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盛宴》

《玫瑰盛宴》

這是一個關於王朝政治、權力鬥爭及終身不渝的浪漫愛情的歷史故事。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玫瑰盛宴玫瑰盛宴

三百多年來,莫臥兒皇帝為哀悼亡妻所建的泰姬陵,被世人傳為佳話。但這位皇后的姑姑茉荷茹妮莎,才是印度史上最受寵幸、最有權勢的皇后,她成為皇后的歷程,更是一段流傳於印度不為世人知曉的傳奇。
她是流亡至印度的波斯貴族後裔,從小在後宮長大。她一嫁武夫,二嫁皇帝。直到三十四歲經歷了無數的風波後,才得到這辛酸的幸福。這段故事記錄在本書前傳《第二十個妻子》中。她成為皇后,靠著父兄與繼子的支持斬除異己,逐步控制朝廷。她隱身在面紗後,統治莫臥兒王朝長達十七年,左右著印度的命運。她雖美而慧,但也同樣陰暗、偏執、嫉妒。此書向我們展現了一個真實的茉荷茹妮莎,她“垂簾聽政”如同武則天輔佐唐高宗。史實加上鮮活的細節,讓我們更深入了解印度王朝,展開一趟精彩的歷史之旅。

編輯推薦

第二十個妻子》的續作,講述印度歷史上一代皇后,印度的武則天——茉荷茹妮莎,面紗之後的真實故事。

媒體評論

如果你曾好奇印度後宮戴著面紗的女人如何掌權,或是對印度史上最強大的莫臥兒帝國有過想像,那就來讀這本書吧!這是一個關於王朝政治、權力鬥爭及終身不渝的浪漫愛情的歷史故事。
——Bookloons.com
這本小說的見識與野心令人印象深刻,喜愛《第二十個妻子》的讀者,也能從本書得到類似的樂趣,繼續挖掘印度史上最有權謀的女性的一生。
——PublishersWeekly
作為《第二十個妻子》的續集,櫻杜的第二部小說繼續描寫茉荷茹妮莎。一個充滿野心的女中豪傑,決心成為十七世紀印度最有權力的女人,歷史上稱她為努爾·賈汗皇后。《玫瑰盛宴》精心描述了一段愛情故事,以及她和後宮仇敵與朝中大臣,那些想奪取她辛苦贏得地位的人的鬥爭過程。 
——SundayOregonian
作者桑妲蕾森細緻的筆繪將如夢的昔日皇室變成令人摒息的真實。華麗璀璨的雕樑畫棟栩栩如生躍於紙上,讓讀者得以一窺輝煌年代的概貌,仿若置身精雕細琢的宮廷深苑,旁觀政治角力的權力消長、既得利益者的戒慎恐懼、傳統女性的怨懟及超越時空的女性覺醒的努力。努爾?賈汗皇后以無比的決心和勇氣走出前無古人的女權意識新道路,精彩歷程讓人展卷即不捨得放手。
——byJreneChang

寫作背景

這本歷史杜撰小說描寫的,是萊荷茹妮莎當上努爾·賈汗皇后之後的故事。這本書大致上符合真實的史料。茉荷茹妮莎確實曾經與她的父親季亞斯、她的哥哥阿布爾及庫倫王子聯手組成過政治聯盟。不論是對當時的朝延官員、外國使節或遊客來說,大家都非常清楚,茉荷茹妮莎其實才是在面紗之後遙控另外三個男人的舵手。雖然此一景象並沒有維持多久,因為這樣的政治聯盟,很顯然在茉荷茹妮莎擔任皇后的中期就已經宣告破裂。

部分史料確實曾經記載過,茉荷茹妮莎試圖將拉德麗嫁給庫斯勞以及庫倫的事,只不過後者通常被大部分現代的歷史學家認為是虛構的野史軼聞,但我相信這種情況應該不假。多數人認為庫倫不可能娶拉德麗的理由,多半基於他對艾珠曼德的迷戀與痴情,讓他不可能會同意再結婚,更不可能會同意娶艾珠曼德的表親。庫倫對艾珠曼德的一往情深毋庸置疑,畢竟他為她打遣了全世界最偉大的愛情印記——泰姬瑪哈陵。但是在他跟艾珠曼德結婚五年之後,他也曾經再度結婚過。還有就是茉荷茹妮莎怎么可能跳過庫倫這個第一人選,直接就跟庫斯勞提親?畢竟庫倫是她一手調教訓練出來的王位繼承人選,哪有比他更適合當她女婿的人呢?更何況庫斯勞只不過是個半瞎、半瘋、不得皇帝寵愛的王子。至於夏亞則當然是不得已情況下的最後選擇,因為這個王子就跟他那不光彩的外號“沒用的人”一樣,只是個扶不起的阿斗。

托瑪斯·洛爵士曾多次在回憶錄中提到茉荷茹妮莎這個人。在他抵達印度不久之後,他便了解到這位深受皇帝寵愛的妻子,才是賈汗季王權背後真正的主宰者。他的回憶錄對於掌握賈汗季皇帝在位時期的英印關係、莫臥兒朝廷的政治,以及政治聯盟內斗的情況,都是非常寫實的資料。馬哈巴特汗的叛變也是有歷史根據的。這件事情發生在茉荷茹妮莎大約五十歲,已經擔任十六年皇后的時期。當時應該正是她政權的巔峰,這件事對她的打擊很大而且很廣,導致她在賈汗季皇帝駕崩後如此迅速地失勢。至於書中提及的其他事件,例如與佳噶葛西妮皇后一同獵獅;跟賈汗季皇帝公開爭吵,當眾相互摑掌;還有萊荷茹妮莎殺死闖入皇室後宮者等等的事情,也都是有歷史記錄的。但這些事情究竟有多少真實性,又有哪些屬於稗官野史、民間口耳相傳的傳奇,則是見仁見智的事。我在部分歷史事跡上,選擇不那么考究的態度。書中提到曾經間接造成葡萄牙總督及葡萄牙駐莫臥兒使館許多麻煩的那艘船隻拉希米號,其實是屬於賈汗季皇帝的親生母親瑪瑞·穆芝曼妮,而非皇太后茹卡雅·蘇丹·比干。茹卡雅跟茉荷茹妮莎確實都擁有自己名下的商船,我在此則是為了說故事的目的,才把拉希米號這艘船“掛”在茹卡雅的名下。另外,讓庫倫從他父皇那裡獲得沙賈汗封號的戰役,其實是他不止一次出征的德乾戰役,而非湄瓦之戰。但是有關他在登基之前,曾經謀害親哥哥庫斯勞,並殺死所有有權繼承皇位的男性子嗣這些歷史,則是一般少有爭議的史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