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騷傳說》

《潮騷傳說》

《潮騷傳說》,這部作品沒有太多搶眼的角色和刻意營造高潮。看完第一卷便以為這是一部變相的“哥斯拉”的讀者,是很難喜歡這部作品。潮騷確實很“古典”,從繪製的年代與題材,敘事手法上的反差來看更是如此。帶有不少自然主義烙印的潮騷,作為一本70年代早期的小說可能比一部80年代的漫畫更為合適。從大師的其他作品的共性來看,大概可以說是大師更熱衷於這類“落伍”題材,或者只有不隨時代和潮流而變化無常的東西,才夠資格作為大師執念的根基。

《潮騷傳說》潮騷傳說
中文名稱:潮騷傳說
英文名稱:TheStoryOfKun
版本:[1-7集已完結][漫畫]正式授權中文版
導演:永安巧
地區:大陸
語言:國語
作者:永安巧

內容簡介

“北冥有魚,其名曰鯤。()鯤鵬展翅,不知幾萬里也。”——《莊子·逍遙遊》

終發至北有深溝者,天池也,有魚焉,其廣數千里,其長稱焉,其名為鯤……——《列子·湯問》

《潮騷傳說》《潮騷傳說》
傳說中的鯤獅頭魚尾,黃昏出現飄雪,便是鯤出現的時刻。據說1897年三陸一帶的海嘯以及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都是鯤所為。在上世紀末的災難中,青森一偏僻漁村的漁民磯村傳兵衛在海嘯到來前曾在海中見到了鯤的身影,可當他回到村中勸大夥及家人避難時,沒有人相信他所說的一切。當山一樣的波浪席捲而至時,整個三陸頓時化為澤國,浮屍遍野,慘不忍睹,傳兵衛一家人也不例外,浩劫中生存下來的只有兒子金兵衛及孫子仁兵衛。金兵衛對著奪去親人的大海憤怒地向鯤發出了討回血債的狂吼,他終生未娶,天天出海找鯤報仇。在仁兵衛二十八歲那年某個下著雪的黃昏,一心想著殺死鯤的金兵衛一去不回……

時間慢慢地流逝,日曆也一頁頁地翻到了1975年,繼承父親遺志的仁兵衛也已兩鬢斑白,每日守侯在懸崖邊等待著鯤的出現,家中只有女兒美子及孫女莉津靠打漁為生。但他們三人都知道,這種看似普通的生活也快到了崩潰的臨界點。美子過去曾被來演出的藝人所強暴,丈夫軍次一氣之下失手殺死了流氓,被判無期徒刑在東京坐牢。十幾年的等待及沉重的生活擔子壓得美佐子喘不過氣來,她結識了常來村里賣和服的片岡,決心和軍次離婚與他一起到城裡去開始新的生活。而仁兵衛面對莉津關於父親的責問也只好把瞞了她十幾年的現實全盤托出,並善意地欺騙莉津,說軍次在她15歲生日時會回來看她……正當這個支離破碎的家一步步走上毀滅的邊緣時,鯤的身影忽然出現,仁兵衛帶著莉津放下漁汛趕去搜捕鯤……長久以來積攢的矛盾終於爆發,爭吵與耳光之後,美子拋棄了父親和女兒與片岡踏上了離鄉的班車,而仁兵衛和莉津也終於在海中見到了傳說中的鯤,一片混亂中船被打碎,仁兵衛也下落不明,只剩下莉津一個人獨自面對債主及對她的美貌垂涎三尺的鄰居。只有不到15歲的莉津沒有屈服於命運,她獨自踏上了列車前往東京探望父親。軍次為女兒的到來大吃一驚,為了圓父親的謊,本可獲得特赦的他鋌而走險逃出了監獄,只為能親手抱抱十幾年未見的女兒……

對此一無所知的莉津帶著期望走在東京的街上,卻被黑社會人物哥貝看上。單純的莉津輕信了哥貝的話,結果差點遭到凌辱。莉津拼力反抗逃出了哥貝的魔爪,饑寒交迫的她邂逅了流浪街頭的少年啟,一個從店裡偷來的豆沙包將素不相識的兩人緊緊地連在了莉津花季的15歲。然而,不得不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抗起生活重擔的兩人,並不知道接下來的路會怎樣走下去……

作品分析

莉津是一個生長在北海道貧苦漁村的少女,在母親與人私奔、爺爺去向不明之後,她獨自一人來到了東京。圍繞著莉津,社會中形形色色的人們演繹著真實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這是漫畫大師永安巧的不朽巨作,震撼人心的寫實生活漫畫,曲折感人之處真是催人淚下

