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DNA》

《工作DNA》

《工作DNA》是郝明著的勵志的職場圖書,2007年1月1日由海南出版社出版。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
.

作者:郝明義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ISBN:9787544319515
出版時間:2007-01-01
版次:1
頁數:264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所屬分類:圖書>勵志與成功>人在職場
印刷時間:2007-01-01
紙張:膠版紙
定價:¥23.80

編輯推薦

風靡台灣的工作聖經,職場生涯的良師益友。鳥、駱駝與鯨魚的故事,8年再版18次,蔡志忠、幾米馮倉李多鈺許知遠劉蘇里鼎力推薦。我覺得這本書很適合給職業經理人和一般職員讀。它讓我們的工作更充滿樂趣,使我們的工作更符合生活本來的意義,也使我們在工作中看到生命的光芒,我相信所有閱讀這本書的人都會豁然開朗的感覺。——馮倉萬通集團董事長 這是一本有著古典的職業理想與教化情懷的著作。假如你還沒有被一夜成名的成功秘笈引入事業歧途,這本用數十年的經驗與堅持寫就的工作寶典。將讓你在職業生涯的不同階段體會成功並收穫幸福。——李多鈺知名媒體人興致盎然的故事集,樸素而敏銳的工作領悟。它理應登上每個年輕人的閱讀榜單,它不一定使你剛剛開始的職業生涯更成功,卻一定可以使它更歡樂。——許知遠青年學者《工作DNA》,你無法將其歸入任何圖書類別,它是一位男子漢對工作的宣言,是一位待工作有如生命的人的人生憲章,是一位出入江湖的“大哥”為自己“立此存照”的座右銘。——劉蘇里萬聖書園總經理郝明義是我知道的最厲害的出版人,如果將來數字出版有所大的進展,一定會和他有關聯,所以他的《工作DNA》一定對你有所助益。——蔡志忠著名漫畫家如果一個人可以同時做很多事並且都做得很好,那么他的工作DNA一定比別人更強。——幾米著名漫畫家工作的人,是三種動物:鳥:當我們在基層的時候。從一個想當皇帝的年輕人談起,三十歲之前不要計較的事情,怎樣尋找一個心愛的工作,愛情與第一個工作駱駝:進入中層幹部的時候。貴人是怎么出現的。 鯨魚:成為決策者的時候。大亨的十二個信條,下台的品位。《工作DNA》第一版在1998年出版之後,很快就有大陸的出版人來找我談,希望能夠出一個簡體字版。2006年3月見面的時候,他告訴我,最近他寫了篇文章談《工作DNA》這本書。這本書是我多年前送給他的,一時好奇怎么他最近寫文章談它。讀了文章後才明白,原來他束之高閣多年,最近才翻出來讀到,因而極為用力地推薦了一把。他文章里的溢美之詞,我不敢當,但是對他的後來建議我一定要出個簡體版這件事,倒引發我又搬出原來那兩個問題,很認真地和他討論了一次。 七年前,《工作DNA》這本書剛出來的時候,一位朋友提醒我,DNA(基因)是不能改變的,所以《工作DNA》這個收名取法有問題。但是我相信:如果我們能隨時面對自己工作中的一些特質,並利用其中的機會與風險,應該就有擺脫各種桎梏的可能,工作的DNA也就有可進化。這樣看,書名《工作DNA》應該還是可以成立的。
·《貨幣戰爭3:金融高邊疆》61折超低價搶購>>·《愛在左,管教在右:金韻蓉的親子書》

