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盛宴》[2007年艾麗森·伯內特拍攝電影]

《愛情盛宴》[2007年艾麗森·伯內特拍攝電影]

這部影片就像是你手中觀察生活和愛情的萬花筒,裡面滿是五花八門的頌詩,有好笑的、有悲傷的、有肉體上的、有瘋狂的、也有失望的……用生活那多樣且與眾不同的各個側面組成了一場“愛情盛宴”。

基本信息

影片資料

愛情盛宴愛情盛宴
片名:Feast of Love
譯名:愛情盛宴/愛的盛宴
導演:羅伯特·本頓 Robert Benton
主演:摩根·弗里曼 Morgan Freeman
塞爾瑪·布萊爾 Selma Blair
拉達·米契爾 Radha Mitchell
格雷戈·金尼爾 Greg Kinnear
類型:劇情/浪漫
片長:102分鐘
級別:美國R級(較多性內容,裸露及粗口)
發行:米高梅MGM Distribution Company
上映日期:2007年9月28日(美國)
IMDB評分:7.0/10 (725 votes)
官網:www.feastoflovefilm.com

劇情簡介

《愛情盛宴》在俄勒岡州一個小咖啡店裡演繹著當地社區中男男女女的愛情故事,而大學教授哈里是一個眾人的愛情顧問,不厭其煩的為前來傾訴的男女解題支招,他如同一架攝像機一般用第三者的視角觀察著這咖啡店中的事情百態:為愛而惱得咖啡店主布萊德利,總是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用錯誤的方式向錯誤的對象表達愛意;雷厲風行的房產經紀人黛安娜與有婦之夫的姦情被曝光;新來的住戶,年輕貌美的克羅伊大膽的向麻煩重重的奧斯卡發起了攻勢。而哈里自己的年邁妻子也在不安分的尋求擺脫哈里悲傷陰影的途徑。就這樣,一群為愛而生為愛而惱最後被愛所救贖的人們演繹出一個紛繁複雜的愛情多面體。從
愛情盛宴
各個不同的視角來觀察,審視,思考愛情及人生,用一種理性又激情的方式,對這個古老的話題作出新的詮釋。

主創陣容

羅伯特·本頓的名號對於現在的影迷們來說也許並不如雷貫耳,那是因為本頓大叔出道至今只帶給了影迷們寥寥10部影片,這10部影片散落於橫跨30年、產片上千部的電影史中確實只如滄海一粟般蹤跡難尋;而同時羅伯特·本頓也是好萊塢最受追捧的導演,因為在他所執導的10部影片中走出了7位奧斯卡提名的演員,其中還有3位最終得獎,達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梅麗爾·斯特里普(Meryl Streep)、簡·亞歷山大(Jane Alexander)、莎莉·菲爾德(Sally Field)等眾多紅極一時的明星大腕都是從出演本頓的影片開始自己登頂事業巔峰的旅途。本頓如此高效的造星讓他新片的角色變得十分搶手,眾多演員都想藉此東風,就連老牌的黑人影星摩根·弗里曼也來投奔了本頓大叔。看來弗里曼是不滿足於僅有的一座奧斯卡男配小金人,準備在70高齡再次向影帝發起衝擊。

其實,真正讓本頓的影片別具魅力的還是本頓個人那與生俱來的劇本創作功力與個性獨立的導演風格。本頓在早年時在百老彙編寫舞台劇本,多年的舞台創作經驗為他日後的電影藝術創作積累了豐富的素材,也培養了他與眾不同的表達手法。在轉戰影壇初期,本頓依舊是作編劇的老本行。與戴維·紐曼合寫的第一個電影劇本《雌雄大盜》便獲得了全美電影評論家聯合會最佳劇本獎、美國電影劇作家公會最佳原著電影劇本獎和美國最佳劇情片劇本獎,此外,還獲得1967年奧斯卡最佳原著電影劇本金像獎提名。如此跳空高開的拿獎勢頭讓本頓的招牌一炮打響,此後,本頓又拿起了導筒,開始了自寫自導的“原創電影”之路。不過本片的劇本卻並非出自本頓之手而是由艾利森·波奈特(Allison Burnett)改編自查爾斯·巴克斯特(Charles Baxter)的2000年的同名小說。該小說曾獲得美國國家書刊獎的提名……