“生活”是一個很奇妙的詞。

說它沉重吧,可它就是你身邊的東西,過日子是生活,為目標奮鬥是生活,一切的一切都是生活。

可生活又是難以理解的,它有著複雜多變的形式,有著酸甜苦辣的感覺,有著無盡的未知和數不清的謎題。對於孩子青年成人,老人來說,生活的定義完全不同;對於男人和女人來說,生活的定義完全不同;在你我之間,生活的定義更是相去甚遠。

不得不承認,很多時候都是如此。寫實描寫並不等於屍體的堆積、散布在城市夜空的黑色和層出不窮的心理變態,固然這也是現實中可能發生的。當黑暗的一面被刻意地發掘了一遍又一遍後,就算再用鮮血廢墟來塗抹也掩蓋不了那脫離實際的發泄傾向。當我們在一些充斥“人性”、“心理障礙”、“熱血”及“灰色”的作品裡感動甚至流淚之後,是否會覺得因為這是漫畫所以可以這樣描寫,或者,漫畫也只能如此而已?

它的原作及原畫,一個是曾為多部電影寫過劇本並擔任導演的松山善三。對於中國的觀眾來說,出自松山善三之手,描寫日本妓女在南洋悲慘遭遇的《望鄉》應該是一部大家都比較熟悉的電影,前年好象中央6台有放過。至於漫畫作者永安巧,他是日本漫畫界的大師級人物,風格細膩寫實,而且從不用助手,所有工作都由自己完成。順便說一下,永安巧的代表作除《潮騷傳說》外還有被搬上銀幕的《鐵道員》 (主演是上個世紀80年代男子漢的代表高倉健及當紅青春偶像廣末涼子)。

《潮騷傳說》是一部有些年月的漫畫作品了,與大部分的日本漫畫不同的是,沒有美女帥哥環繞的青春中學生,沒有奇思異想的機動戰士或劍與魔法,沒有都市甜蜜溫馨的愛情鬧劇,沒有打抱不平的英雄巾幗,也沒有BL或變態殺人,雖然這些讓記者們津津樂道的商業因素在漫畫中可謂是泛濫成災,而許多漫畫也以此為賣點。《潮騷傳說》表現的是“生活”二字,主角是一個自小長在日本偏遠落後漁村的女孩莉津,儘管以一個神話般的傳說作為開頭,但“鯤”只是作為故事暗埋的一條線索,引起人物的矛盾,並在故事中把各人都穿插起來使之不至於凌亂。如果硬要歸納一個大致線索的話,應該就是在描繪主角莉津身邊的以及遇上的形形色色的人的生活。在裡面有失落,有成功,有歡欣,也有痛苦。人生本就是這樣一個充滿變數的旅途,只有經歷過它的人才能體會到其中的艱辛。

“生活”是一個很奇妙的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可能平淡乏味,也可能充滿刺激;可能坎坷不平,也可能一帆風順。然而生活並不是所想的那樣美好。 《IS》里有父母供養著的一貴能自由自在的追求伊織,因為那是愛情的日記; 《心動瞬間》等少女漫畫中與白馬王子甜蜜同行,那只是青春的童話《VANDREAD》中凱與眾多美少女並肩作戰,不過是某幻想罷了。當然,也有《EVA》里灰色的世界,那是現代人心理的極端表現;也有《絕愛》等的畸形狂戀,實際上是迎合流行前衛頹廢而已。打開《潮騷傳說》,感受莉津在殘酷的社會中的奮鬥足跡,你會發現,儘管沒有要死要活的歇斯底里,平淡的生活原來是如此之沉重,生活之責任是如此之巨大,而現實又是如此之無情。它可以激勵人成長,也可以消磨人的意志,最重要的是,它會改變人的命運。也許,生活就像那洶湧的波濤一樣,不會乖乖地收斂起它的狂暴,而只能由千錘百鍊的弄潮兒去征服吧。

