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之燈》

《昨夜之燈》

《昨夜之燈》是瓊瑤早期言情作品,由香港巨星影業公司拍攝為同名電影,這也是最後一部瓊瑤電影,1983年的3月,最後一部台灣拍攝的瓊瑤電影《昨夜之燈》上映。上映前,“巨星”公司在《中國時報》和《聯合報》上,刊登出整版廣告,宣布“金盆洗手,退出江湖”。溫情脈脈的瓊瑤電影時代終結了,但中國內地“瓊瑤熱”正在此時開始掀起熱潮。自此之後,瓊瑤小說開始向電視劇改編髮展。

基本信息

(圖)《昨夜之燈》《昨夜之燈》

《昨夜之燈》是瓊瑤早期言情作品,由香港巨星影業公司拍攝為同名電影,這也是最後一部瓊瑤電影,1983年的3月,最後一部台灣拍攝的瓊瑤電影《昨夜之燈》上映。上映前,“巨星”公司在《中國時報》《聯合報》上,刊登出整版廣告,宣布“金盆洗手,退出江湖”。溫情脈脈的瓊瑤電影時代終結了,但中國內地“瓊瑤熱”正在此時開始掀起熱潮。 自此之後,瓊瑤小說開始向電視劇改編髮展。

簡介

(圖)《昨夜之燈》封面《昨夜之燈》封面

作品:《昨夜之燈》
作者:瓊瑤
類型:言情小說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類別:文學
出版時間:1991-09-01
印刷時間:1991-01-01
開本:32
頁數:175 頁
印張:5.50
作者介紹:瓊瑤,本名陳菲,台灣最著名女作家、影視製作人。著有60多部言情小說,本本暢銷,拍成影視,部部賣座,賺盡海內外華人的愛與淚,人稱“有華人的地方就有瓊瑤”。瓊瑤作品感人至深、可讀性強,讓三代人流盡熱淚,成功囊括在世的幾乎所有年齡層讀者,成為“鑽石級”純愛代言人。其各時期不同風格代表作品均為其擁躉們競相收藏。
昨夜之燈,照亮過去,明日之燈,輝煌未來……在人生的坎坷中,他們都是燈,彼此照耀著對方,彼此溫暖著對方。 人生的誤會很多,然而,誤會給了他們理解的機會……

創作背景

(圖)不同版本《昨夜之燈》不同版本《昨夜之燈》

秘密情結,《昨夜之燈》
瓊瑤1981年還有另一部作品,就是《昨夜之燈》。《昨夜之燈》中女主角雪珂的名字和瓊瑤1990年創作的另一部以明清為背景的古代小說《雪珂》女主角的名字是一模一樣的。

這一時期,可能是台灣的校園歌曲非常流行的原因,瓊瑤在這部書中,寫了大量的歌,甚至書中的女主角雪珂,都和瓊瑤的兒子一樣,讀的是大眾傳播系。校園生活的場景,依然是瓊瑤未成的夢想,依然是她內心秘密的情結。越是平靜的生活,越是平淡的心情,對人生的思考也越是深入和廣闊。

瓊瑤的寫作,已經過了那種為本能的激情所驅使的青春階段,她更為沉靜,更富有智慧和哲人的沉思。瓊瑤談到她寫作這部小說的心情:我在最近一本小說《昨夜之燈》中寫了一段:全世界有多少燈?百盞,千盞,萬盞,萬萬盞……你相信嗎?每盞燈下有它自己的故事?是的,每盞燈下有它自己的故事。其中一盞燈光下,有我這么一個人,孤獨地把這些故事,不厭其煩地寫下來,寫下來,寫下來……

於是,我會問。為什麼?於是,我會說。我累了。我從不認為自己的寫作是多么有意義的工作,我也從不覺得自已有使命感。當初,吸引我去寫作的是一股無法抗拒的狂熱,其強烈的程度簡直難以描述。而今,歲月悠悠,狂熱漸消。於是,我累了,真的累了。能感覺到歲月悠悠,能感覺到狂熱的消失,能感覺到累了,其實就是人生的一種難得的珍貴的體驗。

故事梗概

(圖)《昨夜之燈》第一版《昨夜之燈》第一版

《昨夜之燈》講述裴雪珂參加了徐林聯姻的婚宴,在婚宴上,她碰到了同樣孤寂的一個男人葉剛。新郎徐遠航是雪珂的父親新娘林雨雁是葉剛的女朋友。兩個失意人坐到了咖啡廳,他們談論著各自的感受。生活單調而規律地滑過去,葉剛從裴雪珂的生活中消失了,那晚他們就知道,彼此之間既沒有過去也沒有未來,他們的認識太意外,關係太微妙,他們誰也不想去製造未來。唐萬里闖入了雪珂的生活。他並不漂亮,下巴太方,嘴巴太大,但他會彈吉他作曲、唱民歌,常常上電視,是學校的風雲人物。唐萬里幫她學會了游泳,她和唐萬里突然接近了,成了一對兒,一起辦壁報,一起去採訪,一起演話劇,也一起參加各種校外活動,生活忽然就忙碌起來了。

