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上風情》

《淮上風情》

《淮上風情》是由著名作家劉湘如編寫的散文著作,是迄今為止關於淮河自然地理風貌和兩岸民俗風情的唯一著作。

一《淮上風情》簡介:

《淮上風情》是著名作家劉湘如先生早期的散文代表著作之一。是一部優秀的現實性專題性系列散文著作。是迄今為止關於淮河自然地理風貌和兩岸民俗風情的唯一著作。該著作曾先後獲得國家水電部、國家淮委文委、上海社科文化著作等三個大獎。1982年—1985年間,由安徽文聯和中國作協聯合主辦全國部分作家一年一度“淮河筆會”,該著作者每年都是應邀作家之一,藉此機會沿淮河參觀和體驗生活,歷經四年時間對淮河流域的經濟、文化和風土民情進行採訪和考察,完成了這部具有重要價值和時代意義的著作。

二有關狀況:

《淮上風情》劉湘如
學林出版社出版
新華書店上海發行所代理發行
開本:32開字數:180,000
1989年10月第一版
1990年8月第二次印刷
印數:1600——16,000冊
ISBN7_80510_290_2/1•95
前言
長淮之水清如苔,行人但覺心眼開。
古往今來,人們以無數美好的詩章,吟頌淮河,淮河如溫柔善良的慈母,哺育著兩岸的人民。
打開一部厚重的中國史冊,你會發現:淮河長江黃河一樣,是中國大地上一條古老的河流。而且,在淵源複雜的河流史中,淮河享有自己獨特的位置。由於她地外中原,支流縱橫,湖泊星羅棋布,形成了廣闊的淮河流域。這裡氣候宜人,物產豐富,風光如畫,為裝點祖國的大好河山,發展民族經濟,作出重要的貢獻。又由於她的獨特地理位置,她還和秦嶺一起,構成以“秦嶺——淮河”為標誌的中國南北季候溫差的分水線。
數千年來,淮河流域的英雄兒女,在這塊土地上,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創造了淮河流域燦爛的文化。這兒是華夏民族的發源地之一,至今仍可以見到眾多輝煌的歷史珍跡。新中國成立之後,在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淮河流域的廣大人民,回響毛澤東同志“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號召,在沿淮兩岸修建了許許多多水利工程,這些水利工程和原有的名勝古蹟一起,形成了相互映襯的沿淮旅遊區,猶如百花竟艷,燦若星辰,吸引了海內外遊子,激發起人們的種種情思。
喔,你想知道《西遊記》中描繪過的孫悟空的故居——那神奇的花果山水簾洞里的情景嗎?它就在淮河的下游……
你想知道古老的大運河在蘇北入江門戶的壯麗景象嗎?它在那裡與古淮河擦肩相視……
你想知道周恩來總理生命誕生的故地嗎?在淮安城中心鎮淮樓西北隅的小巷裡,至今還流傳著他的童年的故事……
你想知道揚威一時的楚霸王項羽最終怎樣悲傷地哭倒在愛妃虞姬墓前嗎?在淮河中游的汴河大堤和靈泗路側,至今仍遺留著那座高大的土冢呢……
你想知道“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典故的由來么?它竟然與淮水南岸透迤錯致的八公山絲絲相連……
你想領略淮河三峽之一的硤石口的風光么?傳說那是古代治水專家大禹用神斧劈就的……
你想傾聽黑龍潭的呼嘯聲么?一代文學巨子歐陽修曾在此流連忘返,留下了“今夜東風吹客夢,清淮明月照孤舟”的優美詩句……
你欽佩楚相孫叔敖的政績和儉樸作風么?他親手領建的安豐塘,至今還在淮河南岸泛出美麗的清波……
你聽說過古代有個“為戀故國,三年不語”的傳奇式的息夫人么?她的故事在淮河上游的古息縣街頭俯拾皆是……
你知道淮河的發源地在哪兒么?你知道淮河的水妖無支祁,怎樣被大禹用一根鐵鏈子鎖在一口枯井裡的么?你知道河南桐柏山最高的太白頂上,那七尺見方的“淮井”里,成年累月地汨汨地響著的,是一種什麼聲音么?
……古老的淮河,幅員廣闊的流域,究竟包涵著多少令人神往的內容?流經豫、皖、蘇三省,馳騁兩千多里的淮河,它的精魄在哪裡?淮河的趾足涉及過哪些山川、平原?緬懷歷史,我們當怎樣萌生對於浩浩淮河深沉的憶念?站在高山之巔,依於淮水之畔,遠立兩準那些別工生面的古建築和新工程之上,我們見到的淮河又將給我們怎樣迥然不同的印象和感受呢?
所有這一切,我相信都是讀者們希望了解的。
很久以來,筆者作為生活於淮河流域的眾生之一員,就產生過一種希望更多地了解淮河的渴念。1982年—1985年,有關部門舉辦“淮河筆會”,一年一度,組織部分作家沿淮河參觀和體驗生活。這四年時間中,筆者借參加“淮河筆會”之機,先後對淮河流域的經濟、文化和風土民情進行了採訪和考察,完成了嚮往已久的夙願。
這裡呈獻給讀者的,就是這四年中考察和採訪的收穫。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感覺方式,把見到和聽到的東西告訴別人,以與大家分享,我也如此。這本小冊子,謹以一個旅行者的足跡為線索,自淮河下游洪澤湖高郵湖入江口始,溯淮而上,逐步殿示,直至河南省桐柏山探淮源止,以此形成一個系列型的風情散文合集。這樣寫作的目的,旨在能使我的讀者和我一樣,按照時間和地點的推移順序,漸漸步入淮河流域深厚的傳統文化土壤,身歷其境般地瀏覽淮河流域誘人的風采。
在重溫這些旅歷時,我又好像再次經受一次淮河的洗禮。自然,我寫的僅是淮河流域的一鱗半爪,它遠不能作為淮河流域歷史和現實狀貌的概括。加上時間匆促,筆力所限,與讀者的要求肯定相距甚遠。然而作為一種嘗試,作為一種願望,能夠讓更多的同志了解淮河和淮河流域的土地,這將是我最大的滿足。
我誠懇地希望得到朋友們的批評和指正。
劉湘如
1986年9月28日