《潮騷傳說》《潮騷傳說》
在莉津面前的是一條十分殘酷的求生之路,母親與人私奔,父親是一名逃犯,爺爺下落不明,沒有親人可以依靠的她摸索著抗起生活的重擔。由慈祥的爺爺帶大,自小生長在農村的她在城市中就像水晶一樣晶瑩透明,儘管在村子裡見過自私的小人,也曾受人欺騙,但她相信堅信爺爺的教誨:如果這世界上有一個壞人的話,就會有一個好人。與啟的相遇讓人為莉津鬆了一口氣,畢竟這世界上並不只有壞人。其實說到這裡自己也有點想笑,許多動漫作品,似乎都以描寫社會黑暗作為提高自身內涵的唯一手段,但再好的手法也得有個“度”,最起碼不能矯枉過正,這種題材的作品如果看多了,仿佛出現的每個人骨子裡都想著要利用別人,而這世界也充滿了欺詐和骯髒。固然,現實不是充滿愛的陽光殿堂,但也不是暗無天日的地獄。雖然漁村裡的好色和尚一心想占有莉津,但村里還是有能接納她的善良酒店老闆,莉津在尋找爺爺的路上遇到的漁民也儘可能地給了莉津以幫助。都說城市中充滿了醜惡,可啟雖然是不良少年,但卻有著一顆善良的心,家境貧寒的他當時因為別人的污衊而失足。他和莉津所遇上的警察正一郎也並不是司法暴力和腐敗無能的代表,他不過是一個善良而普通的公務員,妻子因為兒子出走而精神失常,難得享受天倫之樂的他招待了無家可歸的男孩和女孩,三人就像一家人一樣圍著火爐吃了一頓沁透著濃濃溫情的火鍋。從青森返回東京的兩人在找工作時也因遇上了中華飯店的店長小杉而能有一段安定的生活。儘管餐館的工作又苦又累,但確實讓飽嘗人世冷暖的兩人找到了穩定的居所,時常到店裡守護著女兒的軍次也讓迷茫的莉津找到了自身的奮鬥目標:存夠了錢,就回村子裡去找爺爺……那段時間裡的莉津應該是最幸福的吧,一無所知的她開始認真的學習起烹飪,天賦聰穎的她很快就令餐館的生意蒸蒸日上,做服務生的啟也穩定了下來,附近的街坊鄰居也會在他們最需要的時候給予無私的援助。對於在生活的現實中幾乎已經失去信心的他們來說,這份工作就像家一樣溫馨。作為讀者的我,也在會這時發出由衷的微笑呢。

然而生活又是這樣一個折磨人的東西,當你以為前路充滿著希望和曙光時,她卻把之前所建立的一切都撕得粉碎。這也是《潮騷傳說》之所以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最主要原因。幸福並不是永恆,生活也不會如想像的那樣讓人可以輕易把握。無論對誰來說,人生的旅途並不永遠稱心如意,《潮騷傳說》也不是一般的寫實漫畫那樣給出一條直行道路。故事發展到中後期後,所有的矛盾慢慢地浮出水面,不管是莉津或是其他人都一樣,一切都有著根本無法想像到的變化,他們的夢想和希望在生活的現實下被碾得粉碎。

莉津的母親美子其實並沒有錯,對於一個丈夫被判無期徒刑,青春在墨魚臭味和海風侵蝕下不斷消逝的女人來說,追求自由而充滿希望的生活有什麼不可以呢?所以她選擇了離開那個生她育她的小漁村。如果給語文老師看到,應該會著重點出這是婦女追求自由和解放的體現吧。可惜現實是殘酷的,當她在火車上意外地見到莉津時,母女倆流著淚的告別卻讓人感到了一絲難言的辛酸。當時拋下莉津離開的是她,因為莉津一句“不是媽媽拋棄我,而是我拋棄媽媽”而後悔,決心用工作掙的錢來補償莉津的也是她。為此她告別了想和她結婚的丸岡(說實話,一開始確實沒想到丸岡是真心愛著美子的),獨自一人闖蕩在燈紅酒綠的東京。很快她就從洗盤工淪落成了出賣肉體的三陪小姐。

而莉津和啟唯一的依靠小杉也因欠了哥貝的後台,也是黑社會組織大門組的錢而不得不把餐館停業賣掉。不甘心就這樣失去生活目標的莉津拚命守護著自己的幸福,但她畢竟只是一個15歲的少女,在黑社會面前就像車輪下的小草一樣無助。很快,小杉被逼死,此時她所信任的啟卻在她最需要的時候背叛了她。相比莉津的單純和善良,啟相當會算計,社會的經歷也比莉津豐富得多,對於他來說,並不像莉津那樣擁有生活的目標。他只不過是想著怎樣在明天填飽肚子,很快就在哥貝的金錢攻勢下成為了他的幫凶,一同整垮了餐館。無依無靠的莉津沒能等到有如守護神般的父親到來,她被黑社會的爪牙抓走,慘遭凌辱……痛不欲生的莉津萬萬沒有想到,等待自己的竟然是這樣的命運。手無寸鐵的她被大門組的人賣給了皮條客,被強行拉去賣淫,受盡了蹂躪與折磨……