雪珂又遇見葉剛,她和葉剛從舞會上逃了出來。葉剛告訴雪珂,他從小就愛看燈,小時候,家就住在陽明山上,父親很有錢,娶了好多個太太。他的童年很孤獨,常常跑到這兒來,看這些燈海,一看就好幾小時。他總在凝思每盞燈後面的故事,是不是比自己家燈下的故事美一些,好一些,動人一些,溫暖一些。

雪珂要和唐萬里分手,唐萬里不肯。雪珂開始考慮自己和葉剛的未來,她對葉剛要求婚姻,葉剛不肯給她,雪珂失望了。她走了大半個台北後,精疲力竭地回到家裡,凌晨一點,葉剛到了雪呵家,他告訴雪珂,自己跟了她大半個台北,他給雪珂婚姻,雪珂笑了,她當著母親抱住了葉剛。

唐萬里走了,給雪珂留下了信箱號碼,他們開始通信。這時,和唐萬里通信,是雪珂河最快樂的事。雪珂知道了葉剛的故事,她到處找葉剛,親眼看著葉剛被車撞死,她失去了知覺。唐萬里來看雪呵,雪珂被喚醒了,她又繼續學完了她沒有完成的學業。她到電視台找唐萬里,唐萬里走下台來,雪珂情不自禁地迎上前去,伸手給他,緊緊地握住了他的手。

影視作品

(圖)《昨夜之燈》劇照《昨夜之燈》劇照

《昨夜之燈》
領銜主演鄭少秋陳玉蓮費翔歸亞蕾雲中嶽

原著/監製/編劇/ 瓊瑤

香港巨星影業公司。

評論
這是巨星最後一部瓊瑤電影。 瓊瑤的電影王國直至1983年《昨夜之燈》票房慘跌,才告燈熄幕落,瓊瑤走出電影史,爾後在電視劇再梅開二度。瓊瑤希望通過它來力挽狂瀾,東山再起。因此,演員沒有用以前的愛將,而是請了當時著名的影星陳玉蓮、鄭少秋,而且邀請了歌星費翔來加盟。 費翔又高又帥,連彈帶唱,確實很有魅力。鄭少秋演來卻有些力不從心,他更像古龍筆下的傳奇男子,像楚留香那樣英俊瀟灑,風流多情。

讓他去演一個陰鬱的都市男人,總有些彆扭。總還是認為他更適合當古裝武俠,不適合做瓊瑤劇里的痴情兒女。陳玉蓮的表演也沒有《神鵰俠侶》中的溫柔天真,表現平平。而論容貌也比不上汪玲林青霞呂繡菱那般脫俗了。整體上,可看度不高,其求新求變自然也達不到其理想的結果。

意義

在所有瓊瑤電影中,《昨夜之燈》有著特別的意義:第一,瓊瑤電影的陣容大多是固定重複的,《昨夜之燈》卻由陳玉蓮、鄭少秋、費翔主演,也是瓊瑤惟一一次使用香港演員做主角;第二,這是瓊瑤電影的封筆之作。上世紀80年代初,武俠片逐步風起潮湧,純文藝片觀眾漸少,瓊瑤夫婦不願隨波逐流,於是在《昨夜之燈》上映前宣告“金盆洗手,退出江湖”,此後也不再授權別的公司拍攝,“瓊瑤電影”就此畫上句點。

歷史背景

愛情文藝電影的首席女星林青霞說“我想那段時間的文藝片比較屬於幻想式的,跟現在不一樣。因為那時候大家生活水準不好,不像現在經濟起飛大家嚮往的、想看的都是那些富貴人家的生活,電影即反應當時社會,反應現實。什麼樣的戲反應何種時代的需求”。林青霞的說法,點明了愛情文藝電影成功的基本原因,但也預示了它的前途。當教育與經濟能力普遍提升,階層差異縮小,台灣整體社會走向垂直向上的“結構流動”,愛情文藝電影便失去了它的夢幻力量。這也就是一九八三年,瓊瑤《昨夜之燈》慘敗的原因。

另一方面,從台灣人口結構的發展,我們也可以看出瓊瑤與愛情文藝電影的必然命運。一九五0年,台灣戰後嬰兒潮開始湧現,到了一九六五年,高雄加工出口區成立,第一批女性嬰兒潮投入工業生產。女性勞工的大量出現,女性工餘閒暇時間與微薄經濟收入的自主支配,為愛情文藝電影提供了最根本的物質條件。但隨著女性嬰兒潮的繼續成長與陸續進入婚姻與家庭育嬰階段,瓊瑤電影也就失去其觀眾。一九八三年《昨夜之燈》的慘敗,即象徵當時女性觀眾的告別。而這樣的告別,到了女性嬰兒潮繼續成長至中年或空巢期時,才漸漸結束。九0年代,瓊瑤終於在電視裡,重新尋回她的觀眾。瓊瑤與愛情文藝電影也就從此轉進台灣電視史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