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記》

《牧羊記》

《牧羊記》南戲作品。無名氏作。作品歌頌蘇武的愛國思想和民族氣節。

《牧羊記》

正文

南戲作品。無名氏作。明徐渭《南詞敘錄》列為“宋元舊篇”。清張大復《寒山堂新定九宮十三攝南曲譜》題馬致遠著,姑為一說。《古本戲曲叢刊初集》收有清抄本《蘇武牧羊記》,全劇25出。《綴白裘》、《醉怡情》等書收有散出。《牧羊記》是一出歷史故事劇。漢武帝時,蘇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押,拒不投降,被放逐到北海牧羊。19年的牧羊生活,蘇武吞氈齧雪、歷盡艱辛。匈奴單于曾令蘇武的好友、降將李陵前去探望,動之以情;又派美妓誘之以色。但蘇武正氣凜然,李陵羞愧而回,美妓自刎身亡。後來,漢皇見到大雁帶回蘇武的血書,派兵擊敗匈奴,蘇武得以榮歸。戲劇情節較歷史記載有所增刪。《漢書·蘇武傳》所載,漢朝使者為了要求匈奴單于釋放蘇武,才編造了漢武帝在上林射雁得見帛書的故事。
作品歌頌蘇武的愛國思想和民族氣節。《勸降》、《逼降》表現他拒絕敵人的威逼利誘,義正詞嚴,不可侵犯。《吃雪》、《牧羊》描寫他在冰天雪地中茹苦含辛、不屈不撓的意志。《望鄉》、《告雁》抒發他思君念母的深情。劇中寫了衛律、李陵兩個降臣,其思想、品格卻不一樣。衛律貪圖富貴、降順匈奴,他的貪婪無恥、陰險狡詐受到嘲諷和鞭撻。李陵由於孤軍無援,兵敗被俘。作者對他的投降有所批判,又較細緻地描寫了他內心的矛盾和痛苦,表現了一定程度的同情。劇中有些場次寫得簡練生動;曲詞古樸可喜,並能通過景物描寫烘托氣氛,抒發人物感情。

配圖

《牧羊記》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