如海嘯般席捲而來的意外讓所有人都為之震撼,完全沒有想到,命運的轉折竟是如此之迅速,而又如此的殘酷。一切的一切都被撕得粉碎。對只有15歲的莉津來說,本應該穿著水手服在青青校園力與同齡人一同盡情嬉戲玩耍,和同伴們一起為球場上那個英俊的學長拚命喝彩的……生活的重擔過早地壓在了她尚未發育完全的肩膀上,她拚命地想用弱小的身軀撐起成人都難以抗起的重擔,卻不支倒下,一再失去想要追求的幸福。相當殘忍卻真實的故事,真實得讓人不敢去面對。儘管《此時此刻的我》中莎拉的遭遇也很讓人痛心,卻找不到《潮騷傳說》中那種沉重的生活氣息。也只有看到《潮騷傳說》的中後期,那種想要伸出手幫助莉津的心情才讓我猛然醒悟,自己早已融入了莉津的世界裡,同她一起走入了弱肉強食的現實生活中,這種生活沒有救世主,沒有天上掉下來的餡餅,也沒有平坦的道路可以玩樂。走入社會的人都要去面對這樣的事實,每一個人都是如此。

然而儘管生活有著如此的艱辛與痛苦,人始終要去面對它,就算經歷了再多的磨難,也總會有希望到來的那一天吧。這社會不是完全的黑暗,好人永遠一生平安,這既是祝福,也是維持著生活的一線希望呢。莉津還是逃出了魔窟,在她放棄了對生活的一切希望和目標的時候,很幸運地,她遇上了一個改變她一生命運的神秘男人一郎。同情莉津遭遇的一郎救下了想要自殺的她,並帶她走出了黑暗,走進了新生。儘管只是個用廁紙換垃圾的清潔工,但一郎卻在乾著裡通外國的勾當想要對日本政府不利,不過,也因為他有著這樣的身份和知識,他可以傳授給莉津語文、數學、音樂、禮儀。一郎並沒有像父親和伴侶那樣照顧莉津,相反,在莉津18歲那年,他宣告她已經畢業,就此把她推到了政客名流出沒的銀座最高級夜總會裡當舞小姐,讓羽翼已豐的莉津自己去為生活而奮鬥,為自己的夢想而戰,去抓緊日本高層的脈搏,直至有一天能獲得成功。儘管這段情節有《美少女夢工場》的嫌疑,但莉津卻在不斷的學習中重拾起了對生活的希望和信心。與此相反,當了哥貝爪牙的啟卻在喝酒打架中日漸墮落……當鯤再次出現時,媒體的新聞將莉津,失去記憶但仍活著的仁兵衛,啟,軍次,美子,所有所有莉津身邊的人或遇上的人用蒙太奇似的手法再次聯繫在了一起,因為鯤,也因為莉津,所有的人的人生都似乎經歷了轉折或是小小的分支。生活如洶湧的大海,有人征服了她,有人卻在浪濤中被擊得粉碎……直到本書,莉津仍然是生活中的強者,儘管故事發展到她走入夜總會就戛然而止,但我明白那是永安巧已經無法把鋪出的線索完美地收回後最好的結局。今後的道路,沒有人可以幫她鋪設。

生活的道路必須由自己做選擇,是要抓緊命運還是隨波逐流,全靠自己的努力。莉津和啟生活道路的對比雖然平淡卻讓人心碎。身世頗為相似的少年和少女的人生線短暫交叉過後,選擇了永遠的分離。《潮騷傳說》對他們感情經歷的發展出人意表,本以為會因邂逅而一生相守的兩個人經歷了相識相知到分道揚鑣,以至於身份懸殊。一個成了政要身邊彬彬有禮的淑女,一個卻成了混跡酒吧流氓。看完《潮騷傳說》,不禁為莉津在面對生活挑戰時的勇氣所折服。儘管傷痕累累,但她是真正生活的強者,雖然只有15歲,但她面對困難和責任的態度卻深深地感動。不僅是莉津,所有的人的點點滴滴組成了日常生活的全部。

作品評論

《潮騷傳說》是一部大氣的作品,並不是說它的場面有多壯觀或戰鬥有多激烈,而是它敢於用超越一般漫畫的手法和角度去描寫成年人眼中的生活故事,對比大多數用理想化的生活來襯托主角個人形象和經歷的動漫作品,《潮騷傳說》里的人物有著格外鮮明的藝術形象及現實形象,在故事的安排上也是峰迴路轉,但卻因為是描寫著日常生活而讓情節發展有著自然而然的變化,有時根本不敢想像它僅僅只是一部漫畫作品。這樣的生活充滿了變數,既是莉津的奮鬥路程,也是所有人生活的寫照。裡面的世界如現實一般真實,不會刻意的描寫黑暗面,但也不會是單純且刻意安排好的漫畫似的人生,它只是在告訴你一個仿佛在身邊發生的故事。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只有真正品味到了生活的酸甜苦辣,才能體會到生活的重任和艱辛。如果你已經走上社會,正用自己的雙手養活自己,那你一定會對《潮騷傳說》有著更深刻的理解,也更能體會到莉津,美子,軍次以及所有人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所付出的一切,和他們在生活中所感受的一切,儘管那是一個在日本發生的故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