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詞》

《春詞》

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所寫的一首詩,描寫宮女的幽怨

劉禹錫
《春詞》《春詞》

新妝宜面下朱樓,深鎖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數花朵,蜻蜓飛上玉搔頭。

詩人簡介:

夢得 ,晚年自號廬山人,彭城(今江蘇徐州)人,是匈奴人的後裔唐代中晚期詩人哲學家。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弟。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
劉禹錫耳濡目染,加上天資聰穎,敏而好學,從小就才學過人,氣度非凡。他十九歲遊學長安,上書朝廷。二十一歲,與柳宗元同榜考中進士。同年又考中了博學宏詞科。
後來在政治上不得意被貶為朗州司馬。他沒有自甘沉淪,而是以積極樂觀的精神進行創作,積極向民歌學習,創作了《采菱行》等仿民歌體詩歌。
一度奉詔還京後,劉禹錫又因詩句"玄都觀里桃千樹,儘是劉郎去後載"觸怒新貴被貶為連州刺史。後被任命為江州刺史,在那裡創作了大量的《竹枝詞》。名句很多,廣為傳誦。824年夏,他寫了著名的《西塞山懷古》:"王晉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忱寒流。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這首詩為後世的文學評論家所激賞,認為是含蘊無窮的唐詩傑作。
後來,幾經多次調動,劉禹錫被派往蘇州擔任刺史。當時蘇州發生水災,飢鴻遍野。他上任以後開倉賑饑,免賦減役,很快使人民從災害中走出,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蘇州人民愛戴他,感激他,就把曾在蘇州擔任過刺史的韋應物、白居易和他合稱為"三傑",建立了三賢堂。皇帝也對他的政績予以褒獎,賜給他紫金魚袋。
劉禹錫晚年回到洛陽,任太子賓客,與朋友交遊賦詩,生活閒適。死後被追贈為戶部尚書。

譯詩:

宮女打扮脂粉勻稱,走下紅樓;春光雖好獨鎖深院,怎不怨愁?來到庭中點數花朵,遣恨消憂;蜻蜓飛來,停在她的玉簪上頭!

題解:

這首宮怨詩,是寫宮女新妝雖好,卻無人見賞。首句寫粉脂宜面,新妝初成,艷麗嫵媚,希冀寵幸;二句寫柳綠花紅,良辰美景,卻獨鎖深院,滿目生愁;三句寫無端煩惱,凝聚心頭,只好數花解悶;四句寫凝神佇立,人花相映,蜻蜓作伴,倍顯冷落。層層疊疊,婉曲新穎。寫宮女形象,丰韻多姿,嫵媚動人;寫孤淒幽怨,委婉含情,得之於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