幕後製作

多面愛情

愛情盛宴愛情盛宴

影片改編自查爾斯·巴克斯特(CharlesBaxter)創作的一本在文學界受到了很高的評價的同名小說,全部都是有關愛情的故事,熱鬧的同時還帶著苦樂參半的疑問和生命的改變,而影片的導演則在在電影工業沉浮了40年之久的羅伯特·本頓。
原來愛情擁有如此之多且令人驚訝的不同形象,而導演羅伯特·本頓則以一種讚美的方式將這一切都通過影片《愛情盛宴》表現出來。如果你看過本頓的作品,就會發現他是一個非常善於記錄那種製造麻煩的有關感情內心的交替和互動的導演。本頓是以編劇的身份走進好萊塢的,而他的第一部作品《雌雄大盜》就為他贏來了一個奧斯卡最佳編劇的提名。這之後,本頓又奉獻出了一大批數不清、主題更加尖銳的愛情故事……差不多10年後,他因一部對於離婚有著非常精闢的見解的喜劇作品《克萊默夫婦》而得到了雙料奧斯卡--除了最佳導演,他還是最佳改編劇本將的得主,而影片則講述了當曾經相愛的人面對分手的境地時,是如何背信棄義的。然後,他又在1985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上贏得了第三座小金人,《我心深處》最終嶄獲的是最佳原創劇本獎,這一次,本頓通過影片探索了親人之間的愛的複雜程度,他同時也得到了最佳導演的提名。
通觀羅伯特·本頓的所有電影作品,他似乎將這40年都用在了迷戀於不同種類和時代的情感上了,如此看來,估計再沒有導演比本頓更適合去解析這本查爾斯·巴克斯特創作的、集合了所有愛的形式的小說。巴克斯特的小說給人一種類似於把“仲夏夜之夢”帶到了現代社會的郊區環境的感覺,交叉著真愛和荒唐的禁忌之愛,這個社區每一扇緊閉的大門之後都因為愛與理智的束縛而燃燒著:有年輕的戀人想要從彼此身上尋找安全感;也有八桿子打不到一塊的兩個人,卻意外彼此相擁成為戀人;同時又不乏等同於玩火的不道德婚外戀;還有失去了惟一兒子的老夫老妻,想要從彼此身上尋找慰藉和溫暖,藉此洗刷“永失我愛”的痛苦……巴克斯特用了整整一本小說去尋找各種各樣的愛,他只想告訴讀者,在一生中帶給我們那么多麻煩和苦惱的愛,原來也是充滿著高貴、優雅和美好的。所以,這個故事能賦予觀眾的不僅僅是趣味性和美感,還包括豐富的情感。人是一種社會動物,生活中處處都需要與其他人進行互動作用,這是我們中的每一個人都會親身經歷和感受的。

