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果籃的男孩》

《捧果籃的男孩》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畫家米開朗基羅的傑作。將首次亮相中國這幅作品不僅將展示義大利文化孕育的“義大利生活方式”,同時也旨在喚醒“人與自然和諧共處”這一理念。

簡介

《捧果籃的男孩》捧果籃的男孩

《捧果籃的男孩》 一大批代表義大利文化藝術最高水平的展品與藝術家將亮相世博會,其中分量最重的莫過於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著名畫卡拉瓦喬的傑作——《捧果籃的男孩》。

《捧果藍的男孩》與文藝復興時期巨匠們優美精緻的作品有天壤之別,這正是卡拉瓦喬有意逆勢而為。畫中果籃里由鮮綠變成赭石色的、仿佛正在變軟的水果和逐漸枯萎的葉子,暗示著塵世萬物的稍縱即逝。那些熟透的水果在枯萎,葉子在捲縮,好像一切都會很快地回歸到死亡的黑暗之中,而光和畫家的筆觸又把它們從黑暗中急速搶救出來一樣。
將《捧果籃的男孩》中那種高超的靜物描繪技術發展到極致的,是後來的那幅《水果籃》。這是目前有據可考的美術史上最早的一幅靜物畫。卡拉瓦喬呈現給我們一個最真實的自然,他尋求的不是美,而是真。所以,他畫出正在枯萎和死亡的水果,有明顯被昆蟲侵咬過的痕跡,用以呼喚人們注意萬物最終的結局。

作者介紹

米開朗基羅·梅里西·達·卡拉瓦喬(義大利語:MichelangeloMerisidettoilCaravaggio,1571年9月29日—1610年7月18日),義大利畫家,1593年到1610年間活躍於羅馬、那不勒斯、馬爾他和西西里。他通常被認為屬於巴洛克畫派,對巴洛克畫派的形成有重要影響。

卡拉瓦喬的一生醉人、危險而又充滿了謎。1600年,他突然出現在羅馬的藝術圈,此後就再沒有缺少佣金和資助,儘管他將自己的成功經營得很糟糕。關於他最早的評介見於1604年,這份材料描述他大約3年前的生活方式,說“他乾兩周的活兒就能挎劍大搖大擺逛一兩個月,還有一個僕人跟著,從一個球場到另一個,總是準備爭吵打鬥,因此跟他在一起狼狽之極。”1606年,卡拉瓦喬在爭鬥時殺死了一個年輕人,人家懸賞他的項上人頭,於是他逃離羅馬。1608年,他又在馬爾他捲入另一場爭鬥,之後的1609年,在那不勒斯,還是爭鬥,這次可能是不明來歷的對頭要取他性命。到下一年,度過十年多一點的畫家生涯後,卡拉瓦喬離開了人世。
在16世紀末到17世紀初的幾十年間,羅馬一直在建造巨大的教堂和宏偉的宮殿,需要大量畫作。當時反宗教改革派教堂在搜尋正統的宗教藝術以還擊新教的威脅,因為此前統治藝術界近一個世紀之久的風格主義不足以擔此重任。卡拉瓦喬帶來的是一種激進的自然主義,兼具近乎物理上精確的觀察和生動甚至充滿戲劇性的明暗對照畫法。在卡拉瓦喬手中,這種新風格是達到真實性和靈性的工具。
雖然卡拉瓦喬在世時聲名顯赫,死後的幾個世紀裡卻被人們完全遺忘了,只是在20世紀的最近幾十年才被重新發現。儘管他影響了衰亡後幾乎所有的藝術風格,但對新興的巴洛克藝術才是真正影響深遠的。安德烈·貝恩-若夫魯瓦(保羅·瓦樂希的秘書)評論道:“坦率地說,卡拉瓦喬的工作標誌著現代繪畫的開始。”

上海世博會展示的珍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