套用》和《案例》:與企業物流戰略發展密切相關的技術套用,技術的推廣推動新商務的出現;
《產品》:通過產品的介紹和比較,更直接的給讀者提供實用信息;
《網路和移動》:網路和移動技術進展、套用及其給企業帶來的價值。
7.《人物》:在物流業最具傳奇和創新性的人物,有很強的借鑑價值。
  ——現代物流和供應鏈管理思想的代言人
8.《管理》:物流管理及其外延方面的方法論。
9.《社區》:
《部落格》:給普通的物流人一個表現的平台,說出他們的工作苦樂。
《商業體驗》:物流消費端的親歷感受。
《歷史》:中國物流史海鉤沉。
10.《雜談》:
——聆聽國內外專家聲音,分享物流和供應鏈前沿智慧。

期刊優勢

新聞報導的公信力;
與眾不同的閱讀體驗
成熟的市場化運作模式;
全行業覆蓋的讀者群分布;
高水平的傳播效率與讀者忠誠度;
讀者的高度認可與強勢的發行增長。

采寫風格

1、 在新聞導向的前提下,注重深度挖掘和歷史延伸;
2、 用犀利透徹的眼光和文筆對待企業和新聞事件;
3、 表現手法上注重較強的故事性和可讀性;
4、 重事實,文章落點具有建設性。

發行狀況

《物流管理》《物流管理》

《物流管理》雜誌讀者主要分布在中國大陸及港澳台地區,亞太、澳洲及歐美一些國家與地區也有發行。
《物流管理》擁有完善的發行渠道和發行網路,形成覆蓋全國主要城市、物流及交通樞紐地帶並向周邊地區輻射的格局。
(一)關鍵數據
1、出版時間:每月10日出版;
2、裝幀規格:國際正16開,內文70克銅版紙,100頁左右;騎馬釘訂裝;
3、發行數量:單期發行3萬冊;
4、零售價格:國內20元人民幣;港澳地區60港元;海外10美元。

(二)發行渠道
1、零售:在全國建立了由機場、星級酒店、高級會所、報刊亭在內的全方位零售網路。
2、直銷:通過各地行業協會、企業家協會、MBA教育等各類經理人才教學培訓機構、大型商務會議、展銷 會等開展現場直銷。
3、郵購:直接匯款訂閱。
4、贈閱:向國家各有關部委、各省、直轄市、各省會及重要城市的政府主要經濟官員贈閱;向外國駐華大使館、領事館商務參贊贈閱。
5、集團訂閱:企業訂閱一定數量的雜誌並對企業內部中高層或者企業戰略合作夥伴贈閱,不僅能體現企業的關懷與品位,更能在企業文化與戰略合作上起到積極的作用。

讀者群分析

(截至2008年1月1日統計數據)
A.性別:男性83%;女性17%;
B.地域:長三角地區31%;珠三角地區27%;京津塘環渤海地區25%;其它17%;
C.行業:生產製造業41%;物流及商業流通33%;電信、IT服務及軟體15%;諮詢、教育6%;政府機構2%;金融、證券1%;其他2%;
D.公司類型:外資、合資企業39%;民營企業29%;國有企業21%;政府及科研機構9%;其他2%;
E.關聯企業規模:500人以下65%;500以上35%;
F.職位:董事長、總經理、CEO 26%;副總經理、總監32%;部門經理、主管25%;專家學者8%;政府官員4%;其他5%;
G.年收入:50萬以上33%;30-50萬38%;10-30萬20%;10萬以下9%;
H.學歷:大專、大學78%;碩士博士15%;大專以下7%;
I.年齡:30歲以下20%;30-39歲 39%;40-49歲 26%;50以上15%;
J.閱讀周期:20-30天40%;10-20天26%;30天以上21%;10天以下13%;

期刊評價

《物流管理》雜誌是中國傳媒領域唯一以物流和供應鏈為話題的商業雜誌,雜誌以新聞調查的編輯風格、以案例故事的表現形式、以成熟的市場運作模式、為廣大讀者呈現出鮮活的高品質內容。中國的物流體系已經初具規模。而物流方面的雜誌也在逐漸的走向成熟。

影響力

《物流管理》作為中國傳媒領域唯一的以物流為話題的管理類商業雜誌,秉承“理性、公正、專業、前衛”的辦刊理念,以新聞調查的編輯手法和成熟的市場化運作模式,為廣大讀者呈現出與眾不同的高品質內容,得到了包括製造、流通和物流業在內的廣大讀者的充分認可,已確立中國物流與供應鏈領域的信息領航者地位,成為連結貨主、承運人及供應鏈相關企業的最佳信息平台
《物流管理》通過鮮活的案例給讀者帶來完全不同的閱讀體驗的同時,能夠推動行業和企業健康快速發展,該刊通過借鑑推廣國外先進的管理模式和經驗,醋精業界的發展與進步,希望通過不懈的努力,不僅發現明星的企業和明星的人物,同時推動一大批企業和企業家成為明星。

未來展望

《物流管理》《物流管理》

21世紀,物流基本取代了新經濟成為最時髦的話題。現代物流全面涉及了中國製造的採購、生產加工、倉儲、銷售和售後服務各個環節,同時也演化出商業快遞、幹線運輸、配送、物流樞紐、貨代和特供服務等多個專業領域,以及與之配套的裝備提供、技術提供、諮詢提供和金融服務提供等多個邊緣行業。

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物流業還是一個粗線條的行業。規模小、勞動力密集和地區差別巨大等因素,阻礙了物流業的發展,同時也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在製造和零售企業物流層面,由於面臨國內外日趨激烈的競爭,上下游的合作者正拚命擠壓有限的利潤空間,物流信息化、標準化和流程再造的要求越來越強烈;對於服務輸出的第三方物流來講,國外巨頭全面進入跑馬圈地,國有企業的市場化進程緩慢,而處在他們之間的民營物流企業,由於歷史的原因,生存和發展的空間被逐步壓縮,最終不得不轉型或變賣。
金融風暴對物流行業的衝擊最直接,近40%的物流企業出現危機,在中國,有100多種物流媒體,其中最好的年盈利400萬。
從2004年以來,“媒體冬天”之聲此起彼伏,在網際網路的衝擊下,平媒生存面臨巨大挑戰。論壇報業集團破產帶有標誌性的意義,2007年以來,國內平媒也遭遇市場艱難,連續兩年廣告額增長在1%左右,與此同時,其他媒體的廣告額都有兩位數的增長。《物流管理》雜誌也面臨這一挑戰和新的機遇發展

同名書籍

《物流管理》《物流管理》

1961年斯馬凱伊(EdwardW.Smykay)、鮑爾素克斯(DonaldJ.Bowersox)和莫斯曼(FrankH.Mossman)撰寫了《物流管理》,這是世界上第一本物流管理的教科書,建立起了比較完整的物流管理學科
由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兩位著名的物流學家DONALD J.BOWERSOX和DAVIDJ.CLOSS所撰寫的《物流管理》,第一版於1976年面世後,隨著物流業的迅速發展和普及,經過多次重寫、修訂、補充和再版,如今由《貨櫃化》雜誌社組織翻譯出版。
隨著物流的發展各院校物流管理系也有所發展,多種版本教科書也隨之出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