關於影片

《愛情盛宴》《愛情盛宴》
小說版的《愛情盛宴》有著眾多的仰慕者,其中恰好就包括了來自於湖景影業的著名製片人湯姆·羅森博格(TomRosenberg)和加里·盧切西(GaryLucchesi)。一直以來,他們似乎都有一種特殊的癖好,那就是找到偉大的文學作品,然後買下著作權,再找到偉大的電影人,將其搬上大銀幕,他們對這種“強強聯手”有著強烈的興趣,比如說他們之前擔任製片的那部得到奧斯卡最佳影片的《百萬寶貝》,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執導、保羅·哈吉斯編劇……就改編自F·X·圖勒(F.X.Toole)創作的一個有關拳擊手的短篇故事。
對於查爾斯·巴克斯特的小說竟然以如此巨大、毫不畏懼的方式,擁抱了那些人類需要面對的最複雜、最高深莫測、最至關重要的話題,湯姆·羅森博格實在是沒有辦法抵擋它所帶來的吸引力,他表示:“《愛情盛宴》代表了所有和生命有關的旅程,生活與愛,缺一不可。我已經51歲了,和妻子剛剛慶祝了28周年的結婚紀念日。我實在沒辦法想像,如果沒有讓你滿意的另一半陪在身邊,要如何走過如此漫長的生命之路。每個早上,只要能和妻子坐在廚房一起喝一杯咖啡,就能帶給我一天愉悅的心情--而這同時也是讓《愛情盛宴》如此優秀的原因:它正在讚美那些支撐著我們繼續生活的沒有任何徵兆的情感時刻。”
而加里·盧切西則是被小說里那深刻淵博的普遍性和多面性所吸引的,同時他也因為故事里包含了如此之多的情感糾纏而感動--從朋友到愛人,從終生的伴侶到家人,盧切西說:“當你看到愛情和親情經過了時間的洗滌而慢慢變化時,會深深地為此而迷醉。《愛情盛宴》中講述了三代人不同的愛情觀,與此同時,裡面還穿插了一些零零碎碎的戀愛關係,我相信不管你是誰,都會對這樣一個故事產生無法抑制的共鳴。”
由於湯姆·羅森博格和加里·盧切西對《愛情盛宴》這部小說的喜愛之情太過溢於言表了,所以他們在尋求將這個故事改編成電影的過程中,就變得異常小心且謹慎。他們也確實意識到,這可不是一個簡單的任務,因為從一開始,查爾斯·巴克斯特的故事就充滿了涵蓋範圍非常廣的各式角色,而且每一個都以一種獨特的文體講述著屬於自己的情感故事。
《愛情盛宴》《愛情盛宴》
這個現代寓言故事的中心角色是哈利·史蒂文森,一個被悲傷淹沒了的哲學教授,他對自己周圍的每一個人都有著非常敏銳的看法,但他卻從來不對自己進行評估。而讀者正是通過哈利的雙眼,依次見證了他的好友布拉德利·史密斯是如何身陷於盲目戀愛、不斷被拒絕的刺激中不能自拔的,當布拉德利的妻子凱薩琳因為另外一個女人而離開他後,他又與黛安娜產生了情感糾葛……然而這個沒有任何浪漫細胞的房地產經紀人卻不打算結束她另一段不道德的戀情--和一個已婚的男人。至於克洛伊和奧斯卡這對年輕的情侶,仍然處在純粹而狂野的激情階段,可是他們所期望的美好未來卻是充滿坎坷的,一是因為奧斯卡那暴力、喜歡羞辱別人的父親巴特,同時奧斯卡自己精神方面的隱疾也是一個潛在的危機。
查爾斯·巴克斯特在這本小說中,也充當了一個角色,與所有的人物和他們代表的那類人的生活交織在了一起,這種做法讓這個故事更加豐富多彩,充滿尖銳的洞察力和犀利的智慧--於是答應為影片創作劇本的艾麗森·伯內特不可避免地發現,自己將會有一份非常繁重的工作。首先,伯內特不得不找到一條捷徑,進入小說的文學核心內容,然後再以一種更加高級的方式重新講述這個故事,是以電影的方式,而非文學。他最終找到了,選擇將巴克斯特和哈利·史蒂文森這個角色合二為一,這就意味著影片中只會出現一個敘述故事的人,由他將所有角色運行出來的軌道畫上交集,然後見證那些角色用情感織出了多少個令人束手無策的愛之網,加里·盧切西說:“伯內特想出了一個非常精明的辦法。”
另外,艾麗森·伯內特還將劇本里敘述的故事改成了“現在進行時”,湯姆·羅森博格解釋說:“原版小說里大多都是一些存在於回憶中的內容,可是我們希望它到了大銀幕上後,能夠更有戲劇張力。”不過劇本中最具戲劇性的變動還是加進了哈利和埃絲特的兒子亞倫的慘死,因為在小說中,這個角色是活著的,只是在毒癮中不斷掙扎而已。加里·盧切西說:“對於影片來說,最大的變動就是加進了‘失去至愛’這個小說中沒有的主題。”

影片簡評

儘管風頭不比當年《克萊默夫婦》的如日中天,但羅伯特·本頓在好萊塢依舊是一面屹立不倒的旗幟。他的影片中有兩點永遠吸引著觀眾眼球:一是本頓親自操刀的劇本情節,二是片中演員的出色演技。都說本頓成就了一批影壇紅星,但實際上卻是紅星們成就了本頓大叔的一部部影片。本片中的演員陣容也足夠再次構成一個沖奧團隊,而與以往不同的這一次本頓的自寫劇本換成了小說改編。習慣導演自己原創劇本的本頓能否把握好改編劇本就成了影片成敗的關鍵。但無論如何,片中眾星的演技絕對值得期待,各年齡層不同風格的演員加盟也讓本片吸引著不同口味的觀眾。影片人文藝術的主題輔以情色的調味料,其用心意在烘培一道口碑上佳的票房大餐。現下評論界對本片大多還持觀望態度,這樣的片子觀眾買不買賬也實在難測。一切都等影片上映看過之後再說吧。

精彩海報

《愛情盛宴》《愛情盛宴》

精彩劇照

《愛情盛宴》《愛情盛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