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傳》

《曹操傳》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此話很有道理。正是這種特殊的歷史環境培育了曹操,並且為一大批人,特別是為曹操提供了發揮才幹、表演自己,最終實現自我價值的舞台。本書詳細的解說了曹操的戎馬生涯。

基本信息

(圖)《曹操傳》《曹操傳》

作者: 張作耀
出 版 社: 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0-10-1
字數:
版次: 1
頁數: 468
印刷時間:
開本: 大32開
印次: 4
紙張:
I S B N : 9787010032146
包裝: 平裝
所屬分類: 圖書 >> 傳記 >> 中國政治人物

內容簡介

曹操,他是難得一見有熱情、有魄力,又有創意的政治改革家,又是位敢於親自上前線,冒險挑戰的軍事家,更是位傑出的兵法家、文學家和詩人,文武全才,理論和實務經營上都有優異表現。本書取材豐富,對曹操的事功進行了全面總結,對其諸多重要思想及其實踐,以及中國歷史上對曹操的諸多評議都作了論述,為人譎詐的一面也如實作出了反映和評論。一個對中國歷史作出了卓越貢獻、既智且詐的歷史人物躍然紙上。

目錄

緒言
第一章 動盪的社會背景
第二章 家世源流及其青少年時代
 一、“莫能審其生出本末”
 二、任俠放蕩的少年時代
 三、初入仕途,勇向權貴和陋習挑戰
 四、不願違道取容,稱疾歸里
第三章 陳留起兵到中原始逐鹿
 一、拒絕參加“謀廢靈帝”的行動
 二、陳留起兵
 三、“諸君北面,我自西向”
 四、在鎮壓農民起義中壯大自己
 五、中原始逐鹿
第四章 迎帝都許
 一、迎帝都許
 二、百官總己以聽
 三、重用賢能
第五章 推行屯田
 一、取“先代之良式”以為“定國之術”
 二、許下屯田
 三、不斷完善屯田制度
 四、曹操建置屯田的歷史作用與影響
第六章 初試“挾天子以令諸侯”
 一、南征張繡
 二、東討袁術
 三、長驅伐呂布
第七章 平定袁紹父子和北征烏桓
 一、官渡勝袁紹
 二、討平袁氏兄弟
 三、北征烏桓
第八章 兵敗赤壁
 一、間行輕進取荊州
 二、初戰失利
 三、兵敗赤壁
第九章 外備邊防,內固權力
 一、軍譙備戰
 二、讓縣明志
 三、加強集權
第十章 西征馬超與韓遂
 一、渡蒲阪,據河西,結營渭南
 二、巧施離間
 三、“兵之變化非一道”
第十一章 軍敗嘆贊孫仲謀
 一、阮璃捉刀脅孫權
 二、軍敗嘆贊孫仲謀
 三、密教張遼破敵軍
 四、屢屢用兵無大功
第十二章 得隴不復望蜀
 一、遙制兵,夏侯淵建功西北
 二、親督將,張魯畏服封侯

 三、失掉“望蜀”的機會
 四、漢中不復再有
第十三章 封公建國,晉爵為王
 一、封公建國
 二、晉爵為王,設天子旌旗
第十四章 聯吳擊關羽
 一、“水淹七軍”
 二、聯吳擊關羽
 三、軍事決策上的新觀念
第十五章 尚禮崇法,不信天命
 一、尚仁重德,倡禮嘉義
 二、峻刑苛法
 三、“神龜雖壽,猶有競時”
第十六章 用人重謀,舉賢勿拘品行
 一、“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
 二、用人重謀,“誡在面從”
 三、惟才是舉
 四、不拘一格用人
 五、不用則殺之
第十七章 抑制兼併,改革租稅制度
 一、重豪強兼併之法
 二、減輕賦役,恤民疾苦
 三、改稅制,開租調製之先
 四、重視水利事業,倡行鹽鐵官營
第十八章 整頓風俗,倡辦教育
 一、整頓社會風俗
 二、以先王之道為教
 三、戒奢尚儉
 四、本著移風易俗的精神安排喪事
第十九章 文學貢獻
 一、繼承並推動了樂府詩的發展
 二、歌以詠志——曹操的文學思想
 三、“曹公古直,甚有悲涼之句”——曹操樂府詩的特點
 四、“改造文章 的祖師”——曹操散文的特點
 五、建安文學的組織者和領導者
第二十章 多才多藝及其譎詐性格
 一、喜好藝術
 二、好養性之法,善結方術之士
 三、兩重性性格
第二十一章 妻妾及子女
 一、卞後與丁夫人
 二、曹昂、曹沖、曹袞和曹彪
 三、曹丕、曹彰、曹植及其爭立太子的鬥爭
 四、女兒曹節等
第二十二章 今古論曹評
 一、時人褒貶
 二、魏晉期間治史者的評論
 三、南北朝及唐宋時期,曹操的形象江河日下
 四、元、明、清時期,曹操的“奸雄”藝術形象定型化
 五、近人論曹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書摘插圖

