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蔣介石:揭開蔣介石崛起之謎》

《早年蔣介石:揭開蔣介石崛起之謎》

蔣介石,字中正,中國近代發展史有著重要影響的人物之一,浙江奉化人,本書通過大量真實的資料向世人介紹了中國的“法西斯”——蔣介石的早年人生,他那撲朔迷離的家世,風雨載途的宦海,難挽既倒的兵敗,不堪回首的逃亡,色厲內荏的反攻,是是非非的性格,有驚無險的劫難,神秘兮兮的亡故。

圖書信息

作者:王舜祁著
出版社:團結出版社
ISBN:9787802144705
出版時間:2008-11-01
版次:1
頁數:269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印刷時間:2008-11-01
紙張:膠版紙
印次:1

內容簡介  

四十歲時的蔣介石,已是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國民黨中央常委,並且在南京另立政府,與武漢國民政府分庭抗禮,集黨政軍大權於一身,達到了權力的頂峰。本書客觀敘述蔣介石發跡過程的同時,利用書面口頭各種資料,對蔣介石、毛福梅姚冶誠陳潔如蔣經國蔣緯國等人的身世做了周密翔實的考證,匡正了許多不實之說。

作者簡介  

王舜祁,浙江奉化市人,文史專家。著有《蔣介石三次下野》、《蔣介石蔣經國軼事》、《蔣氏故里述聞》、《青少年時期蔣經國》、《蔣氏幕下奉化人》等大量關於蔣氏身世行述的著作和論文。現為奉化市政協特約文史研究員、南京大學民國史研究中心溪口研究所研究員。

目錄


第一章 多事童年
生逢亂世
早年蔣介石早年蔣介石

生母無奶
家遭回祿
幾次遇險
連喪祖、父
兄弟鬩牆
第二章 七進私塾
周氏私塾
任氏私塾
蔣氏私塾
葛竹私塾
榆林私塾
畸山私塾
蔣毛聯姻
岩頭私塾
第三章 接受新學
鳳麓學生
箭金學生
龍津學生
“清華”學生
第四章 棄文從武
杭州學軍
保定學軍
日本學軍
生子經國
第五章 回國反清
攻打撫署
練兵滬上
受命刺陶
創辦《軍聲》
納妾姚氏
第六章 五次倒袁
參加癸丑之役
初見孫中山
策劃二次倒袁
探察東北形勢
參加肇和起義
攻打江陰要塞
陳其美“化身”
參贊東北軍機
收養緯國
第七章 混跡滬上
投機交易所
拜師黃金榮
追求陳潔如
第八章 參加護法
任職粵軍
為母治喪
保護孫中山
出任討賊軍參謀長
第九章 秘密訪蘇
籌劃組團
在俄行蹤
主要觀感
第十章 攫取權力
出長軍校
黃埔起家
四次平叛
驅胡逐許
反共排汪
追求美齡
第十一章 率兵北伐
節節勝利
遷都之爭
清黨反共
附錄一 蔣介石1-40歲大事年表
附錄二 蔣介石身世考證--兼析“鄭三發子”之說

序言

看完王舜祁同志撰寫的《早年蔣介石》初稿以後,心裡非常高興。我對於蔣氏父子曾經有所接觸了解。上世紀50年代,唐人的《金陵春夢》一書出版後,關於蔣介石身世,一度搞得沸沸揚揚。時兼全國政協主席的周恩來總理,囑全國政協要寧波市政協作詳細調查匯報。這時我正負責寧波市政協對台宣傳和文史兩塊工作,義不容辭地負起了這個責任。好在條件不差,我的同族懋伯(蔣經國的親娘舅,年長於蔣介石的毛懋卿)留在大陸,任寧波市政協委員;與蔣有親戚關係,畢業於日本東京高等師範,受命籌建武嶺學校,並任武嶺學校首任校長的張明鎬(武嶺學校第二任校長即由蔣介石自兼),也是寧波市政協委員;曾是豐鎬房賬房、熟知蔣氏史事的唐瑞福,住在懋伯餘屋裡,常來我家。我與懋伯商量之後,就叫張明鎬負責,寫成《蔣氏父子在溪口》一篇文史資料上送。上面嫌這份資料太單薄,我又叫上海老報人、作家何國濤(戍君)參加合寫,加以充實。他們除懋伯與唐瑞福提供的親歷親見親聞有關蔣氏身世翔實資料以外,還到溪口、葛竹等地進行詳盡的調查核對工作,寫成了《蔣母王采玉身世之謎》一文,來糾正((金陵春夢》里對蔣氏身世的不實之詞。這篇史料得到全國政協的重視,很快在全國政協文史資料選輯上發表,不久被海內外多家報刊所轉載,令台灣史學界也不得不承認大陸史學界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現在看完這本《早年蔣介石》的初稿,覺得很有新鮮感。有些關鍵性的問題,我知道的沒有這樣詳細,有些情況是我從未聽到過的。