內容簡介

★風靡台灣的工作聖經,職場生涯的良師益友。 ★鳥、駱駝與鯨魚的故事,8年再版18次。 ★蔡志忠幾米、馮倉、李多鈺、許知遠、劉蘇里鼎力推薦。工作的人,是三種動物鳥:當我們在基層的時候。從一個想當皇帝的年輕人談起,三十歲之前不要計較的事情,怎樣尋找一個心愛的工作,愛情與第一個工作。駱駝:進入中層幹部的時候。貴人是怎么出現的。鯨魚:成為決策者的時候。大亨的十二個信條,下台的品位。 郝明義,輪椅上的大家從小,他患了小兒麻痹症,被指定只能做一些靜態的工作;大學畢業時,他和朋友辦了家公司,只是為了給他喜歡的女孩子一個工作; 再後來,公司倒閉了;再再後來,他的脊椎嚴重扭曲變形,醫生告知他:最好不要再上班,儘量做一些趴著工作的事情……1956年,他出生於韓國;1978年,他從台大商學系畢業,次年進入出版業,歷任特約翻譯、編輯、主編、總編輯等職;1988年,任台灣時報出版公司總經理; 1996年,創立大塊文化出版公司;1997年,任台灣商務印務館總經理兼總編輯;2001年,創立“網路與書”;現任大塊文化出版公司董事長,“網路與書”發行人。 他是台灣最具個人魅力的出版人之一;他引進了昆德拉、村上春樹、卡爾維諾;他打造出了《相約星期二》、《情商EQ》等超級暢銷書;他掀起了蔡志忠、朱德庸、幾米等漫畫繪本的閱讀熱潮;他是出版業的標竿,更是工作人的典範。“與其為了多活幾年而限制生命,還不如把生命濃縮於盡情地衝刺。”他一直都在抗拒“只能做一些靜態職業”的宿命;他希望有一天自己的墓志銘可以寫著:這個人一直在練習控制他自己的意志、語言與能力——雖然總是破綻百出。

作者簡介

郝明義,郝明義——輪椅上的大家。從小,他患了小兒麻痹症,被認為將來只能做一些靜態的工作大學畢業時,他和朋友辦了家公司,只為為了給他喜歡的女孩子一個工作;再後來,公司倒閉了;再再後來,他的脊椎嚴重扭曲變形,醫生告知他:最好不要再上班,儘量做一些趴著工作的事情……1956年,他出生於韓國;1978年,他從台大商學系畢業,次年進入出版業,歷任特約翻譯、編輯、主編、總編輯等職;1988年,任台灣的“時報出版公司”總經理;1996年,創立大塊文化出版公司;1997年,任台灣商務印務館總經理兼總編輯;2001年,創立“網路與書”;現任大塊文化出版公司董事長,“網路與書”發行人。他是台灣最具個人魅力的出版人之一;他引進了昆德拉、村上春樹、卡爾維諾;他打造出了《相約星期二》、《情商EQ》等超級暢銷書;他掀起了蔡志忠、朱德庸、幾米等漫畫繪本的閱讀熱潮;他是出版業的標竿,更是工作人的典範。“與其為了多活幾年而限制生命,還不如把生命濃縮於盡情地沖剌。”他一直都在抗拒“只能做一些靜態職業”的宿命;他希望有一天自己的墓志銘可以寫著:這個人一直在練習控制他自己的意志、語言與能力——雖然總是破綻百出。

媒體評論

我覺得這本書很適合給職業經理人和一般職員讀。它讓我們的工作更充滿樂趣,使我們的工作更符合生活本來的意義,也使我們在工作中看到生命的光芒,我相信所有閱讀這本書的人都會豁然開朗的感覺。 ——馮倉萬通集團董事長這是一本有著古典的職業理想與教化情懷的著作。假如你還沒有被一夜成名的成功秘笈引入事業歧途,這本用數十年的經驗與堅持寫就的工作寶典。將讓你在職業生涯的不同階段體會成功並收穫幸福。 ——李多鈺知名媒體人 興致盎然的故事集,樸素而敏銳的工作領悟。它理應登上每個年輕人的閱讀榜單,它不一定使你剛剛開始的職業生涯更成功,卻一定可以使它更歡樂。 ——許知遠青年學者《工作DNA》,你無法將其歸入任何圖書類別,它是一位男子漢對工作的宣言,是一位待工作有如生命的人的人生憲章,是一位出入江湖的“大哥”為自己“立此存照”的座右銘。 ——劉蘇里萬聖書園總經理郝明義是我知道的最厲害的出版人,如果將來數字出版有所大的進展,一定會和他有關聯,所以他的《工作DNA》一定對你有所助益。 ——蔡志忠著名漫畫家如果一個人可以同時做很多事並且都做得很好,那么他的工作DNA一定比別人更強。——幾米著名漫畫家