三《淮上風情》序


魯彥周
我對淮河有自己的特殊情感。
我並不是淮河邊上的人,我家鄉的水也不屬於淮河流域,我並不是喝淮河水長大的,但這並不妨礙我熱愛淮河。
從50年代初開始,我就風塵僕僕來往於淮河兩岸。我曾為淮河的破碎,人民的苦難所震驚,我也曾為它是新中國和自然災害作鬥爭的第一個回合而鼓舞,朝鮮戰場上的槍聲和治淮民工的號子聲幾乎是同時響起的。淮河人民從遠古以來所特有的反抗精神,曾在中國歷史上捲起巨大的風雲,同樣也在現實中發出歷史深層的驚天動地的和自然搏鬥的呼喊。我曾踏著冰碴、踏著民工用最原始的工具所挖掘的阻撓水流的淤泥,我曾面對索索蘆花思考淮上古今,我還曾駕舟於水上,從捲起的浪花中聆聽那些無聲的歌。然而使我惶惑不已的是我仍然不了解這一條在我中國原地區有特殊意義的河流。
我愛它,我卻沒有沈下來研究它,這對我始終是一個遺憾。
最近有機會讀了我省散文作家劉湘如同志的《淮上風情》,非常欣喜。我欣喜的不僅是它補償了我的淮河宿夢,而是這本集子的豐富的文采的哲理的辨證!面對這本《淮上風情》,使我的魂夢悠悠然又到了淮上,給了我許多思情牽擾
這本散文集共50篇。作者從淮河下游《遠逝的河魂》《瓜州古渡頭》 開始,一真寫到上游的雞公山的淮源,它像淮河水流一般漫流開去,把淮水所至的名城、名勝、風俗典籍以至詩詞掌故、民情山水,幾乎都包括進來了,但它又不是一般的記敘,更不是所謂導遊文字,它是由相婁精美的散文所組成的,每一篇章都頗具匠心而又文采斐然。作者以飽含感情的筆,寓情於景,景中見情,弔古論今,信手拈來,猶如行雲流水,佳境天然。這是一部描寫一個地域的優美的散文集。
淮河流域是廣大的,歷史是悠久的,中國歷史上許多大事都發生在淮河流域。陳勝吳廣起義,楚漢之爭,淝水之戰,大明王朝的興起,等等,都發生在淮河兩岸。歷史上許多傑出人物,從封建帝王到哲學、文學、醫學等領域,都有傑出的代表人物與這裡相關。孔老夫子喝的是淮河流域的水,莊子、華佗以至於施耐庵、吳承恩都屬於淮上兒女,劉邦、朱元璋、曹操等等,更是憑藉淮上,馳騁中原。而許多雖非淮河流域子孫卻在淮河兩岸留下文風遺如歐陽修、辛棄疾等人,更是比比皆是。“走千走萬,不如淮河兩岸。”淮河確有過自己的光輝歷史,但是淮河的災害,淮河人民的苦難,“自從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同樣也是“知名度”極高的。淮上的歷史風雲變幻,常常反映了中國歷史真實面貌,淮河的變化,當然也反映了我國面貌的變化。難能可貴的是:《淮上風情》作為一部篇幅不長的散文集,它像一面美妙的折光鏡,把淮河上的歷史與現實的風貌都反映出來了,展現出淮河流域民族文化的爛燦,這是很不容易而又是非常有意義的。
劉湘如同志是個有心人,又是一位頗具文學功底的歷史知識的散文學,他在這本書中能給你以豐富的知識卻沒有教科書似的枯燥。他旁徵博引,摭拾史見聞和民間傳說卻又能以優美抒情文字出之,因此,它的感染力就特彆強烈,是一部確有自己特色的好書!
我很願意向讀者推薦這一本書,我相信熟悉淮河的讀者會和我具有相同的感受,不熟悉淮河的讀者通過這本書也能夠了解到淮河的今昔。作者在前言中說:“長淮之水清如苔,行人但覺心眼開“。我相信讀者在讀完這本書後,會有這種境界的。
1988年9月10日