第一章 動盪的社會背景
曹操,姓曹名操,一名吉利,字孟德,小字阿瞞,沛國譙(今安徽亳州市)人。他死於東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正月庚子(公元220年3月15日),終年六十六歲。據此推算,他的生年當在東漢桓帝永壽元年(公元155年)。
曹操處在一個社會動盪的時代,社會矛盾空前尖銳。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此話很有道理。正是這種特殊的歷史環境培育了曹操,並且為一大批人,特別是為曹操提供了發揮才幹、表演自己,最終實現自我價值的舞台。換言之,如果沒有東漢中晚期的社會動亂,東漢則不會滅亡得那么快,也不會出現曹操、諸葛亮、劉備、孫權等一批叱吒風雲的人物。
本來,東漢初期國家復歸統一,摒棄了王莽的諸多擾民措施,陸續實施了一系列緩和社會矛盾的政策,省減刑法,釋放奴婢,假民公田,輕徭薄賦,勸民農桑,整頓吏治,“廣求民瘼,觀納風謠,故能內外匪懈,百姓寬息”,並規定後宮之家,不得封侯與政。社會的確出現了一段相對穩定和經濟發展的時期。但好景不長,前後不過六十多年。嗣後,統治集團很快走向腐敗,巧取豪奪,謀權謀利,互相傾軋,最終把社會推向動盪不安,把東漢朝廷推向滅亡。這其中影響最為深遠的莫過於外戚和宦官的專權及其鬥爭。
宦官並沒有奪取漢家的皇位,但治史者稱“宦官亡漢”。

三國歷史研究書目(一)

三國(公元220年~280年,另有184年、190年或208年起始說)是中國歷史上東漢與西晉之間的分裂對峙時期,有曹魏(魏國)、蜀漢(蜀國)、東吳(吳國)三個政權。三國的政治、經濟、外交,各具特色,充滿生機。
《水淹七軍》
《張松獻圖》
《曹操傳》
《火燒赤壁》
《三氣周瑜》
《三國會要》
《孔明進川》
《草船借箭》
《三國史》
《諸葛亮集》
《三國史略》
《曹操論集》
《三國史話》
《三國新志》
《閒話三分》
《兵伐東川》
《三國史講話》
《三國志平議》
《三國志評論》
《三國志知意》
《三國志札記》
《諸葛亮新論》
《三國之鼎峙》
《曹操集譯註》
《諸葛亮評傳》
《三國史研究》
《三國志選注》
《三國志集解》
《三國食貨志》
《三國人物論》
《三國經濟史》
《三國群英會》
《三國志導讀》
《三國志選譯》
《三國志校詁》
《三國志今譯》
《三國志辭典》
《魏晉思想論》
《天下英雄劉備》
《魏晉清談述論》
《魏晉文學論稿》
《諸葛亮在襄陽》
《三國志今注今譯》
《三國人物評傳》
《三國志世系表》
《三國志人名錄》
《諸葛孔明全集》
《三國演義論稿》
《讀三國志雜誌》
《三國志裴注述》
《讀三國志蠡述》
《三國志玉璽傳》
《三國志現代文版》
《三國演義縱橫談》
《三國志兵事鉤元》
《三國時代薄葬考》
《三國演義研究集》
《三國演義簡說》
《三國演義創作論》
《三國演義新論》
《三國演義學刊》
《三國演義資料彙編》
《魏晉清談思想初論》
《一代賢相諸葛亮》
《三國志人物故事》
《魏晉的自然主義》
《火燒赤壁揚州評話》
《華陽國志校注》
《諸葛忠武侯年譜》
《諸葛孔明生活》
《三國演義會評本》
《竹琴三國志選》
《三國演義選粹》
《說三國話權謀》
《諸葛亮文集全譯》
《三國演義的用人藝術》
《三國志證聞校堪記》
《後漢書三國志補表三十種》
《反三國志演義》
《曹魏之經濟基礎》
《三國郡縣表補正》
《校補三國志疆域志》
《三國志三公宰輔年表》
《三國志世系表遺附訂偽》
《魏晉玄學中的社會政治思想略論》
《理想與現實的碰撞從三國演義看中國古代人才觀》
《襲取成都長篇評話》
《三國演義謀略新探》
《三國演義與經營謀略》
《龍爭虎鬥——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與經營管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