目錄

自序從一個想當皇帝的年輕人談起Part1.某些看法鳥、駱駝與鯨魚的故事工作比床重要游泳和上班族的世界不敢獨享的八個字意念與志向的不同四種競賽與工作“坐三望二搶一”的謬誤Part2.如何開始第一個工作怎樣尋找一個心愛的工作(之一)怎樣尋找一個心愛的工作(之二)愛情與第一個工作一個排斥了三十年的工作工作選擇之一:大企業工作選擇之二:小公司工作選擇之三:政府機關工作選擇之四:自由職業新出校門不建議的兩個選擇Part3.當我們在基層的時候三十歲之前不要計較的事情怎樣善用公司這所學校小螺絲釘的光芒不要讓自己成一種很討厭的人比爾·獸蓋茨和沈從文鐵達尼號之外卡麥隆的另一個故事宇宙旅行與Homepage傑伯斯的故事如何中開始改變工作基因梁啓超的一句話Part4.基本功情緒的力量承諾的範圍紀律的作用誠實的定義羞恥的推動工作倫理之一:公私之別工作倫理之二:主從之分工作倫理之三:不背後說話……Part5.某些人Part6.進入中層幹部的時候Part7.某些訓練Part8.當我們成為決策者的時候Part9.某些參考Part10.某種結語後語 第一個把工作概念帶進我生命的人附錄 一個出版者對21世紀的一些想法