精彩書摘  

第一章多事童年
生逢亂世
清光緒十三年九月十五日(1887年10月31日),在奉化縣溪口鎮中街簟匠弄的玉泰鹽鋪樓上。一個小生命呱呱墜地,他就是後來執掌中華民國軍政大權的蔣介石。
蔣介石出生在一個戰爭頻仍、政治黑暗、社會動亂的年代。道光二十年(1840年),英國侵略者用戰艦和大炮轟開了中國的大門,爆發了第一次鴉片戰爭。戰火燒及奉化。次年10月24日。英軍遣兩條舢板,由寧波至奉化方橋,非法測量水勢,遭反對退去。11月11日,英軍襲擾奉化縣城,燒殺搶掠,百姓深受其害。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1月10日),英軍再次侵入奉化,燒毀縣署,劫掠糧倉,次日退返寧波。鴉片戰爭以清軍戰敗、割地賠款、開放五口通商而告終。此後,各帝國主義侵略者又連續向清政府發動了1857--1860年的英法聯軍之戰。1884年的中法戰爭,1894年的中日甲午戰爭,1900年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強迫清政府訂立一個又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使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帝國主義的侵略和滿清政府的腐敗,激起了中國人民的憤怒和反抗。1845年10月,奉化數萬農民負鋤入城,反抗知縣王濟額外加征田賦。知縣逃走,寧波知府派兵鎮壓,被擊敗,最後浙江巡撫調兵鎮壓,農民失敗。1852年1月18日,奉化連山鄉農民聚眾進城,抗議縣署強征新糧,搗毀縣署。同年4月,連山鄉鄉民王三祖,發動農民進行抗糧鬥爭,給縣署橫徵暴斂以沉重打擊。1853年10月,上海小刀會副首領張倉山攜印信、旗幟到鄞縣,策划起事,事泄被殺。後來眾推鎮海人洪世賢為首領,據姜山仙岩寺,聚集3000餘人起義,攻占姜山鎮。寧波知府派官兵和團練合擊,殺數十人,洪世賢率殘部移駐奉化雪竇山堅持鬥爭。次年3月,轉戰蓴湖,與寧波官兵和地主團練激戰,血濺奉化。
1851年在廣西桂平縣金田村發動的太平天地,影響奉化長達數年之久。1861年11月24日,太平軍將領范汝增,率兵數萬,自嵊縣、新昌進入奉化,途經六詔、蹕駐、三石等村莊,有400餘村民加入起義軍隊伍。11月26日,太平軍攻克奉化縣城。12月9日,奉化建立農民政權,設定監軍,取代清知縣。次年5月11日,太平軍在清軍的反撲下撤出縣城。1862年9f121日,太平軍再克縣城。10月9日,清軍提督陳世章廣濟軍、詔安軍、忠勇軍、四明勝軍,勾結英國水師總兵丟樂德克和美國人維爾思德率領的“常勝軍”,法國參將德克碑、日意格率領的“常捷軍”,駕駛輪船炮艇,從寧波溯奉化江進犯奉化,在方橋登岸。駐方橋太平軍退至奉化縣城,據城抵抗,殺敵24人,擊斃美國“常勝軍”頭目那師。最後,終因寡不敵眾,從南門突圍,退出奉化縣城,向寧波方向而去。太平天國革命的失敗,使許多回響起義的奉化農民慘遭屠殺,並使奉化各行各業蒙受巨大損失,蔣介石祖父蔣斯千在溪口街上開設的玉泰鹽鋪也一度關閉停業。
由於政治腐敗,經濟衰退,民生凋敝,因而水利失修,救災不力,引發了各種自然災害和時疫流行。1881年7月,奉化山洪暴發,颱風拔木,毀壞民房無數。到秋天,痢疾肆虐。蔣介石出生那一年7月,大疫,歷時3個月,死者相枕,鄰里親戚不通問。嚴重的自然災害又釀成了民變。1902年奉化大旱,溪口鄰近的棠岙鄉農民結群趕到縣署,要求豁免糧捐;以後又組織“麻骨黨”,達數百人。“吃大戶”,搶米店,抗議地主奸商囤積糧食,坑害百姓。
這一段亂世歷史,蔣介石曾有切膚之痛,刻骨銘心。他在1936年10月31日所寫《報國與思親——五十生日感言》中說:“其時清政不綱,吏胥勢豪,夤緣為虐。吾家門祚既單,遂為覬覦之的,欺凌脅迫,靡日而寧;嘗以田賦徵收,強令供役,產業被奪,先疇不保,甚至構陷公庭,迫辱備至。”這一動亂的時代背景也為蔣介石出人頭地的表演提供了歷史舞台。