四《淮上風情》分集目錄

第一輯
淮河在這兒喘息
(蘇北淮河下游散記)
第二輯
莽莽的淮河壯麗的歌
(皖北、魯南淮河中游散記)
第三輯
走向淮河的源頭
(皖北、豫南淮河上游散記)
五《淮上風情》文章體例
淮安之戀

五《淮上風情》部分評介

舒捲自如的山河畫卷
——讀劉湘如的《淮上風情錄》
無為中學:杜波曹為
作為《通俗文學》的忠實讀者,我們常為那些章回小說、傳說、傳奇故事所吸引,然而讀了劉湘如同志的遊記散文《準上風情錄》(載《通俗文學》一九八五年第五、第七期),我們不禁受到深深的震懾,其神奇的感染力量並非一般傳說傳奇故事可以比擬。作者寓知識於趣味,之中,引陳典以盛譽就時代。作為一個普通的讀者,深深為真舒捲自如、清轉樸素的筆調,波瀾直伏、高山流水般的情感和疏密相間、散中見整的巧妙構思所折服……
作者寓知識於趣味之中,引陳典的盛譽新時代。作為一個普通的讀者,深深為其舒捲自如,清新樸素的筆調,波瀾起伏,高山流水般的情感和疏密相間,散中風整頓秩序巧構思所折服……
散文貴在“形散神聚”。
《淮上風情錄》可謂“散”矣。縱貫古今幾千年,褒貶人物數十了,觸描寫、抒情、記敘和議論於一爐,縱橫捭闔,馭輸馳騁。忽而以泉流淙淙;忽而如白雲緲緲;忽而象仙樂悠揚;忽而若鶯語喃喃,充滿了詩情畫意。僅僅五六千字的一篇遊記,竟包孕著如此豐富的內容。其間的神話傳說,有童話世量,有歷史掌故,有民間故事,有名人軼事,有古蹟名勝,為過去時代,也有現實社會……真是令人目不暇接。如果說充滿探幽微之情的作者是溯源而上的話,那么讀者則是隨著作者那支宛如遊刃的筆“逍遙”於淮水之上。
你要知道“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典故嗎?噢,它竟然與淮水南岸透迤銷致的“八公山”絲絲相連……
你領略過淮河三峽之一的硤石的風光嗎?那可是古代治水“專家”大禹用神斧壁就的……。
你傾聽過黑龍潭的呼肅聲嗎?在峭岸之下,岩洞與風水相吞吐,友書龍一般的懾魂魄的吟叫。一代文學巨子陽修曾在此流連忘返,留下了“今夜東風吹客夢,清淮明月照孤舟”的優美詩句。
你欽佩楚相孫叔傲的政績和信朴作風嗎?他“之月為楚相,施教於民,上下和合,世俗合美,政緩禁止,吏天奸邪,盜賊不起……”他“妻不衣帛,馬不食粟”……
你贊場息夫人的氣節嗎?她被迫嫁於楚文王后,為戀故國,“三年不語”,成了傳奇成人物。
你欣賞太白頂上那童話般的意境嗎?傳唱詠:……太白頂附近……有七尺見方的淮井。……也有泉眼三處,源流細微難辨,汩汩而書,溢於井邊石隙中,作一番迴旋和拼擊,擁書一點點暢通的信置,悠悠然向前淌去……無數的細流聚成了小溪,阻了,繞蹊辟徑,累了。稍事體息,穿岩層,到峽底,過澗地,走谷口,終而匯成了快樂的小河了,小河奔著,一路呼叫著,奔了莽莽哮的大河槽……。
“啊!淮河,第一根通動的動脈就這樣跳動起來了!”
讀至此,掩卷沉吟,不禁興奮而呼。
“啊!中華,通向現代化航程的禮炮已經奏鳴“!
文章撒得開,收得攏。你何嘗僅僅是淮河之源?從運河,長江,從蘇北幹道,你一頭朴進了大海的懷抱,匯聚在萬頃碧波之中。你那無盡的神韻,最終凝聚著民族之源,生活之源,“凝結著我的民族的情操,智慧和美德”。從絲絲縷縷,點點滴滴,到浩浩蕩蕩,無際無涯。從八個滿腹經綸的“八公”,到無數個“八公“,統統匯聚到勤奮治國,科學治國的洪流之中……。
文中那一棵棵散開的璀璨珍珠,便被你民族之神,這根紅線貫串起來,挑得高高,令人驚嘆不已……。
親愛的讀者,你也想讀《淮上風情錄》嗎?請翻閱《通俗文字》八五年第五期和第七期“神州風情”科目(分兩期連載)》
(原載《文學評論》 《安徽青年報》
融古頌今淮河情
劉冷月