前言

我一直猶豫著,沒有答應。 猶豫的理由,在於當時(其後當然更是)大陸經濟蓬勃發展,那么多人掌握機遇,不論在創造財富或事業規模上都有極為驚人的成績。在那么多成功的表率之下,一本不談如何發財,不談如何成功,而只是一個人在談他如何看待”工作”這件事情的書,很可能難免喃喃自語之譏。我很想跟大陸的讀者分享我的經驗與心得,但是,又很希望打算出版的人能告訴我,他為什麼認為在今天這個”一切往錢看”的社會裡,這本喃喃自語的書有出版的意義,以及如何把這個意義傳達給讀者。這兩個問題沒有人回答我,我也就把這本書的出版擱在那裡了。 所以,今天終於能有簡體版的出現,我要先謝謝劉蘇里——北京“萬聖書園”的創辦人。蘇里是多年老友。每次來北京,他的書店是我必去之地,一去總要逗留幾個小時。那個書店,不論從平台還是書架上,總是能讓我找到一些其他書店不容易找到的書。2006年3月見面的時候,他告訴我,最近他寫了篇文章談《工作DNA》這本書。這本書是我多年前送給他的,一時好奇怎么他最近會寫文章談它。讀了文章後才明白,原來他束之高閣多年,最近才翻出來讀到,因而極為用力地推薦了一把。他文章里的溢美之詞,我不敢當,但是對他後來建議我一定要出個簡體版這件事,倒引發我又搬出原來那兩個問題,很認真地和他討論了一次。他先回答了我第一個問題:為什麼要在這個時候出版這本書。蘇里承認:大陸的社會環境裡,大家對發財致富這件事情的關心,仍然特高。那一天,他還特別唱了一首很流行的手機彩鈴歌給我聽:我掙錢了,我掙錢我右手拿著NOKIA,左手拿著MOTOROLA我買油條買兩根,吃一根,耍一根我買豆漿買兩碗,喝一碗,倒一碗所以,他回答我要出版這本書的第一個理由,就是正因為現在談發財、談掙錢的人太多了,所以,需要有人提提不同的觀念。他感嘆地說,現在很多人不是家庭第一,也不是工作第一,都是“掙錢第一”。有個跑面的的人,因為媽媽訂下每天不跑六百元,不準回家的規矩。所以他拼了四年,結果腰直不起來了。蘇里說,正因為我這本書不是談掙錢、談發財,所以應該介紹給大家。他的第二個理由是,因為比較少人關注工作本身這件事情,所以,照他的觀察,太多人不知道怎么工作。由此而產生的問題有:搞不清楚崗位、職責、職位、工作這些概念,往往不做自己該做的事,卻去想不該想的事。那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講他店裡一名職員的故事。那位職員來自農村,很年輕。蘇里原以為他會非常刻苦耐勞。但事實不是,他非常鬆懈。納悶兒了一陣之後,蘇里決定去找他談談。這位年輕人果然很不快樂。對這件事不快樂,對那件事也不快樂。蘇里聽了半天,問了他一句話:“那我知道了。你一定是很羨慕一種人。我說給你聽聽,你看對不對。”接著,他說:”你,是不是很想當皇帝啊?”那位年輕人,輕輕地點了點頭。那天,蘇里還談了許多其他的觀察,譬如許多人有的“寶馬情結”啊,總是這山看那山高,吃虧在自己啊等等。但最打動我的,還是那個跑面的的人,以及那個想當皇帝的年輕人。的確,我不應該顧忌這本書與社會氣氛的不搭,相反地,正因為這個理由,才應該出版這本書,以便對有需要的人(即使不多),產生點兒參考作用。我這樣開始了這本書大陸簡體字版的出版準備工作。首先,我在新浪開了個部落格(gzdna.com),拿我過去的文章,來看看讀者的反應。另外,我著手大幅增寫文章,針對大陸讀者可能更實際的需求,擴大一些內容。我自己從這兩件事裡收穫很多。第一,從部落格的回響里,固然看到有人提出“為什麼不談賺錢而要談工作”的質疑,但是更多回響讓我感受到我所談的主題,也是他們所關心的。有一些回響,甚至可以讓我哈哈大笑譬如《三十歲之前不要計較的事情》那篇文章,就有一位回應:“三十歲之前,女朋友跟人跑了,也不要太計較。”第二,我有了近八年前的著作的全新修訂擴增本。這也就是現在你所看到的這個版本。七年前,《工作DNA》這本書剛出來的時候,一位朋友提醒我,DNA(基因)是不能改變的,所以《工作DNA》這個書名取法有問題。但是我相信:如果我們能隨時面對自己工作中的一些特質,並利用其中的機會與風險,應該就有擺脫各種桎梏的可能,工作的DNA也就有可能進化。這樣看,書名《工作DNA》應該還是可以成立的。感謝這幾年時間裡,一直鼓勵我在大陸出版這本書的朋友們。

