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遊宇宙空間》

《漫遊宇宙空間》

《漫遊宇宙空間》是走進科學:天文世界叢書之一。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人類對奧妙無窮的宇宙的認識進程,首先是從地球開始的,然後由地球伸展到太陽系,進而延伸到銀河系,再擴展到河外星系和總星系,最後再回到地球上。正是這些內容構成了宇宙,豐富了宇宙的內涵。

序言

自古以來,人類對茫茫的宇宙就充滿了遐想。各種各樣的宇宙觀從幼稚到成熟,從神話到科學,經歷了漫長的歲月。古時候,人們缺乏宇宙的科學知識,對大地是一個球體沒有認識,他們習慣地把自己居住的地表稱為地,相對於地表的空間稱為天。有人把天地形成的原因解釋為:混沌初開的時候,輕氣上升成為天,濁氣下降成為地。並認為天是圓的如斗笠,地是方的如棋盤,這就是古代有名的天圓地方說。

唐代大詩人李白說:“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李白把天地比作萬物棲身的旅舍,把時間比作匆匆來往的過客,他引出了時間的概念,並把時間和空間巧妙地結合起來,成為一個完整的概念,這就是今天我們所說的宇宙。宇是空間,宙是時間,茫茫宇宙曾引起古人無限的遐想,從而產生了許多美麗的神話傳說。比如,盤古開天闢地、女媧鍊石補天、銀河隔斷牛郎和織女等。這些美麗動人的傳說,反映了古人對宇宙的認識。
千百年來,人們不斷地探索,終於揭開了所謂“天地”之謎,宇宙正被人們逐步認識。宇宙是廣闊無垠的。其中,銀河系只不過是宇宙里眾多星系中的一個,而銀河系本身是由大約1000億個太陽系這樣的恆星系組成的,其形狀有如運動員投擲的鐵餅,中間厚而四周薄,這說明群星密布在銀河系的中央,我們在地球上看到的銀河,就像一個鐵餅的投影。

文摘

以前觀測銀河系的恆星是很困難的,這是因為我們地球處於銀河系的銀盤內,銀河系的大部分看起來像是天空中飛快掃過的模糊的光帶,星際塵埃和氣體組成的冷雲圍著銀河系中心鏇轉,大多數恆星的光輝都被銀河系的鏇臂擋住,所以它們很難用可見光或者紫外光望遠鏡觀測到。

新的計算機處理方法在此次尋找新恆星的計畫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運用一種新的數學方法來自動地從觀測數據中篩選出星團的信息。此次發現的恆星有2/3是通過這種方法找到的。其他的則是利用傳統的方法直接觀察星團的圖像找到的。另外還發現銀河系南部的星團數幾乎是北部的2倍,這個現象可能對繪製銀河系鏇臂有幫助。斯皮策天文望遠鏡為天文學家研究銀河系開啟了一扇大門,很多非常有趣的科學問題將在斯皮策遺蹟計畫中被出乎意料地發現,它將開創出一條全新的天文觀測之路。

銀河系作為一個整體除了自鏇運動以外,還在宇宙空間向著一定方向做飛盤式運動。現已測出,銀河系以211千米/秒的速度,一邊鏇轉一邊朝著麒麟座方向飛奔,像一個莫大的“飛盤”沿著一條複雜而奇妙的路線在太空中飛馳。
哈勃與河外星系的發現

在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開始用望遠鏡觀測天體之後3年,即1612年,德國天文學家馬里烏斯在用望遠鏡觀測仙女星座時,從望遠鏡中看到這個星座中有一團小小的發光的雲。當時天文學家把這團星雲稱為仙女座大星雲(現稱仙女座星系)。

隨後,依靠望遠鏡,天文學家們發現了越來越多的星雲。當時的望遠鏡,還不能讓人們看清楚這些星雲究竟是什麼天體。18世紀的德國哲學家康德猜測它們可能是與我們銀河系一樣的天體,也就是說,它們是銀河系以外的天體,距離比我們平日看到的星星遠得多。

科普讀物(八)

科普讀物就是與科學技術普及有關的書籍。這類讀物的特點一是要善於把複雜的科學理論用最簡明的語言加以說明,使一般讀者能夠大體明白其中的道理,做到深入淺出;二是所介紹的科學知識一定要準確無誤,不能給讀者留下含混不清的概念,更不能使讀者得到錯誤的知識;三是它以介紹當代科學新成就為主要任務。
《十萬個為什麼全知道》
《外星人與UFO懸疑奇案》
《地球懸疑奇案》
《植物世界》
《動物世界》[圖書]
《“鳥巢”焊接攻關紀實》
《震撼:影響人類生活的自然災害》
《數位化與人類未來》
《一日一篇科普速度:象科學家一樣思考》
《最新知識搶答大辭典》
《探秘館》
《低碳發展知識讀本》
《科學探索者:科學探究》
《藏羚羊的那些事兒》
《丹頂鶴的那些事兒》
《大熊貓的那些事兒》
《雙色它們是如何工作的》
《達爾文獎1:進化進行時》
《達爾文獎3:適者生存》
《大眼找不同:小天鵝》
《大眼找不同:青蛙王子》
《大眼找不同:美女與野獸》
《達爾文獎4:智慧型設計》
《達爾文獎2:非自然選擇》
《大眼找不同:睡美人》
《漫話安全》
《漫話隧道》
《漫話車輛》
《漫話線路》
《漫話橋樑》
《漫話運輸》
《漫話高速列車》
《漫話機車》
《心之書》
《瀕臨滅絕的植物》
《達爾文在路上看到了什麼》
《漫遊南北極》
《改變世界的121種神奇發明》
《細說趣說萬事萬物由來大全集》
《昆蟲的生存之道》
《山西地震等震線圖集》
《歐洲地震烈度表1998》
《植物進化歷程》
《植物的策略:智慧生存》
《植物的策略:詩意傳承》
《走進恐龍蛋世界》
《動物進化歷程》
《驚人的發現》
《阿波羅之火》
《智慧之光》
《秘境追蹤之禁止入內》
《真實再現》
《21世紀考古大發現》
《海盜與海》
《地球禁地之旅》
《進化!進化?達爾文背後的戰爭》
《事實:不為人知的世界》
《神的形象》
《海洋里的動物》
《不要害怕科學》
《存在之輕:質量、以太和力的統一性》
《科學探索手記:非洲動物》
《深度物理科學》
《科學探索手記:海洋動物》
《貪玩的人類:那些將我們帶進科學的人》
《2012:史上最神秘日期背後的神話、謬論和真相》
《科學探索手記:極地動物》
《探索機器人的世界》
《生命活動的搖籃:細胞》
《史前生命探索》
《生命的歷程》
《科學探索手記:恐龍》
《科學探索手記:雨林動物》
《品數學》
《鳥類的遷徙之旅》
《行星撞地球的傳說》
《奇妙的日食與月食現象》
《浩瀚無垠的宇宙》
《宇宙的起源》
《宇宙大發現》
《造物記:世博會的科學傳奇》
《行星與恆星》
《漫遊宇宙空間》
《探索太陽系》
《解碼宇宙:新信息科學看天地萬物》
《生活中的化學》
《有機化學世界大觀》
《人類對月球的開發》
《顯微鏡下的微生物世界》
《2的平方根》
《誰動了愛因斯坦的大腦》
《時間的故事》
《森林報》
《大熊貓的起源》
《大象的時間,老鼠的時間》
《終極時刻》
《連鎖反應》
《與動物對話》
《人類的故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