生母無奶
蔣介石的生母王采玉,生於清同治三年農曆十一月初九(1864年12月7日),歿於民國十年(1921年)農曆六月十四日。她是嵊縣葛溪村人。葛溪村現屬奉化市溪口鎮,今稱葛竹村。
王采玉的父親王有則(1820--1882年),是清朝的國學生,曾娶過兩房妻子。前妻姚氏,生三子二女,兒子依次取名賢宰、賢侯、賢達,長女天亡,次女名采釧,嫁同鄉石門村單有德:續妻亦姓姚,生二子一女,子名賢鉅、賢裕,女即蔣介石生母王采玉。
王采玉初嫁於與葛竹毗鄰的奉化蹕駐一個小村曹家地。丈夫姓俞,俞、於結合,過去有兩種說法:一說俞某在葛竹當過僱工,與王采玉相愛成親:另一說是俞某做珠寶生意,托人到葛竹求親,與王氏結為連理。據筆者到曹家地村實地調查,看到俞家有一幢頗有氣派的住宅,正屋7間,廂房4間,都是兩層樓房,獨門獨院,非一般僱工所能建造。俞氏後人說,上代太公做靛青(一種染料)生意,賺了錢,才造了這許多房子。當時農村自耕自織,需要大量染料,此話又出於俞氏後裔之口,比較可信。王采玉嫁到俞家並不順心,丈夫脾氣暴躁,王采玉個性也很強,因而夫妻時有爭吵。俞某上火之時,動輒拳腳相加,王采玉吃虧之後,常常逃回娘家。經寸夫登門道歉,才重返婆家。一年秋天,曹家地霍亂流行,俞某染病身亡,加上兄弟爭產,妯娌不和,王采玉只好退居娘家,第一次婚姻落了個悽慘結局。禍不單行,父又繼亡。王采玉在家庭難以立足,在別無去路的情況下,只好寄身佛門,到葛竹村口的金竹庵帶髮修行,暫度光陰。
兩年之後的一天,一位江湖相面先生路過金竹庵,入庵中坐下休息,向王氏討杯茶喝。相面先生接過茶杯,突然問起王氏身世,聞她青年守寡,境況窘迫,在庵修行,連說“可惜,可惜”!王氏問他緣故,他說:“我看你的小手指特別長,這是異相。主生貴子。”相面先生走後,引起王采玉浮想聯翩,萌生了再嫁的念頭。不久,溪玉泰鹽鋪老闆蔣肇聰連喪兩妻,有意再續,他的賬房王賢東是王采玉的同族堂兄,有意撮合,辦好手續,王采玉即於1886年底,乘坐青衣小轎(註:當時奉化習俗,初嫁新娘坐大紅花轎,再嫁之婦只能降格坐青衣小轎)到溪口與蔣肇聰同拜天地。
蔣肇聰娶王采玉,洞房之夜還有一個小插曲。據王氏侄孫女說:“聽前輩講過,新婚之夜,姑婆大鬧洞房,局面幾乎不可收拾。原來姑丈公知道自己年齡比姑婆大一倍,恐怕難以為姑婆接受,就雇了一個30歲左右的年輕人,冒名頂替,到葛竹相親,騙取了姑婆同意。進入洞房,夫妻照面,頭蓋揭開,姑婆看到眼前站著的新郎變成素未謀面的半老頭子,發覺上當受騙,蹬腳搗地,大吵大鬧。後來,經姑丈公再三賠禮道歉,眾親眷七嘴八舌規勸,姑婆鑒於生米已成熟飯,再無退回之理,只好順命依從。”外人撰文,都說王氏與肇聰的婚事,是一見鍾情,兩廂情願,屬於想當然之筆。
王采玉初嫁失意,長期禮佛吃素,體質欠佳,產後無奶。嬰兒吸不出奶汁,哇哇亂哭、驚動了鄰居唐正興水作店老闆娘徐氏。徐氏與蔣肇聰的元配都是溪口鄰近的上白村入,是堂房姐妹,所以兩家走動甚勤。徐氏聽到嬰兒啼哭,就急忙過來詢問,知道原因以後,恰好她生下兒子唐文才不久,奶水充足,馬上解開上衣,把奶子塞到嬰兒口中。解了嬰兒嗷嗷待哺之困。從此,徐氏給蔣介石餵頭口奶的故事就在溪口傳開。蔣介石銘記徐氏哺乳之恩,成長以後多有回報。他的元配毛福梅過門後,每次過年都要親送20元銀洋到唐家,一直送了7年,直到徐氏去世。徐氏出喪,她又送了福、祿、壽三星壽被和香燭等祭品,親臨祭奠,而且把徐氏靈柩一直送到鎮外的藏山大橋才返回。
徐氏的兒子唐文才,與蔣介石同年,又是私塾同學。少年玩伴,溪口也流傳著蔣介石少年頑皮,扮鬼捉弄唐文才的故事。一天,蔣母外出,留蔣介石和其胞妹瑞蓮在家。唐文才站在蔣家的牆下學鬼叫,原來是一種暗號,約定蔣介石聽到叫聲就出來,同他一起去玩耍。那天蔣介石怕胞妹一個人留在家裡膽小害怕,不想與唐文才一起出去玩耍,突然動了一個腦筋,想試一試唐文才的膽量,就叫妹妹在家小坐,自己從後門悄悄溜出,戴上一頂白白的高帽子,等在唐文才回家的路上。唐文才叫了一回,未見動靜,以為蔣介石不在家裡,就掃興地往回走,走不多遠,路邊突然躥出戴著白色高帽的黑影,以為遇見了白無常,頓時嚇得昏倒在地。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