精彩書摘

自序:從一個想當皇帝的年輕人談起《工作DNA》第一版在1998年出版之後,很快就有大陸的出版人來找我談,希望能夠出一個簡體字版。我一直猶豫著,沒有答應。猶豫的理由,在於當時(其後當然更是),大陸經濟蓬勃發展,那么多人掌握機遇,不論在創造財富或事業規模上都有極為驚人的成績。在那么多成功的表率之下,一本不談如何發財,不談如何成功,而只是一個人在談他如何看待“工作”這件事情的書,很可能難免喃喃自語之譏。我很想跟大陸的讀者分享我的經驗與心得,但是,很希望打算出版的人能告訴我,他為什麼認為在今天這個一切往錢看的社會裡,這本喃喃自語的書有出版的意義,以及如何把這個意義傳達給讀者。這兩個問題沒有人回答我,我也就把這本書的出版擱在那裡了。 所以,今天終於能有大陸版的出現,我要先謝謝劉蘇里──北京“萬聖書園”的創辦人。蘇里是多年老友。每次來北京,他的書店是我必去之地,一去總要逗留幾個小時。那個書店,不論從平台還是書架上,總是能讓我找到一些其他書店不容易找到的書。2006年1月見面的時候,他告訴我,最近他寫了篇文章談《工作DNA》這本書。這本書我多年前送給他過,一時只是好奇怎么他最近會寫文章談它。讀了文章後,明白了原來他束之高閣多年,最近才翻出來讀到,因而極為用力地推薦了一把。他文章里的溢美之詞,我不敢當,但是對他後來建議我一定要出個大陸版這件事,倒引發我又搬出原來那兩個問題,很認真地和他討論了一次。他先回答了我第一個問題:為什麼要在這個時候出版這本書。蘇里承認:大陸的社會環境裡,大家對發財致富這件事情的關心,仍然特高。那一天,他還特別唱了一首很流行的歌給我聽:“我賺錢啦,賺錢啦“我右手拿著NOKIA,左手拿著MOTOROLA“我買油條買兩根,吃一根,耍一根“我買豆漿買兩碗,喝一碗,倒一碗。”所以,他回答我要出版這本書的第一個理由,就是正因為現在談發財,談掙錢的人太多了,所以,需要有人提提不同的觀念。他感嘆地說,現在很多人不是家庭第一,也不是工作第一,都是“掙錢第一”。有個跑“面的”的人,因為媽媽訂下每天不跑六百元,不準回家的規矩。所以他拼了四年。結果腰直不起來了。蘇里說,正因為我這本書不是談掙錢,談發財,所以應該介紹給大家。他的第二個理由,是因為比較少人關注工作本身的這件事情,所以,照他的觀察,太多人不知道怎么工作。由此而產生的問題有:搞不清楚崗位、職責、職位、工作這些概念,往往不做自己該做的事,卻去想不該想的事。那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講他店裡一名職員的故事。那位職員來自農村,很年輕。蘇里原以為他會非常刻苦耐勞。但事實不是,他非常鬆懈。納悶了一陣之後,蘇里決定去找他談談。這位年輕人果然很不快樂。對這件事不快樂,對那件事也不快樂。蘇里聽了半天,問了他一句話:“那我知道了。你一定是很羨慕一種人。我說給你聽聽,你看對不對。”接著,他說了:“你,是不是很想當皇帝啊?”那位年輕人,輕輕地點了點頭。那天,蘇里還談了許多其他的觀察,譬如許多人有的“寶馬情結”啊,總是這山看那山高,吃虧在自己啊等等。但最打動我的,還是那個跑“面的”的人,以及那個想當皇帝的年輕人。的確,我不應該顧忌這本書與社會氣氛的不搭,相反地,正因為這個理由,才應該出版這本書,以便對有需要的人(即使不多),產生點兒參考作用。我這樣開始了這本書大陸簡體字版的出版準備工作首先,我在新浪開了個部落格,拿我過去的文章,來看看讀者的反應。另外,我著手大幅增寫文章,針對大陸讀者可能更實際的需求,擴大一些內容。我自己從這兩件事裡收穫很多。第一,從部落格的回響里,固然看到有人提出“為什麼不談賺錢而要談工作”的質疑,但是更多回響讓我感受到我所談的主題,也是他們所關心的。有一些回響,還可以讓我哈哈大笑。譬如,《三十歲之前不要計較的事情》那篇文章,就有一位回應:“三十歲之前,女朋友跟人跑了,也不要太計較。”第二,我有了近八年前的著作的全新修訂擴增本。這也就是現在你所看到的這個版本。蘇里還幫我介紹了一位十分有熱情,又有能力的朋友尚紅科。紅科給我實際的內容提出十分貼切的建議。謝謝蘇里、紅科,以及在這幾年時間裡,一直鼓勵我在大陸出版這本書的朋友們。謝謝。
·查看全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