——作家劉湘如散文《淮上風情》再版後深受歡迎
已經出版過近十部散文集的中國作協會員、作家劉湘如的《淮上風情》由於廣受全國青年讀者青睞,為此上海學林出版社根據讀者要求,連續再版,成為一本暢銷全國的散文著作。
《淮上風情》是一本溶歷史、自然、風物人情的優秀著作,也是建國後第一部反映淮河兩岸風光名勝的文集。全書精美耐讀。我省著名的作家魯彥周在序中說:“篇篇文彩斐然,又獨具匠心,寓情於景,景中見情,弔古論今,猶如行去流水,純境天成”,“是一面美妙的折光鏡”。
我和許多讀者受讀湘如的散文,從第一本出版的《星月戀》到近幾年出版的《瀛溪小札》 、, 《鏇轉的人生》《十步芳草》無為愛不釋手。讀他的散文使人從心靈深處感受到親切。篇篇作品裡橫溢作者的才華,展示作者的人格。文中可看出作家苦苦追求的足跡。用文字播種著人類的純潔和善良,反映著古老民族的文化傳統和今天中華民族子孫在變革時代的精神,也正是這三者構成了劉湘如散文的特色。
《淮上風情》同樣是融古頌今知識面很寬的散文詩卷,他把歷史掌故在風土人情溶於一爐,用優美的詞語和作者的自身感情揉合成篇,告訴我們淮河歷史、人文世態,觸目美景及撩動心弦的一串串的故事。楚霸王項羽是怎樣哭倒在虞姬墓前;先聖大禹用治水大斧劈開的是那幾座山;息夫人為何三年不講一句話;“今夜東風吹客夢,淮上明月照孤舟”兩句詩典出何地;還有水嫵無支祁被鎖在哪裡;楚相孫叔敖為何要造安豐塘……
當我和我的許多不同年齡的人從書中領略到神秘而燦爛的河域文化現象時,領略到燦若那星辰的地域文化背景,遊刃自如的文采神韻時,我們真是拍案叫絕,久久難嘆忘懷。這本書不同於劉湘如的其它著作是:直貫古今幾千年,褒貶人物幾百個,無不縱橫捭闔,馭瀚馳騁,令你目不睱接,使你不忍釋卷,回味無究。當你有幸讀到這本才氣橫益的散文集時,你一定會認為:“這部如詩如畫的散文集就象露於沙灘中貝殼,使你不由自主地見之而想拾取”。“一《文藝報》評語”條古老而壯麗的河流被摺疊在一本書里,波瀾起伏地流瀉出一條文學的河流,這是本書深受讀者歡迎的魅力之所在。( 《書刊導報》 )評語)流經豫、皖、蘇三省兩千多里的淮河啊,作者在為你唱一首新的楚歌,聽著這歌聲,我們更熱愛我們的淮河;更熱愛我們古老而圖新的祖國。
(原載 《合肥晚報》 《新民晚報》

六《淮上風情》作者簡介

劉湘如。1947年生。著名作家。大學學歷。皖籍。1988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同時為中國散文學會和中國報告文學學會理事,中國小說研究會理事等。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文學創作。粉碎“四人幫”後活躍與中國文壇。迄今共發表(出版)各類作品800多萬字。出版著作20餘部,主要著作有長篇小說 《美人坡》 《國魂》 ,散文集《星月念》 《淮上風情》 《瀛溪小扎》 《十部芳草》 《劉湘如散文上、下卷》 ,報告文學集 《鏇轉的人生》 《共和國星光》 《閃亮的歷史拋物線》 《馬拉松橡皮大戰》 ,人物傳記 《大地留芳》 《當代百人》 《中箭落馬者》 《斧光》 等。作品在國內外獲得多種獎項。散文《瀛溪小扎》曾被選入《高中語文教材》(1986年)。作品被選入《新時期優秀散文精選》《中國作家文庫》《當代散文集粹》《中國作家名篇欣賞》等各類精選作品文集中,並被翻譯成多種文字介紹到國外。編導和撰寫電視作品有數十部在全國獲獎。安徽電視台高級編輯。國家一級作家。

七 書的圖片

《淮上風情》《淮上風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